資源簡介 課時課題:第二節 克隆技術 課型:新授課一、【教材分析】前面學習了動植物的生殖和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的特征。本課是以此為基礎,在學生已有的認知和經驗基礎上,進一步引領學生感悟生命過程的復雜多樣,討論克隆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影響,思考科學技術的雙面性。二、【教學目標】(一) 知識目標:1、舉例說出生活中有哪些克隆現象;2、說出克隆技術的實質及應用。(重點)3、概述克隆羊多利的培育過程;(難點)4、分析克隆技術與倫理。 (二)能力目標: 1、學會收集資料,能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收集到有關克隆技術的發展的資料。 2、學會交流和匯報,能夠將自己的收獲展示給大家,通過辯論活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三)情感目標: 1、通過收集有關克隆人方面的信息,增強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的意識; 2、通過分工合作,培養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 3、激發對生物技術發展研究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三、【教學設想】1、本節課的內容屬于社會熱點問題,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可以進行課外探究指導:讓他們搜集相關資料,了解哺乳動物的克隆是克隆技術在個體水平上的應用,即通過無性繁殖生產出動物個體或群體。2、從讓學生收集、整理有關克隆的信息資料入手,通過兩個活動:(1)“假設我會克隆”(2)“是否應該禁止克隆人的辯論活動”,來思考克隆技術有關的社會現實問題,培養學生對生命的珍愛。四、【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收集相關的資料和圖片作成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1、準備“假設我會克隆”小作文;2、收集有關克隆人方面的信息和資料,為“關于是否應該禁止克隆人的辯論”做準備。五、【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及時間安排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一、創設情景, 激發興趣: (3分鐘) 1、【展示】孫悟空圖片或視頻: 2、【提問】你喜歡孫悟空嗎?他有哪些本領? 3、【過渡】孫悟空拔出一根毫毛能變出千萬個一樣的自己來。這個神話引發人類復制自身的幻想,用現代的眼光看就是“克隆”。今天我們學習第二節克隆技術。 回答孫悟空會:①七十二變;②騰云駕霧;③有一雙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的偽裝;④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⑤拔一根毫毛變出一樣的自己等。 孫悟空形象和故事,家喻戶曉。易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二、知識回顧: (4分鐘) 探點一??現實生活中有哪些克隆現象: 1、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種繁殖技術叫 ?,柳樹的這種繁殖方式,經過生殖細胞的結合嗎?這種繁殖方式屬于 ?。(A.?有性生殖??B.?無性生殖)??? 2、新植株與原來植株的遺傳物質相同不相同??? 3、你還能舉出哪些植物克隆的例子?? 4、【過渡】無性生殖在生物學上就叫“克隆”。植物的克隆我們每天都可以做,高等動物的克隆是否也這樣簡單呢? 思考回答:扦插、嫁接、壓條、組織培養都是無性生殖,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而直接由母體產生新個體。 學生對無性生殖很熟悉,但不知道無性生殖就是克隆。教師利用原有的知識做基礎,引導學生回顧、復習。使課堂能夠順利過渡到克隆技術。 三、組織交流,點撥建構: (16分鐘) 克隆技術及其應用 一、克隆羊“多利”的誕生? 1、【過渡】高等動物的克隆在1997年以前,還被人們認為不可能。直到1997年2月27日,英國《自然》雜志刊登了一則驚世駭俗的消息:英國胚胎學家維爾穆特領導的研究小組,首次用體細胞克隆出一只雌性綿羊,取名“多利”。一石激起千層浪,高等動物的克隆迅速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 2、【展示】克隆羊誕生過程圖片:嘗試簡述“多利”的誕生過程。 3、閱讀課本97-98頁“克隆羊多利的誕生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該實驗中選用了幾只母羊? 