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09-2010年歷史與社會考前熱身四第一卷 (選擇題,共50分)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你選出正確選項并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將該題相對應的答案標號涂黑。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1、“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而現在\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兩首不同的詩篇抒發了作者相同的愛國情感,它所體現的民族精神是 ( )A、艱苦奮斗 B、改革創新C、團結統一 D、渴望獨立2、華西村的致富觀:“天下皆窮我富,我富也窮;天下皆富我亦富,此為真富。”這一致富觀體現了_______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 ( )A.共同富裕 B.同步富裕C.同等富裕 D.同時富裕3、“共爭青島歸還,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這副對聯是用來慶賀 勝利的。 ( )A、北伐戰爭 B、五四運動C、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 D、一二 九運動歌曲《愛我中華》中這樣寫道:“56個民族,56朵花,56個民族是一家……”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據此回答1—2題:4、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是 ( )① 大雜居,小聚居 ② 小雜居,大聚居 ③漢族主要集中在西部與中部地區④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西南的邊疆地區與高原地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 ( )①民族平等 ②民族團結 ③各民族共同繁榮 ④平等、團結、互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右圖為2001—2050年我國老齡人口變化表。該表說明 ( )① 我國老齡化人數不斷增加② 老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呈上升趨勢③ 必須建立和健全社會保障機制④ 必須進一步實施計劃生育基本國策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7、中學生張某,不思學習,迷戀網吧,夜不歸宿,屢教不改,后發展到持刀搶劫,致人重傷,結果受到刑罰處罰。這則案例告訴我們 ( )A.犯罪不一定違法 B.違法有可能發展為犯罪C.靠教育不能減少違法 D.只有犯罪才具有社會危害性8、下列對右邊漫畫《永遠“新鮮”》的評述,正確的是 ( )① 經營者做法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② 經營者的做法侵犯了消費者的依法求償權③ 經營者的行為是一種侵犯消費者安全權的行為④ 消費者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觀察右邊區域圖。據此回答9—10題。9、判讀該區域圖的方向,應該使用的定向法是 ( )A.一般定向法 B.指向標定向法C.經緯網定向法 D.實地定向法10、上海和浙江有相同的氣候特點,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全年高溫炎熱,降水十分稀少B.冬季溫暖夏季涼爽,四季如春C.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D.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11、下列對浙江省的自然環境表達不正確的是 ( )A.我國地勢呈三級階梯分布,浙江省處在第三級階梯上B.浙江省位于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長江三角洲的南翼C.浙江省冬季寒冷,1月平均氣溫小于0℃D.浙江省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浙江人喜歡吃米飯12、分布在亞洲東部、東南部的主要人種是 ( )A、白種人 B、黃種人C、黑種人 D、混血人種13、生活在東陽的一個小朋友和在美國舊金山的一個小朋友正在網上聊天,而事實上,他們之間隔著一個大洋,它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C、印度洋 D、北冰洋14、下列省級行政單位輪廓與其對應的簡稱完全正確的是 ( )① ② ③ 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5、北回歸線穿過我國南部,從東到西依次為 ( )A、臺、閩、粵、滇 B、臺、粵、桂、滇C、臺、滇、粵、閩 D、臺、粵、桂、閩16、被亞洲、非洲、大洋州和南極洲包圍的大洋是 (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17、關于我國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領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B、南回歸線穿過我國的南部C、我國跨緯度近50°,南北氣候差異小D、我國位于東半球,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18、媒體報道:“8億件襯衣換一架A380戰機”、“西班牙發生了焚燒溫州皮鞋事件”、“俄羅斯發生了對中國服裝清關事件”。對此,我國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把“中國制造”提升為“中國創造”。下面就此問題認識正確的是 ( )①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②實現我國跨越式發展必須提升我國的創新能力 ③只有具有創新精神,我們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不斷開辟新天地 ④各國間的競爭,說到底就是民族創新能力的競爭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9、從2006年4月1日起,國家將木制一次性筷子和實木地板作為單獨的稅目征收消費稅,主要是為了( )A、禁止木材消費,保護耕地資源; B、解決資源分布的不平衡問題;C、擴大人們對木制品的消費需求; D、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20、麥哲倫船隊實現環球航行,經歷的大洲、大洋、重要地點按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大西洋 ②太平洋 ③印度洋 ④好望角 ⑤美洲 ⑥亞洲 ⑦歐洲A.①③⑤②④⑥⑦ B.①⑤⑦②⑥③④ C.⑦①④③⑥②⑤ D.⑦①⑤②⑥③④21、英國一歷史學家說:“如今有個趨勢,人民緬懷她的民主制度,并將其視為所有現代民主制度的源頭。”這里的“她”指的是( )A、斯巴達 B、雅典 C、羅馬共和國 D、羅馬帝國22.