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戰2020】(全國卷)全真模擬 第02卷 文綜歷史 開學考卷(考試版+解析版+答題卡)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戰2020】(全國卷)全真模擬 第02卷 文綜歷史 開學考卷(考試版+解析版+答題卡)

資源簡介

全國卷2019-2020學年高三下學期文綜歷史開學考前熱身卷
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2小題,共48分)
題號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D
D
A
B
D
A
A
D
A
A
D
24.【答案】A
【解析】根據“共主與各諸侯國都是作為相對獨立的國際政治行為體并列存在,使得亥時期的大一統主要體現在土地、民心層面,而秦統一六國則最終實現了制度層面的天下大一統”可知從先秦到秦朝大一統內涵的變化的主要趨勢是從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權,不能體現民族認同感的增強和各地區經済聯系的加強,故選A,排除B、C項;
中原文化已經統一的說法明顯不符合史實,故排除D項。
25.【答案】D
【解析】根據題干可知,司馬遷認為靠耕田致富最好,但同時也認可經商是致富的重要方法,故D項正確;A項,題干不能反映西漢放棄重農抑商,排除;B項,題干未體現經濟結構變化,排除;C項,題干與農產品商品化無關,排除。
26.【答案】D
【解析】宰相權力的分散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升,所以宰相的事權由分割到集中主要是為了提高國家機構效能,故D正確;宰相事權的強化并不能說明君主集權體制遭到破壞,排除A;宰相事權的集中主要是為了提高國家機構效能,并非是為了適應政治中心南移,排除B;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得以調和的內容由題意內容無從體現,排除C。
27.
【答案】A
【解析】“買賣貨物,值銀一錢以上者,銀錢兼使;一錢以下者,止許用錢”表明政府以立法的形式承認白銀的貨幣地位,故A正確;
BCD材料未體現,排除。
28.【答案】B
【解析】“蘇州開埠通商,所有籌辦縹絲、紡紗各廠及內河行駛小輪各事宜,除江寧、蘇州、上海各設商務總局,派員督飭辦理外,并照會在籍紳士分別經理”表明蘇州開埠通商以后,促進了當地近代工業的發展,故B正確;官僚資本、資本輸出、市場材料未體現,故ACD錯誤。
29.
【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84年至1898年正處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當時中國落后,《點石齋畫報》中的“飛舟”“能載二百人凌空使馭,將往窮北極,以廣眼界”充滿對西方先進文明的想象,表達了國人對西方工業文明的向往,故D正確;萊特兄弟發明飛機是在1903年,《民報》創刊是在1905年,均與材料中的時間不符,故排除A、B;材料中充滿想象,不能體現傳播新知的特征,故排除C。
30.【答案】A
【解析】A.材料中反映的毛澤東思想應該是在西北領導中國革命時期。是關于中國革命的思想,屬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組成部分;B.毛澤東關于馬克思主義國家的學說應該是解放戰爭時期探索的;C.論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理論,應該是新中國成立以后;D.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理論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的時候。
31.【答案】A
【解析】A.從材料可以看出中國營商環境達到了全球最佳水平的77.9%,能夠反映出這是中國政府積極推進經濟全球化的結果;B.中國沒有主導國際貿易體系;C.材料沒有體現出中國的進口貿易量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的信息;D.材料看不出中國化解了國際貿易壁壘。
32.【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法律圣經”是指羅馬法蘊涵的精神是近現代法律的先驅,具有超越時空和民族的永恒價值,故D符合題意;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羅馬法的具體規范要作出相應的調整,故A不符合題意;B中有“任何歷史時期”和C中的“完成了”顯然沒有歷史地看問題,故B、C不符合題意。
【答案】A
【解析】A.材料中的兩本書都提供了觀察世界的新角度;B.達爾文生物進化論之前,近代自然科學體系已經形成;C.《天體運行論》沒有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D.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是在資產階級革命以后。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3年赫魯曉夫改革開始,由于在一定范圍沖擊了斯大林模式,使蘇聯經濟有一定的發展;據此依據圖片信息可知A正確;B是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影響,排除;CD與勃列日涅夫改革有關,排除。
35.【答案】D
【解析】依據材料可以看出該作品具有荒誕不經的特點,體現了現代主義的特點,反映了戰后美國青年的精神空虛和渾渾噩噩的狀態,故D項正確;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2分)
【答案】(1)特點:以中華文明為核心;強調等級秩序;范圍不斷擴大;未形成明確的民族觀念。
原因:高度發達的中華文明;傳統儒學思想;君主專制中央集權體制;民族融合的不斷發展;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與經濟形態。
(10分)
(2)背景:列強侵華,民族危機不斷加深;封建統治腐朽。各階級、階層積極進行反侵略斗爭;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掀起反封建反侵略的民族民主運動。近代西方民族民主觀念傳人。
(9分)
(3)意義: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實現了民族平等與團結;?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繁榮發展。(6分)
【解析】(1)本題考查考生獲取與解讀信息、調動與運用歷史知識進行歷史解釋的能力。古代中國“天下觀”的特點,考生要根據材料一中的相關信息來概括;其形成的原因,則要根據所學知識來分析。
(2)本題考查考生獲取與解讀信息、調動與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近代前期推動中華民族觀念形成的歷史背景,考生要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來分析。
