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07年永嘉縣烏牛中學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歷史與社會政治模擬卷(三)溫馨提示:1、請用鋼筆或圓珠筆在答題卷上寫上你的學校、班級、姓名和準考證號。2、請仔細審題,細心答題,相信你一定會有出色的表現。卷 一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共40分。各小題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錯選、多選均不給分)1.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題口號是 ▲A.“共享一片藍天” B.“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C.“綠色北京、綠色奧運”2. 3.2006年11月4日至5日, ▲ 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在北京隆重舉行。48個來自該洲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代表及國際組織代表出席開幕式。A.中美 B. 中歐 C.中非3.春節期間,劉某收到朋友發來的一條短信:“……善待自己要樂觀,苦悶之時想美好”。其中“苦悶之時想美好”所體現的調控情緒方法屬于A.合理發泄情緒 B.轉移注意力 C.心理換位4.“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描繪的景觀主要位于A.黃河中游 B.長江中游 C.黃河下游5.“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繞地飛行78圈,它飛越了地球上所有的A.經線 B.緯線 C.陸地6.生活在溫州的你,感受到溫州的氣候特征是A.冬季溫暖夏季涼爽,四季如春 B.冬季低溫少雨,夏季高溫多雨C.冬季寒冷夏季炎熱,降水稀少7.日本向中國發動全面侵略戰爭的標志性事件是A.“九一八”事變 B.“一·二八”事變 C.“七七”事變8.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所帶來的共同影響是①促進了文化的交流 ②加強了各國的聯系 ③開始了殖民掠奪 ④加速了美洲的開發A.①② B.①④ C.②③9.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原因是:①我國生產力水平還比較落后 ②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③社會主義制度還不完善④人口眾多、資源短缺、環境問題日趨嚴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10.繼“中國文化年”在法國舉辦后,“法國文化年”又在中國舉辦,這說明了①文化外交是中國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有利于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民族性和開放性、繼承性和創造性相統一的文化④借鑒一切外來文化才能更好地面向世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11.下列關于儒家文化的說法正確的是①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創始人 ②儒家思想從產生起就成為中國社會的正統思想③對儒家文化要結合時代特征加以繼承和發展 ④在新文化運動中遭到抨擊批判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12.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A.公有制經濟 B.集體所有制經濟 C.個體經濟2004年6月,上海市長寧區成立了網吧協會,全區51家網吧共同簽署了自律公約,把不接納未成年人作為行業自律的最低底限。據此回答13-14題13.長寧區的做法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社會保護14.針對部分青少年通宵達旦泡網吧,沉湎于虛擬世界,甚至置家庭、學習于不顧。對此,你想對他們說①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②只要不違法,想怎么做都可以③要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 ④青少年要勇于承擔家庭和社會責任A.①② B.②③ C.③④15.我國經濟能繼續保持健康、平穩、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是我國堅持了A.四項基本原則這一強國之路B.可持續發展戰略C.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16.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們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下列現象與此不相符的是①個別企業嚴重拖欠農民工務工工資;②經濟開發中只顧賺錢而忽視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③個別地方經濟效益蒸蒸日上,道德文化和民主法制環境則每況愈下;④城鎮和鄉村、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社會經濟差距日趨縮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17.在中國政府和臺商的積極推動下,海峽兩岸民航于2005年1月29日首次實現“雙向對飛”。這表明①中國政府創造條件促進海峽兩岸的交流與溝通 ②兩岸關系得到了根本的改善③完成祖國統一是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心愿,④我國政府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積極以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18.右圖漫畫《消除貧困》主要體現了①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的思想②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具體體現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又一重大舉措④確保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的具體體現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9.一名小偷在菜場行竊時被當場抓住,圍觀的群眾將其打得遍體鱗傷,巡警聞訊后及時趕到,將小偷帶走。對這一案件說法正確的是①小偷的行為是違法行為 ②小偷違法,該打③群眾的行為侵犯了小偷的人身權利 ④同小偷作斗爭應依法而行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0、右圖反映了我國正在實施_______戰略A、科教興國 B、人才強國 C、可持續發展卷 二二、非選擇題(本題有4小題,共40分)21、材料一:因清政府擔心“洋船至寧波這甚多,將來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將又成一澳門矣。”