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生物總復習三(知識填空與例題)(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生物總復習三(知識填空與例題)(學案)

資源簡介

中考生物總復習三(知識填空與例題)
考點二十八 植物的生長素
1.植物的感應性:分為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兩種表現形式。
(1)植物常見的向性運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
(2)向性運動是單方向刺激引起定向運動,而感性運動是不定向刺激引起的整體或局部運動。
2.植物激素
(1)熟悉不同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2)生長素與植物向光性產生的關系:當光照射到植物莖尖端的某一側時,生長素就移向____的一側,使背光一側的莖比受光一側的莖生長得____。結果,莖就會向生長____的一側彎曲,即向____的一側彎曲。
典例精析
【例29】 為研究光照對植物胚芽生長的影響,某興趣小組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根據圖中所示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A.胚芽鞘的生長具有向光性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單側光使胚芽鞘內生長素分布不均勻D.生長素能促進胚芽鞘向光生長
針對訓練
29.下列生命活動中,與植物感應性無關的是(  )
A.用手輕觸含羞草,它的葉片合攏
B.浸在水中的大豆種子逐漸脹大
C.被臺風吹倒的小麥又自然挺立起來
D.生長在河岸邊的柳樹的根向河一側生長
考點二十九 人體激素
人體主要的內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及其功能
典例精析
【例30】下列有關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內的腺體都能分泌激素 B.人體內的激素含量少、作用大
C.激素只能通過導管進入血液 D.胰島素分泌不足會患呆小癥
針對訓練
30.下列有關激素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激素是由腺體分泌的,由于含有消化酶,所以對人體有調節作用
B.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調節糖類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
C.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癥
D.激素調節對人體生命活動起重要作用,所以人體內的激素含量多
考點三十 神經系統
1.人的神經系統
(1)神經系統的組成:由____神經系統和____神經系統兩部分組成。前者是指腦、脊髓,后者是由腦、脊髓發出的神經組成。
(2)腦的組成:腦是神經系統中最高級的部分,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干。
大腦具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小腦主要負責______________,腦干主要______________的活動。
(3)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低級部位,具有____和____功能。
2.應答性反應和反射弧
(1)反射:人體通過______________對各種刺激作出______________反應的過程。____是神經系統調節身體各項生理活動的基本方式。
反射活動包括對信息的____、____和____。
(2)反射弧
(3)反射類型
①_____________:先天形成不需要大腦皮層參與,不會因長期不用而減弱或消失。
②_____________:后天形成需要大腦皮層參與,會因長期不用而減弱或消失。
典例精析
【例31】下列有關人體神經系統結構與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神經纖維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B.小腦具有協調運動,維持身體平衡的功能
C.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
D.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傳導功能
針對訓練
31.)李明不小心被月季上的刺扎到,迅速縮手,對該反射的敘述正確的是(  )
A.1是效應器,能夠對刺激作出反應
B.3是神經中樞,能產生感覺
C.若4處受到損傷就不能發生反射
D.該反射弧完成的是條件反射
考點三十一 體溫的控制
1.人的體溫:在_____________的調節下,機體的產熱和散熱兩個生理過程保持____,從而維持人體體溫的相對恒定。
2.產熱和散熱
(1)產熱:安靜時,以____產熱為主;運動時,以_____________產熱為主。
(2)散熱:常溫條件下,以_____________為主;當外界溫度等于或超過體表的溫度時,以_____________ 為主。
3.體溫受腦控制:人體內產熱和散熱過程是通過腦干中的_____________來調節和控制的。同時,在不同溫度環境中人的姿勢和行為,特別是人為了保溫或降溫所采取的措施,如增減衣服等,對體溫調節也有一定的作用。
典例精析
【例32】某健康學生對自己的體溫及其生活環境溫度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測量,結果如圖所示。
(1)人體正常體溫保持在____℃左右,由此可以判斷圖中____表示該學生體溫變化曲線。
(2)人的正常體溫能維持相對穩定,主要依賴于_____________的精細調節。
針對訓練
33.(多選)在寒冷環境中,人體防止體溫下降的適應性反應是(   )
A.心臟跳動減慢 B.骨胳肌出現“顫抖”
C.汗液分泌減少 D.皮膚多數血管舒張,血流量減少
