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生物總復習一(知識填空與例題)考點一 生物與非生物1.生物區別于非生物的特征是_能呼吸____、對外界刺激有反應、__能遺傳和變異___、繁殖、__能進化_____等。2.在生物的特征中最基本的特征是____新陳代謝____,即生物能與外界的環境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3.植物與動物的區別是植物能進行___光合作用_______制造有機物,動物必須從外界攝取有機物養活自己。典例精析【例1】教學樓外,被修剪的樹木不但發出了新芽,還開出了花朵,這體現了生物( C ) A.需要營養 B.能進行呼吸 C.能生長繁殖 D.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針對訓練1.生物圈中的生物都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B ) A.能進行活動 B.能繁殖后代 C.能進行反射 D.能呼吸并消耗氧氣考點二 生物的分類1.根據生物的___形態結構___、生活習性以及生物之間的__親緣關系______等為依據進行分類的,并根據它們之間的差異大小,由大到小依次分為界、_門___、綱、目、_科___、屬、_種___。其中_種___是分類的基本單位(也就是最小單位)。2.分類的等級越大(高),生物之間的相同點越_少___;分類的等級越小(低),生物之間的相同點越__多__。3.生物檢索表生物學上常使用檢索表來鑒定生物的種類。目前,常用的是二歧分類檢索表。這種檢索表把同一類別的生物,根據一對或幾對相對性狀的區別,分成相對應的兩個分支。接著,再根據另一對或幾對相對性狀,把上面的每個分支再分成相對應的兩個分支,如此逐級排列下去,直到編制出包括全部生物類群的分類檢索表。典例精析【例2】 (2016,咸寧)下列生物分類等級中,包含生物種類最多的是( C ) A.屬 B.綱 C.門 D.目針對訓練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根據大豆、玉米、海帶、葫蘆蘚、腎蕨和馬尾松六種植物的特點,按如圖的標準進行了分類,其中②和⑥表示的植物分別是( B ) A.玉米和腎蕨 B.大豆和海帶 C.馬尾松和葫蘆蘚 D.腎蕨和海帶考點三 動植物的主要類群1.動物的主要類群(1)分類:根據有無___脊椎骨_____,動物可以分為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2)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的五大類群。(3)常見的無脊椎動物 2.植物的主要類群(1)植物按是否有種子分為__種子__植物和__孢子__植物,種子植物根據___有無果皮____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綠色開花植物)。無種子植物包括__藻___類植物、__苔蘚__類植物、__蕨__類植物。(2)被子植物外面有___果皮___包被。(3)裸子植物一般情況下含有“松”“杉”“柏”等字。(4)被子植物具有植物的六大器官,藻類植物無根莖葉的分化,苔蘚植物只有莖葉的分化,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3.典型的單細胞植物是_衣藻___,單細胞動物是___草履蟲___和__變形蟲___。典例精析【例3】對各種動物的特征描述錯誤的是( D ) A.魚類生活在水中,體表常有鱗片覆蓋,用鰓呼吸 B.鳥類體表覆羽,前肢變成翼,有氣囊輔助肺呼吸 C.哺乳動物一半體表被毛,胎生、哺乳 D.爬行動物體表覆蓋著角質的鱗片或甲,用鰓呼吸【例4】下列關于植物類群的敘述錯誤的是( B ) A.藻類植物沒有根、莖、葉的分化 B.苔蘚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 C.蕨類植物具有輸導組織 D.被子植物一般能開花結果針對訓練3.如圖中圓圈表示三種生物本身具有的特點,重合部分則表示它們的共同特點,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D ) A.E可以表示肺呼吸B. P可以表示真正的陸生動物 C.F可以表示體溫恒定 D.Q可以表示有脊柱4.下列植物與它所屬類群的匹配錯誤的是( C ) A.海帶——藻類植物 B.墻蘚——苔蘚植物 C.蘇鐵——蕨類植物 D.大豆——種子植物考點四 細胞的分裂、生長、分化1.細胞分裂:是指一個母細胞經過一系列變化,分裂成__兩個__子細胞的過程。(1)特點:在動植物細胞分裂過程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細胞核中出現了__染色體____,并經過一系列的變化,染色體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2)意義:單細胞生物的個體數目不斷__增多___,多細胞生物體內細胞數目__增加___。2.細胞生長:子細胞吸收營養物質,合成自身的組成物質,不斷長大的過程。最顯著的變化是細胞__體積____增大。3.細胞分化:長大后的子細胞大部分發生變化,形成具有不同__形態___和___功能___的細胞。