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0年中考歷史二輪專題復習:三次科技革命考點歸納整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0年中考歷史二輪專題復習:三次科技革命考點歸納整理

資源簡介

為國家之間特別是大國經濟、政治、軍事競爭的焦點,發展高科技是當前世界各國的首要任務。在世界現近代史上,先后進行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人類由此進入了“蒸汽時代”;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則推動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時代”。
三次科技革命的發展成就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背景
資本的積累;科學理論的突破;市場的需求;勞動力的增長
時間
18世紀60年代—19世紀70年代
19世紀六七十年代—20世紀40年代
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后
開始國家
英國
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美國
主要標志
蒸汽機的發明及應用
電力的發明及應用
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
動力能源
煤炭
電力、石油
原子能、核能等
進入時代
蒸汽時代
電氣時代
信息時代
主要成就
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紡紗機(標志工業革命開始);1774年瓦特改進蒸汽機(主要特征);1825年火車機車試車成功(英國史蒂芬孫)
新能源的發展和利用:發電機、電動機、1879年愛迪生發明電燈(最主要特征)、1885年卡爾·本茨發明內燃機驅動的汽車、1903年萊特兄弟發明飛機、電話(貝爾)、無線電報(馬可尼)
電子計算機是現代信息技術的核心;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
給社會帶來的根本性變化
鞏固資本主義制度
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
推動社會信息化、現代化
影響
對世界的影響
提高生產力,鞏固資本主義制度;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英國成為世界霸主;自由資本主義發展,殖民擴張以商品輸出為主
壟斷與壟斷組織形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帝國主義列強以資本輸出為主要經濟侵略手段;導致一戰爆發
引起世界經濟結構和社會生活結構的變化;推動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
對中國的影響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自然經濟開始解體,近代工業產生;開始向西方學習科學技術
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狂潮,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中國人民救亡運動高漲
中國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積極推進改革開放
拓展提升
1.每次科技革命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變化帶來了哪些重要影響?
第一次: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帶來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第一次飛躍;工業革命的完成使歐洲主要國家的資本主義制度最終確立起來;使一些歐美國家成為力量強大的工業國,它們以武力打開許多亞非拉國家和地區的大門,掠奪原料,傾銷商品,進行殘酷的剝削。
第二次:人類從此由蒸汽時代跨進了電氣時代,生產力有了巨大的飛躍,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進入帝國主義階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第三次:新的科技革命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的蒸汽革命和電力革命,它使生產工具更新——自動化、智能化,勞動對象發生深刻的變革;勞動者文化技術水平提高;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進一步發展。
2.三次科技革命對世界格局的影響。
第一次:主要是確立了資產階級在世界的統治地位;英國成為世界霸主;東方從屬于西方。
第二次:由于各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之間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不斷激化,形成兩大軍事侵略集團,最終導致一戰的爆發。
第三次:各國抓住這次發展的機遇,經濟發展迅速,特別是歐共體和日本,對美國經濟霸主地位形成挑戰,使得世界格局向多極化趨勢發展。
3.三次科技革命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第一次科技革命:火車機車、汽船等發明的出現,使交通運輸變得快捷方便。
第二次科技革命:愛迪生發明耐用電燈泡,給人類帶來光明,大大延長了工作、娛樂時間。有線電報、有線電話和無線電報的發明,解決了通訊的不便和時間的浪費。
第三次科技革命:計算機的出現為人們的學習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生物工程的發展為人類提供所需的各種產品和服務。
4.三次科技革命中,中國滯后的原因。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的中國是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與世隔絕,使我們錯失了機遇。
第二次科技革命時的中國未能全面革新政治經濟制度,最終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中外反動勢力的壓迫下,中國又一次錯失良機。
第三次科技革命時,中國長期處于戰爭、混亂的狀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經濟封鎖。
5.我們應該如何應對第三次科技革命(知識經濟)?
(1)從國家層面來講: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為科技的發展奠定物質基礎;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建立知識創新體系;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科學發展觀;努力推進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2)從個人層面來講:努力學習,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注重對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6.對科技創新的基本認識。
(1)社會的每一次進步與發展,都離不開科技的創新,每一次科技創新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發展。
(2)科技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
(3)當今世界的競爭取決于各國的經濟實力,而經濟實力又取決于各國的科技實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义县| 西和县| 岗巴县| 延吉市| 咸阳市| 旅游| 西城区| 板桥市| 陇川县| 山西省| 调兵山市| 房山区| 秭归县| 大化| 象山县| 晴隆县| 射阳县| 兴文县| 秦皇岛市| 崇仁县| 大悟县| 咸宁市| 万宁市| 宜州市| 封开县| 左贡县| 始兴县| 金乡县| 栖霞市| 翁牛特旗| 济南市| 遂平县| 石景山区| 瑞丽市| 邵东县| 丹凤县| 大城县| 漯河市| 内黄县| 芜湖市| 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