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09學年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學業考試評估測試題試卷Ⅰ一、選擇題(本題有16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一項被譽為“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的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C、大躍進 D、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2、當今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其實質是以 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A、科技和人才競爭力 B、經濟和教育實力 C、經濟和科技實力 D、科技和軍事實力3、浙江將建設蒼南、仙居、湖州、衢州四個臺灣農民創業園,為臺灣農民、企業到浙江投資創業提供便利。這一舉措: ( )①有利于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維護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②有利于臺灣農民向浙江輸出先進的農業科技 ③促進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互利共贏 ④使浙江農民的競爭壓力增大,收入減少,矛盾激化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回顧澳門回歸的十年,1999年大陸與澳門經貿額為7.3億美元,2008年底達29.1億美元十年間增長了四倍。這一事實說明: ( )A、澳門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是完全正確的 B、“一國兩制”的方針具有強大的生命力C、為了澳門的繁榮,大陸犧牲了許多利益 D、 發展澳門經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高舉旗幟開創未來。”根據歌詞,完成第5—6題。5、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期)”的最鮮明特點是: ( )A、經濟建設 B、市場經濟 C、中國特色 D、改革開放6、使中國人民開始“富起來”的中共領導人和具有轉折意義的事件分別是: ( )A、毛澤東;開國大典 B、鄧小平;香港回歸C、鄧小平;中國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D、江澤民;設立經濟特區7、近日,寧波市政府為保護慈城古縣城專門擬訂立法草案,開創了國內為保護古城立法的先河。這一舉措體現: ( )①把保護古城納入法制化軌道是目前唯一有效的保護措施 ②市民的保護意識還比較淡薄 ③市政府十分重視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 ④保護文化的多樣性,有利于增強民族的凝聚力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④8、現階段,寧波還存在著購房難、就業難等諸多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途徑是:(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B、加快廉租房建設和再就業培訓C、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 D、實施科教興市戰略9、立足基本國情,我國已實施了 基本國策。 ( )①節約資源 ②計劃生育 ③保護環境 ④對外開放 ⑤科學發展觀 ⑥依法治國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10、CCTV播出的《水之夢》節目說:在我國有300多萬人生活在極度缺水的環境中,尤其是西部地區,水資源的缺乏嚴重地影響了當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說明: ( )①我國必須把解決水資源問題作為第一要務 ②從本質上說,資源問題就是發展問題③我國水資源地區分布很不平衡 ④水資源缺乏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大的障礙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④11、漫畫的寓意是什么?( )①依法治國是各國保護地球資源和環境的唯一辦法 外②未來人類的生存環境將會受到外星人的威脅 地 星③地球的資源和環境問題已十分嚴重 人④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生態文明 球 奧A、①② B、③④ 運C、①③ D、②④ 會12、去年,三鹿集團引爆奶粉危機。三鹿事件共導致中國29萬余名嬰幼兒出現泌尿系統異常,其中6人死亡。作為消費者的你將怎樣去防范類似事件對你的侵害? ( )①學習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知識,增強維權意識 ②學習消費知識,做到理性消費③勤儉節約,堅決不買奶制品 ④依法行使監督權,為規范公平、平等的市場秩序出力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3、12月14日,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滕頭館正式交付。她將代表中國以“新鄉土、新生活”為主題向世界展示“城市化的現代鄉村,夢想中的宜居家園”,新的時代背景下寧波城鄉和諧發展的嶄新面貌。這一事實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是: (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人與環境協調發展 C、建設新農村 D、發展生態農業14、寧波市地區生產總值由2003年的1770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3964億元,年均增長13.3%;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4277元增加到25304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6221元增加到11450元,年均分別增長12.1%和13%。