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冀教版二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復習知識點總結 一、問答題 哪些物體像橡皮筋兒一樣,形狀改變后還能恢復? 答:彈簧、海綿、跳跳床。有些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會發生改變,去掉力后形狀還能恢復。 由冬到春的季節變化,對人類及動植物有哪些影響? 答:經過寒冷的冬季,春天的氣溫開始回升,天氣變得暖和,人們脫下厚厚的棉衣,換上薄薄的春裝,農民開始耕種,人們的戶外活動也多了起來,植物發芽、生長,開始新的生長周期,動物已褪去厚厚的皮毛。重新活躍起來。 說一說植樹對我們生活有什么影響。 答:一,防風固沙,防止水土流失。二,凈化環境,大大改善生態環境,減輕洪澇災害。三,林木可以防止和減弱噪聲。四,給工業制造提供原料。五,制造氧氣,吸收二氧化碳。 4、爭做綠色小使者倡議書。 地球是我家,環保靠大家,讓我們共同倡議: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強化環保意識,愛護動植物,讓文明與美麗永駐我們的家園!1)、不踩踏草坪,不摘花折枝。2)、愛護動物。3)、少開車,多走路。4)、多用環保袋,少用塑料袋。 5、要保護珍稀動植物,我們應該怎么做? 一,向全社會倡議保護我們周圍的珍稀動植物。二,制定保護珍稀動植物計劃書。三,不使用珍稀動植物制品。四、愛護身邊的花草樹木和小動物。 6、怎樣把草種到土壤中。?種到土壤中有哪些好處? 答:準備一個小小的盒子或舊飲料和盒,在里面放適量的土壤,再將準備好的草種埋入土壤中,澆上水,此后每天都要給它澆水,。一周之后,它就會發芽了。綠色植物的根系需要生長在土壤里,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礦物質,才能正常生長和開花結果,而且土壤還具有固定根系的作用。 7、找一找,還有哪些植物在土壤上安家。 答土豆,花生,玉米,小麥,山藥,楊樹,柳樹等。 8、怎樣做才能使植物茁壯生長呢? 答:首先保持植物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水分,光照,同時給植物施肥,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養分,才能讓植物茁壯生長。 9、怎樣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答:物體所在的方向一般分為東南西北,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參照物,通過參照物確定物體的方向,進而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10、怎樣描述我們的位置呢? 答:要確定物體的位置,必須要知道這個物體在參照物什么方向上,還有就是與參照物之間的距離,這樣才能確定物體的位置。 11、怎樣描述才能讓媽媽快速找到座位? 答:先確定準確的參照物,如前門,講臺桌等,二,描述出座位在參照物的什么方向,以及與參照物之間的距離,如講臺桌后面第二排。 12、體育委員如何描述位置,才能讓大家迅速排好隊形? 答:首先,體育委員可以確定某位同學為參照物,以這位同學為參照物,安排好方向和距離。這樣就能夠快速的讓大家排好隊形。 13、你們的學校是什么樣?怎樣描述更清楚呢? 答:我們的學校很大,有操場,辦公樓,教學樓,花壇,圖書館,體育館等,我們可以通過制作校園模型和畫校園模型圖來清楚地表示校園各部分的位置和功能。 14、如何制作校園模型? 答:1、了解校園各部分的位置大小,畫出模型示意圖。2、準備校園模型所需的材料。3、按照校園模型圖制作校園各部分的模型,最粘在底板上。 15、植物生長需要哪些條件? 答:一般來說,植物生長需要的基本條件是:適度陽光、空氣和適量水分。植物生長所必需的五大要素是:陽光,溫度,水分,空氣,養料。 16、物體形狀的變化,在生活中是如何被利用的? 答:物體形狀的變化在生活中經常被利用,例如將鐵絲彎成曲別針,就可以把紙張牢牢地夾住,將衣服折疊起來,衣服的占地面積縮小,便于收納。面團受到外力的作用變薄,更利于受熱成型,用來制作面條和餅。 17、天氣炎熱,對生活有哪些影響呢? 答:可能使人體感到不適,工作效率降低,中暑,影響人們的工作出行。