考點三十二 健康和健康的生活
1.健康是指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三者均處于__________狀態。
2.健康的三要素包括:
(1)_________________:即身體狀態良好,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正常,沒有疾病和軀體殘缺;
(2)_______________: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能很好地處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
(3)______________:即對周圍環境、社會生活各方面都能很好地適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為能與社會環境的要求保持一致,能適應社會生活的各種變化。
3.安全用藥常識:安全用藥是指根據患者個人的病情、體質、家族遺傳病史和藥物的成分等做全面情況的檢測,準確地選擇藥物、真正做到“對癥下藥”,同時以適當的________、適當的_______、適當的_______準確用藥。
4.吸毒、酗酒、吸煙的危害:
(1)吸毒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強的__________,吸毒對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都有_________________。
(2)酗酒的危害:使人的中樞神經系統過度興奮或麻痹抑制,引發_______________。
典例精析
【例34】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應從學生時期開始。下列哪項屬于健康生活的觀點(  )
A.每天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B.男兒不抽煙,枉活在人間
C.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 D.常坐網吧間,快活似神仙
針對訓練
34.下列有關人體健康生活方式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①要有充分的睡眠 ②高蛋白食品吃得越多越好  ③酗酒主要導致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④吸煙可誘發肺癌 ⑤青少年可以利用網絡獲取知識 ⑥吸毒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
A.①④  B.③⑤  C.②③  D.②⑥
考點三十三 來自微生物的威脅
1.細菌是單細胞的________生物,是利用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的微生物。有些細菌能_______人體細胞,導致人體患病;還有一些細菌雖不侵入細胞內,但會產生一種能破壞細胞的毒素,如破傷風桿菌。
2.抗生素:是由一些細菌、真菌和放線菌產生的,能抑制并最終消滅其他微生物生長的物質。細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________治療。
3.病毒是比細菌還小的一類生物,它們沒有_______結構,不能獨立生活,只能_______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病毒引起的常見疾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流行性腮腺炎、生殖器皰疹、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征等。
4.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人與人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5.傳染病傳播的三個環節:
(1)___________: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
(2)____________: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體所經過的途徑。
(3)___________:指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
6.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
(1)____________________:對病人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等;對感染及時處理。
(2)__________________:加強飲食衛生、水源和糞便管理;生活用具消毒;消滅媒介動物(蠅蚊蚤虱)等方法。
(3)__________________:體育鍛煉,不與傳染源接觸,預防接種等。
7.常見傳染病種類:常見的傳染病按照傳播途徑,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液傳染病、體表傳染病和性傳播疾病。
典例精析
【例35】天花是一種在全世界已經被消滅的傳染病。目前世界上只有極少數的實驗室保存有天花病毒,天花病毒是天花這種病的(  )          
A.病原體  B.傳染源 C.傳播途徑  D.易感者
針對訓練
35.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傳染病,該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  )
A.水傳播和飲食傳播 B.蟲媒傳播和接觸傳播
C.空氣傳播和飛沫傳播 D.飲食傳播和接觸傳播
考點三十四 身體的防衛
1.非特異性免疫:不針對某一種______的病原體,而是對_______病原體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如第一道防線的黏膜和_______,第二道防線的_______________和溶菌酶。