(3)本題考查考生調動與運用歷史知識進行歷史解釋的能力。新中國成立后實行民族平等政策的意義,考生要根據所學知識來分析說明。
【答案】示例:觀點:“崇尚德化”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價值。孔子創造儒家思想,重視道德品質的養成,孟子進一步發展孔子思想,荀子主張約束人們的行為使之“向善”;漢代儒家思想雖然融合了其他學派的思想,但仍然保留了先秦儒家思想的精髓;宋明理學是對前代儒家思想的發展,特別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近代以來,儒家思想地位雖然受到沖擊,但其核心依然被人們繼承,當代“崇尚德化”的理念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崇尚德化”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價值。(12分)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文化演變的相關知識。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依據題干要求“任意一點或整體,也可自擬論題”進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本題考查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本題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與開放性,總體難度偏高。
【答案】(1)特點:由地方自治機構主導;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加強對學校的監督、控制(其他歸納概括的答案亦可酌情給分,得出現具體的措施不得分)
(6分)
(2)影響:(教育、文化視角)有利于民眾文化素質的提高;提高初等教育質量,為中等、高等教育輸送可塑之才;(政治視角)推動資產階級民主化進程;有利于地方積極性的發揮;(消極)不能根除貴族與農民在教育問題上的尖銳矛盾;改革舉措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人民群眾的經濟負擔。(答出任意3點)(9分)
【解析】本題考查歷史上重大改革。主要考查19世紀90年代沙俄教育改革的特點及影響。
解答本題關鍵是學生通過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沙俄19世紀90年代教育改革。主要考查學生基礎知識掌握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讀能力。
【答案】(1)表現:艦載機技術發展;水下潛艇技術發展;雷達聲納技術發展。(6分)
(2)影響:改善了太平洋戰場盟軍的作戰實力;加大了對日軍的打擊;加速了二戰的勝利結束。(9分)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要求學生結合二戰的過程特征和影響來分析。
解答本題要搞清楚二戰的過程以及當時太平洋戰場發展的表現,學生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功底。
【答案】(1)傳播時間久;版本多;傳播范圍廣;影響力大;受國內政治環境的影響。
(7分)
(2)促進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使一批先進的中國人成為馬克思主義者;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條件;推動了中國民主革命的發展。(8分)
【解析】本題考查近代中國的歷史人物。考查陳望道的《共產黨宣言》譯介版本刊布的特點和影響。解題的關鍵是對材料的解讀,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概括即可。
本題考查對陳望道的《共產黨宣言》譯介版本刊布特點和影響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分析理解、歸納概括、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2頁,共2頁
第4頁,共4頁絕密★啟用前
2020年全國高考歷史全真模擬卷
第02卷
文綜歷史卷
(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選擇題
共48分)
1、選擇題:本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4.
有學者認為“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與各諸侯國都是作為相對獨立的國際政治行為體并列存在,使得亥時期的大一統主要體現在土地、民心層面,而秦統一六國則最終實現了制度層面的天下大一統。”材料表岄先秦至秦朝時期“大一統內涵變化的主要趨勢(  )
A.
從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權
B.
民族認同感的增強
C.
各地區經濟聯系的加強
D.
中原文化已經統一
【答案】A
【解析】根據“共主與各諸侯國都是作為相對獨立的國際政治行為體并列存在,使得亥時期的大一統主要體現在土地、民心層面,而秦統一六國則最終實現了制度層面的天下大一統”可知從先秦到秦朝大一統內涵的變化的主要趨勢是從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權,不能體現民族認同感的增強和各地區經済聯系的加強,故選A,排除B、C項;
中原文化已經統一的說法明顯不符合史實,故排除D項。
25.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寫道:“本富為上,末富次之,好富最下”,“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繡文不如倚市門”,“以末致財,用本守之”。這些觀念反映了(  )
A.
西漢政府放棄重農抑商政策
B.
休養生息導致經濟結構變化
C.
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極大提高
D.
司馬遷主張農工商并重發展
【答案】D
【解析】根據題干可知,司馬遷認為靠耕田致富最好,但同時也認可經商是致富的重要方法,故D項正確;A項,題干不能反映西漢放棄重農抑商,排除;B項,題干未體現經濟結構變化,排除;C項,題干與農產品商品化無關,排除。
26.
宋初到南宋,宰相事權強化的趨勢明顯。宰相的事權包括兵權、財權、司法權,出現了由分割到集中的過程,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君主集權體制逐步遭到破壞
B.
適應政治中心南移的形勢
C.
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得以調和
D.
