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節 人體和外界環境的氣體交換【設計依據與構想】本課的知識點對學生來說具有感性認識,學生熟悉人體和外界環境的氣體交換,設計時采用“沉肺之謎”引入新課,激發學生對人體和外界環境氣體交換知識的探究。對于呼吸運動產生,絕大多數同學以為是鼻起到較大作用,授課時采用模型展示、課件、動畫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突破呼吸系統功能和呼吸運動難點。結合生活中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習慣,增強保護環境的觀念和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教材分析】教學目標:一、知識:1、說出呼吸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2、說出呼吸運動的過程 3、說出肺活量的概念,嘗試使用肺量儀測量自己的肺活量二、能力:1、通過對呼吸系統的自我介紹,培養學生觀察,語言的表達能力。 2、通過對呼吸運動的描述,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總結和表達能力。 3、通過測定肺活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三、情感:1、通過對呼吸系統學習,使學生樹立人體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并在學習中明確講究個人衛生的重要性。 2、通過對呼吸運動的認識,培養學生由因知果的情感。 3、通過實驗的學習培養學生合作精神。教學重點:1、說出呼吸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2、說出呼吸運動的過程 教學難點:說出呼吸運動的過程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1、呼吸系統組成的相關圖片和資料2、人體與外界環境氣體交換的動畫3、呼吸系統模型和肺量計學生準備:1、預習本節課內容2、搜集呼吸系統各組成成分功能3、思考呼吸運動產生的原因課時計劃:1課時教學方法:引導探究法,討論法,實驗探究法教學設計: (一)、故事導入新課:。 師:以前我看了這樣一則故事,名字叫“沉肺之迷”。故事說的是在一個醫院里,一名產婦產下一女嬰,但不知什么原因女嬰死了。警方懷疑是產婦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將女嬰殺死了。在警方要刑拘產婦的時候,產婦說自己是冤枉的,自己怎么可能殺死自己的骨肉呢,并請求法醫給予鑒定。法醫來到醫院,將女嬰的肺取出,放入水中,發現肺沉入水底。根據這點,法醫宣布產婦是冤枉的。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法醫根據什么確定產婦是冤枉的?生:學生作出種種判斷。師:以上同學說的原因對不對呢,正確的原因想不想知道。生:想。師:好,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三節人體與外界環境的氣體交換。通過學習你就知道法醫作出這樣判斷的原因了。設計思想 由故事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故事的疑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提升自身學習的能力。(二)、學習新課 活動:師生深吸氣,再呼氣。師:呼吸是通過人體的哪一個系統來完成的呢?吸入的氣體和呼出的氣體成分上有什么不同呢?生:呼吸系統,吸入的氣體是氧氣,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師:吸入的全是氧氣,呼出的全是二氧化碳嗎?明確:吸入的氣體和呼出的氣體主要的區別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上不同,吸入的氣體中氧氣多一些,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多一些,空氣中不僅有氧氣、二氧化碳,還有其它的氣體。這你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將會知道。師:請同學們接著思考。我們剛才深吸了一口氣,那么外界氣體都經過哪些器官才到達我們體內呢?各器官在呼吸時起什么作用呢?請同學們觀看氣體進入肺的過程和肺內的氣體交換的動畫,并思考大屏幕的4個問題:⒈說出呼吸系統各部分的組成和功能。⒉說出氧氣進入肺的路線。⒊說出二氧化碳排出人體的路徑。⒋根據上面所學的,你能說出法醫判斷產婦冤枉的原因嗎? 生:觀看、討論、交流、思考、表達 師:(展示課件并明確)通過剛才同學之間的交流,我們知道: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兩部分組成,其中呼吸道又是由鼻、咽、喉、氣管、支氣管等部分組成的。 呼吸道是外界氣體進入肺內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完成氣體交換的重要場所。并知道呼吸道不僅僅是氣體的通道,還對氣體具有清潔、溫暖、濕潤的作用。 教師根據學生對2、3、4問題的回答,通過演示空瓶在有無氣體時,在水中的沉浮情況,揭示沉肺之迷的謎底:嬰兒在母腹沒有進行氣體交換,肺泡中沒有氣體,浮力小 ,故沉入水中。如果是產出后死亡,肺經過氣體交換,肺泡中有氣體,浮力大,應浮在水面上。設計思想 用生活中的生物學知識,讓生物課堂貼近生活,學會用生物學觀點解釋生物學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判斷、綜合能力。師:(設疑)氧氣為什么能通過吸氣進入肺中,二氧化碳為什么能通過呼氣排出體外,引出呼吸運動。請同學們把手放在胸部兩側的肋骨上,深吸氣,感受肋骨和胸廓的變化;深呼氣,感受肋骨和胸廓的變化。教師通過圖片介紹胸廓的結構,并用模型模擬膈肌的運動引起的呼氣和吸氣。播放呼吸運動的動畫。學生觀看動畫后, 學生積極思考,小組討論,得出呼吸運動的概念,以及其過程,并填出呼吸運動的過程的表格。 吸氣 呼氣肋間外肌 肋骨 膈肌 胸廓 肺 設計思想 用自身體會、模型、動畫展示等方式,讓學生逐漸對呼吸運動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增強學生透過現象看事物本質的能力。師:我們在體檢時是通過什么來衡量一個人肺的功能的?生:肺活量師:什么是肺活量?生:指在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量。現在我們來測量一下我們的肺活量。實驗:請兩名學生(男女各一名)用肺量計測出他們的肺活量,并比較男女肺活量的差別。其他學生用吹氣球的方式粗量自己的肺活量,并比較肺活量在性別、年齡、身體健康狀況,是否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差別。設計思想 肺活量的概念多數同學都能理解,學生很關心自身肺活量的多少,以及影響肺活量多少的因素,通過實驗來學習肺活量知識,學生樂于接受,便于理解。出示鞏固練習。1.下列不是鼻腔的功能的是( )A.清潔空氣 B.溫暖空氣C.濕潤空氣 D.增加空氣的含量2.不能隨地吐痰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潔呼吸道 B.痰中有病菌,傳播疾病C.有利于呼吸 D.有利于排出體內的病菌3. 吸氣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膈肌舒張 B.胸廓體積增大C.肋間肌舒張 D.肺回縮4. 呼吸運動主要與 和 的運動狀態有關。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板書設計:第三節 人體和外界環境的氣體交換一、呼吸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呼吸道:氣體出入肺的通道,對吸入的氣體有清潔、溫暖和濕潤的作用 肺: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氣體交換的場所二、呼吸運動:1、概念2、過程3、 肺活量教學反思:本節課教學中通過學生與老師的互動,讓學生明確氣體由外界進入人體的通道,及氣體通道的功能,在這點上學生有感性認識,容易理解,樂于參加。學生在理解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時難度較大,通過肺的結構的圖片,以及呼氣和吸氣時氣體成分的不同來說明,學生容易接受。關于呼吸運動的過程,采用自制的模型來模擬呼吸運動,如果準備好器材讓學生自己制作,并來感受呼吸運動,效果將更好。在肺活量的測量上沒有采用書本中的實驗,而利用吹氣球來間接表述肺活量,學生的興趣較濃,同時由吹過后氣球的大小來比較肺活量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差別,學生容易接受。同時配以肺活量計來精確測量能加深學生對影響肺活量因素的印象。呼吸系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