2.特異性免疫:針對進入的某種抗原,產生相應的抗體進行防御作用。包括_______免疫和_______免疫。
3.抗原和抗體:_______是指入侵人體后能引起機體發生免疫反應的物質。_______指機能的免疫系統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細胞或記憶細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漿細胞所產生的,可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
4.計劃免疫:衛生防疫部門有_______地對__________進行預防接種,使他們獲得免疫,從而達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的。
典例精析
【例36】注射相應疫苗可以預防黃熱病,注射的疫苗和獲得的免疫類型分別屬于(  )
A.抗原、特異性免疫 B.抗原、非特異性免疫
C.抗體、特異性免疫 D.抗體、非特異性免疫
針對訓練
36.在制備抗蛇毒毒素血清時,需要將減毒的蛇毒注入家兔體內,引起免疫反應,這一免疫反應、所用蛇毒、抗蛇毒毒素分別是(  )
A.非特異性免疫 抗原 抗體 B.特異性免疫 抗體 抗原
C.非特異性免疫 抗體 抗原 D.特異性免疫 抗原 抗體
考點三十五 非傳染性疾病
典例精析
【例37】 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引發冠心病,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冠心病誘因的是(  )      
A.缺乏體育鍛煉 B.長期高脂肪飲食 C.長期高糖飲食 D.飲食清淡,適當運動
針對訓練
37.現在,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除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外,影響其發生的主要原因還有(  )
A.不良的生活環境和營養條件 B.嚴重的環境污染
C.不良的心理因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D.個人體質
考點三十六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1.地心說與日心說
(1)托勒密認為,_______處于宇宙中心靜止不動。從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金星、水星、太陽、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圓軌道上繞________運轉。
(2)哥白尼與日心說:16世紀,哥白尼經過20年的天文觀測與研究,建立了“日心說”。該理論體系認為, _______ 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是繞_______做圓周運動的,月球圍繞著_______轉動。
2.目前被人們廣為接受的一種宇宙起源學說是大爆炸宇宙理論。其主要觀點是大約137億年前,我們所處的宇宙被擠壓在一個原始火球中。那時的宇宙極小、極熱,又有極大的密度,宇宙就是在這個大火球的爆炸中誕生的。大爆炸后,宇宙迅速_______。爆炸引起的宇宙膨脹一直延續至今,并仍將延續下去。
3.英國人史蒂芬·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論和宇宙無邊界的設想成了現代宇宙學的重要基石。他的宇宙無邊界設想是這樣的:第一,宇宙是______的;第二,宇宙不是一個可以任意賦予___________或_______的一般系統。
典例精析
【例38】 下列關于宇宙認識說法正確是(  )
A.宇宙中天體的位置是始終不變的 B.宇宙是方形的
C.哥白尼創立了“日心說” D.太陽就是宇宙的中心
針對訓練
38.地心說和日心說的區別在于(  )
A.地心說認為地球繞太陽轉,日心說認為太陽繞地球轉
B.地心說認為太陽繞地球轉,日心說認為地球繞太陽轉
C.地心說因為不符合科學觀測的結果所以與教會的觀點不合
D.日心說一提出來就被廣大人民接受,因為它是符合科學的
考點三十七 地球的演化
1.地球約在46億年前隨著太陽系的形成而誕生。形成初期是一個_________構成的_______的球。而后逐步冷卻,形成了原始的__________。在距今約38億年前,最原始的生命體在_______中誕生。
2.25億至5.7 億年前,地球上開始出現大片陸地和山脈,海洋中的藻類釋放出_______,大氣中的_______含量逐漸增多。
3.5.7億至2.5億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的陸地面積增加,原始的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露出海面,出現昆蟲、魚類、兩棲類、裸蕨類等生物。
4.2.5億至0.65億年前的中生代,裸子植物和爬行類動物出現。
5.0.65億年前至今,地球在第三紀經歷了大規模的造山運動,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等許多世界上的高大山脈,奠定了現代地球地貌的基礎;鳥類、哺乳類動物和被子植物出現。
典例精析
【例38】 下列關于地球演化和生命的起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地球形成之初由高溫巖漿不斷噴發的主要氣體水蒸氣、二氧化碳、氧氣和氮氣構成了地球的原始大氣
B.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體是在海洋中誕生的
C.地球上出現裸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大氣中的氧氣含量才逐漸增多
D.現代出土的兩棲類動物化石形成年代早于恐龍化石形成年代
針對訓練
38.科學家認為原始大氣中并沒有氧氣,后隨地球的演化逐漸增加。早期地球大氣中的氧氣主要來自于(  )
A.原始海洋蒸發出的水蒸氣分解 B.原始海洋中藻類的光合作用
C.原始森林中植物的光合作用 D.火山噴發
考點三十八生命的起源
