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07年秀洲區學業考試模擬試卷社會*政治 (1)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1.“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賢圣發憤之所為作也”。這些事例說明---( )①挫折能造就文學名家②人的生活應該多一點挫折③挫折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好事④挫折能磨練人的意志,激發人的進取精神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2.下列因素對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差異影響最大的是-( )A.地形 B.氣候 C.歷史因素 D.民族差異3.下列中國封建社會的五個著名盛世,其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①.貞觀之治②.光武中興③.開元盛世 ④.文景之治 ⑤.開皇之治A.①②③④⑤ B.④②⑤①③ C.④②⑤③① D.⑤④③②①4.下列事件按發生的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選項是-( )①.武昌起義 ②.戊戌變法 ③.同盟會成立 ④.中華民國成立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5.下列關于統一過全中國的少數民族及其政權的排列正確的有( )A.蒙古族-元,滿族-清 B.蒙古族-清,滿族-元C.匈奴族-元,滿族-清 D.蒙古族-明,滿族-清6.“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形象地告訴我們( )①人民是國家權力的來源 ②必須對人民的敵人實行專政③必須樹立干部是人民公仆的意識,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④政府必須了解民意,反映民意,為人民服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7.早在100多年前,環境污染就開始嚴重困擾著人類社會,這一現象的出現,與下列哪一歷史事件相關( )A.新航路的開辟 B.工業革命的完成 C.原子能的利用 D.信息技術的出現8.漫畫中的現象在我們生活中時有所見,對此我們青少年應該--( )①.加強宣傳,對此類現象予以制止②.依法管理,對此類現象給予處罰③.增強環保意識,防止自己有類似行為④.尊重他人行為,不要侵犯他人扔垃圾的自由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 D.①③④9.2005年3月以來,有關部門查出亨氏、肯德基等公司的產品含有“蘇丹紅一號”,這些公司侵犯了消費者的( )①.人身安全權 ②.自主選擇權 ③.人身自由權 ④.真情知悉權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0.美國的波音飛機,部分發動機在英國制造,部分尾翼在我國制造。這說明( )A世界格局出現多極化發展趨勢 B.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合作不平等C.高科技推動世界經濟迅速發展 D.世界經濟呈現全球化趨勢11.魯迅先生說:“挖出地下的煤來,就足夠全世界使用數百年,但是數百年后呢?數百年后,我們當然是或上了天堂、或下了地獄,但我們的子孫后代,卻是要生存的……”魯迅先生是要告訴我們-( )①自然資源關系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②煤是一種可再生資源,要合理開發和利用 ③自然資源具有數量有限的特點 ④資源的開發還應考慮后代人的需要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①③④12.全球語言監測機構對2005年度常用詞匯進行了盤點,結果“難民”一詞位列榜首,這從一個側面說明-( )①發展問題是當今時代的主題②進入新世紀后,南北關系總體上呈緊張趨勢③經濟發展的成果遠未惠及所有國家和人民④發展問題受到各國人民的高度關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諾曼底登陸60周年,法國邀請近20個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參加紀念活動。美國總統布什并沒有因為美國當年組成盟軍解放法國而受到禮遇,相反他走到哪里都會聽到譴責他發動伊拉克戰爭的聲音。一些美國人也專程趕到巴黎參加抗議活動,他們高舉美國國旗和示威標語。標語上寫著:“美國人反對戰爭”、“光榮-1944,恥辱-2004”等。據此回答下面13—14題:13.材料表明當今世界人民共同關心的問題之一是( )A.和平問題 B.人口問題 C.貧困問題 D.資源與環境問題14.從材料中我們可以感覺到世界大多數人民的情感( )A.反對落后,鼓勵先進 B.消除貧困,謀求發展C.反對戰爭,渴望和平 D.反對專制,爭取民主為了協調東西部地區發展,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開發大西部的戰略決策,并且一再強調,在西部開發中,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不能一哄而上,亂采濫伐各種自然資源,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據此材料回答7--8小題:15.