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2005年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社會政治 考生須知:全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試卷共4頁,有二大題,26小題。本卷答案必須做在答題卷Ⅰ、Ⅱ的相應位置上,做在試卷上無效。3.請用鋼筆或圓珠筆將姓名、準考證號分別填寫在答題卷Ⅰ、Ⅱ的相應位置上,并沿裁剪線將答題卷Ⅱ裁下。溫馨提示:請仔細審題,細心答題,相信你一定會有出色的表現!試 卷 Ⅰ請用鉛筆將答卷Ⅰ上的準考證號和學科名稱所對應的括號或方框內涂黑,然后開始答題。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0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以 ▲ 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并切實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A.科學發展觀 B.循環發展觀C.協調發展觀 D.區域發展觀2.2005年2月16日,旨在遏止全球氣候變暖的《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以法規的形式限制 ▲ 。A.工業廢水排放 B.白色污染蔓延C.溫室氣體排放 D.固體廢物轉移3.2005年1月6日,我國迎來了 ▲ 人口日。由于實行了控制人口增長的政策,使我國這一“人口日”的到來推遲了四年。A.12億 B.13億 C.14億 D.15億科教興國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戰略。據此回答4—5題。4.2005年4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中國 ▲ 保護的新進展》白皮書,全面介紹了中國政府在這方面所作出的艱苦努力以及所取得的重大進展。A.土地產權 B.房屋產權 C.商標產權 D.知識產權5.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要求我們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②堅持教育為本,大力發展教育事業③把科技教育作為國家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6.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下列做法與建設和諧社會目標相一致的是①圍湖造田、伐林造地發展糧食生產②協調和促進東西部經濟的共同發展③解決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的就學問題④完善農村村務公開、民主決策制度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7.“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精神主要體現了A.處事果斷的意志品質 B.明辨是非的意志品質C.善于約束自己的意志品質 D.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8.小冬每到考試都會因情緒過度緊張影響水平正常發揮。又要考試了,以下小冬調節情緒的做法合理的是①適當聽聽音樂,放松自己 ②進行一些感興趣的戶外活動③通過自我暗示,松弛緊張情緒 ④熬夜看書做作業,打“疲勞戰”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9.2005年春,浙江省工商局全力追查含有“蘇丹紅I號”(一種有致癌物質的添加劑)的食品。這一舉措主要是為了保障消費者的A.人身安全權 B.自主選擇權C.正當防衛權 D.人格尊嚴權10.對右邊漫畫理解正確的是①在全社會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十分必要②學校對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缺乏實效③部分社會成員思想道德素質還不夠高④父母應該以良好的思想品行教育孩子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11.生活在浙江,你能感受到浙江的氣候特點是A.冬季溫暖夏季涼爽,四季如春 B.冬季低溫少雨,夏季高溫多雨C.冬季寒冷夏季炎熱,降水稀少 D.全年高溫炎熱,降水十分稀少12.中國的大江大河大多由西向東流,這主要是因為我國A.降水東多西少 B.地形復雜多樣 C.季風氣候顯著 D.地勢西高東低13.中國古代采取一系列漢化政策,促進鮮卑族同漢族融合的改革是A.商鞅變法 B.孝文帝改革C.王安石變法 D.張居正改革今年是鄭和下西洋600周年。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開辟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據此回答14—16題。14.鄭和下西洋發生在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5.歐洲人開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是A.印證地圓學說 B.渴求得到黃金C.宣揚本國國威 D.追求海上冒險16.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的共同作用是A.