1.生命的誕生。1953年美國生物學家米勒在實驗室用充有甲烷、氨氣、氫氣和水蒸氣的密閉裝置,以加熱、放電來模擬____________的環境條件,成功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機酸和尿素等。
2.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假說。生命起源化學進化過程包括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___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____;第二階段,從_____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第三階段,從_____________組成能自我維持穩定和發展的多分子體系;第四階段,從多分子體系演變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精析
【例39】對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米勒和其他科學家的實驗說明(  )
A.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在原始海洋中形成
B.原始地球上能產生構成生物體的有機物
C.原始地球上復雜的有機物能形成原始生命
D.原始生命是地球上生物的共同祖先
針對訓練
39.生命起源的過程中,從有機大分子到原始生命最可能發生在(  )
A.原始陸地上  B.原始土壤里 C.原始海洋中  D.原始大氣中
考點三十九 生物的進化
1.生物進化
(1)生物進化的證據——化石。化石是指保存在地殼中的古代生物的________、_______和遺跡,是反映生物進化歷程的記錄。化石在地層按一定順序出現的事實是生物進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證據。
(2)生物進化的規律
生物進化是由_______到_______,由_______到_______。
植物的進化順序: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脊椎動物的進化順序: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
2.達爾文與進化論
(1)達爾文認為,現存于地球上的生物,都是____________的結果,且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因此生物之間有著或近或遠的_________關系。
(2)自然選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個漸變的過程。自然選擇包括四個要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的變異是______________的,而自然選擇是_______的。
典例精析
【例40】下列比較研究中,能直觀說明生物由簡單到復雜進化趨勢的是(  )
A.諸城發現的各類恐龍化石的比較
B.山旺發現的鳥類化石與其他地區鳥類化石的比較
C.各類脊椎動物心臟結構的比較
D.人和幾種脊椎動物上肢結構的比較
針對訓練
40.通過對鄭氏始孔子鳥化石的研究表明,這種動物既像鳥,又像爬行動物,由此可以推斷(  )
A.爬行類可能是由鳥類進化而來的 B.鳥類可能是由爬行類進化而來的
C.鳥類與爬行類相互進化 D.鳥類與爬行類并沒有關系
考點四十 遺傳與進化
1.遺傳:生物體通過生殖產生后代,子代和親代、子代和子代之間的性狀________的現象,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2.變異:子代與親代及子代不同個體間的性狀_______的現象。如“一豬生九仔,連母十個樣”。
3.生物的主要遺傳物質是___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將遺傳信息傳遞到子代,從而控制子代的遺傳性狀。染色體存在于_______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由_______和________組成。_______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特殊片段,能控制生物的各種性狀。
4.雜交育種:
(1)雜交育種:通過生物之間的雜交,從產生后代中選育具有優良遺傳特性的新品種。
(2)雜交優勢:有些生物的雜種后代生命力比雙親有明顯的優勢,如驢和馬雜交的后代是騾,袁隆平雜交培育的雜交稻等。
典例精析
【例41】 (2016,連云港)生物的性狀表現與基因、染色體有關。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基因是包含遺傳信息的DNA片段 B.每一種性狀是由一個基因控制的
C.每條染色體一般有一個DNA分子 D.子代會有與親代相似的性狀表現
針對訓練
41.噬菌體侵染細菌時,只有DNA進入細菌。一段時間后,細菌內出現一些新的噬菌體,這是因為DNA是(  )
A.主要的遺傳物質 B.控制性狀的單位 C.提供能量的物質 D.遺傳物質的載體中考生物總復習三(知識填空與例題)
考點二十八 植物的生長素
1.植物的感應性:分為_向性運動__ 和_感性運動__兩種表現形式。
(1)植物常見的向性運動有_向光性_、_向地性__和__向水性_等。
(2)向性運動是單方向刺激引起定向運動,而感性運動是不定向刺激引起的整體或局部運動。
2.植物激素
(1)熟悉不同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2)生長素與植物向光性產生的關系:當光照射到植物莖尖端的某一側時,生長素就移向_背光_的一側,使背光一側的莖比受光一側的莖生長得_快_。結果,莖就會向生長_慢_的一側彎曲,即向_光源_的一側彎曲。
典例精析
【例29】 為研究光照對植物胚芽生長的影響,某興趣小組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根據圖中所示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 )
