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 呼吸作用【教學目標】1.觀察綠色植物的呼吸現象,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發生部位,說明綠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實質和意義。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總結能力。3.在科學實驗過程中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教學重點】 植物的呼吸現象;探究植物細胞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義。【教學難點】 植物細胞都進行呼吸作用。【教學方法】演示實驗法,觀察法,分析法。【教學媒體】自制多媒體PPT課件【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師生互動 設計意圖復習回顧:1.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產物是什么 ? 2.光合作用的條件是什么 ? 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 ?引入新課: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只有被分解后其中儲存的能量才能被利用。有機物分解是通過呼吸作用來完成的,讓我們通過實驗來了解植物體的呼吸作用。一、觀察植物的呼吸現象:演示實驗一:種子萌發時吸收氧氣現象:燃燒的蠟燭放進甲瓶里,立即熄滅了,說明甲瓶晨缺少氧氣。結論:萌發種子進行呼吸時吸收氧氣。 演示實驗二:種子萌發時釋放二氧化碳 現象:甲瓶里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得混濁。結論:萌發種子進行呼吸時釋放二氧化碳。 演示實驗三:種子萌發時釋放能量 現象:裝有萌發種子的保溫瓶里溫度比裝有煮熟種子的保溫瓶里的溫度高。結論:萌發種子進行呼吸時產生熱量。二、活動:探究植物細胞的呼吸作用: 原理:植物體的根、莖、葉、花和果實等各種器官,都是由細胞構成的。既然種子細胞時刻進行呼吸作用,構成其他植物器官的細胞是否都能進行呼吸作用呢?提示:1.萌發種子能進行呼吸作用,煮熟種子則不能進行呼吸作用。請同學們在這個事實的啟發下,作出合理的假設。2.制定檢驗假設的實驗計劃時,要先確定實驗材料。3.設計實驗方案時,可參照萌發種子進行呼吸作用的演示實驗。4.實施你組制定的實驗計劃,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結論:用新鮮的根、莖、葉、花和果實做實驗材料時,都能觀察到植物的呼吸現象,這表明:_______ 呼吸作用的原理:有機物+氧氣 二氧化碳+水+能量概念:綠色植物吸收氧氣,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意義:植物的呼吸作用為生命活動提供了動力。三、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聯系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了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呼吸作用為光合作用進行提供能量和原料。 “誰也離不開誰!” 教師提問 學生思考 學生回答 教師引入新課, 學生觀察實驗現象 學生說出實驗現象學生得出結論 教師演示實驗二 學生觀察實驗現象 學生得出實驗結論 教師演示實驗三 學生進行觀察學生說出實驗現象 得出結論教師介紹活動的原理提出設問 學生思考 教師對活動進行提示 學生制定實驗計劃 設計實驗方案 學生實施自己制定的實驗計劃,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 學生進行討論 學生得出實驗結論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將本節課的內容進行應用,明確呼吸作用的意義。 學生觀察小結,教師指導。 聯系生活或生產中遇到的具體的生理現象,如堆放的萌發種子會發熱,鮮果長途運輸要冷藏等。通過這些自然現象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導入本節課的主題。 導入本節課的主題后,可通過設計下列問題,引導學生依次對主題進行探究。 演示“種子萌發時吸收氧氣”實驗時,在學生認真觀察和比較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和得出實驗結論。因此,課文中提出三個討論題。值得注意的是,討論中引導學生判斷出甲瓶里缺少氧氣,但不能得出“種子呼吸釋放二氧化碳”的結論。為什么不能得出“種子呼吸釋放二氧化碳”的結論?如何驗證種子呼吸必然釋放二氧化碳呢?都是富于啟發性的問題。演示“種子萌發時釋放能量”實驗時,在學生認真觀察和比較的基礎上,重點引導思考甲瓶溫度升高的原因是什么?熱量從何而來?為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和總結呼吸作用的原理及意義打下基礎。在進行“探究植物細胞的呼吸作用”的實驗前先提出“是不是所有植物細胞都進行呼吸作用”的質疑性問題,引起學生爭論和激發探究興趣后,再引導學生參與實驗探究活動。本活動為學生獨立的探究活動,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保證實驗設計方案的有效。在引導學生對實驗方案討論的過程中在此基礎上,再聯系生活或生產中遇到的具體的生理現象,如堆放的萌發種子會發熱,鮮果長途運輸要冷藏等。通過這些自然現象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同時給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公式,讓學生觀察找出聯系。線粒體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