通過細胞的分化,逐級形成不同的細胞類群——__組織__。4.細胞的生長不是無限制的,長到一定的限度時,細胞就會分裂或停止生長。5.細胞分化的意義:經細胞分化,多細胞生物形成不同功能的細胞和組織。組織進一步構成器官,由器官構成系統。典例精析【例5】如圖為細胞發生一系列變化的示意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D )A.過程①表示細胞生長B.過程②、③表示細胞分裂C.過程④表示細胞分化D.過程④產生的新細胞功能相同針對訓練5.下列關于細胞分裂的敘述,錯誤的是( D ) A.細胞分裂后細胞數目增加 B.染色體先進行復制后平均分配 C.細胞分裂與多細胞生物生長有關 D.動植物細胞的分裂過程一樣考點五 多細胞生物結構層次1.人體和多數生物都來自于一個細胞——___受精卵_____。2.生物體的結構層次(1)動物:_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__。(2)植物:__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____。3.組織(1)動物組織:包括__神經__組織、_上皮__組織、_肌肉__組織和__結締__組織四大類。(2)植物組織:包括__保護_組織、__輸導_組織、_營養_組織、_機械_組織和_分生_組織五大類。4.器官器官由多種_組織__構成,具有一定的功能。植物有六大器官,其中__根_、_莖__、_葉__屬于營養器官,__花_、_果實__、_種子__屬于生殖器官。5.系統人體有_八_大系統,主要在_神經系統_和_內分泌系統_的調節下,各大系統成為統一的整體。典例精析【例6】 按照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層次排序,正確的是( B )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②→③→⑤ C.⑤→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⑤【例7】 (2016,沈陽)如圖為番茄的結構層次示意圖,請觀察和辨析圖中各數字符號代表的結構名稱,并回答下列問題:(1)番茄植株從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的器官是③__根___。(2)番茄植株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①__葉___。(3)②_莖_和①和③連接起來,內有輸導組織,可以輸導水、無機鹽和有機物。(4)番茄果肉貯藏了豐富的營養物質,屬于[ ④ ]__營養__組織。(5)番茄植株的結構層次從微觀到宏觀可歸納為__細胞__→組織→器官→個體。針對訓練6.取一個成熟的番茄果實,用開水燙一燙,撕下表皮,可以看到里面的果肉肥厚多汁。仔細觀察,里面還有絲絲“筋絡”。以上敘述中沒有描述到的植物組織是( C ) A.輸導組織 B.保護組織 C.分生組織 D.營養組織7.)人體的結構層次,從微細到宏觀可以描述為( C ) A.細胞→組織→器官→人體 B.組織→器官→系統→人體 C.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 D.細胞→組織→系統→器官→人體考點六 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1.生物能適應環境,環境具有多樣性,生物也具有多樣性。如動物的保護色,植物的向光性等都是對環境的適應。2.保護生物的多樣性要從我們身邊做起,首先要保護生物的生活環境。典例精析【例8】以下對生物多樣性的認識,正確的是( C )A.外來物種引入一定會危害生物多樣性B.新物種的誕生只是豐富了物種多樣性C.生物多樣性的間接使用價值遠遠大于直接使用價值D.建立動物園、植物園等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途徑針對訓練8.目前,每年都有一萬到兩萬個物種在地球上消失,保護生物多樣性刻不容緩,下列有關保護生物多樣性不正確的是( C ) A.建立自然保護區 B.建立禁獵區、遷地保護 C.多引進外來物種 D.頒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法律法規 考點七 細胞的基本結構1.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1)共同點:動植物細胞都有__細胞膜__、_細胞核__、 _細胞質__。(2)不同點:植物細胞具有_細胞壁__和___葉綠體__,成熟的植物細胞一般具有大的__液泡_,而動物細胞沒有。2.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1)原核細胞:沒有真正的__細胞核______,如細菌。(2)真核細胞:具有_細胞核____的細胞,如常見的動植物、真菌等。(3)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典例精析【例9】 (2016,臨沂)根尖成熟區的根毛細胞不同于人口腔上皮細胞的特有的結構是( B ) A.葉綠體和液泡 B.細胞壁和液泡 C.細胞壁、葉綠體和線粒體 D.