材料反映出: ( )①寧波市經濟在持續、快速的發展 ②寧波市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③寧波市已完全實現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目標 ④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仍較大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④15、我國要實現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的轉變,需要: ( )①優先發展教育事業 ②建設學習型社會 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④全面引進西方技術和人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6、美國《時代》周刊撰文稱:四川大地震改變了世界對中國的認識,讓人們對中國政府有了不同的了解;救援行動中最受廣泛贊譽的是政府的反應和救援規模。材料體現:( )①政府是人民的公仆,堅持執政為民的理念 ②政府切實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③改革開放使我國綜合國力增強舉世公認 ④政府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試卷Ⅱ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6小題,每小題8分,共48分)17、材料一:2008年以來,在索馬里沿海海盜的活動正變得越來越肆無忌憚,使多國貨船遭劫持。聯合國安理會授權有關國際組織可以在索馬里海域“采取一切必要的適當措施,制止海盜行為和海上武裝搶劫行為”。材料二:據聯合國糧農組織9月的報告顯示,由于全球食品價格上漲等因素,截至今年初全球至少有9.25億人在忍受饑餓,而2003至2005年間這一數字為8.48億。估計2009年全球饑餓人口可能突破10億,集中在發展中國家。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共8分)(1)材料一、二分別反映了當今世界的什么主題?(2分)(2)根據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海盜猖獗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3)材料一中聯合國的作用體現了哪一宗旨?材料二反映出的問題根源何在?(2分)(4)中國政府正為解決材料一、二中反映的問題作哪些積極的努力?(2分)18、材料一:12月7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就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簽署新的協議。中國承諾,到2020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1日對此高度評價說:“這是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重要貢獻”。材料二:有媒體稱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折射了國際政治格局的微妙變化,即“美國已不再是唯一主角”。針對中國在氣候會議扮演的角色,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記者會上指出,這個世界正處于“過渡期”,在哥本哈根看到的是“自信的中國”。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共8分)(1)材料一說明在應對全球性問題方面國際社會應采取怎樣的態度?(2分)說明國際社會在積極實施哪一戰略?遵循了該戰略的什么基本原則?(2分)(2)中國承諾讓世界看到了“自信的中國”,樹起這一形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3)結合材料二,請談談你對這個世界正處于“過渡期”這一說法的認識。(2分)19、材料一:材料二:空巢老人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共8分)(1)從材料一中反映出我國21世紀上半期人口發展的趨勢出現哪些特點?(3分)(2)我國目前條件下解決人口問題的最佳選擇是什么?首要任務是什么?(2分)(3)“空巢家庭”、“空巢老人”數量的增加會帶來哪些負面影響?(2分)解決養老問題的根本途徑是什么?(1分)20、材料一: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指出:目前我國農業基礎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強;農村發展仍然滯后,最需要扶持;農民增收仍然困難,最需要加快;在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要始終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材料二:有了政策支持,很多農民都積極利用當地資源走上了致富路。寧波山區的“農家樂”辦得有聲有色,年接待游客30多萬。材料三: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構成的一個鮮明特點是第一次選出的三位分別來自上海、廣東、重慶的農民工代表進入了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使全國人大代表的構成更具有廣泛性。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共8分)(1)材料一反映的農村現狀體現了我國目前怎樣的小康水平?(2分)(2)從人權的角度看,材料二、三反映出中國農民的哪些權利得到了切實有效的保障?(2分)農民工代表進入了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事實體現的法律基本制度是什么?(1分)(3)興辦“農家樂”反映出農民走致富路遵循了什么發展原則?(1分)請你為我國加快農村發展再獻兩條計策。【與材料中出現的重復,則不計分】(2分)21、材料一:有數據顯示,我國人均占有的煤炭是世界人均的1/2多點,石油是1/13,天然氣是1/14;但單位GDP能耗是發達國家的5—8倍。中國要發展還會要耗能,排放還會增加,要發展就得做這個加法。當然我們“做加法”的同時,更應側重于“做減法”,即節能、減排、降耗。材料二:隨著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的召開,“低碳經濟”、“低碳生活”、“低碳發展”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門話題。其中“低碳生活”就是指人類生活中較低或更低的溫室氣體排放。低碳生活就在我們身邊。