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5.2 植物根的生長一、教學目標:知識性目標:1、識別植物根尖的基本結構,說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描述根生長的原因。二、教學重點:1、識別植物根尖的基本結構,說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描述根生長的原因。難點:1、描述根尖每一部分的細胞結構特點及其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探究根的生長部位實驗。三、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小資料]:1.有人曾對一年生蘋果樹苗的 (?http:?/??/?www.21cnjy.com?)根系做過細致的觀察,發現其分支總數達50000條之多,而樹干分支不過10條,也就是說根的分支能力是地上部分的數千倍。2.一株黑麥平均每天長出11490萬條根毛,每天伸長80km多,從萌發到抽穗,約有150億條根毛。[提問]:閱讀了這兩則小資料,你有什么疑問?(提出疑問:(1)根的生長速度為什么這么快?(2)根毛是什么?(3)為什么根有大量的根毛?(4)根的結構是怎樣的?)同學們提出的疑問可真不少,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希望通過學習,自己能解決所提出的問題。 學生閱讀教材 能說說你所了解的根具有什么功能嗎? CAI展示人參和玉米根的圖片,引導學生說出根還有貯藏、支持作用。 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根的結構。從尖端向上依次是根冠、分生區、伸長區和成熟區四部分。學生對照CAI插圖認知根尖各部分結構。根尖的結構比較小資料告訴我們根的分支生長的速度是很強的,那么根究竟是如何生長的?根的生長與根尖的結構有關,根尖的哪個部位和根的生長直接有關呢? 下面就讓我們利用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根尖的什么部位生長得最快? [作出假設]:伸長區生長得最快。[設計實驗]:取一株幼根長約2cm的蠶豆幼 (?http:?/??/?www.21cnjy.com?)苗(根較直和粗壯,便于實驗和觀察)。將根平放,吸去水,用圓珠筆輕輕地畫四條橫線(或用黑線輕輕地扎在幼根上)。測量各部分的長度,填入實驗記錄表中。再將幼根培養24h后,再次測量各部分的長度,將兩次測量結果進行比較,算出凈增加長度。根尖生長記錄表? 根冠 分生區 伸長區 成熟區實驗前長度 ? ? ? ?24h后長度 ? ? ? ?凈增加長度 ? ? ? ? [得出結論]:根尖的伸長區生長得最快。 [提問]:請同學們分析根尖伸長的原因。 [結論]:根的生長主要是分生區的細胞分裂和伸長區細胞伸長的結果。 [提問]:你能推測出根冠和成熟區的功能嗎? [提示]:根毛是成熟區表皮細胞向外突起形成的 [總結]:成熟區是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 [討論]:為什么移栽幼苗時,一般要帶個土坨? [講述]:植物的根還具有向地生長的特性。[講述]:根還有向肥生長、向水生長的特性,這對植物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有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