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1-2-3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教學設計設計思想 新的課程標準倡導,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要著眼于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需要,全面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學生只有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研究探討的方式來獲取知識,這樣才能滿足他們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需要。所以在“生物圈”的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課下收集有關生物圈的資料,逐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多渠道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與交流、思考與辨析、創新與實踐的能力,同時還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方面的教育。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認同各種生態系統的類型及特點;(2)能夠通過資料分析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3)了解人的活動與生物圈之間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分析文字和圖片資料來提高說明問題的能力。(2)嘗試收集、處理資料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了解生物圈與生態系統的關系,樹立“愛護生物,保護生物圈”的意識;(2)利用技能訓練,鼓勵學生多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重點難點 重點 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2、樹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明確保護環境是每一位公民的義務和職責 難點 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2、樹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明確保護環境是每一位公民的義務和職責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提要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引入新課 出示課件:展示地球的壯麗景觀,用激情豪邁的語言引起學生注意并欣賞。 提出問題:地球的所有地方都有生物嗎?生物究竟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環境中呢? 觀察、欣賞。激活學生的興奮點,以飽滿的熱情走進情景。 觀察、思考。問題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帶著強烈的學習欲望進入角色。 教學過程 出示課件:生物圈的范圍,指導學生結合教材歸納總結。引導學生說出生物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觀看生動的課件后,再根據自己課下收集的資料,討論生物圈的范圍,然后總結生物圈的概念。小組合作學習研究討論交流總結生物圈的范圍根據手中的資料、結合教材,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生物圈為生物提供的基本條件。 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條件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引發思考出示資料。指導學生討論?組織? 監控? 引導分析?歸納總結 根據生活常識和搜集的資料說出各種生態系統。察教材中各種生態系統的圖片,討論各種生態系統的特點和作用并進行歸納總結。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小結 地球上有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類是生物圈的能力性最強的成員,人類的活動對生物圈影響最大,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園。作業 一課三練及小練習冊板書設計 一、生物圈:概念組成二、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種類特點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三、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教學反思 以日本的水俁病這個典型事件為例,復習上節課學習過得的生態系統的有關知識,同時應指出水俁病是有毒物質通過食物鏈富集的例子,但我認為舉這個例子根本目的是要說明生物與環境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生物與環境形成統一整體是生態系統,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從而引入新課。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請學生代表發言,在學生發言中應注意兩個傾向,一是大談環境污染的例子,二是不太注意與其他生態系統的聯系。個人認為,人類活動中的一些有影響環境的事件應當講,但絕不是為了講而講,為了渲染而講,應當吸取什么樣的經驗教訓,使今后不再重犯同樣的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