加強了各地間的聯系 B.擴大了中國的影響C.促成了新的民族產生 D.加速了美洲的開發17.今天我們的服飾豐富多樣,其中深受少數民族影響的服裝是A.旗袍 B.西服 C.中山裝 D.T恤衫18.十七、十八世紀,英、美、法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共同意義有①都推翻了外國殖民統治 ②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③都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 ④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9.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給人類留下的歷史啟迪有①加強國際合作,有利于戰勝共同的敵人 ②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不能相互合作③世界各國應互不侵犯、和平共處 ④和平來之不易,戰爭悲劇不能重演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20.暑假小明準備到杭州游玩,他最需要的地圖是A.杭州市人口分布圖 B.杭州市交通圖C.杭州市水系示意圖 D.杭州市地形圖試 卷 Ⅱ請將本卷的答案用鋼筆或圓珠筆寫在答卷Ⅱ上。二、非選擇題(本題有6小題,共60分。)21.人口、資源、環境三者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請回答:(1)請用實例,或者用圖表說明三者之間的關系。(3分)(2)協調這三者之間的關系,體現了什么發展戰略?(2分)(3)針對你身邊存在的一個實際問題(可以是人口方面的,也可以是資源或環境方面的),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3分)22.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的親切會見,是國共兩黨繼近代史上兩次合作后最高層的又一次親密接觸。運用所學知識回答:(1)近代史上國共兩次合作建立的統一戰線是革命統一戰線和 ▲ 統一戰線。(2分)(2)這兩次國共合作對當時的中國革命各起了怎樣的推動作用?(4分)(3)2005年4月國共兩黨最高層的親密接觸,對發展兩岸關系有何積極影響?(3分)23.運用所學知識回答:(1)圖中的A國是 ▲ ,現在屬于 ▲ (發展中國家或發達國家)。根據上圖分析,該國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是 ▲ (4分)十九世紀,A國和中國都遭到了列強侵略。為挽救民族危亡,兩國都進行了改革。(2)兩國政府進行了哪些改革?(2分)這些改革對兩國分別產生了什么影響?(4分)改革后的A國,曾先后對中國發動過兩次大規模的侵略戰爭,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災難。但是,當前A國右翼勢力卻否認、歪曲、美化過去的侵略歷史,把侵略中國說成是“進入”中國,甚至把其制造的駭人聽聞的大屠殺都說成是“資料上尚存疑點”……(3)請根據材料擬定一個小論文的題目。(3分)24.2005年3月,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并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這一法律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制定的,旨在反對和遏制臺獨勢力分裂國家。運用所學知識回答:(1)材料表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了什么職權?(2分)(2)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為什么必須根據憲法?(6分)(3)貫徹落實《反分裂國家法》,公民應自覺履行哪一基本義務?(2分)25.初三學生小甲在放學回家路上,向初一學生小乙索要了10元錢并進了營業性網吧。恰遇派出所檢查,小甲便謊稱自己是小乙。事情反映到小乙家長那里,父親一氣之下,不分青紅皂白便將小乙打了一頓。…………運用所學知識回答:(1)小甲侵犯了小乙的哪些權利?(2分)(2)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未成年人的保護體現在四個方面,上述事例反映了哪兩方面還存在問題?(2分)(3)事后小乙會怎么做呢?以下是事態發展的三種情形。請你仿照A的結局,用簡潔的語言續寫B和C的結局,并從法律的角度概括出它們共同的經驗和教訓。(6分)情形 做法 結局 共同的經驗和教訓A 反正斗不過他,于是只好忍氣吞聲了。 在放學回家路上,小甲又向他要錢,小乙無奈,只好將自己的零花錢再一次交了出來。 ▲B 找了兩個朋友去“教訓”小甲,扭打起來。 ▲C 去找懂法律的高老師反映情況。 ▲26.浙江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在充分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前提下,以民營經濟的發展帶動經濟的起飛,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浙江經濟”。我省經濟的快速發展,重要的一點是得益于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浙江精神”,如“千山萬水、千難萬險、千方百計、千辛萬苦、千言萬語”的“五千精神”和“既能做老板、又能睡地板”的“兩板精神”。運用所學知識回答:(1)“浙江經濟”反映了我國實行什么基本經濟制度?