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節 吸收作用【教學目標】1.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闡述植物細胞吸收水分的原理2.識別綠色植物吸收水分的結構基礎—根毛3.舉例說出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說明無土栽培的要領和發展前景。【教學重點】 1.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實驗法2.根毛細胞對水分的吸收;綠色植物生活需要無機鹽;【教學難點】 1.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實驗法。2.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教學方法】實驗法,觀察法,分析法。【教學媒體】自制多媒體PPT課件【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師生互動 設計意圖復習回顧:1.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的產物是什么 ? 2.呼吸作用的條件是什么 ? 3.呼吸作用的原料是什么 ?引入新課:小紅的奶奶養的一盆杜鵑花盛開了,十分好看,小紅也喜歡的不得了。為了讓花開得更大更美,小紅將大量的化肥施到花盆里,可是過了不到半天,小紅傻眼了—杜鵑花蔫了小紅為什么好心卻做了壞事呢?活動: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提示:? 根據生活事實,組內圍繞著黃瓜細胞吸水或失水的條件進行討論,然后提出問題,并就其中一個問題進行研究。? 檢驗假設制定計劃時,建議選用蘿卜或馬鈴薯做實驗材料。設計的實驗方案要能夠獲得實驗數據,可考慮使用下列實驗器具:小菜板和菜刀,天平及砝碼,500ML量筒、燒杯(4個)、清水、20%食鹽水。? 在實施實驗方案前,設計一個表格記錄你組獲得的實驗數據。建議方案:實驗假設:當外界溶液濃度較高時,植物細胞失水。 材料器具:小菜板和菜刀,天平及砝碼,500ML量筒,燒杯、清水、20%食鹽水。蘿卜或馬鈴薯 方法步驟:(1)利用20%鹽水分別配制5%、 10%、15%的鹽水,取等量的不同濃度的食鹽水置于B、C、D三個燒杯中,A燒杯中放入等量的清水。(2)在小菜板上用菜刀將蘿卜切成 大小相同的四條,分別稱重和記錄數據。然后,蘿卜依次放入A、B、C、D四個燒杯中,靜置5MIN后觀察各個試管中蘿卜條的形態變化。(3)設計如下的表格,用于記錄實驗數據。(4)將蘿卜條取出,觀察燒杯中溶 液體積的變化,同時測量蘿卜條的質量,將數據填在表格中。(5)用曲線圖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分析本組數據并得出結論,分析實驗處理的時間長短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一、根對水分的吸收活動:觀察根毛 結論:植物根部生有大量根毛,擴大了根的吸收面積。根毛吸水:根毛的細胞液濃度總是大于土壤溶液濃度,于是,根毛細胞吸收土壤里的水分。燒苗:土壤溶液濃度大于根毛的細胞液濃度時,根毛細胞就會失水。二、無機鹽的吸收演示:觀察土壤液培養的幼苗。 將兩株同樣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別放在蒸餾水和土壤浸出液的器皿中繼續培養。兩周以后,觀察這兩株玉米幼苗的長勢和顏色是否相同。 結論:植物的生活需要無機鹽。 植物生活需要多種無機鹽,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和含鉀的無機鹽。三、無土栽培:根據植物生活需要的無機鹽種類、數量和比例配制營養液,用營養液來栽培植物。 教師提問 學生思考 學生回答 教師引入新課,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爭論。 并作出提示 學生進行討論學生設計實驗 學生執行實驗計劃學生進行實驗學生進行數據統計 學生進行記錄學生進行分析學生正確分析實驗結果 學生得出實驗 結論 師生共同探究 師生共同小結 教師提出目的要求 學生進行觀察 學生進行討論 聯系生活或生產中遇到的具體的生理現象,通過這些現象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導入本節課的主題。 在進行“探究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實驗前,向學生提出“植物組織吸水是細胞吸水還是細胞間隙吸水”“植物細胞在什么條件下失水”等問題,引起學生爭論和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再啟發學生用實驗取證的方式證明自己的觀點。 組織學生設計實驗時,要引導學生準確 闡述本組的觀點(假設),實驗設計計劃要有利于檢驗本組的假設。 在學生執行實驗計劃的全過程中,要提醒他們關注實驗結果與預期結果是否一致,使學生總是處在探究的欲望中。 注意問題: A) 本活動為學生獨立活動,教師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實驗設計,以保證實驗方案的有效性。引導學生討論實驗方案時,要提醒學生設置實驗對照。 B) 在設計實驗方案時,引導學生樹立定量實驗的意識,想辦法獲得實驗的具體數據,通過實驗數據來檢驗假設。 C) 蘿卜、胡蘿卜、馬鈴薯等都可以作為實驗材料。鼓勵學生設計不同的實驗方案,并提供多種實驗材料。 實驗完成后,要啟發學生正確分析實驗結果,并準確地表述本組得出的實驗結論。 在“無機鹽的吸收”部分,結合“觀察土壤浸出液培養的幼苗”的演示實驗,引導學生思考“幼苗的不同生長狀況說明了什么”“如何探究某種無機鹽對植物的生理作用”,從而使學生深入理解無機鹽的生理作用。“無土栽培”是植物生理方面的應用性知識,植物為什么可以“無土”栽培?這個問題不僅激發學生探究無土栽培原理的興趣,而且使他們產生參觀或嘗試進行水培、沙培或礫培的實踐活動的欲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