提高國家機構效能的需要
【答案】D
【解析】宰相權力的分散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升,所以宰相的事權由分割到集中主要是為了提高國家機構效能,故D正確;宰相事權的強化并不能說明君主集權體制遭到破壞,排除A;宰相事權的集中主要是為了提高國家機構效能,并非是為了適應政治中心南移,排除B;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得以調和的內容由題意內容無從體現,排除C。
27.
明嘉靖后期,國家出現銀荒,隆慶元年(1567年),首次頒布《戶部庫藏錢法》:“買賣貨物,值銀一錢以上者,銀錢兼使;一錢以下者,止許用錢。”此舉說明(  )
A.
政府以立法的形式承認白銀的貨幣地位
B.
明政府法令的目的是限制白銀的使用
C.
政府注意規范商業經營形式
D.
政府意在強化重農抑商政策
【答案】A
【解析】“買賣貨物,值銀一錢以上者,銀錢兼使;一錢以下者,止許用錢”表明政府以立法的形式承認白銀的貨幣地位,故A正確;
BCD材料未體現,排除。
28.
兩江總督張之洞奏稱:“蘇州開埠通商,所有籌辦縹絲、紡紗各廠及內河行駛小輪各事宜,除江寧、蘇州、上海各設商務總局,派員督飭辦理外,并照會在籍紳士分別經理。”這主要?反映出(  )
A.
官僚資本不斷擠壓吞噬民營企業
B.
開埠通商推動中國近代工業發展
C.
資本輸出成為列強侵華主要手段
D.
市場擴大刺激了蘇州絲織業發展
【答案】B
【解析】“蘇州開埠通商,所有籌辦縹絲、紡紗各廠及內河行駛小輪各事宜,除江寧、蘇州、上海各設商務總局,派員督飭辦理外,并照會在籍紳士分別經理”表明蘇州開埠通商以后,促進了當地近代工業的發展,故B正確;官僚資本、資本輸出、市場材料未體現,故ACD錯誤。
29.
《點石齋畫報》(1884年創刊,1898年停刊)是近代中國最早、影響最大的一份新聞畫報。其中有一期題為《飛舟窮北》的畫(如圖),根據美國的一篇報道,配文曰:“美國……有名匠造飛舟一艘,多其帆,如鳥革狀。能載二百人凌空使馭,將往窮北極,以廣眼界。”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
詳實地報道了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
B.
此刊應與《民報》同時在市面流通
C.
傳播新知是這一類刊物的首要特征
D.
表達了國人對西方工業文明的向往
【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84年至1898年正處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當時中國落后,《點石齋畫報》中的“飛舟”“能載二百人凌空使馭,將往窮北極,以廣眼界”充滿對西方先進文明的想象,表達了國人對西方工業文明的向往,故D正確;萊特兄弟發明飛機是在1903年,《民報》創刊是在1905年,均與材料中的時間不符,故排除A、B;材料中充滿想象,不能體現傳播新知的特征,故排除C。
30.
美國學者史華慈說:“在蘇維埃階段,毛澤東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農村戰略方面但他承認這是對城市無產階級運動的輔助。當毛澤東在西北樹立了精神領導權時,他的無產階級概念已經具有新的內容。”這里的“新的內容”(  )
A.
屬于新民主主義理論的組成部分
B.
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
C.
論述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理論
D.
闡述了工農武裝割據革命理論
【答案】A
【解析】A.材料中反映的毛澤東思想應該是在西北領導中國革命時期。是關于中國革命的思想,屬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組成部分;B.毛澤東關于馬克思主義國家的學說應該是解放戰爭時期探索的;C.論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理論,應該是新中國成立以后;D.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理論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的時候。
31.
2019年11月5日-10日,習近平出席并宣告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這是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同時,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達到了全球最佳水平的77.9%”。這表明(  )
A.
中國旨在積極推進“經濟全球化”
B.
中國崛起并主導了國際貿易體系
C.
中國進口貿易量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D.
中國政府成功化解了國際貿易壁壘
【答案】A
【解析】A.從材料可以看出中國營商環境達到了全球最佳水平的77.9%,能夠反映出這是中國政府積極推進經濟全球化的結果;B.中國沒有主導國際貿易體系;C.材料沒有體現出中國的進口貿易量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的信息;D.材料看不出中國化解了國際貿易壁壘。
32.
西方有說法認為,世界上傳印閱讀最廣的書,第一是《圣經》,第二就是《民法大全》,堪稱“法律圣經”。對“法律圣經”理解正確的是(  )
A.
羅馬法的具體規范后代法學家不可更改
B.
羅馬法的法律技術適用于任何歷史時期
C.
羅馬法已經完成了當今社會的立法工作
D.
羅馬法蘊涵的精神是近現代法律的先驅
【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法律圣經”是指羅馬法蘊涵的精神是近現代法律的先驅,具有超越時空和民族的永恒價值,故D符合題意;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羅馬法的具體規范要作出相應的調整,故A不符合題意;B中有“任何歷史時期”和C中的“完成了”顯然沒有歷史地看問題,故B、C不符合題意。
33.
在1543年出版的《天體運行論》中,哥白尼提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中,達爾文提出了生物進化理論。兩種學說的共同意義是(  )
A.
