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科 學案(2020-2021學年度第一學期) 班別: 編號: 小組: 姓名: 小組長檢查簽名: 評價: 【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結合我國騰飛的表現,理解改革開放的偉大意義。2.能力目標: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對經濟現象作出正確的分析,提高搜集資料、解讀資料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對經濟現象作出正確的分析,提高搜集資料、解讀資料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改革開放的意義。學習難點:改革開放的必要性。【預習過程】1. 中國共產黨是怎樣擔負起帶領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的歷史使命的?2.實行改革開放的原因?(必要性和重要性兩個方面)3.了解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4.改革開放的作用?(改革開放如何促進發展?)5.中國騰飛的表現及其證明的道理?6、預習作業。請你了解一下改革開放以來家鄉的發展成就,以書面報告、攝影作品等形式與同學分享。【學習過程】一、導入新課。參觀校史展覽或者走訪老教師,你發現校園面貌有哪些變化?想一想:為什么學校面貌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二、新課學習。學習目標一:改革開放促發展。(一)改革開放的緣起材料: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戶農民以敢為天下先的膽識,按下了18個手印,搞起生產責任制,揭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也許是歷史的巧合——就在這些農民按下手印后不久,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隆重開幕。在關系國家命運和前途的嚴峻關頭,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最高層的政治家和最底層的農民們,共同翻開了歷史新的一頁。小崗村從而成為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什么歷史抉擇?(二)改革開放的重要意義。材料:2018年首個工作日,上海市委書記周國年調研本市改革開放工作,主持召開“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座談會并講話。李強強調,上海有今天的發展,依靠的是改革開放,下一步發展要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特別是浦東開發開放以來,上海發揚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實現了一系列“零”的突破,實現了上海發展的歷史性跨越。 “上海有今天的發展,依靠的是改革開放,下一步發展要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學習目標二:中國騰飛譜新篇(一)中國騰飛的表現。以上圖片體現了什么?(二)中國騰飛證明的道理中國騰飛證明了什么道理?三、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學習到了哪些知識呢?你有怎樣的認識和收獲?四、隨堂練習1.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的原因包括( )①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國 ②西方列強的入侵③封建統治的腐敗 ④我們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 A.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徹底( )①實現了人人富裕 ②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③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 ④廢除了不平等條約和一切列強特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 成為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矢志追求的目標。( )A 實現共產主義 B 強國富民 C 世界和諧 D 達到小康4.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的改革開放推動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此,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A.逐步建立、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B.人民群眾對社會財富的私欲被空前調動C.逐步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D.多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5.“將改革進行到底,就是對改革開放40周年最好的紀念。”這是因為( )①改革開放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 ②改革開放促進了中國的發展 ③改革是對現有社會制度的根本性顛覆 ④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6.2018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五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加到82.7萬億元,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居民收入年均增長7.4%,超過經濟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這些舉世矚目成就( )①表明我國綜合國力顯著提高 ②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③體現我國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唯一動力源 ④有助于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2018年中國“兩會”在國際社會持續引發熱議。海外人士普遍認為,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黨和政府向國際社會釋放出強烈信號:中國將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積極參與改革完善全球治理,致力于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1)2018年中國“兩會”為什么會在國際社會“持續引發熱議”?(兩個方面即可)(2)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人民找到的使國家強盛、人民富裕的正確道路是什么?(3)值此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會持續進行改革開放嗎?請簡要說說你的理由。(兩個方面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