黨中央、國務院開發西部的最終目的是為了( )A.東西部優勢互補 B.彌補東部資源不足,保證東部發展C.保持西部地區的人才和資源優勢 D.實現共同富裕16.上述材料還說明了( )A.西部開發應仿效東部發展模式 B.西部開發必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C.西部開發應避免開發自然資源,而要開發人力資源D.西部地區必須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17.某裁縫店老板由于經營技術精湛,腦子活絡,慢慢地發展成為服裝有限公司,擁有職工800余名,這一變化屬于-( )A.所有制結構的變化 B.公有制經濟向私有制經濟的變化C.個體經濟向私營經濟的變化 D.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變化18.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奮斗目標,以下對全面小康目標理解正確的是 ( )①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②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 ③形成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④資源的利用效率顯著提高,資源短缺得到根本上解決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19.從1990年至今,中國經濟在9.1—9.3%的高速增長,經準確測算,每年經濟增長中有2.1個百分點是靠“生態赤字”換取的。這里的“生態赤字”主要是指--( )①資源問題 ②經濟問題 ③環境問題 ④人口問題A.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 ①④20.根據十屆全國人大常委第18次全體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自2006年起,工資、薪金所得費用扣除標準將從每月800元提高到每月1600元。這表明全國人大常委會享有( )A.決定權 B.立法權 C.監督權 D.任免權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每題10分,共40分)21.材料一:讀“我國西氣東輸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圖”,回答問題。材料二:我國西部地區天然氣資源豐富,但經濟相對落后,而東部地區經濟發達卻缺乏資源。為此,國家實施了西氣東輸工程。這一工程就是將新疆等地的天然氣,通過長途管線輸送到東部地區。目前,西氣東輸工程部分已投入運行,2004年我市的部分居民已經用上了來自西部的天然氣。綜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1)西氣東輸主干管道西起新疆輪南油氣田,它位于圖中A所表示的_______自治區,(此地區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 ,此地位于 (季風區或非季風區)。東到B表示的_______,C處的_______盆地、D處的柴達木盆地、E處的_______盆地與陜甘寧等地的天然氣田,為西氣東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3分)(2)“西氣東輸”工程的建設體現了區域經濟發展的什么原則?對東部和西部的發展有何意義?(4分)(3)國家實施西氣東輸工程表明我國資源存在什么問題?(1分)(4)為緩解材料中體現的這一資源問題,我國還實施了哪些重大工程?(至少答兩個,2分)22.材料一:英國、意大利與波蘭2006年11月27日分別公布了各自從伊拉克撤軍的方案。英國國防大臣布朗當天在倫敦發表防務政策講話時說,預計到明年年底駐伊拉克的英軍人數將大幅減少,估計將減少數千人。目前駐伊英軍人數大約為7100人。意大利總理普羅迪當天表示,12月1日到2日,駐伊拉克的最后一批意大利軍隊也將撤回國內。他說,他已向美國總統布什講了此事,布什對此表示遺憾。波蘭總統卡欽斯基27日表示,波蘭將于2007年底之前從伊拉克撤出剩余的900名駐軍,但是尚未確定具體日期。材料二:2003年3月,美國繞開聯合國,一意孤行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在過去的2004、2005年,世界上許多國家,如伊拉克、俄羅斯、西班牙、英國等都不同程度的遭到了恐怖襲擊。材料三:2006年12月18日,朝核問題第五輪北京六方會談第二階段會議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芳菲苑開幕,并舉行了首次全體會議。各方表示將按照“行動對行動”和協調一致原則,制定落實共同聲明的具體措施和步驟,爭取使此次會談取得積極成果。旨在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的六方會談從2003年8月至今已舉行五輪。2005年9月第四輪六方會談通過了共同聲明:朝方承諾,放棄一切核武器及現有核計劃,早日重返《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并回到國際原子能機構保障監督;美方確認,美國在朝鮮半島沒有核武器,無意以核武器或常規武器攻擊或入侵朝鮮。請你回答:(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問題?(2分)(2)結合材料二,分析造成這一問題的因素有哪些?