提供了觀察世界的新視角
B.
推動了近代科學體系的形成
C.
肯定了人的價值尊嚴
D.
奠定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基礎
【答案】A
【解析】A.材料中的兩本書都提供了觀察世界的新角度;B.達爾文生物進化論之前,近代自然科學體系已經形成;C.《天體運行論》沒有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D.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是在資產階級革命以后。
34.
赫魯曉夫上臺后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圖是1953至1963年蘇聯與世界實際GDP平均增長率對比(%)。對該圖信息解讀符合實際的是(  )
A.
沖擊斯大林模式,初期取得一定成效
B.
承認市場管理體制,造成了經濟混亂
C.
強化部門管理體制,降低生產積極性
D.
與美國軍備競賽,致使經濟全面滑坡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3年赫魯曉夫改革開始,由于在一定范圍沖擊了斯大林模式,使蘇聯經濟有一定的發展;據此依據圖片信息可知A正確;B是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影響,排除;CD與勃列日涅夫改革有關,排除。
35.
1957年,美國作家凱魯亞克創作了小說《在路上》。書中主人公薩爾之所以“上路”,是因為白人的世界不能提供真實的、純粹的生活,中產階級所謂的理想和成功都是虛假的,因此他主動讓自己邊緣化,甘愿去做一個“白種黑人”。該作品反映了美國(  )
A.
人們對理想生活的向往
B.
黑人的政治地位提高
C.
學者對社會弊病的剖析
D.
民眾精神危機的嚴重
【答案】D
【解析】依據材料可以看出該作品具有荒誕不經的特點,體現了現代主義的特點,反映了戰后美國青年的精神空虛和渾渾噩噩的狀態,故D項正確;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2分)
二、非選擇題:本卷共3題,共52分。(其中41-42為必答題,45-47為選答題)
41.
(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儒家論述的“天下”,其實往往關鍵在“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內,所共尊者一人耳”。……隨著核心區域逐漸擴大,一些原本的四夷漸漸融入中國,而漸漸膨脹的中國擁有了更遙遠的四夷,人們口中的“天下”,有時候指的是“中國”,有時候則包括了“中國”和“四夷”。漢代之后特別是到了隋唐,“天下”越來越兼帶“中國”與“四夷”。此后,在“天下”觀念里始終有“內…‘外”的區別,有“華”“夷”的不同,也有“尊”“卑”的差異。
--據黃興濤《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
材料二
鴉片戰爭后,對殖民侵略的反抗過程,也是從“華夷之辯”到中華民族的建構過程,正是同仇敵愾的反抗侵略斗爭,成就了中華民族;對滿族王權的反抗過程,同時也是“新民”的建構過程,將大清皇帝的子民改造為中華民國的國民。因此正如“民族國家”這個合成詞所表達的那樣,“民”標示著這個新國家的政治屬性,她不再是一家一姓之國家,而是人民之國家;“族”標示著這個新國家的文化屬性,她是中華民族之國家。
--據翟志勇《中華民族與中國認同--論憲法愛國主義》
材料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中國“天下觀”的特點,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0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近代前期推動中華民族觀念形成的歷史背景。(9分)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中國成立后實行民族平等政策的意義。(6分)
【答案】(1)特點:以中華文明為核心;強調等級秩序;范圍不斷擴大;未形成明確的民族觀念。
原因:高度發達的中華文明;傳統儒學思想;君主專制中央集權體制;民族融合的不斷發展;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與經濟形態。
(2)背景:列強侵華,民族危機不斷加深;封建統治腐朽。各階級、階層積極進行反侵略斗爭;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掀起反封建反侵略的民族民主運動。近代西方民族民主觀念傳人。
(3)意義: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實現了民族平等與團結;?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繁榮發展。
【解析】(1)本題考查考生獲取與解讀信息、調動與運用歷史知識進行歷史解釋的能力。古代中國“天下觀”的特點,考生要根據材料一中的相關信息來概括;其形成的原因,則要根據所學知識來分析。
(2)本題考查考生獲取與解讀信息、調動與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近代前期推動中華民族觀念形成的歷史背景,考生要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來分析。
(3)本題考查考生調動與運用歷史知識進行歷史解釋的能力。新中國成立后實行民族平等政策的意義,考生要根據所學知識來分析說明。
42.
(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們文化的優點,到底在哪里呢?