這一基本經濟制度是由什么決定的?(4分)(2)列舉我省改革開放以來的一項重大經濟建設成就。(2分)友情提示:經濟成就可以是本省、市、縣(區)的著名企業、重要市場、名牌產品、重大建設工程、經濟發展重要數據等。(3)“浙江精神”體現了怎樣的民族精神?作為中學生應如何發揚“浙江精神”?(4分)浙江省2005年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社會政治答題卷Ⅱ 座位號題 號 二 總 分21 22 23 24 25 26得 分二、非選擇題(21題8分、22題9分、23題13分、24-26題各10分,共60分)21.(1)(3分)(2)(2分)(3)(3分)22.(1)(2分)(2)(4分)(3)(3分)23.(1)(4分) , 。得分評卷人。(2)(6分)(3)(3分)24.(1)(2分)得分評卷人(2)(6分)(3)(2分)25.(1)(2分)得分評卷人(2)(2分)(3)(6分)情形 做法 結局 共同的經驗和教訓A 反正斗不過他,于是只好忍氣吞聲了。 在放學回家路上,小甲又向他要錢,小乙無奈,只好將自己的零花錢再一次交了出來。B 找了兩個朋友去“教訓”小甲,扭打起來。C 去找懂法律的高老師反映情況。得分評卷人26.(1)(4分)(2)(2分)(3)(4分)浙江省2005年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社會政治參考答案和評分細則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1.A 2.C 3.B 4.D 5.C 6.D 7.D 8.A 9.A 10.B 11.B 12.D 13.B 14.C 15.B 16.A 17.A 18.C 19.A 20.B二、非選擇題(21題8分、22題9分、23題13分、24-26題各10分,共60分)評分說明:在非選擇題的閱卷評分過程中,不必拘泥于參考答案的表述,只要方向正確,意思相同或相近,言之有理,就應給分。21.(1)實例或圖示,要抓住關系的“相互性”。正確揭示三對關系的,得3分;正確揭示兩對關系的,得2分;正確揭示一對關系的,得1分。未揭示其“相互性”的,酌情扣分。(2)可持續發展戰略(2分)(3)只要根據具體問題提出合理建議即可。(3分)例如,問題:某河流水污染嚴重。(1分)建議:加強環境執法,禁止污水排放。(2分)22.(1)抗日民族(2分)(2)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革命形勢的迅速發展和北伐的勝利進軍,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治;第二次國共合作促成了抗日戰爭的勝利。(4分)(3)有利于維護臺海穩定,有利于促進兩岸交流,有利于和平解決臺灣問題。(3分)23.(1)日本 發達國家 (2分)海岸線長,多優良港口。(2分)(2)中國: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答出其中一個即給分)(1分)日本:明治維新。(1分)洋務運動使中國開始了近代化進程,戊戌變法起了思想啟蒙作用。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都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明治維新使日本成為當時亞洲唯一擺脫殖民地、半殖民地命運的國家,走上了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4分)(3)要求:所擬定的題目①應符合材料意思;②應反映一個明確的主題;③應體現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3分)24.(1)立法權。(2分)(2)因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分)《反分裂國家法》是普通法律,普通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是憲法的具體化,普通法律不能和憲法相抵觸。(3分)(3)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基本義務。(2分,只要回答維護國家利益方面的基本義務,就可酌情給分)25.(1)人格尊嚴權(人身權利、姓名權、名譽權),財產所有權。(2分)(2)社會保護,家庭保護。(2分)(3)續寫B和C的結局,要求表達的價值取向正確(B的結局應是對人對己都不利,C的結局應是對人對己都有利),且合乎情理、文句通順。(每一結局2分,共4分)共同的經驗和教訓是: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2分)26.(1)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2分)是由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的。(2分)(2)列舉內容的要求:①是浙江的;②是經濟建設方面的;③是有一定影響的;④是改革開放以來的;⑤是具體的。(2分;回答的雖然也是浙江的,并且是有關經濟建設方面的,但不具體、影響不大,給1分。)(3)①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或艱苦奮斗、艱苦創業的精神。(2分)②繼承和發揚前輩的艱苦奮斗精神;勤奮好學,積極進取,努力將自己培養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2分)家長:傻小子,大人不讓座,你讓干嘛!得 分評卷人得 分評卷人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