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0年中考模擬卷 油車港中學 鄔艷紅一、選擇題、1、春晚小品《一句話的事兒》講述了在現實生活中,為了幫朋友圓謊,我們不得不和對方的家屬說一些善意的謊言,讓人會心一笑。這個小品告訴我們:( ) ①社會上有些謊言是善意的,并不存在惡意的欺騙。②這些朋友沒有堅持和維護真實。③真誠善良的心比任何漂亮的話語都顯得更加誠信。④在真相永無人知的情況下,一個人的所作所為,能顯示他的品格。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①③④2、建國以來我黨在解決“三農”問題上進行了變革和調整,其中建立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制度的是( )A、1952年土地改革 B、1956年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C、家庭聯聯產承包責任制 D、2006年免除農業稅3、“外國商品輸入造成中國自然經濟逐步瓦解……”可以做為該觀點直接證據的是( )A.馬克思說:“英國大炮破壞了皇帝的權威,,迫使天朝帝國與地上世界接觸……接踵而來的必然是解體的過程……”B.1853年的《順德縣志》載:“女布(指土布)遍于縣市,自外洋……運機成布,舶至賤售,女工幾停其半……”C.19世紀末鎮江海關報告稱“從前如江北內地各州縣,均用洋布,近則用土布者漸多”D.1850年,美駐廈門領事說:“這里對棉織品的需要,和在廣州上海一樣,長期受到限制……”4、1927年,國民革命運動失敗了。這里所說的失敗,主要是( )A.蔣介石背叛了革命 B.中國共產黨內“左”的錯誤思想C.工農運動轉入低潮 D.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完成5、2009年的世界金融風暴、日本豐田汽車的招會都不同程度的說明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愈加緊密。推動這一趨勢發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跨國公司發揮主要作用 ②科技進步和生產力提高 ③當今世界局部沖突減少 ④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A. 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二、材料題1、 [法治在線]①2008年,因不法分子為增加奶粉的蛋白檢測含量在嬰幼兒配方奶粉里加入三聚青胺,導致全國多起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病例。②2009年2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人說:“三鹿奶粉事件催生了一部食品安全法”。 ③八年級趙凱,父母進城務工。原本成績良好,但自我約束力弱,再加上無人管教,經常出入網吧,學校多次教育仍然無效。他的父母決定帶他進城讀書,方便教育。可是,他們所在的學校是按戶籍所在地接受義務教育的。雖然幾番周折進入此校,但因趙凱的戶籍不是本地,老師對他的學習和教育不是很重視。④進入新的歷史階段,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處于新的歷史背景,需要適時修改《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再在一次成為今年兩會的重要議題。(1)、上述資料是九年級同學搜集來的,為了更有效的復習,老師要求他們從社會現象和法律知識兩個角度對以上小點進行歸類,請幫助完成。(2分)社會現象: 法律知識;(2)、上述的社會現象和法律知識共同說明了我國法律的什么特征?(2分)(3)、某法是上述三個法律制定和修改的依據,因為該法( )(2分)A、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居于首要地位B、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C、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為嚴格。D、是由國家制定和認可的。(4)、請從教育的重要性和法律的角度說明,《義務教育法》的修改為什么會再在一次成為今年兩會的重要議題?(4分)2、[社會觀察]“兩會”作為中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很受普通民眾的關注。從今年的兩會中我們能深刻地領會到中國的國情。(請用簡潔的語言為第1、2、題歸納結論,為第3、4、5題歸納原因。)(每題2分共10分)(1)、“過去的一年工作成效顯著。但從總體上看生產力水平比較低,經濟社會發展中“兩難”問題增多,科技水平不夠高,社會主義制度不夠完善。”(2)、“繼續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3)、“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監督政府,同時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的監督作用,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4)我國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5)、“今年中國兩會的焦點是實現社會公平與正義,舉凡住房、醫藥、教育、就業等城鎮居民談論或抱怨最多的議題,都獲得了高層的高度重視。”3、[今日新聞]材料一:在阿爾卑斯山宏偉而雪白的群山下,有個瑞士人引以為豪的小鎮——達沃斯。安靜的街道 、美麗的風景、清新的空氣,一副與世無爭的休閑場景。而真正讓它舉世聞名的是每年初在這里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這個論壇得到世界的認可和支持,成為全世界經濟的風向標,舉辦期間熱鬧非凡。材料二: 1月25日至28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問瑞士并出席2010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李克強自信地走上演講臺。他表示:“中國將繼續推進市場化改革,將始終不懈地推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此番講話展現了中國政府在應對金融危機中的信心與魄力。李克強一再強調國際合作,中國愿意盡自己的努力。南非政府國際關系合作部的副總干事納內先生則說,中國對世界的責任,不僅體現在中國在世界金融危機期間,例如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以及當今全球的諸多問題上,中國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達沃斯“大牌”云集28日當記者一踏進會議中心,就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迎面而來的都是一個個著名的面孔。南非總統祖馬、韓國總統李明博、西班牙首相岡薩雷斯、約旦國王候賽因、墨西哥總統卡爾德隆、加拿大總理哈珀、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傳奇人物比爾-蓋茨等等,即使是那些不是太熟悉的面孔,如果問起來名字,也是個個如雷貫耳,讓人感到目不暇接,有些時空錯亂的感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事先宣布的貴賓名單中,巴西總統盧拉位列其中,但他沒能來到達沃斯。報道說,盧拉在前幾天緊張的事務表終于讓他的身體有些吃不消了,在登上前來達沃斯的專機后就突發高血壓,不得已入院治療觀察,取消了達沃斯的行程。讓人感到有些巧合的是,工會領袖出身的盧拉一直是達沃斯倡導的全球化的激烈反對者。他來達沃斯的前兩天剛剛出席了與達沃斯論壇針鋒相對的世界社會論壇,在萬人大會上發言批評現有的金融機制,認為是那些富國不負責任的行為導致了目前的這場危機。