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戰2020】(全國卷)全真模擬 第04卷 文綜歷史 區域聯考模擬卷(考試版+解析版+答題卡)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戰2020】(全國卷)全真模擬 第04卷 文綜歷史 區域聯考模擬卷(考試版+解析版+答題卡)

資源簡介

絕密★啟用前
2020年全國高考歷史全真模擬卷
第04卷
文綜歷史卷
(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選擇題
共48分)
1、選擇題:本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4.
據文獻記載,禹死后,“啟即天子位”,“益(人名)干啟位,啟殺之”,又有“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大戰于甘”。這說明(  )
A.
父子相傳已成王位繼承的定制
B.
當時中國政治制度發生了變革
C.
夏啟通過戰爭手段獲得了王位
D.
大禹禪讓于啟引發了社會動蕩
【答案】B
【解析】禹死后傳位于兒子啟,引發了諸多勢力不滿,這恰恰說明夏初的傳子制度并未牢固確立,而從夏朝王位繼承來看,更多的是兄終弟及,故A項錯誤;夏啟取得王位并通過征服手段滅各種反對勢力,這實現了由“公天下”到“家天下”的歷史性轉變,這是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一大變革,故B項正確;啟是通過世襲繼承王位,材料并未指出夏啟是通過戰爭手段奪取王位,C項錯誤;啟是通過世襲繼承王位,并非通過禪讓方式,排除D項。
25.
西漢建平元年,“太皇太后詔外家王氏田非冢塋,皆以賦(給)貧民”;東漢永平九年,“詔郡國以公田,賜貧民各有差”。上述措施說明當時(  )
A.
封建土地私有制開始出現
B.
贈予是農民獲地的主要途徑
C.
小農生產遏止了土地兼并
D.
國家扶持小農經濟的發展
【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國家賜給貧苦農民土地,這有利于讓貧民依靠土地穩定下來,體現了國家對自耕農經濟的扶持,故選D項;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故排除A項;材料看不出“主要途徑”,故排除B項;“遏止”說法太絕對,事實上小農經濟很脆弱,土地容易被兼并,故排除C項。
26.
據史料記載,隋唐以后科舉由朝廷直接掌握,授予舉子功名官職。由于在功名仕宦方面薈萃于京師廟堂而與家族門第相對分離,官僚政治由門第至上向科第至上演進。讀書人及其家族能否保持顯貴人家身份地位,一概以科舉為轉移。這可以佐證,隋唐以后(  )
A.
貴族政治淡出歷史舞臺
B.
官僚政治平等性日益突出
C.
血緣貴族特權已被取締
D.
士人的政治沉浮比較普遍
【答案】D
【解析】通過材料“讀書人及其家族能否保持顯貴人家身份地位,一概以科舉為轉移”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知,科舉制度影響了中國古代身份地位變化,故D正確;貴族政治一直存至于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排除A;通過材料“讀書人及其家族能否保持顯貴人家身份地位”可以看出社會存在不平等性,排除B;C說法過于絕對,排除。
27.
有學者認為,成書于明代的《三言二拍》以近古新興的渲染自然人性的主情人文思想去解構傳統文化思想的同時,又以吸納了釋道的儒家思想為主導去兼容和消化主情思潮,體現了儒雅與世俗互攝互涵的中和審美理念。據此可知,《三言二拍》(  )
A.
體現了商品經濟發展環境的改善
B.
反映了市民階層的價值追求
C.
說明社會主流思想已經發生變異
D.
表明傳統儒家觀念根深蒂固
【答案】B
【解析】從材料中的“渲染自然人性”“儒雅與世俗互攝互涵”等信息可以看出,《三言二拍》的審美觀念趨向人性化和世俗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受到了明代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影響,反映了市民階層的價值追求,故B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代統治者仍固守傳統的重農抑商政策,商品經濟發展環境并沒有多大改善,且B項說法在材料中體現不出來,故排除;明代社會主流思想仍是以程朱理學為代表的儒學,是為維護封建專制統治服務,沒有發生變異,故排除C;從材料中的“以……主情人文思想去解構傳統文化思想”可以得出,D項說法與材料信息不符。
28.
昌切在《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脈》中說:“這種……理論創造看似以‘古’系‘今’,但始終徘徊在‘古’的范疇中難以自拔……以古證今,以古代思想作為制度設計與思想構筑的材料,稍不留意,便是古人拖住了今人,為后人所俘獲。”他評論的是(  )
A.
林則徐“師夷長技”的主張
B.
張之洞“中體西用”的思想
C.
康有為“托古改制”的做法
D.
陳獨秀“民主科學”的觀點
【答案】C
【解析】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康有為利用孔子的權威來論證資產階級維新變法理論的合理性,為維新變法制造歷史依據,向封建正統思想提出挑戰,體現了以古證今,故C正確;A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排除;B是以中國倫常經史之學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術為應用,排除;D主張學習西方的民主科學的思想,排除。
29.
下面是臺灣和內地學者針對辛亥革命的性質提出的不同觀點。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
學者
觀點
臺灣學者
辛亥革命是全民革命或者國民革命
內地學者
辛亥革命是名副其實的資產階級革命性質的革命,辛亥革命沒能將農民群眾發動起來,不能稱之為國民革命。
A.
研究者的不同立場決定了其對歷史事件的認知
B.
兩岸學者對辛亥革命的“革命性”還未達成共識
C.
文化差異是導致兩地學者認識不同的主要原因
D.
內地的學者對辛亥革命的研究成果更具權威性
【答案】A
【解析】A.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在辛亥革命性質的研究上,由于臺灣、內地學者立場不一樣,他們對“資產階級”一詞的理解不同,因此對辛亥革命性質的認知也就不同,故選A項;B.材料中無論“國民革命”還是“資產階級革命性質的革命”,說明兩地學者是對辛亥革命性質認識的不同,故排除B項;C.文化差異相對于立場不同,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C項;D.材料體現了兩地學者在辛亥革命性質的研究上出現的爭議,不能說明內地的學者對辛亥革命的研究成果就更具權威性,故排除D項。
30.閱讀如圖新聞漫畫,該漫畫反映了(  )
A.
