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09年潮陽區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模擬考歷史試題說明:1、全卷共6頁,滿分為80分,考試用時60分鐘。2、答單項選擇題前,考生務必用2B鉛筆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上填寫自己的姓名、填涂準考證號3、考生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第一大題中對應小題所選的選項涂黑。4、綜合題答題可用黑色或藍色字跡的鋼筆、簽字筆按各題要求答在答卷上,但不能用鉛筆或紅筆。寫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5、考試結東時,將試題、答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8小題,每小題2分,共56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所選的選項涂黑。1.有人說“封邦建國加強了周王室與各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系…”這主要是評價A.世襲制B.禪讓制C.郡縣制D.分封制2.秦朝時期,關于王家四兄弟的生活描述不符合史實的是A.老大被征去修長城B.老二跟著蒙恬與匈戰C.老三因勤王有功得到了一塊封地D.老四在家用小篆抄寫《易經》3.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的謚號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等,其原因是A.遷都洛陽B.學說漢話C.將鮮卑姓氏改為漢姓D.尊崇孔子以孝治國4.在中國歷史上,分裂和統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現。結束東漢末年以來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又一次實現全國統一的關鍵人物是A.隋文帝楊堅B.唐高祖李淵C.唐太宗李世民D.女皇武則天5.大運河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大運河和長城在遺產名錄上應該是姊妹篇。”對形成于隋朝的大運河的評價不恰當的是A.修運河是勞民傷財的舉動,是暴政,也是煬帝的功績B.有利于加強對東南方的統治,溝通南北經濟,成了南北交通的大動脈C.有利于隋朝統一南北,促進了中央集權統治D.對我國以后經濟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仍造福人民6.宋史記載:“國家根本,仰給東南。”這一現象說明了A.國家重點支持東南沿海的開發B.經濟重心轉移到南方C.東南沿海一帶農民賦稅負擔沉重D.政治中心轉移到南方歷史試題第1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