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09學年九上《歷史與社會 思想品德》期中檢測卷 命題人 滕靜媚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l.5分,共30分。請選擇最符合題意的一個正確選項,不選、錯選、多選均不給分)2009年9月15日至l8日,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回答1、2題。1.全會指出:“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黨必須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費。”這里的“國情”不包括( )A.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B.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占有量很少C.從整體上看,我國的科技水平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D.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20世紀50年代,由于沒有立足國情,我國在探索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上出現了重大失誤,主要有( )①社會主義三大改造 ②“大躍進”運動 ③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④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 ⑥文化大革命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 D.②④2009年9月ll日,國家統計局報告指出,中國人口出生率已經從l949年的36%。下降至2008年的l2.1%。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速度之快,從人口學上看可以說是奇跡。2008年末,中國大陸人口為13.28億,占世界人口的20%、亞洲人口的33%。同答3-5題。3.上述數字表明( )①我國人口形勢依然嚴峻 ②我國計劃生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③我國人口的總體素質偏低 ④我國計劃生育的目的就是要控制人口數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13.28億人口,如果素質低,就是沉重的負擔;相反,就是豐富的人力資源。我國要實現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的轉變,必須( )①加強思想道德建設②解決老齡社會問題③優先發展教育事業④加快發展科學技術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 既是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重要措施,又是實現人口與資源、環境、經濟協調發展關鍵( )A.控制人口數量 B.降低入口出生率 C.提高人口素質 D.發展科學技術6.中央電視臺《動物世界》欄目的一個職責是喚醒人們愛護動物的良知,使人與其他種群和諧相處,這主要要求我們堅持可持續發展的( )A.持續性原則 B.公平性原則 C.共同性原則 D.多樣性原則7.我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但65%的士地為山區,37%的土地為水土流失地區,33%的土地為干旱區和沙漠區,30%的耕地土為酸性土壤。這說明我國自然資源( )A.分布不平衡 B.利用率低 C.質量不高 D.人均占有量少8.從2009年1月20目到l2月31日,我國對1.6升以下排量乘甩車按5%征收車輛購置稅(原來為l0%);2月5日,財政部和科技部聯合出臺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其中規定,節油率在40%以上的混合動力汽車,其補助標準為每輛5萬元。上述舉措的出臺( )①基于我國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現狀②體現了“看不見的手”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③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④表明我國在解決資源問題上堅持“開源”與“節流”并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辦好上海世博會,讓世界與我們攜手同行,共同續寫人類文明進步的輝煌樂章,這需要①彼此尊重和包容,維護文化多樣性②堅持保持、珍重、固守本民族文化傳統的態度③推動不同文明的借鑒、交流和融合④消除不同文化的差異,促進世界文化趨向統一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10.2009年4只11日至l2日,金華與杭州結對聯合開展“品質杭州,宣游金華”大型旅游推介活動。兩地在開展這一活動時應遵循的區域經濟發展原則是( )A.遵循規律,貿易共贏 B.因地制盤,優勢互補C.擴大內需,促進增長 D.開源節流,互通有無11.一個和諧的世界,必定遵循規則。當今國際關系中最權威經濟規則的制定者是( )A.聯合國 B.世界貿易組織 C.歐盟D.七十七國集團12.對上題中的國際組織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主要職能是促進國際貿易發展 B.它的崛起有利于世界格局走向多極化C.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的產物D.是世界上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政治、經濟集團組織13.某新編快板詞唱到:“老百姓的日子變甜啦,吃東西講究營養啦,住房子講究寬敞啦,穿衣服講究新潮啦,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行啦,神七上天啦……”。快板詞中唱到的這一切說明( )①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發展變化更加迅速,為世界所矚目 ②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是正確的③我國已實現了全面小康社會④社會主義在中國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4.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因為改革開放( )①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的根本要求②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增強了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③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④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5.“經濟特區是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開放的窗口。”我國建立經濟特區的背景是( )A文化大革命的結束B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C中共八大的召開D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6.要解決我國“發展之路”上面臨“教育、醫療、養老”三大問題,最根本的途徑是( )A.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B.建立健全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C.解決現階段的主要矛盾 D.以經濟建設為中一心,大力發展生產力17.2009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10紀念日。l0年來,澳門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展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這說明( )A.“一國兩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B.澳門的完全自治調動了“澳人治澳”的積極性C.“一國兩制”對任何國家和地區都適用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澳門發揮了巨大優越性18.