淞滬會戰成為全民族抗戰的起點
B.
持久戰戰略迫使日本軍部投降
C.
中共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
D.
中國軍隊消耗了日軍有生力量
【答案】D
【解析】A.盧溝橋抗戰成為全民族抗戰的起點,故排除A項;
B.兩次與上海有關的戰事發生后,日本軍部并沒有投降,反而擴大戰爭,故排除B項;
C.中共并沒有參與兩次與上海有關的戰事,故排除C項;
D.整個畫面由“兩位主人公”和一個道具組成,一個是瞪眼抱頭、大驚失色的猴子和一個被宰殺的公雞,猴子是日本軍部的代表,公雞是上海日軍的代表,還有一個重要的道具是一把鋒利無比的尖刀,上面寫著抗戰,下面配漫畫標題“殺雞儆猴圖”。聯系所學,與抗擊上海日軍有關的是一?二八淞滬抗戰和淞滬會戰,材料雖然不能判斷到底是哪一次,但根據漫畫可知,上海日軍被痛擊,使日本軍部膽戰心驚,故可知,中國軍隊消耗了日軍有生力量,選D項。
31.
國學大師季羨林在書序中寫道:“我們今天的十二億炎黃子孫,也同樣懷有保衛祖國領土完整的強烈愿望。可惜我們中華民族軀體上還保留有西方殖民主義留下的毒瘤,面積雖小,痛苦卻大。前年,香港回歸了……從此以后,我們真正是金甌無缺,神州大地焉能不載歌載舞、普天同慶呢?”據此推斷,該書序應作于(  )
A.
“一國兩制”提出之初
B.
澳門回歸祖國之前
C.
“九二共識”達成之時
D.
兩岸實現停火之際
【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前年香港回歸了”“從此以后,我們真正是金甌無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書應作于1999年澳門回歸之前,故B選項符合題意;“一國兩制”提出之初是在1980年代,“九二共識”達成于1992年,兩岸實現停火是在1979年,與材料中的時間信息不符,故排除A、C、D三項。
32.
據歷史記載,羅馬社會后期,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律逐漸確認了某些奴隸解放制度,家父的主宰權力逐漸受到削弱,家庭因經濟因素開始了緩慢但不可逆轉的解體,子女、婦女的主體身份也日益受到廣泛承認。由此可見,古代羅馬(  )
A.
私有財產受到保護
B.
司法過程主觀隨意
C.
法律至上觀念普及
D.
立法追求公平公正
【答案】D
【解析】從材料中的“逐漸確認了某些奴隸解放制度”“家父的主宰權力逐漸受到削弱”“子女、婦女的主體身份也日益受到廣泛承認”等信息可以看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趨向平等,這表明古代羅馬立法越來越追求公平和公正,故D正確;A、C兩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故排除;材料說的是立法而不是司法,且D項說法與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33.
有學者認為:18世紀中后期的新消費主義使得各階層開始購買它們從前從未有機會購買的、甚至比以前更大范圍的商品。……社會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來只買“必需品”的人購買“體面商品”,使本來只買“體面商品”的人購買“奢侈品”。出現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
工業革命推動經濟發展和生產效率提高
B.
社會需求與商業發展的結合更加的密切
C.
工業革命促進了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發展
D.
世界市場的形成以及各國經濟聯系加強
【答案】A
【解析】依據材料可知,材料所反映的是整個社會物品的豐富以及社會購買力的增強,結合18世紀中后期的時間,可以得出主要原因是基于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社會生產率的提高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故A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整個社會物品的豐富以及社會購買力的增強,因此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
34.
如表為蘇聯1965-1975年農業發展的部分數據
灌溉土地面積(萬公頃)
農業總產值(億元)
農民月工資(盧布)
1965
980
883
53
1975
1660
1228
120
蘇聯這一階段農業的發展得益于(  )
A.
改革一定程度提高了農民積極性
B.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
C.
美蘇爭霸中蘇聯占據了優勢地位
D.
農業集體化進一步發展
【答案】A
【解析】經過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給了農民和集體農莊一定自主權,農民勞動積極性有所增加,故A項正確;
第三次科技革命從20世紀四五十年代就開始了,故B項錯誤;
材料說的是蘇聯農業和農民問題,美蘇爭霸中實際超越美國不合題意,故?C項錯誤;
蘇聯的農業集體化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基本完成了,故D項錯誤。
35.
1950年1月4日,杜魯門在年度國情咨文中再次督促國會通過“技術援助和資本投資的立法”,他說,“廣大亞非拉地區的人民已經騷動和蘇醒,如果不支持這些國家去尋求卓有成效的道路,那他們就會落入同人類自由敵對的哲學控制之下”。這表明(  )
A.
兩大陣營的對抗正式形成
B.
第三世界的崛起有力地沖擊了美蘇兩極格局
C.
美國冷戰的中心開始轉移
D.