而來達沃斯推介南非世界杯的南非總統祖馬當天則遭遇了一點尷尬。他被媒體問及為何不停娶妻的理由。對此,祖馬說,不同的文化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只認為他們的文化傳統是至高無上的正確,正是這個世界的問題所在。他說,如果你熱愛本民族文化的話,你就會遵循它的安排。李克強演講全文 提全球復蘇5建議尊敬的施瓦布主席、女士們、先生們,很高興來到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雖然現在仍處在冬季,但我們在這里已經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和世界經濟復蘇的希望。今年是世界經濟論壇第40屆年會,這不由使我想起了兩千多年前中國先哲孔子一句富有哲理的名言,叫做“四十而不惑”。意思就是人到成熟之年,有更加開闊的眼界和更為豁達的心胸,這也寓意著我們應以更多的智慧來理解和應對紛繁的世事。本屆論壇以“重新設計、重新思考、重新建設”為主題,共商后危機時代世界經濟發展之際,體現了合作創新的精神,這對于集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改善世界的狀況有現實的意義。過去的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中國政府果斷決策,及時部署,實施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計劃,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回升向好。國內需求在中國經濟增長中發揮了主導作用。去年中國GDP增長8.7%,其中內需擴大就貢獻了12.6個百分點,而且是彌補了因外需萎縮而減少的3.9個百分點的影響。在內需中投資需求貢獻了8個百分點,消費需求貢獻了4.6個百分點,這表現出了經濟自主增長的強勁動力。同時,中國經濟增長是開放的,去年中國貨物進口10056億美元,貿易順差比上年減少了近1000億美元,是世界第二大進口國和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中國GDP增量達到3800億美元,為世界經濟的復蘇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為了有效應對危機,我們大規模增加財政公共支出,并施行結構性減稅。2009年新增的公共投資達7200多億元,再加上減稅5000多億元,相當于GDP的3.6%,即刺激了市場需求,促進了經濟增長,又減輕了企業負擔,增強了經濟活力,我國的財政赤字還保持在不超過GDP3%的這一合理范圍之內。我們把民生工程作為公共投資的重點,在總額4萬億元的兩年投資計劃中,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占政府投入的50%以上,帶動了居民消費。同時,大幅度的增加社會保障投入,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社會提供,努力的推進全民基本醫保。我們在促進增長中不放松調整結構,積極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概念性新興產業,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產能。去年就淘汰了單機在10萬千瓦以下的小火電機組達2600萬千瓦。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取得的成效是政府正確決策的結果,更是人民勤奮工作的結果。正是中國人民的堅韌不拔,尤其是廣大勞工者的辛勤努力推動了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去年四季度中國居民收入、企業利潤、財政收入與GDP同步增長,價格水平由負轉正,經濟回升的基礎得到鞏固,但是國際國內經濟環境仍然存在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今年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及其復雜,我們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同時,根據新形勢、新情況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關鍵是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朝著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系,著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切實防范可能出現的風險。需要強調指出的是,國際金融危機沒有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和長期向好的趨勢,回顧去年,我們堅定信心,迎難而上,保持了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籌劃今年,我們有能力處理復雜局面,繼續保持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展望未來,我們有條件實現中國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中國人口多,市場廣闊,回旋余地大,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時期,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不可逆轉。中國經濟總量雖然已居世界前列,但是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人均國民收入還排在100位以后,城市和沿海地區雖然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農村和中西部地區居民的收入還比較低,改善民生實現全面進步是中國人民的不懈追求,這也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我們還清醒的認識到中國發展仍然面臨著許多挑戰,后危機時代國際經濟形勢還存在著諸多不穩定因素,國內經濟運行長期積累的矛盾期待解決。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付出的代價大、資源環境制約日趨嚴重,在我們這樣一個有十億萬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實現現代化需要戰勝重重困難,付出艱苦努力,需要有一個很長的過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傳統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必須改變,過于依賴投資和出口的發展模式必須創新,這需要我們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快經濟發展方式根本性方式,加大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著力創新發展模式。我們將立足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面對世界上潛力最大的國內市場,需要我們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加快健全社會保障的安全網,積極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促進居民消費持續增加,同時大力優化投資結構,不斷改善投資效益。近十幾年來中國城鎮化率年均提高一個百分點,一年有近千萬人口由農村轉入城市,即改變著城鄉結構,又擴大了國內需求。我們需要繼續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并存,沿海城市帶和中西部城市群并立的發展格局。