人們使用空調和電扇,穿著薄衣服,游泳館的人變多了,冷飲開始暢銷。 二、填空題 1、推拉物體時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見的力。 2、向里(推),能把門打開,向左邊(拉),就把窗戶打開。 3、當你力氣小的時候,會(推不動)箱子。 4、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物體發生形狀的改變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 5、用力拉橡皮泥,橡皮泥會發生(形狀的變化),用力壓,能把橡皮泥壓(扁),拉一拉,可以讓橡皮泥變成(長條形),搓一搓,橡皮泥會變成(圓圓的)形狀。 6、能使物體恢復到原來的體積或形狀的力,叫做(彈力)。 7、有些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會發生改變,去掉力后形狀還能恢復,物體的這種性質叫做(彈性)。 8、我們對物體用力,再慢慢去掉所用的力,會發現有的物體能(恢復原樣),有的物體不能恢復原樣。 9、(打開)門,(關上)窗,(推力)(拉力)來幫忙,力的作用效果多,會讓物體變形狀。 10、春天來啦,(燕子)開始筑巢了,天氣變得(溫暖),柳樹抽出(新枝),農民伯伯下地(耕種)了。 11、大雁會在春天飛向(北方),春天(白天)變長,(夜晚)變短。 12、(生命)只有一次,(地球)只有一個。 13、破壞環境,就是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綠水青山勝過金山銀山。 14、夏天天氣(炎熱),動物(活躍),植物(茂盛)。 15、夏天是農民最忙的時候,他們要進行三夏,(夏收),(夏種),(夏管)勞動。 16、我們在夏天經常穿(淺色單薄)的衣服。 17、(春風)徐徐,繁花似錦,(夏日)炎炎,綠樹成蔭。 18、螞蟻跑來跑去,他們生活在(土壤)里。 19、生活在土壤里的有(蚯蚓),(螞蟻),(田鼠)等動物。 20、我們應該(愛護)動物。 21、螞蟻是非常小的,我們可以利用(放大鏡)來觀察螞蟻。 22、校園的植物都生長在(土壤)里。 23、小草生長在土壤里,并需要澆水。 24、植物從土壤里吸收(水分)和(養分),小草通過根吸收土壤里的(水)和(養分)。 25、我們種豆子需要經過(松土),(澆水),(浸種),(播種),(出苗)等步驟。 26、通過對植物進行(澆水)和(不澆水),(黑暗)和(陽光)的對比試驗,我們發現植物的生存和生長需要(水)與(陽光)。 27、對比試驗是指設置一個(試驗對象),兩個或兩個以上(干擾因素),通過比較得出不同因素對此試驗對象的影響。 28、你在(西),我在(東),(方向)必須要講清,要想準確說位置,(離得遠近)須說明。 29、太陽早晨在(東方),我的左邊是(北),教學樓在我的(北邊)。 30、我們看地圖時,首先應該確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31、我們可以通過(參照物)確定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32、確定物體的位置,需要(參照物),(方向)和(距離)。 33、我們可以通過建立(坐標軸),確定方向和距離。 34、做好一名導游首先要掌握景點的(位置)和(方向)。導游主要工作內容為引導游客感受(山水之美),解決旅途中的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并給予游客(食)、(宿)、(行)等方面的幫助。 35、畫圖遵守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 36、我們畫校園圖需要用的工具有(白紙),(鉛筆),(橡皮),(直尺)。 37、(校園模型)能讓我們更清楚地描述校園。 38、我們的校園什么樣,觀察(位置)和(方向),繪制準確(平面圖),做出(模型)真漂亮。 39、我們經過(剪操場),(捏花壇),(畫房屋),(做國旗),(粘在底板上)最終完成校園模型。 40、如果我們的模型還有物體位置不夠準確等缺點,我們應該繼續(改進)。 41、制作校園模型,我們需要(膠水),(彩帶),(剪刀),(卡紙),(顏料),(膠帶),(鉛筆)等材料。 42、寂靜(土壤),孕育(生命);(陽光)雨露,滋潤萬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