美國利用經濟援助來為政治和戰略目標服務
【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美國為了遏制共產主義國家,實行冷戰政策,其中經濟方面實行馬歇爾計劃以控制西歐國家。材料“技術援助和資本投資的立法”“他們就會落入同人類自由敵對的哲學控制之下”說明美國想利用經濟援助來實行冷戰的政治目的,即遏制共產主義國家,D正確;兩大陣營的對抗正式形成是1955年華約的成立,A錯誤;材料中并不是說明第三世界的崛起有力地沖擊了美蘇兩極格局,B錯誤;材料中美國的意圖是利用經濟手段實現冷戰的目的,C錯誤。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2分)
二、非選擇題:本卷共3題,共52分。(其中41-42為必答題,45-47為選答題)
41.(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后期疫病發生頻率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在
1580年、1639年出現兩次延續多年的瘟疫。疫情出現后,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區派出醫官對患者進行診治,并散發相關的藥劑,向災民派發小額救濟錢物,同時設壇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災。有官員曾上疏說:“今之人皆知救荒,而不知救疫。”明朝防疫的消極反應在很大程度受“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等思想影響,認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現,這種觀念使人喪失了與疫病積極斗爭的意志,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責任也趁機被推卸。瘟疫導致大量人口死亡,崇禎十六年(1643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7個月時間,就造成了20萬人死亡,蔓延勢烈,形勢慘重。
--據程楊《中國明清時期疫病時空分布規律的定量研究》等
材料二
倫敦于
1499-1665年發生多次嚴重鼠疫疫情。隨著王權的加強和民族國家的形成,都鐸王朝擺脫了中世紀消極無為的宗教防疫觀念束縛,而以積極的姿態來處理防疫事務。為防控疫情,1518年倫敦市政當局號召患病家庭主動進行隔離,后來隔離措施在全國逐漸合法化和制度化。政府嚴禁疫區人員流動,以防止疫情擴散。政府積極加強疫區公共衛生建設,以消除疫病滋生條件。為確保法令有效實施,市政當局還專門任命幾個臨時委員會具體負責。在這些法令基礎上,英國政府初步構建了國家公共衛生防疫體系,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礎。1572年伊麗莎白女王簽署法案,決定向全國征收“普通稅”以建立濟貧基金,來救助那些因為瘟疫、災荒等突發災難四處流浪的乞丐和流民。由于有政府救濟,許多家庭愿意接受隔離,這使得英國的防疫工作有了堅實的群眾基礎。17世紀末期鼠疫逐漸從英國消退。
--據陳凱鵬《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國消退原因探析》等
(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朝和英國政府防疫措施的特點。(12分)
(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兩種防疫觀產生的社會背景并簡析其影響。(13分)
【答案】(1)特點:明朝:政府應對消極;防疫重點主要集中在災后賑濟救助方面;防疫措施呈零散性、偶然?性特征;防疫措施迷信色彩深厚。
英國: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應對;周密部署,構建國家公共衛生防疫體系;防疫工作制度化;防疫措施科學、進步。
(2)背景:明朝:明朝正處于由盛轉衰的時期,政治腐敗,社會動蕩;小農經濟占主導;思想觀念落后、愚昧。
英國:民族國家的形成,中央集權的加強;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自然科學興起;人文主義的發展。
影響:明朝:導致疫病蔓延,人口大量死亡,社會動蕩,是明朝滅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英國:為鼠疫從英國消退奠定了基礎;有利于都鐸王朝統治的持久穩固;有利于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與社會轉型。
【解析】本題考查中西方的思想文化。考查明朝和英國政府防疫措施的特點、產生背景和影響。需要掌握明朝和英國防疫觀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對材料的解讀,提取有效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比較即可。
本題考查對明朝和英國防疫觀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分析比較、歸納概括、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2.
(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五貫》是昆曲傳統劇目之一,它講述的是賭徒婁阿鼠因偷盜十五貫錢而殺死肉店主人尤?葫蘆,無錫知縣主觀臆斷尤葫蘆的繼女蘇戌娟和路人熊友蘭是兇手,后經蘇州知府況鐘認真調查,終將真兇婁阿鼠捉住。1955年,浙江昆蘇劇團對昆曲《十五貫》進行改編。改編后的《十五貫》緊扣當時反對官僚主義和主觀主義的主題,成為一部具有鮮明政治主題和現實教育意義的優秀作品。1956年5月,浙江昆蘇劇團進京演出昆曲《十五貫》,引起轟動,出現“滿城爭說十五貫”的盛況,一度瀕臨絕境的昆曲由此在新中國重新煥發生機。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2卷》注釋集
從材料中提取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圍繞“昆曲”自擬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釋。(要求:觀點明確?闡述須史論結合。)
【答案】示例1
論題:昆曲的發展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良好政策。
闡釋: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提倡文學藝術為人民服務,“在向時代學習,向人民學習”的口號下,文藝工作者積極創新昆曲;1956年4月,毛澤東提出雙百方針,強調在藝術問題上百花齊放,為昆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1957年,周恩來指示成立北方昆曲劇院,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專業演員。
結論:中國共產黨代表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注重保護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了我國文化事業的繁榮。
示例2
論題:保護昆曲要多方面著力。
闡釋:保護昆曲首先要改革昆曲,昆曲需要增強通俗性,昆曲旋律優美,但唱詞艱深,現代觀眾大多聽不懂,昆曲保護首先要現代廣大群眾能欣賞昆曲。昆曲的保護還需要注意昆曲劇目的時代性,《十五貫》緊扣當時的社會現實,具有教育意義,緊扣時代性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昆曲的保護還需要培養人才,投入資金等。
結論:昆曲的保護是系統性工程,需要政府、藝術家及社會各方面的通力合作。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戲曲的發展成就和雙百方針。解答本題,考生首先要閱讀材料,從材料中提取關鍵信息,并圍繞“昆曲”自行擬定一個論題。然后,再結合所學知識對所擬論題進行闡述。在書寫答案時,論題中的觀點要明確,論述時須做到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語言流暢。
本題屬于難度較大,通過材料解析考查考生的獲取與解讀信息、調動與運用知識、描述與闡釋事物、探討與論證問題的能力,以及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等學科核心素養,體現了課程改革中對考生學科素養的重視。中國戲劇特別注重演員的當場表演。與西洋傳統戲劇注重劇作家的“案頭”創作相比,中國戲劇更注重“場上”搬演。這就常常使演員表演處於整個藝術創造的核心位置。戲曲演出,其演出區與觀眾區并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演員可以較為自由地與觀眾進行直接的“垂直交流”,注意撞擊觀眾的感性。
請各位考生在45-47題任選一題作答,多答以所選第一題計入總分。
45.(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
材料
民國期間,教育部公布中小學各科課程標準,各出版機構遵照標準自編課本;官方雖不斷推行統一教科書,但統一教科書編寫科目殘缺且沒有形成專門發行體系。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掀開了我國教材編寫事業的新篇章。以解放區的教材制度為依據,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將全國教材的編寫、審定、出版、發行權收歸中央。
1950年,作為教材編寫專門機構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人教社依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規定的“發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主要任務”的文化教育方針和“各科教材必須保持完整的科學性和貫徹愛國主義的精神,參考蘇聯,編寫完全適合于中國需要的新教科書”的編輯方針,組織大批專家開始重新編寫和修訂中小學教材。
--摘編自郭戈《我國統編教材的歷史沿革和基本經驗》等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教材編寫改革的特點。(9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教材編寫改革的意義。(6分)
【答案(1)特點:中央政府主導;設立專門機構編寫;以解放區的教材制度為依據;以為人民服務為教育方針,保持完整的科學性和貫徹愛國主義的精神;受蘇聯教育的影響;注重編寫人才;涉及中小學教材的編寫。
(2)意義:統一了教材標準,有利于鞏固新生政權;培養經濟建設人才,促進大規模經濟建設。
【解析】本題考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教材編寫改革。(1)本小問,依據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概括即可;(2)本小問,依據材料,結合第一問的特點和所學分析。
本題考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教材編寫改革特點和意義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歸納概括、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6.(15分)【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2.