(一)我們的文化,最為廓然而大公。我們是以世界大同為主義的。我們的終極目的,在于平天下,治國只是中間的一個階段,也可說是平天下的一種手段。所以我們對于人家,總是盡誘掖提攜之責,從沒有壓迫榨取之事。人家自然愿意和我們親近,都歸向我們來。
(二)我們最崇尚德化,而鄙薄以力服人。所以最注重道德倫理。政治管束的力量,雖較松懈,社會團結的力量,卻極堅強。所以基礎極為穩固。
(三)從智識方面論:我們最普遍的觀念為易,我們大家所公認為最適當的手段是中庸。我們不論什么人,從沒有認環境為固定不變的,所以我們最不固執。
--摘編自呂思勉《初中標準教本?本國史)》(1935年版)
結合中國史知識,評析材料中的觀點(任意一點或整體,也可自擬論題),得出結論。(要求:結論不能重復材料中觀點,持論有據,論證充分,表述清晰。)(12分)
【答案】示例:觀點:“崇尚德化”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價值。孔子創造儒家思想,重視道德品質的養成,孟子進一步發展孔子思想,荀子主張約束人們的行為使之“向善”;漢代儒家思想雖然融合了其他學派的思想,但仍然保留了先秦儒家思想的精髓;宋明理學是對前代儒家思想的發展,特別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近代以來,儒家思想地位雖然受到沖擊,但其核心依然被人們繼承,當代“崇尚德化”的理念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崇尚德化”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價值。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文化演變的相關知識。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依據題干要求“任意一點或整體,也可自擬論題”進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本題考查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本題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與開放性,總體難度偏高。
請各位考生在45-47題任選一題作答,多答以所選第一題計入總分。
45.(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
1864年,沙俄設立地方自治局以管理地方性經濟事務。財產資格和階級出身的限制確保族在民選機構中占絕對優勢,但農民和城鎮市民亦是機構的基本成份構成。地方自治改革之初,初等教育經費由農村公社承擔,教室簡陋,教師大多由識字的農民或退役士兵擔任。90年代,地方自治局開始提供大量低息貸款和無償資助用于學校及配套設施如附屬夜間收容所和圖書館的建設;越來越多地承擔教師工資、購置學習用品和取暖、照明、修繕校舍、雇傭更夫等開支;設立學校管理局進行調查和教育統計工作促使更多的人獲得初等教育。當然,地方自治局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土地稅,導致與土地息息相關的農民對這些舉措仍態度“冷漢”,令自治局人士大為光火。
--摘編自張廣翔、李青《19-20世紀初俄國地方自治局興學之舉》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世紀90年代沙俄初等教育改革的特點。(6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19世紀90年代沙俄初等教育改革的影響。(9分)
【答案】(1)特點:由地方自治機構主導;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加強對學校的監督、控制(其他歸納概括的答案亦可酌情給分,得出現具體的措施不得分)
(2)影響:(教育、文化視角)有利于民眾文化素質的提高;提高初等教育質量,為中等、高等教育輸送可塑之才;(政治視角)推動資產階級民主化進程;有利于地方積極性的發揮;(消極)不能根除貴族與農民在教育問題上的尖銳矛盾;改革舉措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人民群眾的經濟負擔。(答出任意4點)
【解析】本題考查歷史上重大改革。主要考查19世紀90年代沙俄教育改革的特點及影響。
解答本題關鍵是學生通過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沙俄19世紀90年代教育改革。主要考查學生基礎知識掌握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讀能力。
46.(15分)【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和二戰期間,軍事技術的迅速發展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海戰和兩棲作戰提供了技術基礎。隨著飛機制造技術和火控、瞄準技術的發展,艦載飛機成為海上主要火力突擊力量,航空母艦取代戰列艦成為海上支配力量。水下艦艇制造技術不僅使海軍擁有了新的海戰力量,并且潛艇在攻擊港灣和對陸地實施封鎖中極具軍事價值。雷達、聲吶及其他電子通信等方面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指揮控制系統,并由此產生了指揮艦。新型的登陸艦和水陸兩用坦克更加增強了登陸作戰的攻擊力和有效性。海上軍事技術的發展。最終促使海上大型特混艦隊出現。這樣,軍事技術便從作戰手段上規定了太平洋戰爭的基本樣式,先是大規模海上決戰,而后向登島作戰發展,登島作戰取決于海戰的結果。在歐洲戰場,由于德軍海上力量不足,盟軍的登陸作戰主要表現為航空兵和艦炮對登陸的火力支援和大規模運輸兵員和物資。由此可見,盟軍在太平洋戰爭和歐洲登陸作戰中主要采用的作戰樣式,很大程度上是由海上軍事技術的發展狀況所決定的。
--摘編自李元奎等《科學技術對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及形態的影響》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二戰期間海上軍事技術發展的主要表現。(6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同盟國海上軍事技術發展對二戰的影響。(9分)
【答案】(1)表現:艦載機技術發展;水下潛艇技術發展;雷達聲納技術發展。
(2)影響:改善了太平洋戰場盟軍的作戰實力;加大了對日軍的打擊;加速了二戰的勝利結束。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要求學生結合二戰的過程特征和影響來分析。
解答本題要搞清楚二戰的過程以及當時太平洋戰場發展的表現,學生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功底。
47.(15分)【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我國第一個《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由陳望道翻譯。新中國成立前,陳望道譯本在全國共發現17種版本。