下列各項中,把我們的日常生活的普通行為與有關著名人物的聯系正確的是( )A.在家里打電話問候生病的同學——愛迪生 B.坐火車到西藏旅游——瓦特C.坐飛機到澳大利亞去游學——萊特兄弟 D.臨睡前在燈下看心愛的小說——貝爾23、思想解放是社會變革的先導。巴黎公社、俄國十月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等對世界歷史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的社會實踐,所依據的理論源自下列哪一部歷史文件( )A.《共產黨宣言》 B.《權利法案》 C.《人權宣言》 D.《獨立宣言》24、下列關于三大宗教的敘述正確的一組是( )① 它們產生的先后順序依次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② 佛教的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③ 伊斯蘭教的經典是《圣經》,基督教的經典是《古蘭經》④ 佛教對阿拉伯半島的統一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25、排列下列歷史事件的順序:( )(1)東歐劇變、蘇聯解體 (2)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北約、華約成立 (4)香港、澳門回歸A、(1)(2)(3)(4) B、(3)(1)(2)(4)C、(3)(2)(1)(4) D、(1)(2)(4)(3)試卷Ⅱ 非選擇題(共50分)26、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14分)人類文明起源于不同地區,不同區域的文明在碰撞和交融過程中,使世界開始走向整體。隨著工業革命、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人們開始有了“地球變小了”的感覺,發端于歐洲的工業文明以各種方式向世界各地擴散,使亞非拉各國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世界最終連成了一個整體。(1)請列舉出在古代歷史上為不同地區經濟、文化交流過程中作出重要貢獻的中外歷史人物。(至少四位。4分)(2)整體世界最終形成的過程中,科技發明起了重大作用,這體現了一個什么道理?請列舉我國古代科技成就兩例。(6分)(3)為此,我國正在實施哪一發展戰略?(2分)(4)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準備怎樣應對壓力和挑戰?(2分)27、結合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17—18世紀清朝康熙、乾隆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盛世”。這時,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然而盛世之下卻潛伏著深刻的危機。材料二:同時代的英國先后進行了兩次不同意義的革命,使英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國。(1)你認為材料一中中國在盛世之下卻潛伏著哪些深刻的危機?(從政治經濟方面回答)(2)英國先后進行了哪兩次不同意義的革命?這對英國的社會經濟產生了哪些作用?(3)材料二對材料一有何影響?28、中部崛起——一幅在高層決策醞釀已久的藍圖,一項統籌全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成為舉國上下關注的焦點。據此完成下列各題。(6分)圖中線條A是我國在氣溫方面的地理分界線,請指出其名稱。(2)B:1911年,“敢為天下先”的武漢革命黨人打響了辛亥革命第一槍;C:被稱為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鳳陽小崗村率先實行,給中國農村帶來了舉世公認的變化。請將字母B、C標在圖中事件發生地所在省份。29、讀下圖,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6分)(1)、請列舉圖中的A國在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在中國犯下的兩個滔天罪行。當前A國政府的一些人卻試圖對此予以否認,并做出了一些令人憤慨的事情,請問此時此刻,中國政府對內、對外最應分別堅持什么基本政策?(2)、造成圖中的B島當前仍未與祖國大陸統一的因素有哪兩個?并請分別舉一具體事例加以證明。(3)圖中的C省級行政區正實行著一項D省級行政區所沒有的重要政治制度,請問是什么制度?并請從民族和國家兩個角度簡要說明實行這項制度的重要作用。考前熱身四一、選擇題: ABBBA ABBAD CADCB ADDAD BCADC二、非選擇題:26、(1)張騫、鄭和、哥倫布、迪亞士、達·伽馬、麥哲倫(4分)(2)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火藥、印刷術、指南針、造紙術等(6分)(3)科教興國戰略(2分)(4)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勇敢地承擔起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2分)27、(1)政治方面:中國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得到加強,政治腐敗日益暴露;經濟方面: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經濟落后,生產力水平低。(4分)(2)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推動了科技進步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6分)(3)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的英國經過工業革命,國家變得強大起來,并加快了對外侵略的步伐,發動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4分)28、(1)1月0°等溫線(或“秦嶺—淮河一線”)(2分)(2)能在地圖上正確標示湖北為B、安徽為C的(4分)29、(1)、如:南京大屠殺,對抗日根據地實行“三光”政策。等(2分)對外:堅持獨力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對內: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等(4分)(2)、島內分裂勢力,如陳水扁、李登輝等提出“兩個中國論”、“一中一臺論”等;外國干涉勢力,如極少數國家多次提出“臺灣參與聯合國”的議案等。(2分)(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分) 民族:有利于保證少數民族人民更好地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促進民族之間的團結。(2分) 國家:有利于鞏固國家的統一,保證我國的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4分)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第9—10題圖)ABDC俄羅斯蒙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