材料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在短時間內席卷東南亞,隨即矛頭直指緬甸。由于中國的工業基礎薄弱,急需大量物資和外援。滇緬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條援華通道,滇緬公路成為中國抗戰的輸血管;為了保衛緬甸,中英早在
1941年初就醞釀成立軍事同盟,中國方面組建遠征軍。1942年1月4日,日軍開始進攻緬甸,英緬軍節節敗退,日軍迅速進逼仰光。英方吁請中國軍隊入緬援救,在英緬軍總司令胡敦的統一指揮下對日作戰。但是,由于已經失去作戰先機,造成緬甸保衛戰的失利。中國遠征軍仍然作出了讓英美盟國盟軍欽佩的戰績,并達到了一定的戰略目的。從1942年3月中國遠征軍開始與日軍作戰,至8月初中英聯軍撤離緬甸,歷時半年,轉戰1-500余公里,浴血奮戰,屢挫敵鋒,使日軍遭到太平洋戰爭以來少有的沉重打擊,多次給英緬軍有力的支援,取得了仁安羌解圍戰、東枝收復戰等勝利。
--摘編自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中國抗日戰爭史》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的背景。(6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中國遠征軍人緬作戰的意義。(9分)
【答案】(1)背景:英國請求中國支援;中國抗日戰爭處于相持階段;確保滇緬公路的安全,保障戰略物資運輸;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成立。
(2)意義:牽制、消耗日軍,保護大后方;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有利于得到國際援助;增強了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配合太平洋戰場,促進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要求學生結合抗戰時期中國遠征軍出國作戰的背景和意義來分析。
解答本題要搞清楚中國遠征軍出國作戰的背景過程特征和產生的影響,學生要有較強的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的能力。
47.(15分)【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3.
材料
松贊干布多次遣使至唐求婚,唐太宗意識到吐蕃是西部邊疆的一支重要力量,
640年,乃許嫁遠支宗室女文成公主。641年,文成公主入吐蕃,攜帶著經史、佛經和工藝、醫藥、歷法等書籍和佛像等。文成公主隨從的人員中有相當數量的工匠,他們成為傳播中原先進的農業、手工業技術的使者。650年,松贊干布逝世,文成公主繼續在吐蕃生活達30年,致力于加強唐朝和吐蕃的友好關系。她熱愛藏族同胞,深受百姓愛戴。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戲劇、壁畫、民歌、傳說等形式在漢藏民族間廣泛傳播。
--摘編自張豈之主編《中國歷史》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時代背景。(7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文成公主的活動。(8分)
【答案】(1)背景:國家統一強盛;經濟繁榮;唐朝實行積極開放的邊疆民族政策;吐蕃統一完成。
(2)評價:促進了唐朝西部邊疆的穩定;推動了吐蕃經濟、文化的發展;增進了漢藏人民的友誼;對文學藝術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解析】本題考查唐代的民族關系。第(1)題,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時代背景,考生主要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說明;第(2)題,文成公主的活動,考生可根據材料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評價。
本題是中檔題,主要通過唐代的民族關系來考查考生閱讀史料、獲取與解讀信息、調動與運用知識等能力和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等素養。
歷史試題
第7頁(共10頁)
歷史試題
第8頁(共10頁)
歷史試題
第5頁(共10頁)
歷史試題
第6頁(共10頁)2020年全國高考歷史全真模擬卷
第04卷
文綜歷史卷·答題卡
第Ⅰ卷(請用2B鉛筆填涂)
準考證號: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貼條形碼區
此欄考生禁填
缺考
標記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并認真檢查監考員所粘貼的條形碼。
2.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填空題和解答題必須用0.5
mm黑色簽字筆答題,不得用鉛筆或圓珠筆答題;字體工整、筆跡清晰。
3.請按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
5.正確填涂
注意事項
24
[A]
[B]
[C]
[D]25
[A]
[B]
[C]
[D]26
[A]
[B]
[C]
[D]27
[A]
[B]
[C]
[D]28
[A]
[B]
[C]
[D]
29
[A]
[B]
[C]
[D]30
[A]
[B]
[C]
[D]31
[A]
[B]
[C]
[D]32
[A]
[B]
[C]
[D]33
[A]
[B]
[C]
[D]
34
[A]
[B]
[C]
[D]35
[A]
[B]
[C]
[D]
第Ⅱ卷(請在各試題的答題區內作答)
41.(2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我選做第(
)題(1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歷史
第1頁(共3頁)
歷史
第2頁(共3頁)
歷史
第3頁(共3頁)絕密★啟用前
2020年全國高考歷史全真模擬卷
第04卷
文綜歷史卷
(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選擇題
共48分)
1、選擇題:本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4.
