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流動的組織——血液》教學設計教學背景面向學生:七年級學生教學學科:生物教學課時:1課時學生準備: 預習本節內容,收集有關血液的資料圖片;收集自己或家人的血常規化驗單。教師準備:搜集素材,制作多媒體課件。二、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①結合生活經驗和觀察分析,描述血液成分。②利用課件觀察識別血細胞。③掌握血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2、能力目標:①通過教師導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②通過觀察實驗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③通過看血常規化驗單,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本節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血液對于生命的重要作用,關注造血干細胞及其研究進程,教育學生形成珍愛生命,關愛他人的良好品質。三、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血液的成分及各自的主要功能2、難點: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血液問題的能力3、難點突破:學生課前搜索自己或家人的血常規化驗單,研究自身的一些血細胞數目異常情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自己尋求血細胞的功能來解惑,使枯燥的血細胞功能溶入生活中去學習。四、教材內容與學情分析1、教材分析:人體通過消化系統獲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通過呼吸系統獲得空氣中的氧氣。這些營養物質和氧氣是通過什么才能運輸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中的?細胞產生的廢氣、廢物又是通過什么運離細胞的?學生會很自然地產生疑問(物質的運輸問題)。本章(第四章)便順理成章講人體內物質的運輸問題,也為下一章(排泄)作了鋪墊。本節重點講授血液的成分和功能。2、學情分析:對于血液學生既熟悉又陌生,前者易引起興趣,后者易激發好奇心。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中的動畫及圖片,加深學生對血液成分及功能的進一步認識。五、教學設計思路創設問題情景引入新課——觀察課件演示實驗了解血液成分――根據血漿成分推斷血漿功能――列表歸納血細胞的種類、結構及區別方法 —— 分析血常規化驗單理解血細胞的功能——通過知識運用鞏固知識――了解中國足球選擇昆明訓練的原因及自愿捐獻造血干細胞對于挽救他人生命的重要意義,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并達到教育學生珍愛生命,關愛他人的目的。六、教學方法 為了充分體現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在這課堂設計過程中運用啟發法、討論法、問題激趣法、講授法、多媒體運用等教學方法,讓學生整體參與課堂活動,既發揮了集體作用,也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學習到了新知。七、教學過程教學內容及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創設問題情景,引入新課 人體通過消化系統獲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通過呼吸系統獲得空氣中的氧氣。這些營養物質和氧氣是通過什么才能運輸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中?細胞產生的廢氣、廢物又是通過什么運離細胞的? 學生思考回答:是通過血液運輸的。初步感知血液 讓學生閱讀教材“想一想,議一議”及課本50頁最后一段并思考其中的問題。1、為什么失血過多會導致死亡?2、對失血過多的病人,為什么要及時輸血而不是輸液?3、為什么通過化驗血液在一定程度上檢查健康狀況或診斷疾?。浚ń處熤赋鲞@些問題都與血液的組成成分和功能有關,通過本節學習我們將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積極思考,嘗試回答。血液的組成成分 1、播放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血液的分層現象,提示學生在觀察時注意分層后各部分的顏色和其所占的大致比例。2、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資料分析中的相關問題。(1)含有抗凝劑的血液,靜置一段時間后,為什么會出現分層現象?(2)分成了幾層?各層是什么顏色?大致比例?(3)它們分別是血液的什么成分?能列表總結血液的成分嗎?3、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總結血液的成分,進一步提問:為什么把血液稱為流動的組織? 觀察思考。自主學習:學生閱讀課本52頁最后閱讀內容得出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的組成。血漿血液 紅細胞 血細胞 白細胞 血小板血漿的成分及功能 利用課件大屏幕展示血漿成分示意圖。引導學生觀察教材52頁圖4—31,通過血漿的成分來推測血漿的功能。 學生分析血漿成分示意圖,了解血漿的成分,理解血漿的功能。血細胞的形態結構特點及功能血細胞的形態結構特點及功能 1、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顯微鏡下看到的人血永久涂片的放大圖,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進行觀察,使學生從感性上認識紅細胞和白細胞的形態和數量。問題:①你所觀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數量最多的是哪種細胞?②你是怎樣區別紅細胞和白細胞的?③為什么看不見血小板?2、提問:為什么通過化驗血液在一定程度上檢查健康狀況或診斷疾???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進一步認識血細胞的功能和特點。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教材第52—54頁列表比較三種血細胞血細胞形態特點有無細胞核數量功能RBCWBCPLT5、合作探究,小組討論。(1)引導學生分析課本51頁資料分析中的化驗單,①在血常規化驗單中哪種血細胞數目異常?②他有什么病?他的身體有哪些異常表現?③對這個病人該采取怎樣的措施來治療或緩解?(2)為什么身體有了炎癥,血液中白細胞的數量就會增加?(3)身體有了小傷口,傷口流血后會自己止血,為什么?6、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察血細胞運輸氧氣的過程;白細胞吞噬細菌的過程及血小板參與止血的過程。 1—3、學生就觀察回答:小組內交流觀察到的現象,回答52頁的討論題。4、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教材第52—54頁,獨立填表。分組討論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這是貧血病癥,容易頭暈、乏力、心悸等,應該補充含鐵和含蛋白質的食物或聽醫囑服用補血的藥物。白細胞可吞噬病菌,對人體有保護和防御作用。血小板具有凝血和止血的功能。觀看課件,通過感性認識,加深對知識的鞏固和理解。知識應用 中國足球隊在備戰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時,在眾多條件優越的地點,最終選擇昆明為集訓地。你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這對運動員的身體機能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教師應引導學生分析昆明地理特征 分組討論,集思廣益,最終得到正確答案。歸納小結 引導組織形式歸納本節所學內容,總結血液的成分及功能 歸納血液的組成及血漿、血細胞的功能,形成知識網絡結構。課外作業布置 什么是干細胞?造血干細胞有什么功能?完成配套練習相應內容。 課后閱讀教材55頁內容,查資料、交流。八、板書設計第四章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第一節 流動的組織——血液 一、血液的組成血漿: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血液 紅細胞:含血紅蛋白,運輸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血細胞 白細胞:吞噬病菌,具有防御和保護作用。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二、血液的功能:運輸、防御、保護和調節體溫。九、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