《共產黨宣言》譯介版本部分刊布情況
著者
譯者
出版發行
出版日期、版次
備注
馬格斯
安格爾斯
陳望道
杜會主義研究社(上海)
1920年8月出版
馬格斯
安格爾斯
陳望道
杜會主義研究社(上海)
1924年9月第三版
56頁印
“總理遺囑”
馬克思
昂格士
陳望道
黨化設(漢口)
1927年1月分售處全國各省各大書店
封面印“蘇俄政策”
--摘編自陳紅娟《版本源流和底本甄別--陳望道<共產黨宣言>文本考辨》
材料二:毛澤東在1936年對斯諾談話時說:“有三本書特別深刻地銘記在我心中,使我樹立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我接受馬克思主義,認為它是對歷史的正確解釋,以后,一直沒有動搖過。這三本書是陳望道譯的《共產黨宣言》,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書,(另兩本是)考茨基著的《階級斗爭》以及柯卡普著的《社會主義史》。”
--摘自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
(1)根據材料一,概括陳望道的《共產黨宣言》譯介版本刊布的特點。(7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陳望道譯介的《共產黨宣言》對中國革命產生的影響。(8分)
【答案】(1)傳播時間久;版本多;傳播范圍廣;影響力大;受國內政治環境的影響。
(2)促進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使一批先進的中國人成為馬克思主義者;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條件;推動了中國民主革命的發展。
【解析】本題考查近代中國的歷史人物。考查陳望道的《共產黨宣言》譯介版本刊布的特點和影響。解題的關鍵是對材料的解讀,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概括即可。
本題考查對陳望道的《共產黨宣言》譯介版本刊布特點和影響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分析理解、歸納概括、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歷史試題
第7頁(共10頁)
歷史試題
第8頁(共10頁)
歷史試題
第9頁(共10頁)
歷史試題
第10頁(共10頁)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在此處鍵入]
絕密★啟用前
2020年全國高考歷史全真模擬卷
第02卷
文綜歷史卷
(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選擇題
共48分)
1、選擇題:本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4.
有學者認為“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與各諸侯國都是作為相對獨立的國際政治行為體并列存在,使得亥時期的大一統主要體現在土地、民心層面,而秦統一六國則最終實現了制度層面的天下大一統。”材料表岄先秦至秦朝時期“大一統內涵變化的主要趨勢(  )
A.
從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權
B.
民族認同感的增強
C.
各地區經濟聯系的加強
D.
中原文化已經統一
25.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寫道:“本富為上,末富次之,好富最下”,“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繡文不如倚市門”,“以末致財,用本守之”。這些觀念反映了(  )
A.
西漢政府放棄重農抑商政策
B.
休養生息導致經濟結構變化
C.
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極大提高
D.
司馬遷主張農工商并重發展
26.
宋初到南宋,宰相事權強化的趨勢明顯。宰相的事權包括兵權、財權、司法權,出現了由分割到集中的過程,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君主集權體制逐步遭到破壞
B.
適應政治中心南移的形勢
C.
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得以調和
D.
提高國家機構效能的需要
27.
明嘉靖后期,國家出現銀荒,隆慶元年(1567年),首次頒布《戶部庫藏錢法》:“買賣貨物,值銀一錢以上者,銀錢兼使;一錢以下者,止許用錢。”此舉說明(  )
A.
政府以立法的形式承認白銀的貨幣地位
B.
明政府法令的目的是限制白銀的使用
C.
政府注意規范商業經營形式
D.
政府意在強化重農抑商政策
28.
兩江總督張之洞奏稱:“蘇州開埠通商,所有籌辦縹絲、紡紗各廠及內河行駛小輪各事宜,除江寧、蘇州、上海各設商務總局,派員督飭辦理外,并照會在籍紳士分別經理。”這主要?反映出(  )
A.
官僚資本不斷擠壓吞噬民營企業
B.
開埠通商推動中國近代工業發展
C.
資本輸出成為列強侵華主要手段
D.
市場擴大刺激了蘇州絲織業發展
29.
《點石齋畫報》(1884年創刊,1898年停刊)是近代中國最早、影響最大的一份新聞畫報。其中有一期題為《飛舟窮北》的畫(如圖),根據美國的一篇報道,配文曰:“美國……有名匠造飛舟一艘,多其帆,如鳥革狀。能載二百人凌空使馭,將往窮北極,以廣眼界。”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
詳實地報道了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
B.
此刊應與《民報》同時在市面流通
C.
傳播新知是這一類刊物的首要特征
D.
表達了國人對西方工業文明的向往
30.
美國學者史華慈說:“在蘇維埃階段,毛澤東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農村戰略方面但他承認這是對城市無產階級運動的輔助。當毛澤東在西北樹立了精神領導權時,他的無產階級概念已經具有新的內容。”這里的“新的內容”(  )
A.
屬于新民主主義理論的組成部分
B.
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
C.
論述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理論
D.
闡述了工農武裝割據革命理論
31.
2019年11月5日-10日,習近平出席并宣告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這是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同時,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達到了全球最佳水平的77.9%”。這表明(  )
A.
中國旨在積極推進“經濟全球化”
B.
中國崛起并主導了國際貿易體系
C.
中國進口貿易量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D.