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我國開展了太空育種技術研究,并取得了豐碩成果:經過太空育種,一個西紅柿重達1.5公斤、一個青椒0.5公斤、一根水稻長了3個穗……這些技術將有利地推動農業經濟發展。這表明( )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②科學技術是經濟增長的唯一因素③科學技術日益滲透到經濟發展和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④加快發展科學技術是我國當前一切工作的中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9.2009年9月4日,溫家寶總理在北京第三十五中學調研時強調,國運興衰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設一流的國家。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各國之間激烈的教育競爭和人才競爭,歸根到底是經濟的競爭、科技的競爭②教育是培養人才的基礎⑧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④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0.國務院決定從2009年2月起,擴大“家電下鄉”活動的范圍并增加家電產品的種類。國家此項舉措的目的是( )①拉動農村消費需求②改善農民生活條件③徹底消除城鄉差別④促進家電產業發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菲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50分)21.材料一:2009年ll月6日亞丁灣護航國際合作協調會議在北京召開,俄羅斯、印度、歐盟海軍、日本海上自衛隊、多國海上力量、北約等執行獨立或聯合護舷任務的國家和組織派代表參加。會議主要討論在亞丁灣實行分區護航合作,共同打擊索馬里海盜。材料二:20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仍在蔓延,發達國家經濟衰退程度目趨嚴重,許多發展中國家由于借貸成本增高、世界貿易爭商品價格急劇下跌等情況陷入困境,正在成為危機的最大受害者。請回答:(10分)(1)材料一體現了當今時代的主題是什么 影響這一主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2)材料二反映了當今國際社會的什么基本特征 發展中國家正在成為金融危機的最大受害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分)(3)結合材料一、二,中國應始終堅持哪些對外政策 (2分)(4)為解決材料一、二問題,哪一國際組織應發揮積極作用 其宗旨是什么 (3分)22.九年級學生小海通過網上搜索,采集到以下信息:(8分)信息一:如右圖信息二:①舊西藏,占人口95%的農奴根本不被當成人看待,過著十分悲慘的生活。l959年中央人民政府領導一場民主改革運動,西藏百萬農奴翻身解放,當家做了主人。目前,在自治區、地(市)、縣三級國家機關組成人員中,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公民占77.9%。②西藏自治區總人口為200多萬,1959年至2008年,中央財政給予西藏兩千多億元的財政支持,人均達到l0萬元。 (1)信息一蘊含著海峽兩岸同胞怎樣的共同心愿 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什么 (2分)(2)分析信息二中①的內容,我國保證西藏人民當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②的內容體現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上堅持什么原則 (4分)(3)結合上述兩則信息,我們中學生應自覺履行什么責任和義務 (2分)23.自工業革命以來,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成為我們消費的主要能源,直到今天仍占全世界消費能源的87%左右。但這些能源在使用中釋放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氣候災害性變化,而且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儲量將分別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盡。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尋求在發展中排放最少的溫室氣體,同時獲得整個社會最大產出的“低碳經濟”成為全球熱點。在世界性的低碳經濟發展熱中,中國政府認準大勢,主動擔當,致力于節能降耗減排,發展低碳經濟。“十一五”規劃要求單位GDP能耗十年內降低20%,2010年實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10億噸的目標,并先后推出綠色稅收、綠色資本市場、生態補償政策,鼓勵和提倡綠色生活方式。請回答: (10分)(1)從資源和環境的重要性角度談談我國致力于發展“低碳經濟”的原因。(2分)(2)致力于發展低碳經濟,體現我國什么發展戰略 這一戰略推動我國走怎樣的文明發展道路 我國政府在發展低碳經濟中發揮了什么作用 (5分)(3)“低碳經濟”不僅是一種生產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一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中蘊藏著節能減排的巨大潛力。請你將下列表格中的空格填充完整。(3分)數據事實或知識理麥 我可以試著做數據事實:每消耗l度電,會排放0.785千克二氧化碳。 ④數據事實:自駕車每消耗1公升汽油,排放2.70千克二氧化碳 ② 知識理由:③ 不用或少用塑料購物袋知識理由:保護森林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發揮林木吸收有害氣體的生態功能。 不用一次性筷子24.下圖是2008年發行的兩枚郵票。 (i0分)圖1 圖2(1)圖2中“神七”飛行圓滿成功實現了我國空間技術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跨越。而我國空間技術發展的第一個里程碑是指發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的什么事件 (2分)(2)取得我國航天史上的奇跡與我國長期實施什么戰略有關 要推進該戰略的實施必須加強哪兩方面創新 為什么 (5分)(3)如果說兩張郵票反映的是2008年我國的一大挑戰和一大盛事。那么鼓舞我們迎難而上、戰勝各種挑戰、創造民族輝煌的不竭力量之源是什么 ”它在民族、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分別如何 (3分)25.2009年10月1日上午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群眾游行,以回顧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的奮斗史、創業史、改革開放史為主線,以“我與祖國共奮進,為主題,按照高舉旗幟、展示成就和面向未來進行策劃,分為“思想篇”“成就篇”“未來篇”三大篇章和七個部分。(12分)【思想篇】群眾游行第一至第四部分《奮斗創業》《改革開放》《世紀跨越》和《科學發展》,展示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同志的巨幅畫像,并在方陣中安排了相應的標語口號,把光輝思想的內涵貫穿于群眾游行的全過程。(1)貫穿于群眾游行全過程的“光輝思想”是指哪些重大戰略思想 (3分)(2)群眾游行第二部分是《改革開放》,標志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的歷史事件是什么 該歷史事件有什么意義 (3分)【成就篇】群眾游行第五部分((輝煌成就》和第六部分《錦繡中華》,充分展現了我國各行各業、各條戰線和各個地區取得的偉大成就,展示了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進步、民族團結、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的大好形勢。(3)我國能夠取得上述偉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未來篇】群眾游行第七部分《美好未來》,包括“繪就藍圖” “星星火炬”“明天更美好”3個方陣,全部由青少年組成,展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燦爛前景。(4)到新中國成立l00年時的奮斗目標繪就了中國未來的美好藍圖。請問這一奮斗目標是什么 美好未來將由我們青少年創造,我們現在應做出怎樣的努力 (4分)PAGE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