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針對訓練9.圖為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圖中為植物細胞的是__乙____。(2)和動物細胞相比,植物細胞所特有的細胞結構是①_細胞壁__、⑤_液泡__和⑥__葉綠體_。(3)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內的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 ③ ]__細胞核___中,②的作用是__控制物質進出細胞_____。(4)吃西瓜感到很甜,糖分存在于植物細胞的_液泡__。考點八 細胞的功能與生命活動1.細胞的各部分結構及作用(1)細胞壁:__保護_和__支持_功能(植物、真菌和細菌具有);(2)細胞膜:保護和控制細胞與外界環境的_物質__交換;(3)細胞質:是細胞進行_生命活動___的場所;(4)細胞核:內含_遺傳物質__(DNA),與遺傳有關,保證生物物種的延續,是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5)葉綠體:在_細胞質__內,是進行_光合作用_的場所(綠色植物特有的);(6)液泡:內含_液體__,細胞液含有多種營養物質。2.細胞的各個結構都有各自獨特的功能,維持細胞的生命活動正常進行典例精析【例10】 (2016,濱州)19世紀30年代,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通過研究得出結論:所有植物和動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動、植物細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轉換器是( B ) A.細胞質 B.線粒體 C.葉綠體 D.細胞核針對訓練10.下列有關細胞構成生物體的敘述中正確的說法是( C ) A.人體的細胞都由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三部分組成B.分布于植物和動物體表的組織都有保護作用,屬于保護組織C.細胞膜在高溫下不再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D.植物細胞的能量轉換器均能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考點九 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顯微鏡的結構2.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光線→__反光鏡__ →_遮光器___→通光孔→標本→_物鏡_→鏡筒→__目鏡__→眼3.顯微鏡的使用(1)安放:安放時,要使鏡筒朝前,鏡臂朝后,放在實驗者前方略偏左的地方,便于左眼觀察,右眼同時睜開便于繪圖;(2)對光:轉動物鏡轉換器,使低倍物鏡正對通光孔;轉動遮光器,使較大的光圈正對通光孔;左眼看目鏡,右眼睜開,調節反光鏡,直至視野里看到明亮的圓形光斑為止;(3)放片:將載玻片放在載物臺上,用兩端壓片夾壓住,使觀察對象正對通光孔;(4)調焦:先用眼看物鏡,再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接近玻片,然后左眼看目鏡,反向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頭上升,當看到物像時,再調節細準焦螺旋,直至看清物像為止;(5)觀察記錄:繪制細胞圖時,圖的位置要適中;細胞各部分的比例要適當;線條要均勻一致;區別明暗用鉛筆點出疏密不同的細點來表示,不能涂抹;(6)收鏡整理:把目鏡放回鏡盒,在鏡筒上方蓋上塑料蓋。同時鏡筒下降,兩個物鏡朝前放置。反光鏡要豎放。4.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5.顯微鏡鏡頭的辨別(1)目鏡:直插式,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2)物鏡:螺旋式,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6.判斷視野中出現的污點位置視野中出現的污點一般會在目鏡、物鏡或玻片標本上。(1)首先轉動目鏡,如果污點不動,則污點不在目鏡上;(2)移動玻片標本,污點也不動,則污點肯定在物鏡上;(3)若污點在反光鏡上則不會在視野中看到。7.顯微鏡的成像特點與玻片的移動方向(1)顯微鏡下所看到的像是倒立的(上下顛倒、左右相反、放大的虛像);(2)玻片的移動方向與物像的移動方向相反。8.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與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觀察范圍越小,視野越暗,細胞數目越少,細胞體積越大。典例精析【例11】顯微鏡是生物實驗中重要的觀察工具,下列關于顯微鏡的說法錯誤的是(D )A.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量越少B.調節粗準焦螺旋和細準焦螺旋都能使鏡筒上升或下降C.