中國政府成功化解了國際貿易壁壘
32.
西方有說法認為,世界上傳印閱讀最廣的書,第一是《圣經》,第二就是《民法大全》,堪稱“法律圣經”。對“法律圣經”理解正確的是(  )
A.
羅馬法的具體規范后代法學家不可更改
B.
羅馬法的法律技術適用于任何歷史時期
C.
羅馬法已經完成了當今社會的立法工作
D.
羅馬法蘊涵的精神是近現代法律的先驅
33.
在1543年出版的《天體運行論》中,哥白尼提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中,達爾文提出了生物進化理論。兩種學說的共同意義是(  )
A.
提供了觀察世界的新視角
B.
推動了近代科學體系的形成
C.
肯定了人的價值尊嚴
D.
奠定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基礎
34.
赫魯曉夫上臺后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圖是1953至1963年蘇聯與世界實際GDP平均增長率對比(%)。對該圖信息解讀符合實際的是(  )
A.
沖擊斯大林模式,初期取得一定成效
B.
承認市場管理體制,造成了經濟混亂
C.
強化部門管理體制,降低生產積極性
D.
與美國軍備競賽,致使經濟全面滑坡
35.
1957年,美國作家凱魯亞克創作了小說《在路上》。書中主人公薩爾之所以“上路”,是因為白人的世界不能提供真實的、純粹的生活,中產階級所謂的理想和成功都是虛假的,因此他主動讓自己邊緣化,甘愿去做一個“白種黑人”。該作品反映了美國(  )
A.
人們對理想生活的向往
B.
黑人的政治地位提高
C.
學者對社會弊病的剖析
D.
民眾精神危機的嚴重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2分)
二、非選擇題:本卷共3題,共52分。(其中41-42為必答題,45-47為選答題)
41.
(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儒家論述的“天下”,其實往往關鍵在“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內,所共尊者一人耳”。……隨著核心區域逐漸擴大,一些原本的四夷漸漸融入中國,而漸漸膨脹的中國擁有了更遙遠的四夷,人們口中的“天下”,有時候指的是“中國”,有時候則包括了“中國”和“四夷”。漢代之后特別是到了隋唐,“天下”越來越兼帶“中國”與“四夷”。此后,在“天下”觀念里始終有“內…‘外”的區別,有“華”“夷”的不同,也有“尊”“卑”的差異。
--據黃興濤《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
材料二
鴉片戰爭后,對殖民侵略的反抗過程,也是從“華夷之辯”到中華民族的建構過程,正是同仇敵愾的反抗侵略斗爭,成就了中華民族;對滿族王權的反抗過程,同時也是“新民”的建構過程,將大清皇帝的子民改造為中華民國的國民。因此正如“民族國家”這個合成詞所表達的那樣,“民”標示著這個新國家的政治屬性,她不再是一家一姓之國家,而是人民之國家;“族”標示著這個新國家的文化屬性,她是中華民族之國家。
--據翟志勇《中華民族與中國認同--論憲法愛國主義》
材料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中國“天下觀”的特點,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0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近代前期推動中華民族觀念形成的歷史背景。(9分)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中國成立后實行民族平等政策的意義。(6分)
42.
(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們文化的優點,到底在哪里呢?
(一)我們的文化,最為廓然而大公。我們是以世界大同為主義的。我們的終極目的,在于平天下,治國只是中間的一個階段,也可說是平天下的一種手段。所以我們對于人家,總是盡誘掖提攜之責,從沒有壓迫榨取之事。人家自然愿意和我們親近,都歸向我們來。
(二)我們最崇尚德化,而鄙薄以力服人。所以最注重道德倫理。政治管束的力量,雖較松懈,社會團結的力量,卻極堅強。所以基礎極為穩固。
(三)從智識方面論:我們最普遍的觀念為易,我們大家所公認為最適當的手段是中庸。我們不論什么人,從沒有認環境為固定不變的,所以我們最不固執。
--摘編自呂思勉《初中標準教本?本國史)》(1935年版)
結合中國史知識,評析材料中的觀點(任意一點或整體,也可自擬論題),得出結論。(要求:結論不能重復材料中觀點,持論有據,論證充分,表述清晰。)(12分)
請各位考生在45-47題任選一題作答,多答以所選第一題計入總分。
45.(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
1864年,沙俄設立地方自治局以管理地方性經濟事務。財產資格和階級出身的限制確保族在民選機構中占絕對優勢,但農民和城鎮市民亦是機構的基本成份構成。地方自治改革之初,初等教育經費由農村公社承擔,教室簡陋,教師大多由識字的農民或退役士兵擔任。90年代,地方自治局開始提供大量低息貸款和無償資助用于學校及配套設施如附屬夜間收容所和圖書館的建設;越來越多地承擔教師工資、購置學習用品和取暖、照明、修繕校舍、雇傭更夫等開支;設立學校管理局進行調查和教育統計工作促使更多的人獲得初等教育。當然,地方自治局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土地稅,導致與土地息息相關的農民對這些舉措仍態度“冷漢”,令自治局人士大為光火。
--摘編自張廣翔、李青《19-20世紀初俄國地方自治局興學之舉》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世紀90年代沙俄初等教育改革的特點。(6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19世紀90年代沙俄初等教育改革的影響。(9分)