。 實驗時,維爾穆特選用不同品種的綿羊的目的是什么? 。 “多利”的大多數性狀像 。這說明了什么? 。 與普通綿羊相比,多利的產生有什么特殊之處? (5)有人說:“這幾只母羊都不是“多利”生物學上的母親。”對此談談你的理解。 4、【總結】 “多利”的遺傳物質來自單一的親本,它幾乎就是其原本個體的復制品。包括長相、性別甚至年齡。(見附件) 5、小活動:【假設我會克隆】 假設現在,人類科技的技術已發展到可以任意克隆任何生物,例如復制羊,復制魚,甚至包括人類本身的地步,同學們會克隆什么呢? 6、【討論】克隆技術給我們帶來的意義。 7、【總結】克隆技術的意義: (1)快速培育具有優良品質的作物和家畜品種。 (2)制造基因工程藥物。 (3)拯救瀕危動物。 講述克隆羊多利的誕生過程:從一只成年綿羊身上提取體細胞,然后把這個體細胞的細胞核注入另一只綿羊的去核卵細胞之中,最終新合成的卵細胞在第三只綿羊的子宮內發育形成了多利羊。 三只 作對照,增強結論的說服力。 與白臉綿羊相同,細胞核是遺傳的控制中心。 多利是無性生殖產生的后代。 A羊是細胞質母親,B羊是基因母親,C羊是生與母親。 通過講述克隆羊多利的誕生過程。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討論這幾個問題使學生透過現象看實質。 從根本上理解克隆的含義。 通過“假設我會克隆”小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可以為克隆技術的意義和是否能夠克隆人辯論活動做鋪墊。四、層層遞進: (13分鐘) 克隆技術與倫理 1、【過渡】克隆羊“多利”的問世,克隆靈長類猴子的成功,從理論上證明克隆人也是完全可能的。我們是否可以任意克隆人呢? 2、你如何看待克隆技術??? ?【資料一】克隆簡史? 1938?科學家提出動物克隆? 1962?克隆出一只蝌蚪? 1984?胚胎細胞克隆出一只羊 1996?克隆羊多莉出世?? 2000?猴子克隆成功? 2001?展開克隆人的工作? 【資料二】?克隆羊“多利”年齡之謎? 2003年2月14日,研究所宣布,“多利”由于患肺部感染,被實施了安樂死。? 肺部感染是老年綿羊常見的疾病,6歲半的多利可以說正當盛年,并不算老,它的肺病究竟與克隆有沒有關系,又是一個難以搞清楚的問題。? 綿羊通常能活12年左右,而多莉只活了6年,它的早夭再次引起了人們對克隆動物是否會早衰的擔憂。?克隆動物的年齡到底是從0歲開始計算,還是從被克隆動物的年齡開始累積計算,還是從兩者之間的某個年齡開始計算?就多莉本身而言,它剛一出生時是6歲還是0歲或者是中間的某個歲數,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資料三】??明天,我會不會被克隆? 有些人擔憂克隆技術一旦成熟,會有用心不良者克隆出千百個“希特勒”,或者克隆出另一個名人來混淆視聽,則是對克隆的誤解。? 克隆人被復制的只是遺傳特征,而受后天環境里諸多因素影響的思維、性格等社會屬性不可能完全一樣,即克隆技術無論怎樣發展,也只能克隆人的肉體,而不能克隆人的靈魂,而且,克隆人與被克隆人之間有著年齡上的差距。因此,所謂克隆人并不是人的完全復制,歷史人物不會復生,現實人物也不必擔心多出一個“自我”來。 4、【提問】假如你被克隆了。(1)克隆人和本人是什么關系?(2)克隆人和被克隆的那個人的妻子、兒女、父母等親人是什么關系?(3)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克隆人? 5、【辯論活動】關于是否應該禁止克隆人的辯論。 辯論要求: (1)觀點鮮明,論據充足;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2)駁斥對方觀點時既要有“理”,又要有“禮”。 方法步驟: (1)課前查找克隆人方面的信息和資料。 (2)各小組選出辯論選手,通過抽簽確定正方和反方。 (3)推選幾位同學擔任評委,由課代表擔任辯論賽的主席,主持整個比賽活動。 (4)評委對選手的表現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并評選出優勝組和最佳辯手。 6、【總結】克隆出的個體與原本個體既不是親子關系,也不是兄弟姐妹關系,這會使人倫關系發生模糊混亂,乃至顛倒。另外,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看,有性生殖能夠豐富后代的基因組成,增強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而克隆人卻是基因的單性復制,這會導致遺傳上的退化。可以設想,如果一個國家的牛群都是同一個克隆產物,一種并不嚴重的病毒就可能毀滅全國的畜牧業。可以克隆人體器官用于器官移植。 7、【展示】中國“試管嬰兒之母”張麗珠 8、【提問】什么叫試管嬰兒?是像圖片中展示的那樣:從試管里發育出的嬰兒嗎?試管嬰兒在本質上和克隆有什么區別? 若濫用試管嬰兒技術,在倫理上會出現問題嗎? 9、【過渡】大多數同學認為試管嬰兒不會引起倫理問題。到底是不是如此呢?請看下面的一則新聞。 