據文獻記載,禹死后,“啟即天子位”,“益(人名)干啟位,啟殺之”,又有“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大戰于甘”。這說明(  )
A.
父子相傳已成王位繼承的定制
B.
當時中國政治制度發生了變革
C.
夏啟通過戰爭手段獲得了王位
D.
大禹禪讓于啟引發了社會動蕩
25.
西漢建平元年,“太皇太后詔外家王氏田非冢塋,皆以賦(給)貧民”;東漢永平九年,“詔郡國以公田,賜貧民各有差”。上述措施說明當時(  )
A.
封建土地私有制開始出現
B.
贈予是農民獲地的主要途徑
C.
小農生產遏止了土地兼并
D.
國家扶持小農經濟的發展
26.
據史料記載,隋唐以后科舉由朝廷直接掌握,授予舉子功名官職。由于在功名仕宦方面薈萃于京師廟堂而與家族門第相對分離,官僚政治由門第至上向科第至上演進。讀書人及其家族能否保持顯貴人家身份地位,一概以科舉為轉移。這可以佐證,隋唐以后(  )
A.
貴族政治淡出歷史舞臺
B.
官僚政治平等性日益突出
C.
血緣貴族特權已被取締
D.
士人的政治沉浮比較普遍
27.
有學者認為,成書于明代的《三言二拍》以近古新興的渲染自然人性的主情人文思想去解構傳統文化思想的同時,又以吸納了釋道的儒家思想為主導去兼容和消化主情思潮,體現了儒雅與世俗互攝互涵的中和審美理念。據此可知,《三言二拍》(  )
A.
體現了商品經濟發展環境的改善
B.
反映了市民階層的價值追求
C.
說明社會主流思想已經發生變異
D.
表明傳統儒家觀念根深蒂固
28.
昌切在《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脈》中說:“這種……理論創造看似以‘古’系‘今’,但始終徘徊在‘古’的范疇中難以自拔……以古證今,以古代思想作為制度設計與思想構筑的材料,稍不留意,便是古人拖住了今人,為后人所俘獲。”他評論的是(  )
A.
林則徐“師夷長技”的主張
B.
張之洞“中體西用”的思想
C.
康有為“托古改制”的做法
D.
陳獨秀“民主科學”的觀點
29.
下面是臺灣和內地學者針對辛亥革命的性質提出的不同觀點。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
學者
觀點
臺灣學者
辛亥革命是全民革命或者國民革命
內地學者
辛亥革命是名副其實的資產階級革命性質的革命,辛亥革命沒能將農民群眾發動起來,不能稱之為國民革命。
A.
研究者的不同立場決定了其對歷史事件的認知
B.
兩岸學者對辛亥革命的“革命性”還未達成共識
C.
文化差異是導致兩地學者認識不同的主要原因
D.
內地的學者對辛亥革命的研究成果更具權威性
30.閱讀如圖新聞漫畫,該漫畫反映了(  )
A.
淞滬會戰成為全民族抗戰的起點
B.
持久戰戰略迫使日本軍部投降
C.
中共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
D.
中國軍隊消耗了日軍有生力量
31.
國學大師季羨林在書序中寫道:“我們今天的十二億炎黃子孫,也同樣懷有保衛祖國領土完整的強烈愿望。可惜我們中華民族軀體上還保留有西方殖民主義留下的毒瘤,面積雖小,痛苦卻大。前年,香港回歸了……從此以后,我們真正是金甌無缺,神州大地焉能不載歌載舞、普天同慶呢?”據此推斷,該書序應作于(  )
A.
“一國兩制”提出之初
B.
澳門回歸祖國之前
C.
“九二共識”達成之時
D.
兩岸實現停火之際
32.
據歷史記載,羅馬社會后期,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律逐漸確認了某些奴隸解放制度,家父的主宰權力逐漸受到削弱,家庭因經濟因素開始了緩慢但不可逆轉的解體,子女、婦女的主體身份也日益受到廣泛承認。由此可見,古代羅馬(  )
A.
私有財產受到保護
B.
司法過程主觀隨意
C.
法律至上觀念普及
D.
立法追求公平公正
33.
有學者認為:18世紀中后期的新消費主義使得各階層開始購買它們從前從未有機會購買的、甚至比以前更大范圍的商品。……社會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來只買“必需品”的人購買“體面商品”,使本來只買“體面商品”的人購買“奢侈品”。出現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
工業革命推動經濟發展和生產效率提高
B.
社會需求與商業發展的結合更加的密切
C.
工業革命促進了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發展
D.
世界市場的形成以及各國經濟聯系加強
34.
如表為蘇聯1965-1975年農業發展的部分數據
灌溉土地面積(萬公頃)
農業總產值(億元)
農民月工資(盧布)
1965
980
883
53
1975
1660
1228
120
蘇聯這一階段農業的發展得益于(  )
A.
改革一定程度提高了農民積極性
B.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
C.
美蘇爭霸中蘇聯占據了優勢地位
D.
農業集體化進一步發展
35.
1950年1月4日,杜魯門在年度國情咨文中再次督促國會通過“技術援助和資本投資的立法”,他說,“廣大亞非拉地區的人民已經騷動和蘇醒,如果不支持這些國家去尋求卓有成效的道路,那他們就會落入同人類自由敵對的哲學控制之下”。這表明(  )
A.
兩大陣營的對抗正式形成
B.