46.(15分)【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和二戰期間,軍事技術的迅速發展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海戰和兩棲作戰提供了技術基礎。隨著飛機制造技術和火控、瞄準技術的發展,艦載飛機成為海上主要火力突擊力量,航空母艦取代戰列艦成為海上支配力量。水下艦艇制造技術不僅使海軍擁有了新的海戰力量,并且潛艇在攻擊港灣和對陸地實施封鎖中極具軍事價值。雷達、聲吶及其他電子通信等方面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指揮控制系統,并由此產生了指揮艦。新型的登陸艦和水陸兩用坦克更加增強了登陸作戰的攻擊力和有效性。海上軍事技術的發展。最終促使海上大型特混艦隊出現。這樣,軍事技術便從作戰手段上規定了太平洋戰爭的基本樣式,先是大規模海上決戰,而后向登島作戰發展,登島作戰取決于海戰的結果。在歐洲戰場,由于德軍海上力量不足,盟軍的登陸作戰主要表現為航空兵和艦炮對登陸的火力支援和大規模運輸兵員和物資。由此可見,盟軍在太平洋戰爭和歐洲登陸作戰中主要采用的作戰樣式,很大程度上是由海上軍事技術的發展狀況所決定的。
--摘編自李元奎等《科學技術對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及形態的影響》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二戰期間海上軍事技術發展的主要表現。(6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同盟國海上軍事技術發展對二戰的影響。(9分)
47.(15分)【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我國第一個《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由陳望道翻譯。新中國成立前,陳望道譯本在全國共發現17種版本。
《共產黨宣言》譯介版本部分刊布情況
著者
譯者
出版發行
出版日期、版次
備注
馬格斯
安格爾斯
陳望道
杜會主義研究社(上海)
1920年8月出版
馬格斯
安格爾斯
陳望道
杜會主義研究社(上海)
1924年9月第三版
56頁印
“總理遺囑”
馬克思
昂格士
陳望道
黨化設(漢口)
1927年1月分售處全國各省各大書店
封面印“蘇俄政策”
--摘編自陳紅娟《版本源流和底本甄別--陳望道<共產黨宣言>文本考辨》
材料二:毛澤東在1936年對斯諾談話時說:“有三本書特別深刻地銘記在我心中,使我樹立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我接受馬克思主義,認為它是對歷史的正確解釋,以后,一直沒有動搖過。這三本書是陳望道譯的《共產黨宣言》,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書,(另兩本是)考茨基著的《階級斗爭》以及柯卡普著的《社會主義史》。”
--摘自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
(1)根據材料一,概括陳望道的《共產黨宣言》譯介版本刊布的特點。(7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陳望道譯介的《共產黨宣言》對中國革命產生的影響。(8分)
歷史試題
第3頁(共6頁)
歷史試題
第4頁(共6頁)
歷史試題
第1頁(共6頁)
歷史試題
第2頁(共6頁)2020年全國高考歷史全真模擬卷
第02卷
文綜歷史卷·答題卡
第Ⅰ卷(請用2B鉛筆填涂)
準考證號: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貼條形碼區
此欄考生禁填
缺考
標記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并認真檢查監考員所粘貼的條形碼。
2.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填空題和解答題必須用0.5
mm黑色簽字筆答題,不得用鉛筆或圓珠筆答題;字體工整、筆跡清晰。
3.請按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
5.正確填涂
注意事項
24
[A]
[B]
[C]
[D]25
[A]
[B]
[C]
[D]26
[A]
[B]
[C]
[D]27
[A]
[B]
[C]
[D]28
[A]
[B]
[C]
[D]
29
[A]
[B]
[C]
[D]30
[A]
[B]
[C]
[D]31
[A]
[B]
[C]
[D]32
[A]
[B]
[C]
[D]33
[A]
[B]
[C]
[D]
34
[A]
[B]
[C]
[D]35
[A]
[B]
[C]
[D]
第Ⅱ卷(請在各試題的答題區內作答)
41.(2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我選做第(
)題(1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歷史
第1頁(共6頁)
歷史
第2頁(共6頁)
歷史
第3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市| 德钦县| 夏津县| 渭源县| 黄梅县| 赣榆县| 招远市| 溧水县| 新巴尔虎左旗| 香格里拉县| 崇礼县| 绵竹市| 克山县| 鹤庆县| 博客| 五寨县| 建阳市| 太仓市| 缙云县| 齐齐哈尔市| 玛纳斯县| 宁陵县| 安阳县| 永定县| 页游| 甘洛县| 昭平县| 丹江口市| 霍邱县| 北川| 安溪县| 喜德县| 来安县| 钦州市| 屏边| 沧州市| 河北省| 若羌县| 浑源县| 西吉县| 芒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