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圈》課堂教學設計課型新課課時1課題7-2-3生物圈教學目標1.描述生物圈的范圍、組成,地球上生命活動最旺盛的區域。2.通過與前面所學不同的生態系統對比,闡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3.通過調查人類活動對于生物圈的積極和消極的影響,確立環保、保護生物圈的意識。教學重點1.生物圈的概念;2.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教學難點模擬探究實驗—溫室效應的形成原因和危害。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項目準備】準備模擬溫室效應形成的實驗器材:玻璃錐形瓶、溫度計、細線、鐵架臺、瓶塞或保鮮膜等。【項目設置一】生物圈展示最新太空圖片,層層問題激發學生回答、思考。之后學生自學獲得關于生物圈組成范圍以及地球生命活動最旺盛區域的知識。【指導調控】1.展示最新太空圖片,層層問題激發學生回答、思考。通過解決不同的問題獲得相關的知識。問題:①_____是目前已知唯一有生命的星球?②生命為什么能在地球上生活?③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有生命嗎?②→地球具備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③→地球上生命生態系統:存在的領域環境+生物↓↓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2.學生回答時,教師簡要板書第二問的答案,根據學生狀態,展示相關地理知識,3.教師強調生命在生物圈并不是平均存在的,有一個生命活動最旺盛區域:地表以上和水面以下各100m。【歸納總結】大氣圈的下層、水圈、土壤巖石圈的表面及活動于三圈之中的生物共同組成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項目設置二】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1.學生展示結束,師生共同總結2.實驗--模擬溫室效應的形成【指導調控】⑴ppt設置如下問題,幫助學生深層次理解實驗①設置3只溫度計的目的:_________②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瓶蓋模擬了大氣中的_________⑵視情況做“開門”等行為幫助學生分析偶發實驗現象。【歸納總結】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人是對生物圈影響最大的生物,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既有積極影響,如植樹造林、建立自然保護區等,但是有很多活動對生物圈造成了消極影響,如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大氣污染中尤以溫室效應引人關注。【拓展提升】夏天,為什么不能把寵物關在陽光照射下的汽車內?汽車的屏蔽會造成類似溫室效應的現象,車內溫度上升過高會影響到車內寵物的生命。【自主完成】自己搜集資料,制作ppt或自選形式準備展示“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自主完成】1.①地球;②地球上有氧氣/空氣、水、光、食物等;③一時不敢肯定或持肯定/否定態度2.自學課本P104正文2-3段,完成項目書P31“課堂沖關一”。【交流展示】小組內訂正答案沖關一1生物生活領域大氣圈水土壤大2地表水面1003陽光空氣水溫度營養生存【交流展示】學生以ppt或其他形式介紹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一組展示積極影響一組展示消極影響【小組合作】1.課上完成實驗、記錄實驗現象。按要求記錄初始溫度、之后于5min、10min、15min記錄三次溫度。實驗現象:三只溫度計的示數都升高,溫度由高到低一般是蓋蓋的玻璃瓶、沒有蓋蓋的玻璃瓶、空氣中的溫度計。偶發現象:空氣中溫度計示數先上升,之后有小幅度的下降。2.分析實驗①--設置對照;②--實驗現象:三只溫度計的示數都升高,溫度由高到低一般是蓋蓋的玻璃瓶、沒有蓋蓋的玻璃瓶、空氣中的溫度計(陽光充足、直射狀態下);③--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等)玻璃瓶阻擋了熱的擴散、有蓋的玻璃瓶更是如此。偶發現象原因:風、光線照射角度(上課時當場完成實驗、實驗裝置位于教師窗戶)等。作業布置1.完成項目書P31《評價激勵》,2.預習第三章人類與自然界的協調發展。板書設計第三節生物圈1.2.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積極影響:植樹造林、建立自然保護區消極影響:環境污染、環境破壞3.實驗--模擬溫室效應的形成教學反思1.本節課設計思路具有很好的邏輯性,且每個環節采取了不同的手段、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但無論哪種手段、哪種形式、哪種方法都努力體現了課程改革的新理念:①課下自學搜集制作并展示多媒體課件既放寬了學生的視野,又鍛煉了學生的能力,②教學活動實現了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③分組合作培養了自信心和集體主義感,④支離破碎的環境喚起學生的疼惜與良知等。2.注意引入具體數字介紹生物圈的厚度,地球直徑—12750km、生物圈厚度—20km,如此與地球整體相比,便可以很形象解釋生物圈如一張薄紙的厚度。所有生物大氣圈下層水圈全部土壤巖石圈表面生物圈生活領域----最大的生態系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