10、【新聞展示】2012年4月10日 廣州日報訊 據英國媒體當地時間8日報道,一對英國夫婦在上世紀40年代開辦了一家巴頓生育診所,為不孕夫婦提供高智商人士捐贈的精子,總計1500名孩子在這家診所誕生。但如今,調查卻發現,所謂的高智商人士,大多時候就是這家診所的男主人伯托爾德·威斯納。在1500名孩子中,據推算大約有600名都是這個男主人的血脈。 11、【引發思考】如果這600個孩子中有男性有女性,還有他們的后代之間,他們并不知道之間有親緣關系。會不會引發倫理問題呢? 學生按步驟進行辯論: 有利:1) 克隆技術可解除那些不能成為母親的女性的痛苦。 2) 克隆實驗的實施促進了遺傳學的發展,為“制造”能移植于人體的動物器官開辟了前景。 弊端:1) 使人倫關系發生模糊混亂,乃至顛倒。 2)克隆將減少遺傳變異,通過克隆產生的個體具有同樣的遺傳基因,同樣的疾病敏感性,一種疾病就可以毀滅整個由克隆產生的群體。 3) 克隆技術的使用將使人們傾向于大量繁殖現有種群中最有利用價值的個體,而不是按自然規律促進整個種群的優勝劣汰。克隆技術干擾了自然進化過程. 4) 如果克隆技術能夠在人類中有效運用,男性也就失去了遺傳上的意義。 回答試管嬰兒是指利用體外受精技術產生的嬰兒,這些孩子也是在媽媽的子宮內長成的。“試管嬰兒技術”等同于“體外受精”。是有性生殖。 大多數學生回答試管嬰兒不會引起倫理問題。 思考得出濫用試管嬰兒技術也會引起倫理問題。 通過“假如你被克隆了”給學生制造難題,讓學生覺著“被克隆”問題很嚴重。為反對克隆人打下基礎。 談論克隆技術對人類的影響。學生作了正反兩方面的觀點舉例。安排這一活動,意義有兩點:一是從正反兩方面認識克隆技術,培養學生辨證地看待事物、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習慣,二是引導學生從小就關注人類自身的命運,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價值觀基礎。后者更為重要,因為這是從事科學研究的價值觀基石。 使學生明白生物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應用不當,也會給人類帶來深重的災難。 通過對新聞資料的分析,學生容易得出濫用試管嬰兒技術也會引發倫理問題。使難點迎刃而解。五、總結(4分鐘) 板藍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利咽之功效;番茄是世界栽培最為普遍的果菜之一,吃生的能補充維生素C,吃煮熟的能補充抗氧化劑。 1.你能利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設計培養一種新型番茄品種,讓其既有板藍根的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利咽之功效,又有西紅柿原有的功能呢? 2.能不能讓奶牛所產的牛奶就能夠同時具有上述兩種優點呢? 給學生留3分鐘的時間討論,然后找同學表達自己的觀點: 1.首先要運用轉基因技術,把板藍根植物細胞內控制產生“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利咽之功效” 物質的基因分提出來,整合到番茄的受精卵中,培育出一棵所想要的番茄新品種,最后對這棵番茄運用克隆技術(或組織培養技術)進行大量繁殖,從而獲得我們想要的“番茄”。 2.首先運用轉基因技術,培養一頭奶牛的新品種——含有能產生上述兩類物質的相應基因;然后運用克隆技術,把這頭牛克隆出大量的個體。 學生思考寫出自己的答案:要用到轉基因技術、組織培養技術、克隆技術等。 此題主要考察學生對本章這兩節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增強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六、分層達標,全面評價 (5分鐘) A類:基礎練習 1.克隆實質上是一種(????)? A.有性繁殖???B.無性繁殖????C.分裂生殖???D.營養生殖?2.克隆羊“多利”的遺傳物質來自(????)?A.一半來自黑臉綿羊,一半來自白臉綿羊???? B.一半來自提供去核卵細胞的黑臉綿羊,一半來自代孕黑臉綿羊??C.來自代孕黑臉綿羊??D.來自提供細胞核的白臉綿羊? 3.下列哪項技術的發展,將有助于解決人體器官移植中排斥反應和可供移植器官?嚴重缺乏的難題(?????)? A?.克隆人的技術???B.克隆人體組織和器官的技術??C.基因工程技術???D.酶工程技術 B類:能力提升 我國第一頭轉基因克隆牛“甜甜”,目前在河北唐山一奶牛場順利產下一牛犢,成為我國第一頭進入泌乳期的轉基因克隆牛。? 2002年10月,中國農大、農科院畜牧所的研究人員從一頭高產奶A的牛耳上取得活體細胞,取出細胞核植入另一牛B的去核卵細胞中,同時運用轉基因技術植入用于治療人類胃病的藻糖轉移酶基因,培養成奶牛胚胎,植入受體C牛的子宮內繁育,2003年6月23日轉基因克隆牛“甜甜”順利誕生。? 今年初,“甜甜”經過人工授精懷孕,現在“甜甜”進入產奶的階段,而且她的乳液中含有巖藻糖抗原。該抗原正是造成胃部疾病的罪魁禍首—幽門螺桿菌的克星。? 