若把視野中位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應向右上方移動玻片標本D.對光時,轉動轉換器,使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針對訓練11.下列是顯微鏡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對應的解決辦法,正確的是( A ) A.視野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鏡 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動玻片 C.物像模糊——調節粗準焦螺旋 D.鏡頭污染——用干凈的紗布擦拭考點十 制作臨時裝片1.制作臨時裝片的一般方法:取載玻片→滴清水或生理鹽水→取材料→在液體中展平或涂抹→蓋上蓋玻片(防止產生氣泡)→染色、吸余液→貼標簽。2.制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1)擦:用干凈的紗布將蓋玻片擦拭干凈;(2)滴:在干凈的載玻片上滴一滴_清水__;(3)撕:把洋蔥片切成小塊,用鑷子撕取洋蔥鱗片_內_表面的表皮,放在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鑷子將其_展平__;(4)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_一側_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防止蓋玻片下出現_氣泡___;(5)染:在蓋玻片一側,加1~2滴__紅墨水_(或_碘液__);(6)吸:在另一側用_吸水紙__吸水,使__染液浸潤__全部標本。3.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1)擦:用干凈的_紗布__把載玻片擦拭干凈;(2)滴: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生理鹽水___;(3)刮:用消毒牙簽在自己漱凈的口腔_內壁上沿_同一__方向_輕刮_幾下;(4)涂:把牙簽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中_涂抹_幾下;(5)蓋:用_鑷子__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側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的蓋在水滴上,避免出現_氣泡__;(6)染:在蓋玻片一側滴加__亞甲基藍溶液__(或__稀碘液__);(7)吸:用_吸水紙_從蓋玻片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4.生物圖的畫法和注意事項(1)圖的大小要適當,一般在稍偏左上方,便于在右側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寫圖名稱的地方;(2)一般用削尖的鉛筆;(3)圖中比較暗的地方用鉛筆點_疏密_來表示,不能涂陰影表示暗處;(4)字盡量標注在右側,用尺引水平的指示線,然后注字;(5)在圖的下方寫上所畫圖形的名稱;(6)細胞各部分的比例要適當,線條要均勻一致。典例精析【例12】小芳在2019年衡陽市初中生物實驗操作考試中抽到實驗三,如圖1表示她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部分步驟,請據圖回答:(1)在步驟②的操作過程中,小芳同學聞到刺激性氣味,含有該氣味的物質主要來自細胞結構中的__液泡__。(2)步驟④染色過程滴的染色用液體是_稀碘液__。(3)觀察時,若視野中出現較多氣泡,是由于圖1中所示的步驟③_(填序號)操作不當引起的。(4)如圖2是顯微鏡的四個鏡頭,欲使視野中的細胞數目增多,應選用的鏡頭組合是_①和④__(填序號)。(5)用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葉的表皮細胞,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在視野的右下角,欲使物像置于視野正中央,應將裝片向_右下__方移動后才能達到好的效果。針對訓練12.小強利用顯微鏡觀察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和黃瓜表層果肉細胞臨時裝片:(1)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時,先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生理鹽水_。(2)與黃瓜表層果肉細胞相比,口腔上皮細胞不具有_細胞壁__、葉綠體和液泡等結構。(3)若小強想要使物像更加清晰,應轉動_細__準焦螺旋。(4)小強使用的目鏡是5×,物鏡是10×,則該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_50_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