A.胚芽鞘的生長具有向光性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單側光使胚芽鞘內生長素分布不均勻D.生長素能促進胚芽鞘向光生長
針對訓練
29.下列生命活動中,與植物感應性無關的是( B )
A.用手輕觸含羞草,它的葉片合攏
B.浸在水中的大豆種子逐漸脹大
C.被臺風吹倒的小麥又自然挺立起來
D.生長在河岸邊的柳樹的根向河一側生長
考點二十九 人體激素
人體主要的內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及其功能
典例精析
【例30】下列有關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B )
A.人體內的腺體都能分泌激素 B.人體內的激素含量少、作用大
C.激素只能通過導管進入血液 D.胰島素分泌不足會患呆小癥
針對訓練
30.下列有關激素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B )
A.激素是由腺體分泌的,由于含有消化酶,所以對人體有調節作用
B.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調節糖類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
C.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癥
D.激素調節對人體生命活動起重要作用,所以人體內的激素含量多
考點三十 神經系統
1.人的神經系統
(1)神經系統的組成:由_中樞_神經系統和_周圍_神經系統兩部分組成。前者是指腦、脊髓,后者是由腦、脊髓發出的神經組成。
(2)腦的組成:腦是神經系統中最高級的部分,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干。
大腦具有_管理人體不同部位_的功能,小腦主要負責_人體動作的協調性__,腦干主要_控制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_的活動。
(3)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低級部位,具有_傳導___和_反射___功能。
2.應答性反應和反射弧
(1)反射:人體通過_神經系統__對各種刺激作出_應答性_反應的過程。_反射_是神經系統調節身體各項生理活動的基本方式。
反射活動包括對信息的_接受__、_傳導__和_處理__。
(2)反射弧
(3)反射類型
①_非條件反射__:先天形成不需要大腦皮層參與,不會因長期不用而減弱或消失。
②_條件反射__:后天形成需要大腦皮層參與,會因長期不用而減弱或消失。
典例精析
【例31】下列有關人體神經系統結構與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A )
A.神經纖維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B.小腦具有協調運動,維持身體平衡的功能
C.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
D.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傳導功能
針對訓練
31.)李明不小心被月季上的刺扎到,迅速縮手,對該反射的敘述正確的是( C )
A.1是效應器,能夠對刺激作出反應
B.3是神經中樞,能產生感覺
C.若4處受到損傷就不能發生反射
D.該反射弧完成的是條件反射
考點三十一 體溫的控制
1.人的體溫:在_神經系統___的調節下,機體的產熱和散熱兩個生理過程保持_動態平衡___,從而維持人體體溫的相對恒定。
2.產熱和散熱
(1)產熱:安靜時,以_內臟__產熱為主;運動時,以_骨骼肌__產熱為主。
(2)散熱:常溫條件下,以_皮膚直接散熱___為主;當外界溫度等于或超過體表的溫度時,以_汗液蒸發___ 為主。
3.體溫受腦控制:人體內產熱和散熱過程是通過腦干中的_體溫調節中樞__來調節和控制的。同時,在不同溫度環境中人的姿勢和行為,特別是人為了保溫或降溫所采取的措施,如增減衣服等,對體溫調節也有一定的作用。
典例精析
【例32】某健康學生對自己的體溫及其生活環境溫度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測量,結果如圖所示。
(1)人體正常體溫保持在_37_℃左右,由此可以判斷圖中_甲__表示該學生體溫變化曲線。
(2)人的正常體溫能維持相對穩定,主要依賴于_神經系統和激素__的精細調節。
針對訓練
33.(多選)在寒冷環境中,人體防止體溫下降的適應性反應是(  BC  )
A.心臟跳動減慢 B.骨胳肌出現“顫抖”
C.汗液分泌減少 D.皮膚多數血管舒張,血流量減少
考點三十二 健康和健康的生活
1.健康是指人的__生理__、__心理__、__社會適應能力__這三者均處于_良好__狀態。
2.健康的三要素包括:
(1)__生理健康__:即身體狀態良好,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正常,沒有疾病和軀體殘缺;
(2)__心理健康__: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能很好地處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
(3)__社會適應健康_:即對周圍環境、社會生活各方面都能很好地適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為能與社會環境的要求保持一致,能適應社會生活的各種變化。
3.安全用藥常識:安全用藥是指根據患者個人的病情、體質、家族遺傳病史和藥物的成分等做全面情況的檢測,準確地選擇藥物、真正做到“對癥下藥”,同時以適當的_方法__、適當的_劑量__、適當的_時間__準確用藥。
4.吸毒、酗酒、吸煙的危害:
(1)吸毒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強的_成癮性_,吸毒對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都有_損害作_。
(2)酗酒的危害:使人的中樞神經系統過度興奮或麻痹抑制,引發_酒精中毒__。