請分析以上材料回答:? (1)“甜甜”的誕生過程中運用哪兩種現代生物技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者產生多利羊的生殖方式屬于__________?,該技術屬于現代生物技術范疇的__________?工程。? (2)“甜甜”在產奶量等性狀上與哪頭牛相似?___________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轉基因技術中,導入融合細胞核的巖藻糖轉移酶基因稱_______________基因? (4)A牛為“甜甜”的誕生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牛為“甜甜”的誕生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牛為“甜甜”的誕生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類:課外拓展 騾子個大,具有驢的負重能力和抵抗能力,有馬的靈活性和奔跑能力,力量也比馬大,而且省草料,是一種省吃能干的役畜然而騾不能繁殖后代,那么優良的騾如何擴大繁殖呢?六、【板書設計】 第二節 克隆技術 (一)克隆技術及其應用1、概念: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而直接由母體產生新個體的過程。2、應用:(1)快速地培育具有優良品質的作物和家畜品種。(2)繁殖轉基因動物(3)拯救瀕危動物 (二)克隆技術與倫理反對克隆人的理由:(1)使人倫關系發生模糊混亂、乃至顛倒(2)導致遺傳上的退化七、【教學反思】 1、通過兩個活動:(1)“假設我會克隆”(2)“是否應該禁止克隆人的辯論活動”,來思考與克隆技術有關的社會現實問題,培養學生對生命的珍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2、學生對外部世界具有強烈的新奇感和探究欲,他們樂于展示自己的才華和觀點,并且也具有一定的知識基礎,情感體驗和生活經驗,但認知能力以形象思維為主,樂于接受趣味性強、直觀、動態的信息。因此,利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把抽象內容形象化,以達到化難為易的效果。不足:1、由于自身教學經驗不足,課堂上安排的學生活動還少一些,利用一段視頻材料導入新課,效果會更好。板書還有待進一步設計,另外課堂教學要面對全體學生,調動大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己,還有就是新模式要求老師少講或不講,盡量多的挖掘學生的潛力,讓兵教兵,優帶差,在這方面還應閑工夫,如多利的誕生過程這部分就講的還是太多。八、【附件資料】克隆羊多利的資料克隆羊多利誕生于1996年7月5日,1997年首次向公眾披露。它被美國《科學》雜志評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進步的第一項,也是當年最引人注目的國際新聞之一。科學家認為,多利的誕生標志著生物技術新時代的來臨。多利的不朽貢獻:多利是人類首次利用成年動物體細胞克隆成功的第一個生命。多利的誕生揭開了分子生物學領域嶄新的一頁,它使得科學家不得不重新審視現有的胚胎發育理論,并預感到人類有一天也可能克隆自己。同時,體細胞克隆技術也為將來從培育細胞的角度治愈帕金森癥等疑難病癥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多利生前曾不斷給我們帶來一個又一個驚喜。它先是與一只名叫戴維的威爾士山羊“喜結良緣”,后來于1998年4月產下它們的第一個“愛情結晶”邦尼,從而證明了克隆動物也能生育。1999年,多利一家又迎來了三個可愛的羊寶寶。多利難題亟待破解:世界第一只體細胞克隆動物多利羊在給我們帶來振奮、困惑和爭論之后,永遠離開了我們。如同它問世時一樣,壽命僅6歲半的多利羊壯年早逝,再次引起世人關注。作為克隆技術及其應用的象征,多利羊帶來了爭論,也留下了謎團,其中最大的一個謎就是克隆動物是否早衰,有人稱之為多利羊難題。綿羊通常能活12年左右,而多利只活了6歲,它的早夭再次引起了人們對克隆動物是否會早衰的擔憂。克隆動物的年齡到底是從0歲開始計算,還是從被克隆動物的年齡開始累積計算?就多利本身而言,它剛一出生時是6歲還是0歲或者是中間的某個歲數,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正值壯年的多利死于肺部感染,而這是一種老年綿羊的常見疾病。據維爾穆特透露,以前多利還被查出患有關節炎,這也是一種老年綿羊的常見疾病。這一難題自多利羊問世時就困惑著人們。最初幾年,多利羊正常生長、發育、生子,曾給第一種推測帶來了很大的希望,但2002年1月科學家發現多利羊的左后腿患上了關節炎這中典型的“高齡病癥”,這一早衰現象又使第二種和第三種推測的可能性增大。現在,多利羊壯年死于老年羊常得的肺部感染疾病,無疑又加重了第二種推測的砝碼。克隆動物出現早衰到底是偶然現象,還是克隆技術不可避免的結果,還是目前的克隆技術不完善所致?這有待于科學家進一步研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