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動物運動的形成(第1課時)一、設計思路新課程強調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本節教學中,以學生自己的觀察、探究、交流和討論以為主,以教師適時的啟發和點撥為輔,在平等和諧的氣氛中共同達成教學目標。二、教材分析在學習動物運動方式的基礎上,本節進一步探討動物運動的形成,為后面學習動物的行為打下基礎。人體的運動系統是由骨、骨連接、骨骼、骨骼肌組成的。人體的每塊骨都是一個器官。教材中以長骨為例闡述骨的結構及其與功能的適應性。通過實驗探究骨是由有機物和無機物兩大類物質組成的,這兩大類物質的比例決定著骨的硬度和韌性。三、教學目標1.知識(1)觀察辨認長骨的主要結構(2)解釋骨的結構如何與功能相適應(3)說明骨的特性與骨成分之間的關系2.能力(1)培養學生觀察、實驗操作的能力(2)培養學生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和方法(3)培養學生在科學探究過程中的交流合作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認同和自覺養成坐、立、行的正確姿勢(2)關注骨健康,預防骨疾病四、教學重點1.長骨的結構與功能的適應2.骨的成分和特性五、教學難點1.骨的結構和組成成分與其功能的關系2.組織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探究活動六、教學準備1.準備新鮮的羊長骨、魚肋骨、雞的下肢骨以及其他形狀的骨。2.準備實驗中可能用到的藥品和器材。七、教學策略1.教學方法學生觀察、探究、交流和討論與教師的啟發點撥相結合2.課時安排1課時八、教學前瞻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作為組織者,教師應該有效地創設豐富的問題串,引發學生的質疑,進而進行主動的思考;探究的目的不是為了單純的尋求實驗的結果,而是體驗科學的過程和方法。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給學生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為學生提供創造的空間。九、教學過程教學步驟教師的組織和引導學生活動教學意圖????導入新課1.提問:(1)動物運動的意義是什么?(2)人和動物之所以能運動與自身的什么系統密切相關?(3)運動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2.概述運動系統的組成???閱讀教材相關內容???使學生明確動物的運動除了與運動系統密切相關外還需其他系統的配合???推進新課一、骨(一)骨的結構和功能1.演示課前收集的幾種不同形態的骨,請學生說出骨的形態類型2.請各實驗組解剖觀察哺乳動物的長骨并結合教材中的相關圖文辨認長骨的結構,說出長骨各部分的功能3.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1)你認為骨屬于細胞組織還是器官?為什么?(2)你觀察到的長骨是中空的還是實心的?血管和神經位于長骨的什么部位?你認為這些血管和神經有什么作用?(3)幼年時骨為什么能長長、長粗呢?(4)骨折后為什么會愈合?(5)你試說一說長骨有哪些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特征呢?4.師生共同列表總結骨的結構和功能骨結構組成位置及特點功能????????????認真觀察、低聲交流小組合作閱讀教材觀察解剖(結合教材提供的方法步驟)????思考、交流、討論、回答?????????與教師共同完成表格的設計和填寫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通過觀察知道骨的形態類型培養學生交流合作和自學的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和實驗操作的能力使學生明確長骨的結構組成及各部分的重要功能?????????嘗試解釋骨的結構是如何與功能相適應的使學生初步學會利用表格來歸納、總結所學知識(二)骨的成分和特征1.請學生彎曲魚的肋骨,說出骨的特征2.提問:骨為什么具有這種特征?3.列舉電視廣告啟發學生做出假設:骨的硬度和無機物(鈣)有關,彈性和有機物(蛋白質)有關4.請學生閱讀教材,確認骨的主要成分及含量5.引導學生合理制訂并實施實驗計劃(提醒學生在使用酒精燈和鹽酸時要注意安全)6.師生共同總結骨的特征與骨成分間的關系7.聯系生活,應用知識(1)青少年為什么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勢?(2)為什么體育鍛煉能使骨長的更加粗壯堅固?動手體驗思考回答???聯想生活經驗嘗試作出假設?????交流討論分工合作制訂并實施實驗計劃?啟發學生利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嘗試性地解釋提出的問題?使學生能說出骨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培養學生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使學生初步掌握科學探索的一般過程及方法,在科學探究中發展交流、合作能力使學生能夠說明骨的特性與成分間的關系使學生認同和自覺養成坐、立、行的正確姿勢使學生關注骨健康,預防骨疾病十、問題探討1.骨質疏松表現為骨骼呈現中空疏松、脆弱易骨折等。骨質疏松是一個緩慢而持續多年的過程,大夫或患者本人對它尚未察覺時,可能發生意外的骨折。所以,有人把骨質疏松成為隱蔽的骨鈣盜竊者。討論:(1)你認為引起骨質疏松的原因可能有哪些?(2)為什么長期酗酒者更容易發生意外骨折?2.我國大約有幾百萬白血病患者掙扎在死亡線上,對于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說,骨髓移植是有效的治療方法,其前提是在骨髓庫中找到配型相合的骨髓,而我國大陸目前骨髓庫中僅有約5萬余份登記資料。討論:(1)你愿意捐獻骨髓嗎?捐獻骨髓對身體有害嗎?(2)如果配型相合,你知道從哪里抽取骨髓嗎?十一、教學反思1.成功之處本節課較充分的體現了新課程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理念,著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了他們的主體作用。2.存在的不足(1)課前沒有考慮到少部分同學合作交流的能力略有欠缺,不能充分參與到活動中。今后應當在活動中細化方案,明確分工,盡量促進每位學生的發展。(2)應當注意教學時間的分配,把握好教學節奏,否則一節課難以完成教學任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