典例精析
【例34】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應從學生時期開始。下列哪項屬于健康生活的觀點( A )
A.每天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B.男兒不抽煙,枉活在人間
C.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 D.常坐網吧間,快活似神仙
針對訓練
34.下列有關人體健康生活方式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C )
①要有充分的睡眠 ②高蛋白食品吃得越多越好  ③酗酒主要導致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④吸煙可誘發肺癌 ⑤青少年可以利用網絡獲取知識 ⑥吸毒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
A.①④  B.③⑤  C.②③  D.②⑥
考點三十三 來自微生物的威脅
1.細菌是單細胞的__原核___生物,是利用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的微生物。有些細菌能_侵入_人體細胞,導致人體患病;還有一些細菌雖不侵入細胞內,但會產生一種能破壞細胞的毒素,如破傷風桿菌。
2.抗生素:是由一些細菌、真菌和放線菌產生的,能抑制并最終消滅其他微生物生長的物質。細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_抗生素__治療。
3.病毒是比細菌還小的一類生物,它們沒有_細胞__結構,不能獨立生活,只能_寄生__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病毒引起的常見疾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流行性腮腺炎、生殖器皰疹、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征等。
4.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人與人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具有_傳染性__、__流行性_、_免疫性__的特點。
5.傳染病傳播的三個環節:
(1)__傳染源___: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
(2)__傳播途徑__: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體所經過的途徑。
(3)__易感人群__:指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
6.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
(1)_控制傳染源__:對病人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等;對感染及時處理。
(2)_切斷傳播途徑__:加強飲食衛生、水源和糞便管理;生活用具消毒;消滅媒介動物(蠅蚊蚤虱)等方法。
(3)__保護易感人群___:體育鍛煉,不與傳染源接觸,預防接種等。
7.常見傳染病種類:常見傳染病按照傳播途徑,可分為_呼吸道傳染病__、_消化道傳染病__、血液傳染病、體表傳染病和性傳播疾病。
典例精析
【例35】天花是一種在全世界已經被消滅的傳染病。目前世界上只有極少數的實驗室保存有天花病毒,天花病毒是天花這種病的( A )          
A.病原體  B.傳染源 C.傳播途徑  D.易感者
針對訓練
35.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傳染病,該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C)
A.水傳播和飲食傳播 B.蟲媒傳播和接觸傳播
C.空氣傳播和飛沫傳播 D.飲食傳播和接觸傳播
考點三十四 身體的防衛
1.非特異性免疫:不針對某一種_特定__的病原體,而是對_多種__病原體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如第一道防線的黏膜和_皮膚__,第二道防線的_吞噬細胞__和溶菌酶。
2.特異性免疫:針對進入的某種抗原,產生相應的抗體進行防御作用。包括_體液__免疫和_細胞__免疫。
3.抗原和抗體:_抗原__是指入侵人體后能引起機體發生免疫反應的物質。_抗體__指機能的免疫系統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細胞或記憶細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漿細胞所產生的,可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
4.計劃免疫:衛生防疫部門有_計劃__地對_易感人群___進行預防接種,使他們獲得免疫,從而達到_控制和消滅某種傳染病___的目的。
典例精析
【例36】注射相應疫苗可以預防黃熱病,注射的疫苗和獲得的免疫類型分別屬于( A )
A.抗原、特異性免疫 B.抗原、非特異性免疫
C.抗體、特異性免疫 D.抗體、非特異性免疫
針對訓練
36.在制備抗蛇毒毒素血清時,需要將減毒的蛇毒注入家兔體內,引起免疫反應,這一免疫反應、所用蛇毒、抗蛇毒毒素分別是( D )
A.非特異性免疫 抗原 抗體 B.特異性免疫 抗體 抗原
C.非特異性免疫 抗體 抗原 D.特異性免疫 抗原 抗體
考點三十五 非傳染性疾病
典例精析
【例37】 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引發冠心病,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冠心病誘因的是( D )      
A.缺乏體育鍛煉 B.長期高脂肪飲食 C.長期高糖飲食 D.飲食清淡,適當運動
針對訓練