第三世界的崛起有力地沖擊了美蘇兩極格局
C.
美國冷戰的中心開始轉移
D.
美國利用經濟援助來為政治和戰略目標服務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2分)
二、非選擇題:本卷共3題,共52分。(其中41-42為必答題,45-47為選答題)
41.(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后期疫病發生頻率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在
1580年、1639年出現兩次延續多年的瘟疫。疫情出現后,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區派出醫官對患者進行診治,并散發相關的藥劑,向災民派發小額救濟錢物,同時設壇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災。有官員曾上疏說:“今之人皆知救荒,而不知救疫。”明朝防疫的消極反應在很大程度受“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等思想影響,認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現,這種觀念使人喪失了與疫病積極斗爭的意志,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責任也趁機被推卸。瘟疫導致大量人口死亡,崇禎十六年(1643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7個月時間,就造成了20萬人死亡,蔓延勢烈,形勢慘重。
--據程楊《中國明清時期疫病時空分布規律的定量研究》等
材料二
倫敦于
1499-1665年發生多次嚴重鼠疫疫情。隨著王權的加強和民族國家的形成,都鐸王朝擺脫了中世紀消極無為的宗教防疫觀念束縛,而以積極的姿態來處理防疫事務。為防控疫情,1518年倫敦市政當局號召患病家庭主動進行隔離,后來隔離措施在全國逐漸合法化和制度化。政府嚴禁疫區人員流動,以防止疫情擴散。政府積極加強疫區公共衛生建設,以消除疫病滋生條件。為確保法令有效實施,市政當局還專門任命幾個臨時委員會具體負責。在這些法令基礎上,英國政府初步構建了國家公共衛生防疫體系,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礎。1572年伊麗莎白女王簽署法案,決定向全國征收“普通稅”以建立濟貧基金,來救助那些因為瘟疫、災荒等突發災難四處流浪的乞丐和流民。由于有政府救濟,許多家庭愿意接受隔離,這使得英國的防疫工作有了堅實的群眾基礎。17世紀末期鼠疫逐漸從英國消退。
--據陳凱鵬《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國消退原因探析》等
(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朝和英國政府防疫措施的特點。(12分)
(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兩種防疫觀產生的社會背景并簡析其影響。(13分)
42.
(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五貫》是昆曲傳統劇目之一,它講述的是賭徒婁阿鼠因偷盜十五貫錢而殺死肉店主人尤?葫蘆,無錫知縣主觀臆斷尤葫蘆的繼女蘇戌娟和路人熊友蘭是兇手,后經蘇州知府況鐘認真調查,終將真兇婁阿鼠捉住。1955年,浙江昆蘇劇團對昆曲《十五貫》進行改編。改編后的《十五貫》緊扣當時反對官僚主義和主觀主義的主題,成為一部具有鮮明政治主題和現實教育意義的優秀作品。1956年5月,浙江昆蘇劇團進京演出昆曲《十五貫》,引起轟動,出現“滿城爭說十五貫”的盛況,一度瀕臨絕境的昆曲由此在新中國重新煥發生機。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2卷》注釋集
從材料中提取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圍繞“昆曲”自擬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釋。(要求:觀點明確?闡述須史論結合。)
請各位考生在45-47題任選一題作答,多答以所選第一題計入總分。
45.(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
民國期間,教育部公布中小學各科課程標準,各出版機構遵照標準自編課本;官方雖不斷推行統一教科書,但統一教科書編寫科目殘缺且沒有形成專門發行體系。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掀開了我國教材編寫事業的新篇章。以解放區的教材制度為依據,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將全國教材的編寫、審定、出版、發行權收歸中央。
1950年,作為教材編寫專門機構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人教社依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規定的“發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主要任務”的文化教育方針和“各科教材必須保持完整的科學性和貫徹愛國主義的精神,參考蘇聯,編寫完全適合于中國需要的新教科書”的編輯方針,組織大批專家開始重新編寫和修訂中小學教材。
--摘編自郭戈《我國統編教材的歷史沿革和基本經驗》等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教材編寫改革的特點。(9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教材編寫改革的意義。(6分)
46.(15分)【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
材料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在短時間內席卷東南亞,隨即矛頭直指緬甸。由于中國的工業基礎薄弱,急需大量物資和外援。滇緬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條援華通道,滇緬公路成為中國抗戰的輸血管;為了保衛緬甸,中英早在
1941年初就醞釀成立軍事同盟,中國方面組建遠征軍。1942年1月4日,日軍開始進攻緬甸,英緬軍節節敗退,日軍迅速進逼仰光。英方吁請中國軍隊入緬援救,在英緬軍總司令胡敦的統一指揮下對日作戰。但是,由于已經失去作戰先機,造成緬甸保衛戰的失利。中國遠征軍仍然作出了讓英美盟國盟軍欽佩的戰績,并達到了一定的戰略目的。從1942年3月中國遠征軍開始與日軍作戰,至8月初中英聯軍撤離緬甸,歷時半年,轉戰1-500余公里,浴血奮戰,屢挫敵鋒,使日軍遭到太平洋戰爭以來少有的沉重打擊,多次給英緬軍有力的支援,取得了仁安羌解圍戰、東枝收復戰等勝利。
--摘編自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中國抗日戰爭史》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的背景。(6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中國遠征軍人緬作戰的意義。(9分)
47.(15分)【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2.
