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第16課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課件20張+視頻)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第16課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課件20張+視頻)

資源簡介

(共20張PPT)
  鴉片戰(zhàn)爭至新中國成立以前,中國和國外共簽訂過近1200個條約,基于“弱國無外交”這一基本叢林法則,這些條約基本都是不平等條約,涉及對中國的割地、賠款、租界、駐兵、關稅、法權、傳教權......


你能用幾個詞概括近代中國外交的基本特征嗎?
屈辱外交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凱、國民黨的蔣介石,哪一個不是跪在地上辦外交呢?中國一百年來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們不學他們……要有獨立精神,要爭取主動,沒有畏懼,要有信心。
         ——周恩來《新中國的外交》
第16課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本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
—《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新中國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外交成就
建國第一年,新中國與蘇聯(lián)等十七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
1949年10月2日蘇聯(lián)第一個宣布承認新中國并建交。
1949年12月毛澤東率中國代表團訪問蘇聯(lián)。
1950年簽訂了《中
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蘇聯(lián)政府貸款給中國3億美元。
毛澤東和斯大林
外交成就
1949年——
蘇聯(lián)、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波蘭人民共和國、蒙古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
1950年——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印度共和國、瑞典王國、丹麥王國、緬甸聯(lián)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瑞士聯(lián)盟、芬蘭共和國。
為恢復經(jīng)濟建設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外部環(huán)境
建國初期美國對華軍事包圍示意圖
美蘇兩大陣營對立(1947-1991)
美國等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采取敵視態(tài)度,實行外交孤立政策,不與中國建交,并對中國實行經(jīng)濟封鎖和貿(mào)易禁運。
2.不利的外交環(huán)境
3.提出
1953年,周恩來在接見印度政府代表團時首次提出,作為處理兩國關系的原則。
4.內容
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周恩來總理與印度總理尼赫魯
周恩來總理與緬甸總理吳努
5.完善
1954年,周恩來訪問印度和緬甸,分別與印度總理尼赫魯、緬甸總理吳努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雙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中印、中緬兩國關系的基本原則。
6.影響
在國際上產(chǎn)生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成為
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
2014年,紀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fā)表60周年
經(jīng)周恩來積極
的外交努力,緩和了亞洲及世界的緊張局勢,鞏固了中國南部邊界安全。
知識拓展
日內瓦會議——精彩亮相
1954年4月,周恩來參加解決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內瓦會議。
這是中國第一次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的國際會議,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新中國積極發(fā)展與亞非國家的友好關系,促進亞非國家之間的團結與合作。
二戰(zhàn)后亞非國家獨立進程
二戰(zhàn)后,亞洲、非洲出現(xiàn)了近30個獨立國家,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不甘心自己的失敗,特別是戰(zhàn)后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霸主美國,加緊在遠東和東南亞制造緊張的局勢,嚴重威脅了新興獨立國家的獨立和安全,新興國家認識到相互支持,團結一致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必要性。
二、加強與亞非國家的團結合作
1.背景
萬隆會議
會議前:恐怖事件
材料:中國代表團部分成員乘坐印度“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由香港前往印尼。臺灣特務機關陰謀刺殺周恩來,在飛機上安置了炸彈,致使飛機中途爆炸墜毀,十余人遇難。周恩來因行程有變,未搭乘此飛機,幸免于難。中國代表團并沒有被這一破壞活動嚇倒,仍然參加了這次會議。
思考:
“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反映了中國的外交受到了什么勢力的阻撓?
國民黨特務
自主學習:萬隆會議的概況
時間
地點
會議
主題 討論保衛(wèi)和平、爭取民族獨立和
發(fā)展民族經(jīng)濟等共同關心的問題

會議
性質
1955年,印度尼西亞的萬隆
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會議
會議中:詆毀攻擊

伊拉克代表
共產(chǎn)主義是獨裁,是一種“新殖民主義”。
求同
存異
同美國聯(lián)合起來反對共產(chǎn)主義。
泰國代表
錫蘭代表
臺灣應取得一個獨立國家的地位。
中國沒有宗教自由。
菲律賓代表
面對一些國家的誤解和懷疑,中國代表團提出了什么主張?
材料分析:
當天下午,一襲灰布中山裝的周總理走上講臺,開腔第一句:“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聲震四座,使得剛剛還劍拔弩張的會場氣氛,陡然一變。他說,雖然不同的思想意識和社會制度客觀存在,但是“并不妨礙我們求同和團結”。
“求同存異”
加強與亞非國家的團結合作
思考“求同存異”中的“同”和“異”
各指什么?
異: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制度不同。
同:① 共同的經(jīng)歷:都曾遭受過殖民主義的侵略;
② 共同的任務:面臨著民族獨立、 發(fā)展經(jīng)濟的任務;
③ 共同的愿望:維護世界和平與發(fā)展。
會議后:
一個美國記者評論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中的作用說:
“周恩來并不打算改變任何一個堅持反共立場的領導人的態(tài)度,但是他改變了會議的航向.”
“求同存異”方針促進了會議圓滿成功,
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
意義:


近代中國的落后告訴我們“弱國無外交”,新中國建立后我國不斷探索適合本國的外交政策。周恩來同志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求同存異”方針,讓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不斷提高。今天我們所學習的新中國的外交僅僅是個好的開始,到了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更是碩果累累。讓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探討中國的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

本課小結
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加強與亞非家的團結合作
建國第一年與蘇聯(lián)等17國建交
1953年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955年出席亞非國際
會議(萬隆會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源县| 通许县| 敦煌市| 宣城市| 涞水县| 晋中市| 和林格尔县| 沙雅县| 巢湖市| 阿坝| 融水| 达州市| 沧州市| 合川市| 鄂托克前旗| 呼和浩特市| 巴里| 池州市| 福贡县| 宁阳县| 万源市| 新巴尔虎右旗| 正安县| 阿克陶县| 万年县| 海丰县| 宁陕县| 永顺县| 资源县| 新干县| 正定县| 阆中市| 铜川市| 海阳市| 会理县| 辽阳市| 卢湾区| 神农架林区| 湖口县| 绥阳县| 桃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