37.現在,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除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外,影響其發生的主要原因還有( C )
A.不良的生活環境和營養條件 B.嚴重的環境污染
C.不良的心理因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D.個人體質

4.2.5億至0.65億年前的中生代,裸子植物和爬行類動物出現。
5.0.65億年前至今,地球在第三紀經歷了大規模的造山運動,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等許多世界上的高大山脈,奠定了現代地球地貌的基礎;鳥類、哺乳類動物和被子植物出現。
考點三十六八生命的起源
1.生命的誕生。1953年美國生物學家米勒在實驗室用充有甲烷、氨氣、氫氣和水蒸氣的密閉裝置,以加熱、放電來模擬_原始地球_的環境條件,成功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機酸和尿素等。
2.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假說。生命起源化學進化過程包括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_無機小分子__生成_有機小分子__;第二階段,從_有機小分子__形成_有機大分子__;第三階段,從_有機大分子__組成能自我維持穩定和發展的多分子體系;第四階段,從多分子體系演變為__原始生命__。
典例精析
【例38】對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米勒和其他科學家的實驗說明( B )
A.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在原始海洋中形成
B.原始地球上能產生構成生物體的有機物
C.原始地球上復雜的有機物能形成原始生命
D.原始生命是地球上生物的共同祖先
針對訓練
38.生命起源的過程中,從有機大分子到原始生命最可能發生在( C )
A.原始陸地上  B.原始土壤里 C.原始海洋中  D.原始大氣中
考點三十七 生物的進化
1.生物進化
(1)生物進化的證據——化石。化石是指保存在地殼中的古代生物的_遺體__、__遺物__和遺跡,是反映生物進化歷程的記錄。化石在地層按一定順序出現的事實是生物進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證據。
(2)生物進化的規律
生物進化是由_簡單__到_復雜__,由_低等__到_高等__。
植物的進化順序: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脊椎動物的進化順序: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
2.達爾文與進化論
(1)達爾文認為,現存于地球上的生物,都是_自然選擇__的結果,且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因此生物之間有著或近或遠的_親緣__關系。
(2)自然選擇是指_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__,是一個漸變的過程。自然選擇包括四個要點:_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__。
(3)生物的變異是_不定向_的,而自然選擇是_定向__的。
典例精析
【例39】下列比較研究中,能直觀說明生物由簡單到復雜進化趨勢的是( C )
A.諸城發現的各類恐龍化石的比較
B.山旺發現的鳥類化石與其他地區鳥類化石的比較
C.各類脊椎動物心臟結構的比較
D.人和幾種脊椎動物上肢結構的比較
針對訓練
39.通過對鄭氏始孔子鳥化石的研究表明,這種動物既像鳥,又像爬行動物,由此可以推斷( B )
A.爬行類可能是由鳥類進化而來的 B.鳥類可能是由爬行類進化而來的
C.鳥類與爬行類相互進化 D.鳥類與爬行類并沒有關系
考點三十八 遺傳與進化
1.遺傳:生物體通過生殖產生后代,子代和親代、子代和子代之間的性狀_相似__的現象,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2.變異:子代與親代及子代不同個體間的性狀_差異_的現象。如“一豬生九仔,連母十個樣”。
3.生物的主要遺傳物質是_DNA_,其主要作用是將遺傳信息傳遞到子代,從而控制子代的遺傳性狀。染色體存在于_細胞核_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由_DNA_和_蛋白質_組成。_基因__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特殊片段,能控制生物的各種性狀。
4.雜交育種:
(1)雜交育種:通過生物之間的雜交,從產生后代中選育具有優良遺傳特性的新品種。
(2)雜交優勢:有些生物的雜種后代生命力比雙親有明顯的優勢,如驢和馬雜交的后代是騾,袁隆平雜交培育的雜交稻等。
典例精析
【例40】 (2016,連云港)生物的性狀表現與基因、染色體有關。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B)
A.基因是包含遺傳信息的DNA片段 B.每一種性狀是由一個基因控制的
C.每條染色體一般有一個DNA分子 D.子代會有與親代相似的性狀表現
針對訓練
40.噬菌體侵染細菌時,只有DNA進入細菌。一段時間后,細菌內出現一些新的噬菌體,這是因為DNA是( A )
A.主要的遺傳物質 B.控制性狀的單位 C.提供能量的物質 D.遺傳物質的載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易门县| 兴海县| 福州市| 华坪县| 浏阳市| 常州市| 武清区| 永嘉县| 武宣县| 务川| 漳州市| 宁城县| 阳谷县| 清苑县| 义马市| 墨江| 大同县| 滨州市| 比如县| 顺平县| 突泉县| 灵川县| 安庆市| 甘南县| 潮安县| 临夏市| 额尔古纳市| 安多县| 炎陵县| 青川县| 怀安县| 广宗县| 隆林| 含山县| 柳林县| 隆林| 扶绥县| 万安县| 威信县| 宝丰县| 贞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