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共8分)(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怎樣的能源現狀?(2分)(2)中國政府應該在“做加法”的同時怎樣去做好這個“減法”?(3分)(3)“低碳生活就在我們身邊”,作為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應付諸怎樣的行動?(2分)(4)請給“低碳生活”的宣傳寫一條公益廣告。(1分)22、材料一:騰訊財經12月1日訊 我國商務部在美國有線新聞網CNN等國外媒體為“中國制造”投放的廣告近日開播,這也是我國政府部門首次在國外媒體上為“中國制造”做品牌推廣,引起了媒體及社會多方熱議。廣告圍繞“中國制造,世界合作”這一中心主題,強調中國企業為生產高質量的產品,正不斷與海外各國公司加強合作。比如,運動鞋標簽上寫著“中國制造——綜合美國科技”。網民跟帖:沒有“中國創造”就沒有“中國制造”,實現真正的“中國制造”,讓中國制造享譽全球,現在需得從“中國創造”上下功夫,這些都有待于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更多的努力。材料二:今年6月,國家技術創新工程正式啟動實施。浙江因為“創新活躍、基礎扎實”成為該工程首個試點省份。由此,浙江技術創新踏上新征程。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共8分)(1)“中國制造,世界合作”的廣告主題體現了當今世界哪一基本特征?(1分)我國政府部門的舉措說明中國政府在積極推進哪一國策的實施?(1分)(2)“中國創造”與“中國制造”一字之差,意義不同。說說創造(創新)對國家和民族有何重要性?(2分)(3)浙江要在技術創新新征程中再鑄輝煌該怎么做?(2分)(4)網民的希望:實現真正的“中國制造”,有待于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更多的努力。作為中學生的你將會作怎樣的努力?(2分)參考答案選擇題(本題有16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C B B D C C A B A B A B C A C試卷Ⅱ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6小題,每小題8分,共48分)17、(1)(2分):和平、發展;(2)(2分):不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沒有根本改變;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國內政局不穩定、長期內戰,民不聊生;長期受貧困困擾等【任選2條】(3)(2分):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 不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沒有根本改變;(4)(2分):加強國際合作(南南合作、南北對話),努力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升國際地位;支持聯合國的致力于和平與發展的各項行動,勇擔責任(如護航行動);積極外援,免除他國債務;。。。。。。【任選2條】18、(1)(2分):需要各國通力合作;需要各國共同奉獻其智慧,以建立一個公正、合理、公平的國際社會(或新秩序、和諧世界)可持續發展戰略;共同性原則、持續性原則;(2分)(2)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2分)(3)國際政治格局走向多極化。(2分)19、(1)人口數量大,新增人口多;增速下降;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1條1分】(3分)(2)實行計劃生育;嚴格控制人口數量,降低人口出生率;(2分)(3)阻礙社會經濟發展(或加劇社會保障難度);不利于社會和諧、穩定;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和諧社會、小康社會等目標的實現;【任選2條】(2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或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現代化建設)(1分)20、(1)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不完整,至多得1分】(2分)(2)經濟權利(發展權)、政治權利(民主權利)(2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分)(3)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經濟(1分)科技興農;加強農村教育,培育現代農民;落實惠農政策,加快新農村建設;進一步改革開放;優化產業結構,可持續發展;【任選2條】(2分)21、(1)能源人均占有量少;能源利用不夠科學,浪費、損失嚴重;(2分)(2)依靠科技,研發可再生能源;加強法制建設,打擊浪費能源、污染環境的行為;建立和健全節能減排生產和生活服務體系;大力宣傳,提高公民節能減排意識;落實節能環保責任制;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貫徹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采取集約型發展方式;建設生態文明等【任選3條】(3分)(3)倡導綠色交通、節水節電、倡導綠色消費、有關節能減排的生活方式等任選2個角度的具體事例(2分)(4)略【酌情給分】(1分)22、(1)經濟全球化(1分) 對外開放(1分)(2)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2分)(3)實施科教興省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深化科技、教育體制改革,積極推進科技、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積極營造尊重科學、尊重創新的社會氛圍,鼓勵創新;增建高新科技園區;加強大學與企業的科研合作;大力宣傳,提高公眾科學素養;【任選2條】(2分)(4)崇尚科學,樹立創新精神;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勇于創新,大膽實踐,積極參加小發明科技興趣小組活動;【任選2條】(2分)學 校 班 級 姓 名 學 號由于種種因素,目前我國空巢家庭已占近五成。“都說養兒能防老,可兒山高水遠他鄉留”,一句心酸的歌詞道出對養老問題的擔憂。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