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信息技術?必修二?信息系統與社會?主要知識點復習第一單元?走進“全新”信息社會?一、核心概念?1.?信息技術(Information?Technology,IT)是指在信息的獲取、整理、加工、存儲、傳遞和利用過程中所采用的技術和方法。?2.?信息系統(information?system)是由人員、硬件、軟件、數據和網絡構成的人機交互系統,主要用于信息的輸入、存儲、處理和輸出。?二、信息社會的特征:網絡社會、數字生活、在線政府、信息經濟?三、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1、網絡互聯的移動化和泛在化?2、信息處理的集中化和大數據化?3、信息服務的智能化和個性化四、信息技術對社會的影響?1.?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極大地促進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使得勞動生產率進一步提高。2.?對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影響?信息技術使人們可以享受便捷和高效的數字化生活,滿足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個性化、自主化需求,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然而,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產生了數字鴻溝,信息技術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的發展差距會越來越大。另外,人們過度使用智能手機和網絡社交媒體,也會導致很多“低頭族”沉溺網絡而身心受損。?3.?對科技進步的影響????信息技術可以助力各領域的科技創新,改善科研條件和手段,不斷提高科研工作效率,提升自主創新研發能力。?五、公交IC卡收費系統的核心功能:自動化收費。?六、公交IC卡收費系統三個子系統:刷卡付費、售卡充值和交易結算。?七、信息系統的組成:硬件、軟件、通信系統、數據和人員。?八、信息系統的功能:信息的輸入、存儲、處理、輸出和控制。?九、信息系統應用的優勢與局限?1、應用的優勢?(1)?通過有效利用信息系統,用戶可以節省時間,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獲得高質量的商品和服務,享受便利的生活。?(2)?通過應用信息系統,企業/組織可以提高業務的管理水平和決策水平,為用戶提供優質的商品和服務,從而贏得競爭優勢。?2、應用的局限?(1)具有功能邊界(2)具有適用范圍(3)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第二單元?信息系統的硬件和軟件?一、核心概念?1.?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2.?移動終端(Mobile?Terminal,MT),又稱為移動通信終端,指可以在移動中使用的計算機設備,包括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POS機、車載電腦、可穿戴設備等。-3.?服務器(server)是專門給網絡中其他計算機或設備提供一種或多種服務的高性能計算機。?4.?系統軟件(system?software)是控制和管理計算機及外部設備,支持應用軟件開發和運行的相關程序集合?5.?應用軟件(application?software)是為了某種特定的用途而開發的軟件。?二、計算機硬件分為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五個部分,其中運算器和控制器合稱中央處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1.?按數據保存的方式分類,存儲器可以分為只讀存儲器(ROM)和隨機訪問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是永久性存儲,用來保存計算機的基本信息。隨機訪問存儲器作為計算機的主存儲器,用來暫時存儲程序、數據和中間結果,一旦斷電所存儲的數據將隨之丟失。?2.?計算機中的存儲器主要有寄存器、高速緩存、主存儲器(內存)、輔助存儲器(外存)等。3.?主存儲器(內存)用來存儲正在執行中的程序和數據,是臨時性存儲。主存儲器中的數據會隨著應用程序或計算機的關閉而清空。?4.?輔助存儲器(外存)用來儲存需要長久保存的大量數據和程序,是永久性保存,通常由存儲設備和存儲介質兩部分組成。?5.?1B為1字節,包含8個二進制位。?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6.?常用的輔助存儲器有磁介質存儲器、光存儲設備和固態存儲器。?7.?常用的輸入設備:鼠標、鍵盤、觸摸屏、麥克風、掃描儀、攝像頭、繪圖板、操縱桿、體感設備、射頻識別設備等。?8.?常用的輸出設備:顯示器、觸摸屏、打印機、音箱、繪圖儀、投影儀和3D打印機等。?三、馮·諾依曼結構計算機?1.?采用二進制形式表示指令和數據?2.?計算機硬件包括控制器、運算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五大基本部件?3.?采用存儲程序和程序控制自動執行的工作方式四、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1.?輸入設備接受外界信息(程序和數據),控制器發出指令將數據送入內存?2.?控制器向內存發出取指令命令,程序指令逐條送入控制器?3.?控制器對指令進行譯碼,并根據指令的操作要求,向存儲器和運算器發出存數、取數命令和運算命令?4.?運算器進行計算,并把計算結果保存在內存中?5.?在控制器發出的取數和輸出命令的執行下,保存在內存中的數據被讀取,通過輸出設備輸出計算結果五、移動終端的硬件組成:計算機核心硬件、通信模塊、傳感器、自然輸入/輸出設備?六、計算機和移動終端在信息系統中的作用:?計算機是信息系統的物質基礎,有了計算機,信息系統才可以完成數據的輸入、存儲、處理、輸出等一系列重要的工作。而移動終端則使得信息系統處理信息不受時空限制,增加了信息系統應用的靈活性和便捷性。?七、操作系統是管理和控制計算機硬件與軟件資源的計算機程序,是直接運行在計算機“裸機”上最基本的系統軟件。每臺計算機都必須有操作系統(移動設備上的操作系統也稱為移動操作系統),才能運行各種應用程序和控制計算機外設。常見的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Windows、Unix、Linux、Chrome?OS、Mac?OS。?常見的服務器操作系統:Windows?Server、Mac?OS?X?Sever、Unix、Linux。移動端操作系統:iOS、Android。?八、軟件開發的步驟:需求分析、系統設計、編碼、軟件測試、投放使用。?九、軟件和硬件的關系?1、互相依存?硬件是軟件賴以工作的物質基礎,軟件的正常工作是硬件發揮作用的保障。計算機必須要配備完善的軟件系統才能正常工作,充分發揮硬件的各種功能。?2、協同發展?計算機軟件隨硬件技術的迅速發展而發展,而軟件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又促進硬件的更新,兩者密切地交織發展,缺一不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