材料
松贊干布多次遣使至唐求婚,唐太宗意識到吐蕃是西部邊疆的一支重要力量,
640年,乃許嫁遠支宗室女文成公主。641年,文成公主入吐蕃,攜帶著經史、佛經和工藝、醫藥、歷法等書籍和佛像等。文成公主隨從的人員中有相當數量的工匠,他們成為傳播中原先進的農業、手工業技術的使者。650年,松贊干布逝世,文成公主繼續在吐蕃生活達30年,致力于加強唐朝和吐蕃的友好關系。她熱愛藏族同胞,深受百姓愛戴。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戲劇、壁畫、民歌、傳說等形式在漢藏民族間廣泛傳播。
--摘編自張豈之主編《中國歷史》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時代背景。(7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文成公主的活動。(8分)
歷史試題
第3頁(共6頁)
歷史試題
第4頁(共6頁)
歷史試題
第5頁(共6頁)
歷史試題
第6頁(共6頁)2020年全國卷高考歷史全真模擬04聯考熱身卷
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
1.選擇題(每題4分,共48分)
題號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D
D
B
C
A
D
B
D
A
A
D
24.【答案】B
【解析】禹死后傳位于兒子啟,引發了諸多勢力不滿,這恰恰說明夏初的傳子制度并未牢固確立,而從夏朝王位繼承來看,更多的是兄終弟及,故A項錯誤;夏啟取得王位并通過征服手段滅各種反對勢力,這實現了由“公天下”到“家天下”的歷史性轉變,這是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一大變革,故B項正確;啟是通過世襲繼承王位,材料并未指出夏啟是通過戰爭手段奪取王位,C項錯誤;啟是通過世襲繼承王位,并非通過禪讓方式,排除D項。
25.【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國家賜給貧苦農民土地,這有利于讓貧民依靠土地穩定下來,體現了國家對自耕農經濟的扶持,故選D項;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故排除A項;材料看不出“主要途徑”,故排除B項;“遏止”說法太絕對,事實上小農經濟很脆弱,土地容易被兼并,故排除C項。
26.【答案】D
【解析】通過材料“讀書人及其家族能否保持顯貴人家身份地位,一概以科舉為轉移”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知,科舉制度影響了中國古代身份地位變化,故D正確;貴族政治一直存至于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排除A;通過材料“讀書人及其家族能否保持顯貴人家身份地位”可以看出社會存在不平等性,排除B;C說法過于絕對,排除。
27.【答案】B
【解析】從材料中的“渲染自然人性”“儒雅與世俗互攝互涵”等信息可以看出,《三言二拍》的審美觀念趨向人性化和世俗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受到了明代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影響,反映了市民階層的價值追求,故B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代統治者仍固守傳統的重農抑商政策,商品經濟發展環境并沒有多大改善,且B項說法在材料中體現不出來,故排除;明代社會主流思想仍是以程朱理學為代表的儒學,是為維護封建專制統治服務,沒有發生變異,故排除C;從材料中的“以……主情人文思想去解構傳統文化思想”可以得出,D項說法與材料信息不符。
28.【答案】C
【解析】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康有為利用孔子的權威來論證資產階級維新變法理論的合理性,為維新變法制造歷史依據,向封建正統思想提出挑戰,體現了以古證今,故C正確;A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排除;B是以中國倫常經史之學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術為應用,排除;D主張學習西方的民主科學的思想,排除。
29.【答案】A
【解析】A.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在辛亥革命性質的研究上,由于臺灣、內地學者立場不一樣,他們對“資產階級”一詞的理解不同,因此對辛亥革命性質的認知也就不同,故選A項;B.材料中無論“國民革命”還是“資產階級革命性質的革命”,說明兩地學者是對辛亥革命性質認識的不同,故排除B項;C.文化差異相對于立場不同,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C項;D.材料體現了兩地學者在辛亥革命性質的研究上出現的爭議,不能說明內地的學者對辛亥革命的研究成果就更具權威性,故排除D項。
30.【答案】D
【解析】A.盧溝橋抗戰成為全民族抗戰的起點,故排除A項;
B.兩次與上海有關的戰事發生后,日本軍部并沒有投降,反而擴大戰爭,故排除B項;
C.中共并沒有參與兩次與上海有關的戰事,故排除C項;
D.整個畫面由“兩位主人公”和一個道具組成,一個是瞪眼抱頭、大驚失色的猴子和一個被宰殺的公雞,猴子是日本軍部的代表,公雞是上海日軍的代表,還有一個重要的道具是一把鋒利無比的尖刀,上面寫著抗戰,下面配漫畫標題“殺雞儆猴圖”。聯系所學,與抗擊上海日軍有關的是一?二八淞滬抗戰和淞滬會戰,材料雖然不能判斷到底是哪一次,但根據漫畫可知,上海日軍被痛擊,使日本軍部膽戰心驚,故可知,中國軍隊消耗了日軍有生力量,選D項。
31.【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前年香港回歸了”“從此以后,我們真正是金甌無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書應作于1999年澳門回歸之前,故B選項符合題意;“一國兩制”提出之初是在1980年代,“九二共識”達成于1992年,兩岸實現停火是在1979年,與材料中的時間信息不符,故排除A、C、D三項。
32.
