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肥鄉區常耳寨中學2016-2017學年第二學期 八 年級 生物 備課組備課教師 韓巧菊 使用教師 授課時間 2017年 月 日 課時 課題 第22章 物種的多樣性 第1節 生物的分類 課型 教學目標 嘗試根據一定的特征對生物進行分類? 生物分類原則、等級和基本單位重難點 生物分類的方法?生物命名的方法教學環節] 說 明 二次備課復習 復習上節課內容 新課導入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地球上約有35萬中植物和150多萬種動物?它們有的形態結構相似?有的彼此千差萬別?我們怎樣識別這些種類繁多的生物呢?? 課 程 講 授 一、活動“嘗試對生物分類” 【活動過程】?展示圖片 觀察圖片上這些你們所熟悉的各種生物?各小組討論分析?嘗試將它們分 成不同的生物類群。 【導出】?根據這個原則?生物學家將地球上現存的生物依次分為7個等級? 界、門、綱、目、科、屬、種 ?其中基本單位是——種?即為最小的單位?最大的單位是界。把各個分類等級按其高低和從屬關系順序排列起來?就構成生物分類的階層系統。 二、生物的命名 【師生活動】?在我們認識生物的過程中發現?由于不同的地區?同一種 生物往往有多個名稱。 請再看看圖中的這兩株植物是什么?——?土豆 山藥? 不同的兩種植物它們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山藥?像上面這樣兩中情況 再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那么這樣是否方便呢??容易引起歧義? 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亂?便于研究、交流和開發利用?瑞典科學家林奈 于1753年創立了雙名法。 【補充】?林奈的雙命名法至今仍被生物分類學家所使用。當然?隨著生 物科學的發展?一些新的分類方法又逐漸被引入生物分類領域中?從而使生物 分類方法更為科學合理、準確可靠?以便人們更好地研究各種生物。 小結 作業布置 思考與練習?小明在植物上找到8只“甲蟲”?為了便于辨識?請你依據“甲 蟲”的足、觸角、背部形狀、色斑的不同?編制一個生物檢索表。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