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的進化》教案冀教版第二節 生物進化的原因 教學設計一、教學設計思路“生物進化的原因”是進化這一部分的重點內容。課本設計了兩個根據材料進行分析探究的探究活動,兩個活動的主旨在于使學生認識“自然選擇”學說的合理性。在進行教學時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經過分析和討論得出正確的答案。在進行“知識鏈”的教學時,教師可先安排學生閱讀課本的“實際用”部分,讓他們對拉馬克的“用進廢退”學說和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有一個大體的認識。在這個基礎上,教師講解拉馬克學說的主要內容(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和達爾文學說的主要內容(過度繁殖,生存斗爭(也叫生存競爭),遺傳和變異,適者生存)。并用“人工選擇”作例子,用類比的方法分析“自然選擇”的過程。最后讓學生閱讀“實際用”部分,體會“選擇”過程在新物種形成上的作用。二、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描述生物進化的原因。能力目標1.通過分析拉馬克與達爾文關于進化的學說,提高分析辨別能力。情感目標1.形成生物進化的基本觀點。通過對生物進化事例的分析,使學生形成環保意識。三、重點難點重點:“自然選擇學說”的基本內容,“用進廢退學說”的基本內容難點:闡明“自然選擇學說”的合理性。難點突破:教師首先布置學生閱讀課本的兩個材料分析,通過第一個材料分析學生可以初步認識“自然選擇學說”和“用進廢退學說”。通過第二個材料,學生可以比較容易的得出“自然選擇學說”的正確性四、教學媒體圖片資料五、課時建議1課時六、教學過程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 (?http:?/??/?www.gkstk.com?/?article?/?wk-24224596190819.html" \o "生活感悟經典句子?)動身邊事課本的“身邊事”設計與后面的內容結合緊密,教師可利用其進行引入八年級生物下冊《生物的進化》教案冀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冊《生物的進化》教案冀教版。可以事先讓學生自己進行假設,說說長頸鹿是怎樣形成的。思考長頸鹿的長頸是怎樣形成的,并用語言表達。探究竟+大家談教師活動:(一)在幾位學生談過自己對長頸鹿長頸形成的看法之后,教師布置學生閱讀課本的“探究竟1”并分析“拉馬克進化學說”與“達爾文進化學說”的主要區別,哪個更加合理。學生的假設可能各有千秋,但是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比前輩科學家的思想對自己的假設進行完善,并從中獲得啟示。(2)布置學生閱讀課本的“探究竟2”并提出假設說明兩種樺尺蛾數量變化的原因。提問幾名學生,讓他們說明自己的假設。然后提示學生試著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解釋兩種樺尺蛾數量變化的原因。閱讀“探究竟1”,思考課本兩個學說哪個更合理,并說明判斷的依據。閱讀課本,提出合理的假設。并用“自然選擇學說”解釋兩種樺尺蛾數量變化的原因。知識鏈教師活動:(一)提問兩名學生敘述自己對“拉馬克學說”和“達爾文學說”的認識。(二)根據擴展資料對“用進廢退學說”和“自然選擇學說”進行講解。可以舉一些例子說明生物的過度繁殖現象說明生物的生存競爭是必須的,并從中產生了適者生存的自然選擇過程。對于“自然選擇”可以用人工選擇作類比進行說明。并強調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內部原因,環境是生物進化的外界動力。(三)教師簡單介紹現代進化理論的知識。(可參考文本資料)根據“探究竟1”談談自己對兩種學說的認識。參考“人工選擇”的過程理解自然選擇的過程。實際用教師活動:(一)布置學生閱讀課本的“實際用”部分。(二)教師講述原雞到家雞,野豬到家豬的選育過程。理解“人工選擇”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并進一步理解自然選擇對生物進化的作用八年級生物下冊《生物的進化》教案冀教版 (?http:?/??/?www.gkstk.com?/?article?/?wk-78500001735299.html" \l "gkstk3?) HYPERLINK "http://www.gkstk.com/article/list-xuexizongjie.htm" 學習總結。小結教師語言: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生物進化的原因,對于生物進化的原因,科學家提出過許多假說。其中比較著名的是拉馬克的“用進廢退學說”和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在這兩個學說中,達爾文的學說是被人們普遍接受的。生物的進化有內部的原因——變異,也有外部的原因——環境。變異是不定向的,就是說既有有利的變異,又有不利的變異,而自然環境的選擇則使不利變異的個體死亡只保留有利變異的個體。通過這個過程,生物就完成不斷的向前進化過程。聽講,復習本節課的知識。七、板書設計第三章第二節二 生物進化的原因一、長頸鹿長頸的形成1.拉馬克學說:用進廢退2.達爾文學說:自然選擇二、樺尺蛾的變異原因:三、選擇在生活中的應用——人工選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