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上第三單元《地表變化的奧秘》知識要點班次: 姓名: 一、《地表在變化》1、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位于(青藏)高原,其海拔約為(8844.43)米,到現在還在以每年(3.2—12.7)毫米的速度長高。2、喜馬拉雅山上發現了魚龍、海藻的化石,由此推測,喜馬拉雅山地帶原來是(海洋)。3、引起地表變化的原因有(自然)的力量和(人為)的力量兩種。4、引起地表變化的外力作用有(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5、改變地表形態的自然力量有:(火山)、(地震)、(泥石流)、(海嘯)等,人為的力量有:(修筑大壩)、(圍湖造田)、(開挖河道)、(填海造陸)、(修建水庫)、(開采礦山)等。6、許多科學家認為,喜馬拉雅山是由于(兩個大陸板塊擠壓相撞)而形成的。7、魚龍是1.8億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爬行動物。二、《地震》1、地震時有哪些現象?會(強烈地震動)、有(搖晃的感覺)。2、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于(2008)年(5)月(12)日,震級為(8.0)級。3、1976年7月28日,我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發生了里氏7.6級強烈地震。4、地震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地殼運動),地球表面的(巖層)在受到巨大的(擠壓)力時會發生(褶皺),(褶皺)厲害了就可能(斷裂)。巖層(斷裂)時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動)起來。5、早在(1800)多年前,我國(東漢)時期的科學家(張衡)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自動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地動儀)。6、地震前常會有一些前兆,如:(魚兒跳出水面)、(豬跑出豬圈)、(井水變渾濁)、(雞飛上樹)等。7、在用筷子模擬地震實驗中,筷子代表(巖層),用力壓筷子相當于(巖層受到壓力),筷子被壓斷相當于(巖層斷裂)。8、地震本身可能并不會造成大的人員傷亡,但是(建筑物)被摧毀時卻給人類造成災難。三、《火山》1、火山是地球(釋放能量)的一種活動,一般會在地表上形成(錐狀高山 )。2、火山爆發時(巖漿)從火山口噴涌而出,火山熔巖的溫度約有(1000℃)。3、火山一般可分為三類:(死火山)、(活火山)和(休眠火山)。4、火山爆發時,除了噴出(巖漿),還會噴出(火山灰)、(水蒸氣)等。5、(火山)是地下熔融的(巖漿)沿著地殼的薄弱地帶(噴發)而形成的,是地球上最危險、最可怕的自然災害之一。6、火山活動也有有益的一面,在火山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產物,也可以被人類所利用,如:(火山巖)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地熱)是一種(清潔)而有發展前途的巨大的自然能源。7、在“火山”噴發了模擬實驗中,用“番茄醬”代表(巖漿)。四、《巖石也變化》1、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的時候,采用了(煅燒再澆水)的方法來破除河道中的巖石。2、通過研究我們知道,(溫度)、(水)、(植物)等都會對巖石變化產生作用。3、鹽酸有(強腐蝕)性,使用時要小心。4、流水長期沖刷河床兩岸會使河床加(深)加(寬)。5、將(稀鹽酸)滴到(石灰巖)表面,石灰巖會發生一些變化。6、華北平原原來是一片(淺海),后來由于泥沙的(沉積)作用而形成陸地。五、《走近礦產》1、 聚集在一起具有(開采)價值的(礦物)叫做(礦產),常見的礦產有(煤)、(石油)、(金礦石)等(任填3種)等。2、當今世界9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工業原料都取自(礦產)資源,它分為(金屬礦產)和(非金屬礦產)。3、煤在地下的分布是(一層一層)的,煤層中含有大量的(植物)化石,這說明煤是由古代(植物)形成的。4、石油是古代海底的(動物)和藻類埋在地下形成的。5、煤的開采方法主要有(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石油一般采用(鉆井開采)方法。6、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就開始利用(煤)做燃料冶煉鐵,利用(天然氣)做燃料煮鹽。7、四川(自貢鹽工)鉆出了當時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鹽井。8、在(李四光)和(黃汲清)等人的指導下,我國開發出了中國最大的油田(大慶油田)。9、地球上的礦產資源是(有限的),又(不可再生),必須(有計劃)地開采、(合理)地利用,絕對不可亂采亂用。10、硬度最高的自然礦產是(金剛石)。煉鋼需要大量的(鐵礦石)。六、《人類對地表變化的影響》1、近幾年,我國在黃土高原開展了大范圍(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的活動,使這里的水土流失現象得到改善。2、1998年長江中游夏季大洪災過后,我國政府明確提出(退田還湖)的政策。3、人類(開挖河道)、(圍湖造田)、(毀林墾種)等行為會改變地表,且造成不利影響。