(4分)(3)為什么全球如此重視打擊恐怖主義?(2分)(4)國際社會應如何打擊恐怖主義?(2分)23.材料一: 2005年1月6日,我國第13億個小公民在北京誕生;我國每年新增人口將近1600萬左右,相當于澳大利亞的全國人口;我國出生缺陷率較高,每萬人大學生比率也只有發達國家的十分之一到三十分之一。材料二:兩張圖片和一張表格:總量 人均量 與世界水平相比水資源 19.2萬畝(世界第4位) 2400立方米(第88位) 不足世界人均1/4耕地 2.8萬億立方米(第6位) 不足2畝(第67位) 是世界平均水平森林 第5位 人均不足2畝(第121位) 遠低于世界人均我國資源人均占有量與世界人均比較表:(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問題?(2分)(2)結合材料二思考回答,人口問題為什么是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性問題?(6分)(3)今后,我們應如何解決人口問題、化解人口壓力?(2分)24、某校有一位16周歲的初中生王某,在校經常打架、罵人,還經常曠課逃學,沉湎于網吧。有一天因欠網吧2.5元,竟在偏僻的小弄堂里,用匕首威逼一位婦女,搶到2元錢。經報案后被派出所抓獲,王某對警察滿不在乎地說“不就兩塊錢嗎!”。請你結合材料回答:(10分)(1)請你評價一下王某搶錢的言行。(2分)(2)王某從曠課逃學到用匕首搶錢的過程說明什么?(2分)(3)為預防和減少此類事情的發生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采取一定的措施。結合材料和所學的知識,完成以下內容: (6分)家長們:加強家庭保護,依法行使監護權,以健康的思想、文明的言行和正確的方法教育、影響和管束未成年人;國家與社會: ;學校:學生:2007模擬試卷 (1)一.選擇題:1-5:CBBBA 6-10:DBADD 11-15:DBACD 16-20:BCDCB二.非選擇題:21.(1)(1)新疆維吾爾 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在西域設立了西域督護府或答西漢 非季風區 上海 塔里木 四川(每空0.5分,共3分)(2)因地制宜,優勢互補(2分) “西氣東輸”工程的建設對東部促進經濟發展,優化能源結構,扭轉因大量用煤炭導致的空氣污染,給工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極大方便;對西部地區:促進經濟發展,自然資源得以充分開發、利用,增加就業機會,吸引社會資金和外資,提高個人收入水平,實現共同富裕。(2分)(3)反映我國資源分布不平衡。(1分)(4)如:西電東送、南水北調工程。(2分)22.(1)和平問題─和平已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但世界仍不安寧。(2分)(2)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恐怖主義的威脅。(要結合材料回答,4分)(3)見危害。(2分)(4)發揮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作用;世界各國應團結協作共同打擊恐怖主義;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等。23.(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人口基數大;每年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三個方面的人口問題。(2分)(2)從圖一可看出人口多會給就業帶來壓力;從圖二可看出新增人口多會影響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從表格可以說明了人口多給自然資源造成壓力,人均占有量減少。所以說人口問題是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性問題。(6分)(3)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目前條件下解決人口問題的惟一正確選擇。要嚴格控制人口數量,大力提高人口素質。要樹立人均意識。(2分)24.(1)中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王某的言和行已嚴重有損一個中學生的形象。(2分)(2)一般違法與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要遵紀守法,防微杜漸;中學生的明辨是非與自我保護能力還不強;學校、家庭、社會要正確引導和保護。(2分)(3)國家與社會:要正確引導和保護好青少年;要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 (2分);學校:要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要營造良好的學習風氣 (2分);學生: 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珍惜受教育的權利,切實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增強明辨是非與自我保護能力,自覺抵制不良誘惑,杜絕不良行為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圖一:人才招聘會圖二:新增人口的消耗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