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實驗方案設計
一、1.實驗名稱:綠豆種子發芽需要水嗎?
實驗材料:兩個塑料種植盒、綠豆種子、紙巾、滴管、水、標簽、放大鏡
實驗方法:①先用放大鏡觀察綠豆種子,測量它們的大小,并把它們畫下來。
②準備兩個種植盒,在盒內墊上紙巾并按三個洞,再往其中一個盒內的紙巾上滴水,另一個保持干燥。再在盒內紙巾上各放三粒綠豆。用標簽標明對照組和實驗組并把標簽貼在種植盒的外面。
③比較兩個種植盒里綠豆種子的發芽情況。
實驗現象:實驗組盒中的綠豆種子發芽了,對照組盒中的綠豆種子沒有發芽。
實驗結論:綠豆種子發芽需要水。
2.實驗名稱:綠豆種子發芽需要溫度嗎?
實驗材料:兩個塑料種植盒、綠豆種子、紙巾、滴管、水、標簽。
實驗方法:①準備兩個種植盒,在盒內墊上紙巾并往兩個種植盒內滴相同的水量,然后在盒內紙巾上各放兩顆綠豆種子,并給同一條件的綠豆種子編上號。用標簽標明對照組和實驗組并把標簽貼在種植盒的外面。然后把一個種植盒放在常溫下,另一個放到冰箱里。
②比較兩個種植盒里綠豆種子的發芽情況。
實驗現象:實驗組盒中的綠豆種子發芽了,對照組盒中的綠豆種子沒有發芽。
實驗結論:綠豆種子發芽需要溫度。
3,實驗名稱:綠豆種子發芽需要光嗎?
實驗材料:兩個塑料種植盒、綠豆種子、紙巾、滴管、水、標簽、黑色塑料袋。
實驗方法:①準備兩個種植盒,在盒內墊上紙巾并往兩個種植盒內滴相同的水量,然后在盒內紙巾上各放兩粒綠豆種子,并把同一條件的綠豆種子編上號。用標簽標明對照組和實驗組并把標簽貼在種植盒的外面。然后把一個種植盒放在窗臺上,另一個用黑色塑料袋罩起來(留有氣孔)。
②比較兩個種植盒里綠豆種子的發芽情況。
實驗現象:實驗組盒中的綠豆種子發芽了,對照組盒中的綠豆種子也發芽了。
實驗結論:綠豆種子發芽不一定需要光。
二.探索鐵生銹的快慢原因;
研究的問題:鐵生銹與空氣有關嗎?
我們的假設:鐵生銹與空氣有關。因為我們發現鐵釘暴露在空氣中的部分已經生銹,鐵釘在木板中的部分沒有生銹。
實驗材料:3個盤子,3枚鐵釘,水,菜油
實驗方法:1.用同樣大小的盤子,其中兩個分別裝上水和菜油。
2.把一枚鐵釘放在空盤子中與空氣接觸,另一枚鐵釘完全浸沒在菜油,還有一枚鐵釘一半放在水里。
3.每天觀察記錄一次。
觀察到的現象
時間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空盤子 無變化 無變化 無變化 有點生銹
水盤子 水變色 生銹 銹多了 銹更多了
菜油盤 無變化 無變化 無變化 無變化
實驗結果:1.鐵釘在空盤子中與空氣接觸是會生銹的,但是生銹的速度很慢。
2.鐵釘在菜油盤子中沒有生銹;
3.鐵釘在水盤子里生銹的速度快,而且生銹的量還很多,現象非常明顯。
原因分析:鐵生銹是水和空氣共同作用的結果。
三.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狀況的關系;
提出的問題: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光滑程度有關嗎?
我們的猜測: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光滑程度有關。
接觸面光滑,摩擦力小;接觸面粗糙,摩擦力大。
實驗材料:砂紙,光滑的桌面,木塊,彈簧測力計
相同條件:運動方式(滑動),物體重量大小
不同條件:接觸面光滑程度
實驗步驟:1.用彈簧測力計把同一個物體分別放在光滑的桌面和粗糙的砂紙上勻速滑動,記錄數據。每個實驗做3次,最后比較數據得出結論。
實驗結論: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光滑程度有關。
接觸面光滑,摩擦力小;接觸面粗糙,摩擦力大。
四.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重量的關系;
提出的問題: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重量有關嗎?
我們的猜測: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重量有關。
物體重,運動時的摩擦力大;物體輕,運動時的摩擦力小。
實驗材料:光滑的桌面,輕重不同的木塊,彈簧測力計
相同條件:運動方式(滑動),接觸面光滑程度
不同條件:物體重量大小
實驗步驟:用彈簧測力計把2個輕重不同木塊分別放在光滑的桌面勻速滑動,記錄數據。每個實驗做3次,最后比較數據得出結論。。
實驗結論: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重量有關。
物體重,運動時的摩擦力大;物體輕,運動時的摩擦力小。
五.測量物體滑動與滾動的摩擦力;◆
提出的問題: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運動方式有關嗎?
我們的猜測: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運動方式有關。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
實驗材料:光滑的桌面,小車,彈簧測力計
相同條件:物體重量大小,接觸面光滑程度
改變的條件:運動方式(滾動和滑動)
怎么改變:一組讓輪子可以轉動,一組固定住輪子不讓其轉動
實驗方法:1.用彈簧測力計
實驗結論: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運動方式有關。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
七、紙的厚度和抗彎曲能力
研究的問題: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大小有關嗎?