4、洞庭湖水域面積因圍湖造田而大量減少,已由我國的第一大淡水湖退居到第(二)位。5、三門峽水壩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早建設的大型水壩之一,其主要功能包括(發電)、(防洪)和(灌溉),但也導致渭河河口淤積,加劇洪水災害,最終將被廢棄。七、簡答題。1、地震發生前有什么異常現象?地震發生時應怎樣做?答:(1)震發生前會出現一些異常現象,如:魚會跳出水面,豬會跑出豬圈,雞會跳到樹上,井水會變渾濁等。 (2) 地震發生時應該:①迅速跑到空曠的地方。②如果來不及,應立即躲在桌旁、床邊、墻根下、炕沿和堅固的家具旁。③如果是在野外,要遠離高壓電線,避開山腳、陡崖。離高壓電線,2、河道中的卵石是怎樣形成的?答:高山上的巖石由于風化作用崩落下來,在河水搬運過程中,受到水的沖刷和相互摩擦、碰撞而形成了卵石。3、煤和石油能再生嗎?我們可以開發哪些新的能源?答:煤和石油不能再生。我們可以開發地熱、太陽能、風能、核能、潮汐能等新能源。4、大規模地圍湖造田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答:大規模圍湖造田可以增加土地面積、增加糧食產量,但也會給湖中的生態系統帶來極大的影響:(1)湖泊面積逐漸減少,面臨消失; (2)湖中魚類面臨滅絕的威脅;(3)影響氣候,帶來洪澇災害等。5、鐘乳石是怎么形成的? 答:酸性的地下水把巖石溶蝕出了一個個的溶洞。溶蝕后產生的液體,從洞頂逐漸往下淀積,經過漫長的年代而形成了鐘乳石。八、判斷題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的。有的變化是在緩慢的過程中進行的,有的卻是一個比較迅猛的過程。 2、地震來臨前常會有一些前兆,據此我們有了準確預報地震的方法。 3、不同的巖石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據巖石的特征,可以鑒別巖石的種類。4、震級的數字越大,表示地震強度越大,破壞性也就越大。 5、我國東漢時期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是用來預測地震的。 6、化石可以告訴我們關于地球的歷史及生物進化的許多信息。 7、地震一定會導致火山噴發,火山噴發一定伴隨著地震。 8、把稀鹽酸液滴到石灰巖的表面,石灰巖不會發生任何變化。 9、礁石光滑圓潤是海水常年的沖刷形成的。 10、礦物的顏色、形狀、透明度、光澤、條痕以及軟硬,是辨認礦物的重要依據。11、地球上的礦產資源是有限的,我們要合理利用它們。 12、煤是由于地殼的變動,古代的樹林被埋在地下,與空氣隔絕,并長期受到高溫高壓的作用,而逐漸形成的。 13、各種礦物都需要一定的條件才能形成。14、人類改變地表,就是與自然不和諧相處的行為。 15、梯田、桑基魚塘、黃土淤泥壩、圍海造田等都是明顯的人工地貌。 16、在李四光等中國地質家的指導下,我國開發出中國第一個油田,即勝利油田。17、建造房屋用的各種材料,隨身佩帶的寶石和日常食用的食鹽,都來自于礦物,這說明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礦物。 18、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的改變具有雙重性,我們應合理保護環境。 九、選擇題1、將燒熱的巖石放在冷水中,反復幾次后,巖石破碎了。這個模擬實驗告訴我們( B )對巖石的變化是有影響的。 A、地表變動 B、溫度變化 C、植物生長2、面對地震,我們目前的正確態度應是( )。 A、沒有預兆,聽天由命 B、研究規律,及時避險 C、掌握規律,杜絕地震3、地震與( )有關系。 A、雷電 B、洪水 C、巖層運動4、如果我們看到了堆滿卵石的河床,那么可以判斷這是河流的( )。A.上游 B.中游 C.下游5、鐘乳石主要形成在( )。A.石灰巖 B.花崗巖 C.砂巖6、一條河流的上中下游的石塊會( )。A.越來越大 B.越來越小 C.棱角越來越分明7、原子彈主要與( )有關。A.銅 B.金剛石 C.鐵 D.鈾礦8、把稀鹽酸滴到石灰巖的表面,我們看到的現象是( )。A.沒有任何變化 B.只出現一個圓潤的濕痕 C.會冒出氣泡9、鐘乳石的形成驗證了( )對巖石變化有影響。A.水 B.植物 C.溫度 D.風化10、煤層在形成過程中,由于地殼的變動,有的接近地面,可進行( B )開采。A、露天 B、地下 C、鉆井11、鉛筆芯的主要成分是( c )。 A、鉛 B、 石英 C 、石墨12、( C )是一種灰白色、粒細而密、硬度不大、能用小刀刻劃,遇鹽酸冒泡的巖石。A、砂巖 B、花崗巖 C、石灰巖13、( B )由遠古時代生物遺體在地層中經過幾億年變化而形成的液體狀物質。A、煤 B、石油 C、天然氣14、由巖漿冷卻形成的巖石是( C )。 A、沉積巖 B、巖漿巖 C、變質巖15、( A )是貯存于地球內部的一種巨大的能源。A、地熱 B、風 C、水16、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方法是( A )。A、植樹造林 B、修建水庫 C、開挖河道17、我國水土流失比較嚴重的地區是(A )A、黃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華北平原18、下列哪些依據能推斷出煤是古代植物經過復雜變化形成的?( )A.煤在地下成層狀分布 B.煤層中含有大量植物化石 C.有的煤具有完整的樹干形狀判斷題答案:1-5√×√√×;6-10√××√√;11-15√√√×√;16-18×√√選擇題答案:1-5BBCCA;6-10BDCAA;11-15CCBBA;16-17AA;18ABCPAGE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