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教案設計近年來,二維碼因其載體靈活、形式簡便、信息傳遞快等優勢在各領域火速升溫。本教案以蘇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級下冊《探究某種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為主題,對原有教材進行二次開發,嵌入攜帶數字化信息資源的二維碼,形成二維碼復合學習材料,并作出教案設計。一.學習內容分析《探究某種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選自蘇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級下冊第26章第1節,教材通過文字形式引導學生領會酸雨對動植物的危害,進而感悟環境污染對于生物的影響、引導學生樹立環保意識。本節學習的酸雨知識,涉及初三化學知識,教材沒有具體說明,大多學生缺乏相關知識儲備,靜態的文字無法幫助學生感知實驗的動態過程。基于以上分析,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組織學生利用二維碼復合學習材料開展探究學習。二.學習需求分析傳統初中生物探究學習一般采用播放多媒體的形式,學生針對統一播放的視頻進行討論,形式單一,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二維碼技術對現有生物教材進行二次開發,以多媒體的形式呈現紙質教材,學生可以按需學習,自主調整學習步調。移動設備還可以增強學習活動吸引力,讓學生主動的對資源與信息進行分類與處理,提升其信息處理能力。三.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通過對學習資源的分析,了解酸雨的成因與危害。2.能力目標初步設計方案探究酸雨對生物產生的影響。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了解酸雨對生物的影響,樹立環境保護是每個人責無旁貸的使命的觀念。四.學情分析1.教學重點:了解酸雨的成因與危害。2.教學難點:探究酸雨對生物產生影響的實驗方案設計。3.教學方法:利用二維碼復合學習材料開展探究學習。4.教學安排:1課時5.教學用具:智能手機,二維碼復合學習材料五.教學過程學習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情境導入階段激發起學生進行探究的興趣。從現實生活中嚴重的環境污染出發,指出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的危害,拉近酸雨與學生的距離,進而激發學生想要保護環境,延續生存的學習興趣,引入今天所學的酸雨概念。通過教師的介紹,激發起進行探究的興趣。問題呈現階段提供設計好的二維碼復合學習材料。布置本課探究學習任務:酸雨是什么?酸雨是怎么形成的?酸雨對生物有什么危害?如何減少酸雨的形成?學生以小組協作形式,基于二維碼復合學習材料進行學習,學習完畢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成果匯報。探究實施階段對各小組的探究學習提供技術上的幫助、指導。幫助學生利用手機獲取教師設計好的學習素材,與紙質文本相連接,多角度進行學習,主動對信息資源進行加工和建構。以小組形式,基于二維碼復合學習材料中創設的探究問題情境,針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學習。通過掃描二維碼,利用手機獲取教師設計好的學習素材,與紙質文本相連接,多角度進行學習,主動對信息資源進行加工和建構。還可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相互啟發、增進彼此交流,共同完成教師提出的問題,培養了學生對信息的分析加工能力和對問題的解決能力。總結評價階段各個小組發言之后,教師針對該組的探究情況進行評價,指出問題所在,對學生鼓勵、賞識。教師的總結與小組間的互評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探究學習的方式方法,促進今后同類型學習中的知識遷移。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討論后,學生結合在探究過程中記錄與總結的相關信息進行小組匯報。組與組之間也可以進行互評,交流經驗、碰撞思維。六、教學反思二維碼復合學習材料易制作、成本低,可以多次編輯、改良,相對于平板電腦或其他電子教材,其在教育教學領域有一定應用潛力。由于能力和精力有限,對二維碼技術支持的初中生物課外探究學習模式未能進行研究。如何結合教育實際,更好地挖掘二維碼技術在輔助初中生物課堂探究式學習活動中的潛力,還需要更多的積累與實踐。附件:二維碼復合學習材料一.二維碼生成和識讀1.利用互聯網上的已有工具編碼所需文本2.進入上述網站或其他二維碼生成網站,利用生成器,輸入要嵌入的信息(文本、網址、文件、圖片均可)生成相應二維碼即可。3.保存生成的二維碼,根據需要將其插入到相關文檔。4.在移動設備上安裝合適的解碼器,目前許多手機軟件都集成了二維碼的掃描功能,如微信、新浪微博客戶端等。5.利用移動設備,打開二維碼解碼軟件,利用攝像頭掃描文檔中的二維碼,嵌入的文字、圖片和視音頻等信息將被快速呈現。二、二維碼復合學習材料1.材料一了解酸雨的概念和成因。圖文知識的內容取自教材。在介紹酸雨概念的文字附近,引入第一個二維碼,用來補充PH值的相關知識,為學生搭建注釋性支架,也為材料二中學習調配模擬酸雨溶液做好知識鋪墊。酸雨的成因以教材中的示意圖呈現,在圖片附近引入兩個二維碼,掃碼可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縮減酸雨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距離。在作答和記錄區要求學生根據示意圖和音頻總結酸雨成因,學生在梳理知識點及歸納總結的過程培養了對信息的分析和處理能力。2.材料二主要是酸雨對動植物生存影響的兩個模擬實驗。利用PH值小于5的酸雨模擬液測試其對綠豆種子萌發和對金魚生存的影響。引入了兩個二維碼分別鏈接相應的實驗視頻,實現情境性支架作用,將學生帶入實驗情境中,快速看到實驗過程及結果,通過實驗發現酸雨對動植物的危害,記錄實驗數據并總結歸納實驗結論。3.材料三總結酸雨對動植物危害、對建筑、雕塑等景觀的破壞及酸雨的防治。嵌入的第一個二維碼提供學習指導信息,提示學生在解答困難時可以掃碼求助,起到向導性支架作用。指導信息以啟發的形式幫助學生尋找解答問題的側重點,而非直接呈現答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學習情況自主選擇是否利用幫助信息。第二個二維碼為學生拓展硫酸與碳酸鈣進行反應的化學知識,輔助學生理解酸雨對建筑、雕塑等景觀的腐蝕。學生在學習了酸雨的概念、成因和危害后,最終嘗試提出防治酸雨措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