我們將依靠技術創新和節能減排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隨著世界經濟結構調整和國內消費結構升級,中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勢在必行。需要適應市場的需求,以企業創新為主題,以技術進步為支撐,保護好知識產權,不斷提高制造業產品質量和發展水平。同時,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保障農產品[15.18 4.19%]供應。加快發展服務業,以吸收更多就業,繼續淘汰落后產能,大力培育新興戰略性產業。1990年到2005年,中國單位GDP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已下降46%,最近中國政府又決定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進一步下降40%到45%,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要達到15%左右,這充分顯示了中國自主節能減排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的決心,我們需要更加注重節能增效和生態環保。加快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使經濟增長建立在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基礎之上。我們將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這是中國經濟長期較快平穩發展的強大動力和有效保障,需要堅定不移的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堅持市場化改革的方向,繼續推進價格、財稅、金融、投資等領域的改革,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破除壟斷、鼓勵競爭,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增強經濟發展的內在內升動力。30多年來,我們通過對外開放與世界經濟互接互補,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吸收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實現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也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做實出了積極的貢獻。目前,中國的出口中一半以上是在華外商投資企業生產的商品,在中國的進口中近70%是來自各國的工業制成品。開放是中國的發展成果,為國際社會所共享,實現了互利互惠。我們將始終不渝地奉行互利共盈的開放戰略,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創新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方式,與世界其他國家實現共同發展。需要重申的是,中國的發展是和平的發展。“和”是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也是中華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是在總體和平的環境下實現的,從而能夠聚精會神搞建設。今后的發展更需要一個世界和平的環境,才能一心一意謀發展,這符合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各國可以通過優勢和資源的互補來實現和平發展,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中國將始終不渝的走和平發展道路,同世界各國一道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女士們、先生們,一年多來國際社會同心協力,攻克時間,取得了應對危機的初步成果。國際金融市場漸趨穩定,世界經濟有望實現恢復性的增長。歷史是一面鏡子,人類總是在反思過去中取得進步,在應對挑戰中實現發展。經歷國際金融危機的洗禮,人們對發展理念、經濟模式、治理結構、全局性挑戰等問題,都需要重新認識,認真思考,以謀劃好后危機時代世界經濟發展之路。國際社會應對這次危機的一條寶貴經驗就是攜手合作,共同應對,也弘揚了合作包容的理念。當今時代,各國的命運緊密相連,需要進一步共擔責任,精誠合作,繼續發揚同舟共濟的精神。在錯綜復雜的環境中形成合力,實現互惠。各國的利益緊密相連,需要進一步加強交流,倡導包容,共同把蛋糕做大,在豐富多彩的世界中求同存異,實現共贏。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達沃斯人熱中于( )體育休閑項目,主要發展( )特色經濟。(2分)(2)、根據材料,中國領導人的自信以及中國政府應對金融危機中的信心充分體現哪一偉大決策的正確性?(2分)這一決策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3)、在金融危機、全球氣候變暖這類問題上,中國該如何選擇?(2分)(4)、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上青少年理應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為此,我們可以具體做些什么?(2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C B B D A 二、材料題1、(1)社會現象:①③ 法律知識;②④(2)我國法律是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體現。 (3)A(4)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對個人、國家民族意義兩個方面) 法律角度:①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②為了保障我國公民切實享有受教育權,國家采取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等一系列措施。 2、(1)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3)在我國一切權利屬于人民,人民當家作主。(4)我國的基本國情和基本性質。(5)公平正義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環節,又是社會主義的質要求。 3、(1) 滑雪 旅游業(2) 改革開放 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建立深圳等經濟特區(3)①中國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這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 ②中國要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率,優化能源消費結構。③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倡導國際社會之間的通力合作,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而努力。(從對內和對外兩個角度答題)(4)愛護花草樹木、以乘公交車為榮等。(答題要針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青少年能做的具體的措施)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