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4章人類對疾病的抵御第2節傳染病的預防第2課時教學設計一、設計思想學會預防傳染病,是學生健康生活的基本能力。本節課中傳染病的預防是重點,在本節課設計時充分考慮學生實際,讓課堂更生活化、人文化,同時設計多樣化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提高預防傳染病的能力。1.讓課堂教學更生活化通過本節課學習,將使學生對傳染病的危害與預防知識和技能有所提高。在設計傳染病的傳播途徑時,安排與醫生連線,讓學生了解蘇州地區春季醫院接診傳染病的主要類型,通過學生小組資料分析讓學生知道常見傳染病的傳播途徑與預防措施。2.讓課堂教學更人文化本節課用暢銷小說《島》引入,介紹二戰期間雅典用小島來隔離麻風病病人,上演傳染病人與親人悲歡離合的故事。又以《島》結束讓學生扮演城市管理者,來決策怎樣來預防傳染病的流行。達成我們在學習掌握預防傳染病的措施的同時,也需要關注傳染病人,給傳染病人與關懷與戰勝病魔的信心的情感體驗。3.讓學習方式多樣化以“握手游戲”來模擬傳染病的傳播,操作簡便,可操作性強,是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體驗“洗手”可有效預防某些傳染病。在傳染病“傳播途徑”教學設計時,采用小組分析資料,討論,演講來提高學生資料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在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教學內容設計時,通過小組決策來制定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充分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二、教材分析本節課為該章節第2課時,學生對傳染病的概念,病原體的類型等在上一課時已有初步了解,因此本節課注重對各類傳染病的分析,從而形成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概念,針對三個概念分別采取相應措施,來有效地預防傳染病。(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分析血吸蟲的生活史,描述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2)說出本地常見春季傳染病的傳播途徑。(3)說出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2.能力目標(1)通過模擬探究,鼓勵、培養參與探究、樂于探究、善于探究以及分析問題能力。(2)能過資料分析,能對資料進行處理,將常見春季傳染病的預防應用到生活中。(3)通過演講、小組決策提高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通過模擬接觸傳染活動來體驗病原體的傳播途徑,獲得健康生活的情感體驗。(2)感知良好的衛生習慣對預防傳染病的重要性(3)讓學生在關注傳染病的同時,更關注傳染病人,給傳染病人以人文關懷的態度(二).教學重點描述傳染病的三個環節,并能運用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指導學生健康地生活(三)教學難點分析血吸蟲的生活史,在春季常見傳染病實例中分析傳染病的三個環節,以及如何有效預防傳染病三、教學過程活動環節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設計意圖新課導入了解傳染病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帶來的危害。介紹《島》這本小書在二戰期間預防麻風病當地采取的措施認同健康生活的重要性,關注傳染病的同時,也應關注傳染病人。握手模擬傳染病的傳播四位學生上臺與教師握手,并依次說出沾上面粉后的感受及時將要采取的措施。告知如果這些面粉就是細菌,“你有什么感受?”、“首先想想到的是什么?”、“你會采取什么措施”讓學生真實體驗接觸傳染的過程,認同“洗手”可以預防某些接觸傳播的傳染病。學生分組計算“如果一個人手上帶有細菌,你已與十個學生握手,這些學生又分別與另外十個學生握手。那么,你把這種病菌傳給了多少人?”,得出結論。教師給出超鏈接—數學問題,給予學生討論空間。讓學生在學習中熟練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物學問題學生小組討論,握手中病原體傳播的三個環節。一位學生上臺再與教師握手,形象展示三個環節。給出討論問題:如果面粉代表麻風桿菌,它的傳播需要哪些環節呢?重現與一位學生握手過程,引入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在體驗中形象地展示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基本環節,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分析血吸蟲病的傳播途徑學生分析課本上血吸蟲病的傳播途徑,給合信息庫相關知識,了解血吸蟲病的預防措施。并分小組回答教師給出的問題。介紹血吸蟲病的危害,引導學生分析課本血吸蟲的生活史,給出問題“1.血吸蟲的中間宿主是誰?2.血吸蟲的最終宿主是誰?3.你對防治血吸蟲病有什么好的建議?”通過問題引導,指導學生分析資料,提高學生資料分析、處理能力。學生觀看視頻資料,修正錯誤觀點教師播放“血吸蟲病的預防”視頻資料讓學生加深對血吸蟲病危害的情感體驗。蘇州地區春季常見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學生觀看視頻,了解春季常見傳染病的類型。分小組分析資料,詳細了解每種傳染病的病原體類型、傳播的主要途徑與有效的預防措施教師聯線醫生,讓醫生介紹了解春季常見傳染病的類型。教師提供“流感”、“諾如病毒”、“手足口病”、“水痘”等傳染病文本資料。讓課堂聯系生活實際,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小組推選演講者上臺演講對每種傳染病的認識組織學生上臺演講,總結,常見的傳播途徑的傳染病的分類。提高學生小組合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分析教材中6項具體措施,得出在傳染病預防中可針對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采取相應的措施,切斷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預防傳染病的傳播。教師給出6項具體措施,引導學生分析每項措施針對的是哪個環節。通過總結歸納讓學生了解預防傳染病措施后面的一些規律,從而進一步指導我們健康地生活學生小組作為一個團隊,分別提出一些具體的措施。然后分小組介紹每個小組的決策,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當我們社會中突然爆發出一種未知的新的病毒,你們每個小組作為一個決策團隊,你們會采取什么措施。每個小組開始討論決策,選出你們一致認同的一條措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應用到具體生活中,同時引導學生在關注傳染病預防的同時,更應關注傳染病人,給予病人關懷的情感體驗。總結新課學生反思感悟本節課內容教師展示板書通過板書概念圖加深本節課知識理解四、板書設計傳染病的預防第2課時病源體病名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血吸蟲血吸蟲病患傳染病的人接觸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流感病毒流感空氣、飛沫等水痘病毒水痘接觸、飛沫等諾如病毒急性胃腸炎(諾如病毒)食物、飲水等腸道病毒手足口病接觸、飛沫等預防措施↑↑↑控制切斷保護五、教學反思學會預防傳染病,是學生健康生活的基本能力。本節課中傳染病的預防是重點,在本節課設計時充分考慮學生實際并與生活緊密聯系,不拘泥于教材。課堂學習更人文化、生活化,學習方式也更多樣化。教師在設計教師活動的同時,更注重設計了貼近學生的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充分讓學生在體驗中提高預防傳染病的能力。“連線醫生”、“蘇州地區春季傳染病資料分析”等環節讓課堂更顯生活化。以小書《島》引入,又以《島結束》,讓學生扮演城市管理者來決策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使課堂更人文化。以“握手游戲”來模擬傳染病的傳播,操作簡便,可操作性強,是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體驗“洗手”可有效預防某些傳染病。采用小組分析資料,討論,演講來提高學生資料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充分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存在不足:因課堂上留給學生自由討論與表達的時間較多,課堂略顯緊湊。課堂活動的評價有待進一步完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