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節性狀遺傳有一定的規律性教案一、教學目標:1.簡述基因型和生物性狀的關系;并能舉例說明基因和等位基因等相關概念的關系;2.通過活動認識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以及辨認出一對基因在染色體得位置;學會根據生物的性狀表現,判斷一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3.學會根據生物的性狀表現,寫出生物的基因型。4.通過精心設置的一系列問題,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的能力;5.通過認識基因型和表現型的關系,使學生認識性狀遺傳的本質,培養學生運用唯物主義世界觀認識世界的基本觀點和學生的科學精神。二、教學重難點:1.重點:①等位基因;②基因型與表現型的關系;③活動:制作一對位于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使其明白一對等位基因在一對染色體上的位置。2.難點:①等位基因與基因型的關系②一對等位基因在一對常染色體上的位置。三、教學方法:講授法、啟發式教學法、談話法、討論法四、課前準備:一瓶漿糊、一疊彩色紙、剪刀、大小寫字母五、教學過程:環節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1.活動一:找親人,看誰找得又準又快通過設置學生所熟悉的名人(成龍、鄧小平、劉亦菲、周杰倫)使學生明白親代的性狀能在子代遺傳,從而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打下基礎,也比較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2.通過播放一副全家福的相片和四只顏色各異的鸚鵡,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這兩家子一個長得很像,一個卻形態各異。問題和PPT圖片導入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性狀遺傳有一定的規律性環節二:激發興趣,學習新課1.展示學習目標(1)簡述基因型和性狀的關系;(2)區別基因和等位基因;(3)區別基因型和表現型;(4)區別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5)區別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2.向學生介紹現代遺傳學之父“孟德爾”3.通過展示染色體和一系列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形成等位基因、顯性基因、隱性基因的概念。觀察一對染色體。系例問題:(1)控制生物性狀的基本單位是什么?(2)基因位于細胞的什么地方?(3)什么是一對染色體?(4)什么叫做一對等位基因?4.找一找,數一數。鞏固本環節的知識點。環節三:寓教于樂,自主學習1.給我們AA,aa這樣兩個相同的基因取個名字吧?引出“表現型”和“基因型”的知識點。2.表現型和基因型的概念基因型:在遺傳學中,生物個體的基因組成,如AA、Aa、aa等用字母表示的,叫做這個個體的基因型。表現型:生物個體的某一具體的性狀表現,如有耳垂、無耳垂等用文字表示的,叫做這個個體的表現型。3.圖解顯性性狀與顯性基因,隱性基因與隱性基因的關系。4.總結基因型和表現型的規律。5.配子的分配規律。環節四:課外知識,課外延伸1.通過學生展示近期內人類在基因工程方面所取得的成績。2.想一想,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因為小明是雙眼皮,所以小明一定沒有單眼皮基因。(2)表現型相同的生物,其基因型一定相同。3.通過述說一個有關形狀遺傳的生物現象,在這個過程之中為后面的教學過程設疑:人的有耳垂和無耳垂現象:一對夫婦,父親有耳垂,母親無耳垂,生的子女有耳垂,子女沒有繼承母親的基因嗎?而另一對夫婦都有耳垂,卻生了一個無耳垂的女兒,難道女兒不是親生的?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很快進入了學習的狀態。4.學習精卵細胞結合及其中染色體分配的情況環節五:鞏固練習,總結反思知識大PK(鞏固練習)1.單項選擇題。(1)下列哪位生物學家在豌豆雜交實驗過程中發現了遺傳規律()。A.達爾文B.孟德爾C.袁隆平D.林奈(2)一個人是有耳垂還是無耳垂,決定于這個人的()。A.基因組成B.染色體組成C.DNA組成D.蛋白質組成2.填空題。小明對家庭成員性狀進行調查時,發現自己無酒窩,而他父母都有酒窩。據此分析回答問題。(1)一般情況下,控制性狀的基因有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之分,那么有酒窩基為,無酒窩基因為。(填顯性基因/隱性基因)(2)若用A表示顯性基因,a表示隱性基因,那么小明的基因型為。(3)控制小明無酒窩的基因一個來自,一個來自。3.判斷題。(1)隱性性狀是指不能表現出來的性狀。()(2)能夠遺傳的性狀都是顯性性狀。()(3)基因型不同的生物體,其表現型有可能相同。()教師和學生對本節課進行課后反思1.由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課后反思,并提出自己的問題,由師生共同解決。學生嘗試著說出和背誦本節課的生物概念2.通過師生問答的方式復習本節的學習內容。(1)說出一對等位基因(2)表現型與基因型的關系環節六:課后練習,布置作業1.課后練習:周周清十七2.布置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