實驗材料:_相同材料的紙、墊圈、木塊或書(作為橋墩)
實驗假設:_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有關,紙越厚,抗彎曲能力越強。__
實驗步驟:_1、搭建橋梁。2.放上一倍厚的紙。2、在紙梁中間,輕放墊圈,一個一個的放。直到紙梁接觸桌面。記錄數據,重復三次。3、放上兩倍厚、四倍厚的紙重復上述實驗。重復三次,記錄數據。
實驗中應控制不變的量:__紙的寬度、紙梁的跨度__
變的量有:紙的厚度(一倍厚、兩倍厚、四倍厚)
在這個實驗中我們用_承受的墊圈數量____表示紙梁的抗彎曲能力。
結論:增加紙的厚度,抗彎曲能力大大增加。
橫梁的橫切面是什么外形?是平放著好還是立放著好?為什么?
答:立放好,因為增加橫梁的厚度能大大增加抗彎曲能力。
八、觀察空氣是否熱脹冷縮
實驗名稱 氣體熱脹冷縮實驗
實驗器材 錐形瓶、大燒杯、小氣球、細線、開水、冷水。
實驗步驟 1、用細線把小氣球扎在錐形瓶口,把錐形瓶放入裝有熱水的燒杯中,觀察現象? 2、? 把錐形瓶取出,放入冷水中,觀察有什么現象?
實驗現象 把錐形瓶放入熱水中,瓶內空氣受熱體積膨脹,氣球變鼓,豎立起來;把錐形瓶取出,放入冷水中,瓶內空氣受冷收縮,氣球逐漸變小,垂下來。
實驗結論 實驗說明氣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實驗應用 炎熱的夏天,自行車爆胎現象。
九.電磁鐵磁力和線圈圈數圈數的關系
1、研究的問題:電磁鐵的磁力與線圈圈數多少有關系嗎?
2、我的假設:線圈圈數多,磁力大;線圈圈數少,磁力小。
3、檢驗的因素(變量):線圈的圈數。
4、怎樣改變這個條件:①20圈;②40圈;③80圈。
5、實驗要保持哪些條件不變(常量):鐵芯的大小、電流強度、
6、實驗過程:
①把導線在鐵芯上繞20圈,接上電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頭針;
②把導線在鐵芯上繞40圈,接上電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頭針;
③把導線在鐵芯上繞80圈,接上電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頭針;
④比較三次電磁鐵吸的大頭針的數量,得出結論。
結論:電磁鐵線圈的圈數越多,磁力越大,圈數越少,磁力越小
十.電磁鐵磁力和電池多少的關系
1、研究的問題:電磁鐵的磁力與電池的多少有關系嗎?
2、我的假設:電池節數越多,磁力越大;電池節數越少,磁力越小。
3、檢驗的因素(變量):電流的強度(電池的數量)。
4、怎樣改變這個條件:①一節電池;②兩節電池;③三節電池。
5、實驗要保持哪些條件不變(常量):鐵芯的大小、線圈的圈數、導線、大頭針。
6、實驗過程:①把導線在鐵芯上繞40圈,接上一節電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頭針;
②把導線在鐵芯上繞40圈,接上兩節電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頭針;
③把導線在鐵芯上繞40圈,接上三節電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頭針;
④比較三次電磁鐵吸的大頭針的數量,得出結論。
結論:電磁鐵的電流越強,磁力越大,電流越弱,磁力越小。
十一、面包發霉了
面包發霉與哪些因素有關?
提出的問題:面包發霉與水分有關嗎?
我們的猜測:面包發霉與水分有關。
實驗材料:兩塊大小相同的面包,水,塑料袋,霉菌
相同的條件:空氣,面包,塑料袋,溫度
不同條件:水分
實驗方法:使第一塊面包保持干燥,在第二塊面包上滴10滴水,分別裝在兩個塑料袋里,用線扎緊袋口后放在桌上。過幾天后,觀察這兩塊面包的發霉情況。
實驗現象:第一塊面包沒有發霉,第二塊面包發霉了。
實驗結論:面包發霉需要水分。
實驗應用:減少食物中的水分可以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比如曬干,腌制。
十二、提出的問題:面包發霉與溫度有關嗎?
我們的猜測:面包發霉與溫度有關。
實驗材料:兩塊大小相同的面包,水,塑料袋,霉菌
相同的條件:空氣,面包,塑料袋,水分
不同條件:溫度
實驗方法:在第一塊面包和第二塊面包上都滴10滴水,也分別裝在兩個塑料袋里,并扎緊袋口。然后,把第二塊面包放進冰箱,第一塊面包放到溫度較高的地方。過幾天后,觀察這兩塊面包的發霉情況。
實驗現象:第一塊面包沒有發霉,第二塊面包發霉了。
實驗結論:面包發霉需要適宜的溫度。
實驗應用:控制溫度可以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比如冷凍,冷藏,高溫。
十三、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
食物的腐敗變質是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的生長與繁殖與植物、動物一樣,需要一定的空氣、水分和溫度等條件,所以冷凍,冷藏,高溫,曬干,腌制,真空包裝,密封等方法都能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