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關注生物圈——環境在惡化》?課前準備:教師準備:收集數據資料,準備圖片視頻材料,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收集有關環境污染的資料。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地球出現的各種環境問題。2、?列舉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過程與方法1、通過探究活動,提高觀察、分析、歸納總結能力。2、能夠反思人類的不當行為對環境的破壞,提出解決這些污染問題的見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了解人類活動對環境的深刻影響。2、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主人翁責任感。使學生樹立以低碳環保為時尚的生活觀念。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1、列舉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破壞。2、了解當今世界面臨的環境問題。教學難點:酸雨影響種子萌發的探究實驗三、教學設計(一)導入新課導言:所有的生物都能影響環境,而人類的活動對環境有著更重要的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的劇增,人類活動的加劇使我們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地球正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環境問題。今天就讓我們共同學習第十三章 第一節《關注生物圈——環境在惡化》的第2課時,了解一下這些嚴峻的環境問題。(二)新課教學【播放視頻】《人類面臨的生態問題》提出問題:視頻中出現了哪些嚴峻的環境問題?學生思考后回答:酸雨、溫室效應、土壤污染、水污染等等(1)酸雨 1、學生自學課本114頁回答問題:1.什么是酸雨? 2.酸雨是怎樣形成的?【提問學生回答】酸雨:雨水的ph小于5.6時,我們稱之為酸雨。酸雨的形成:在工業生產中燃燒煤和石油等會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它們在空氣中進一步被氧化,形成硫酸和硝酸等酸性物質,隨著降雨落下來。2、【酸雨危害模式圖】 師:我們了解了酸雨及酸雨的形成,誰能勇敢地敘述一下酸雨危害的模式圖。學生上到講臺上給同學們指著圖片給同學們敘述酸雨的形成及危害。3、展示酸雨危害的圖片學生討論后發言,酸雨都有哪些危害?4、模擬酸雨影響植物種子萌發的實驗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P114實驗中的背景材料,并提出問題:酸雨對黃豆種子萌發有影響嗎?有什么樣的影響?2)提出問題:“酸雨”對黃豆種子的萌發具有抑制作用, “酸雨”對小麥種子萌發有沒有影響?3)師:因為小麥種子的萌發需要時間,今天我們就完成探究的前三個步驟:1、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3、設計實驗4)4人一組進行討論 ,教師巡回指導5)學生成果展示6)教師適當補充,并出示設計實驗表格,引導學生得出實驗推論和結果。(2)土壤污染【提出問題】:從圖中可以看出人類的哪些活動對土壤造成了污染?【學生思考后回答】人們濫施農藥,污水灌溉、人們的生產、生活垃圾如垃圾、礦渣、煤渣、以及酸雨都會土壤造成污染。教師總結:農作物的生長需要土壤,一旦我們的土壤遭到污染,我們的糧食也會受到污染,那我們吃了糧食后就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危害。(3)水污染聯系學校附近的漓河給大家講污染帶來的危害。(4)噪聲污染觀察圖片,提出問題:噪聲污染的來源有哪些?【學生討論后回答】教師舉例:美國農村70多歲的老人的聽力比城市20多歲的年輕人聽力還要好,問同學們為什么?生答:噪聲污染影響了聽力(5)臭氧層遭到破壞出示1979年、1987年、2006年、2011年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照片,讓學生觀察臭氧層空洞的大小,發現越來越大。師:臭氧層是地球最好的保護傘,它吸收了來自太陽的大部分紫外線。如果臭氧層遭到破壞,大量的紫外線輻射將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例如,皮膚癌患者增加。(6)溫室效應1、【提出問題】什么是溫室效應?學生回答2、教師講解《溫室效應示意圖》3、溫室效應的危害:圖瓦盧被海水淹沒4、師總結:正如《后天》這一部影片所描述的那樣由于人類的活動引發的溫室效應,使地球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颶風來襲、冰雹降臨,一系列的地球巨變正引發一場不可挽救的災難。【播放影片】《后天》片段四、課堂小結這一節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樣的收獲?五、課堂檢測1、今年我省出現“毒大米”事件,是由于水稻被工業廢水中的鎘污染所造成的,你認為這種污染屬于(??)? A.重金屬污染???B.大氣污染?? C.噪聲污染???D.光污染?2、據報道,近期抽檢的大米中,出現了鎘超標的毒大米.為了避免“鎘超標大米”的出現,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不要再開采含鎘礦石 B.關停所有生產重金屬的化工廠 C.嚴格控制含鎘污水的排放?D.水稻種植過程中不再使用化肥3、酸雨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很大,被稱為“空中死神”.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火山爆發?B.農藥污染? C.大氣中二氧化硫過多?D.二氧化碳污染? 4、下列哪一項人類活動不會破壞生態環境(??)?A.居民在樓頂安裝太陽能熱水器 ?B.為增加土地資源,填堤灘涂及填海造地 ?C.生活污水不經處理排向大江或大海 ?D.砍掉原來的山林種植速生樹,發展經濟六、板書設計S13.1 關注生物圈——環境在惡化環境問題:1、酸雨 2、土壤污染3、水污染4、噪聲污染 5、臭氧層遭到破壞6、溫室效應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