【答案】D
【解析】從材料中的“逐漸確認了某些奴隸解放制度”“家父的主宰權力逐漸受到削弱”“子女、婦女的主體身份也日益受到廣泛承認”等信息可以看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趨向平等,這表明古代羅馬立法越來越追求公平和公正,故D正確;A、C兩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故排除;材料說的是立法而不是司法,且D項說法與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33.【答案】A
【解析】依據材料可知,材料所反映的是整個社會物品的豐富以及社會購買力的增強,結合18世紀中后期的時間,可以得出主要原因是基于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社會生產率的提高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故A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整個社會物品的豐富以及社會購買力的增強,因此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
34.【答案】A
【解析】經過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給了農民和集體農莊一定自主權,農民勞動積極性有所增加,故A項正確;
第三次科技革命從20世紀四五十年代就開始了,故B項錯誤;
材料說的是蘇聯農業和農民問題,美蘇爭霸中實際超越美國不合題意,故?C項錯誤;
蘇聯的農業集體化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基本完成了,故D項錯誤。
35.【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美國為了遏制共產主義國家,實行冷戰政策,其中經濟方面實行馬歇爾計劃以控制西歐國家。材料“技術援助和資本投資的立法”“他們就會落入同人類自由敵對的哲學控制之下”說明美國想利用經濟援助來實行冷戰的政治目的,即遏制共產主義國家,D正確;兩大陣營的對抗正式形成是1955年華約的成立,A錯誤;材料中并不是說明第三世界的崛起有力地沖擊了美蘇兩極格局,B錯誤;材料中美國的意圖是利用經濟手段實現冷戰的目的,C錯誤。
41.【答案】(1)特點:明朝:政府應對消極;防疫重點主要集中在災后賑濟救助方面;防疫措施呈零散性、偶然?性特征;防疫措施迷信色彩深厚。
英國: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應對;周密部署,構建國家公共衛生防疫體系;防疫工作制度化;防疫措施科學、進步。
(2)背景:明朝:明朝正處于由盛轉衰的時期,政治腐敗,社會動蕩;小農經濟占主導;思想觀念落后、愚昧。
英國:民族國家的形成,中央集權的加強;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自然科學興起;人文主義的發展。
影響:明朝:導致疫病蔓延,人口大量死亡,社會動蕩,是明朝滅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英國:為鼠疫從英國消退奠定了基礎;有利于都鐸王朝統治的持久穩固;有利于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與社會轉型。
【解析】本題考查中西方的思想文化。考查明朝和英國政府防疫措施的特點、產生背景和影響。需要掌握明朝和英國防疫觀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對材料的解讀,提取有效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比較即可。
本題考查對明朝和英國防疫觀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分析比較、歸納概括、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2.(12分)【答案】示例1
論題:昆曲的發展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良好政策。
闡釋: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提倡文學藝術為人民服務,“在向時代學習,向人民學習”的口號下,文藝工作者積極創新昆曲;1956年4月,毛澤東提出雙百方針,強調在藝術問題上百花齊放,為昆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1957年,周恩來指示成立北方昆曲劇院,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專業演員。
結論:中國共產黨代表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注重保護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了我國文化事業的繁榮。
示例2
論題:保護昆曲要多方面著力。
闡釋:保護昆曲首先要改革昆曲,昆曲需要增強通俗性,昆曲旋律優美,但唱詞艱深,現代觀眾大多聽不懂,昆曲保護首先要現代廣大群眾能欣賞昆曲。昆曲的保護還需要注意昆曲劇目的時代性,《十五貫》緊扣當時的社會現實,具有教育意義,緊扣時代性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昆曲的保護還需要培養人才,投入資金等。
結論:昆曲的保護是系統性工程,需要政府、藝術家及社會各方面的通力合作。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戲曲的發展成就和雙百方針。解答本題,考生首先要閱讀材料,從材料中提取關鍵信息,并圍繞“昆曲”自行擬定一個論題。然后,再結合所學知識對所擬論題進行闡述。在書寫答案時,論題中的觀點要明確,論述時須做到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語言流暢。
本題屬于難度較大,通過材料解析考查考生的獲取與解讀信息、調動與運用知識、描述與闡釋事物、探討與論證問題的能力,以及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等學科核心素養,體現了課程改革中對考生學科素養的重視。中國戲劇特別注重演員的當場表演。與西洋傳統戲劇注重劇作家的“案頭”創作相比,中國戲劇更注重“場上”搬演。這就常常使演員表演處於整個藝術創造的核心位置。戲曲演出,其演出區與觀眾區并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演員可以較為自由地與觀眾進行直接的“垂直交流”,注意撞擊觀眾的感性。
45.【答案(1)特點:中央政府主導;設立專門機構編寫;以解放區的教材制度為依據;以為人民服務為教育方針,保持完整的科學性和貫徹愛國主義的精神;受蘇聯教育的影響;注重編寫人才;涉及中小學教材的編寫。
(2)意義:統一了教材標準,有利于鞏固新生政權;培養經濟建設人才,促進大規模經濟建設。
【解析】本題考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教材編寫改革。(1)本小問,依據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概括即可;(2)本小問,依據材料,結合第一問的特點和所學分析。
本題考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教材編寫改革特點和意義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歸納概括、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6.【答案】(1)背景:英國請求中國支援;中國抗日戰爭處于相持階段;確保滇緬公路的安全,保障戰略物資運輸;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成立。
(2)意義:牽制、消耗日軍,保護大后方;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有利于得到國際援助;增強了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配合太平洋戰場,促進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要求學生結合抗戰時期中國遠征軍出國作戰的背景和意義來分析。
解答本題要搞清楚中國遠征軍出國作戰的背景過程特征和產生的影響,學生要有較強的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的能力。
47.【答案】(1)背景:國家統一強盛;經濟繁榮;唐朝實行積極開放的邊疆民族政策;吐蕃統一完成。
(2)評價:促進了唐朝西部邊疆的穩定;推動了吐蕃經濟、文化的發展;增進了漢藏人民的友誼;對文學藝術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解析】本題考查唐代的民族關系。第(1)題,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時代背景,考生主要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說明;第(2)題,文成公主的活動,考生可根據材料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評價。
本題是中檔題,主要通過唐代的民族關系來考查考生閱讀史料、獲取與解讀信息、調動與運用知識等能力和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等素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西县| 营口市| 民勤县| 阿合奇县| 太白县| 靖远县| 驻马店市| 平乡县| 龙胜| 宝丰县| 金塔县| 恩施市| 湖州市| 昌宁县| 福州市| 龙陵县| 宁乡县| 灵寿县| 广昌县| 武定县| 诸城市| 湘乡市| 武冈市| 简阳市| 开远市| 墨竹工卡县| 通江县| 德江县| 洪江市| 大渡口区| 双桥区| 叙永县| 海林市| 拜城县| 吉首市| 民乐县| 巨鹿县| 兴隆县| 乐安县| 洪泽县| 黎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