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垂露豎》教學設計學習目標:1.觀察感受,垂露豎的由來。2.實踐體味,領會垂露豎的書寫要領,寫出質量較高的垂露豎。 3.知識運用,書寫例字“十”“山”。4.強調寫毛筆字的身體要求教學重點:實踐體味,領會垂露豎的書寫要領,寫出質量較高的垂露豎。教學難點:感受回鋒收筆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教授年級:三年級活動過程: 一、先到大自然中去尋找美 (設計目的:美源于生活,把豎畫和生活中的景物連起來,更直觀的體味出豎的形態特點:這種豎的末端圓潤,就像露珠的形態。)揭示課題《垂露豎》(板書)二、圖文并茂體會垂露豎的書寫要點并強調寫毛筆字的身體要求。1.起筆:筆尖橫切。2.行筆:筆鋒向下行筆,略提筆,筆畫漸細。3.收筆;在筆畫末端略停,提筆,向上回鋒收筆。 4.老師強調回鋒收筆:收筆時,筆尖稍停后往回走,筆畫收筆處比較圓潤。 5.筆形堅定沉穩(設計目的: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垂露豎的特點,并體會筆畫變化美。) 6.教師范寫垂露豎,并強調書寫毛筆字的身體要求:身正(頭、肩、腰、臀、膝、足保持端正),體松(全身肌肉放松,全身肌肉放松,沒有一個地方緊張、僵硬) 7.學生根據書寫要點書寫垂露豎,強調身體要求 8.教師對學生的書寫進行評價。9.從歐體楷書中找出垂露豎,再次感受垂露豎的形態特征三、例字“山”和“十”的教學1.從“山”和“十”中感受垂露豎不同的變化,“山”上粗下細,“十”的筆畫粗細變化不大,這是為什么 ?讓孩子感受在不同的字中垂露豎的變化2.“山”的書寫 三豎起筆高低變化。三豎收筆高低變化。 三豎在協正上面的變化。 “山”中橫的變化 ,長橫與長豎的關系。3. “十”的書寫 橫細豎粗,橫長豎短。 豎將橫均等份。橫將豎分成了上短下長的兩部分。 豎非常堅實有力,承擔著橫的重量。四.1.教師范寫“山”和“十”,強調書寫要點,強調寫毛筆字的身體要求。 2.學生書寫“山”和“十”。3.自評,互評,師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