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中考時政熱點解讀及模擬訓練政治 經濟板塊1、習近平在中央政協工作會議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提高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識,把人民政協制度堅持好、把人民政協事業發展好考點鏈接:基本政治制度;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政協的職能;政治協商制度的作用;發揚民主。2、國新辦20日發布,我國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工業增加值從1952年120億元增加到2018年30多萬億元。考點鏈接: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作用;制造大國;中國特色工業發展道路。3、外交部發言人說,中方對基里巴斯政府作出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同臺灣當局斷絕所謂“外交關系”并將同中國恢復外交關系的決定表示高度贊賞考點鏈接:一國兩制;一個中國的原則;國家統一;反對分裂;維護國家安全。法律 社會版塊4、四川瀘州一輛載有急救病人的救護車過隧道時遇堵車,百余臺社會車輛“拉鏈式”讓行。僅用2分鐘,救護車順利通過,為病人贏得救治時間。考點鏈接:生命休戚與共;敬畏生命;生命至上;珍愛他人生命;善待他人生命。5、江西會昌縣網民肖某鑫在網上向境內外“精日”分子倒賣公民個人信息,被刑拘。考點鏈接:侵犯隱私權;行使權利的要求;刑事違法行為;遵守規則需要自律和他律;規則與自由的關系。中考模擬題目一、單項選擇題1、習近平在中央政協工作會議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提高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識,把人民政協制度堅持好、把人民政協事業發展好。這是因為( ???)①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根本政治制度②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和諧,促進科學民主決策;③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是發揚民主的唯一形式④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人民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2、國新辦20日發布,我國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工業增加值從1952年120億元增加到2018年30多萬億元。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國家保護、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②我國的工業技術“領跑”世界,處于國際領先地位③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蓬勃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生力軍④非公有制經濟在增加就業、穩定增長方面發揮獨特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外交部發言人說,中方對基里巴斯政府作出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同臺灣當局斷絕所謂“外交關系”并將同中國恢復外交關系的決定表示高度贊賞。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①“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②“一國兩制”是實現祖國統一的最佳方式③一個中國的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④實現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4、四川瀘州一輛載有急救病人的救護車過隧道時遇堵車,百余臺社會車輛“拉鏈式”讓行。僅用2分鐘,救護車順利通過,為病人贏得救治時間。對“拉鏈式”讓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生命休戚與共,珍愛他人的生命要和珍愛自己的生命一樣B、謹慎地對待生命關系,尊重、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C、敬畏生命要自發地從對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對他人生命的關懷D、對生命的敬畏不是發自內心的自愿選擇,而是出他人的命令5、江西會昌縣網民肖某鑫在網上向境內外“精日”分子倒賣公民個人信息,被刑拘。這警示我們( ???)①提高網絡媒介素養,在網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②侵犯公民的隱私權是刑事違法行為,要受刑罰處罰③社會規則劃定自由的邊界,遵守社會需要自律和他律④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利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材料1:生態環境部消息,目前全國已命名兩批共91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和29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材料2: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8日上午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上述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2分)(2)我國為什么要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市縣和實踐創新基地?(3)結合材料,為促進我國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建議(5分)? 參考答案??1、選D,題目考查了對人民政協制度的認識,選項①③說法錯誤,排除,故選D2、選C,題目考查了對我國成為擁有世界上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的認識,選項②說法錯誤,排除,故選C3、選D,題目考查了對基里巴斯政府的做法的認識,選項①②說法錯誤,排除,故選D4、選D,題目考查了對“拉鏈式”讓行的認識,選項D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5、選C,題目考查了對網民肖某倒賣公民個人信息行為的認識,選項②說法錯誤,排除,故選C6、(1)上述材料說明了我國重視生態保護和追求高質量的發展(2)①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文明形態,是人類的共識,也是時代的選擇。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②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③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④走綠色發展道路,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這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⑤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3)①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②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③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堅持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④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⑤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只有實行嚴格的制度、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