故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下令停止廈門、寧波等港口的貿易,只留廣州一個港口與外商貿易。 ——梁廷楠《奧海關志》材料二:2006年8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120.5億美元,是繼我國紡織服裝在6月出口106.61億美元創記錄以來,連續第三個月創出口最高記錄。1978年到2006年,全國居民的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不斷上升。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0分)材料一說明清政府對外貿易采取了什么政策?這對中國造成了什么影響?(4分)材料二說明了什么?(2分)從材料一至材料二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4分)22.小明今年上初二,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對小明不聞不問,年邁的爺爺奶奶對小明無力管教,小明在不良風氣的影響下,逐漸迷戀上了網絡游戲和搞所謂的“小幫會”。后來因屢次違反紀律,被班主任攆出了學校,小明只好和幾個“哥們兒”一起出走。在外地,由于沒有身份證,他被當地警察當成小偷抓進了派出所,因為沒有證據,警察把他痛打一頓后放了出來。(10分)在上述材料中,有哪些人物存在什么樣的違法行為?(8分)從小明身上我們應吸取哪些教訓?(2分)23.材料一:A市16年來人民生活水平變化狀況:年份 人均儲蓄額 人均居住面積 電腦(百戶) 轎車(百戶)1989 1865元 6.6平方米 0臺 0輛2005 19880元 20.2平方米 19.6臺 5輛 材料二:為進一步推進A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在A市十屆人大三次會議上,許多人大代表紛紛提出要更加重視科技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工作的議案。運用所學知識回答:(10分)根據材料一提供的內容,結合生活實際再列舉兩個體現人民生活水平發生變化的實例,并分析發生這些變化的根本原因。(4分)材料二體現了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主要形式是什么?(2分)為推動A市的社會經濟發展,人大代表提出了哪兩大議案?為什么?(4分)24、材料一:鄭和下西洋路線圖材料二:鄭和通過遠洋航海實踐,向世界宣揚了中國的和平理念。交通部副部長徐祖遠指出:“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偉大的和平實踐,我們后人從中得到了這樣一種認識:和平崛起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和平崛起凝聚著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價值取向和中華民族愛好和平的品德。”材料三:1433年,七下西洋之后,世上已無鄭和。隨著鄭和傳奇的終結,歷代皇帝都下旨禁海,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就此關閉了幾百年。鴉片戰爭后,這一趨勢更加明顯。英、法、日等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 馬關條約 辛丑條約 北京條約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有著輝煌文明歷史的中國,社會性質由封建社會一步步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的深淵。(3分)結合材料,根據所學知識回答:鄭和下西洋,“西洋”指的是_________洋;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出航,無論白天、黑夜、陰雨、大霧,船隊都不迷失方向,最后成功到達西洋。你說這主要得益于什么條件?圖中所使用的比例尺屬于_________式比例尺。(3分)從民族精神的角度談談我國為何會走和平崛起的道路。(2分)(3)結合材料二、三,談談對你有何啟示?(5分)25.PPE怪圈(見右圖)是指貧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環境(Environment)之間形成的一種互為因果的關系。更確切地說,是指“貧困----人口增長----環境退化”的惡性循環。由于PPE怪圈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尤其是貧困地區普遍存在,常被用作解釋導致這些地區貧困原因的一種理論模式。(1)這PPE怪圈說明了什么?并簡述理由。(4分)(2)這些發展中國家要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消除PPE怪圈現象,應當采取的措施是在人口發展方面(2分)在資源利用方面(2分)在環境保護方面(2分)26.中國經濟巨輪的領航者,當代中國現代化戰役中活力四射的“長三角”正面臨著“能源短缺、水體污染嚴重”等方面挑戰,面對危機,“長三角”積極應對,努力化解。具體措施有:①實施“綠色發展與綠色GDP”計劃;②運用行政手段,跨區跨省優化調配資源和能源;③調整產業結構,發揮長三角在商貿傳統、產業基礎、人文積淀、開放意識和人才積累等方面的優勢,積極發展能耗低、附加值高、人力素質要求高、技術密集的產業;④從“長三角”的資源承載能力來考慮經濟發展,堅決關閉一些能耗高、污染重的企業;⑤依靠科技綜合利用資源、積極開發利用新能源……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0分)(1)“長三角”應對危機的舉措符合哪兩大戰略?(4分)(2)從“長三角”應對危機的①至④條措施中,給予我們哪些啟示?(至少寫出三方面啟示6分)2006年永嘉縣烏牛中學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歷史與社會政治模擬卷(三)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共40分。各小題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錯選、多選均不給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B C A B C A A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A C C C A C C A C二、非選擇題: 21.(1)閉關鎖國政策(2分)。影響: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礙了中國掌握世界先進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1分)使中國落伍了(1分)中國由于落后,最終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面。(2分)(寫出兩點即可)(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對外貿易逐年擴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分)只要圍繞開放方面回答即可酌情給分,如應該積極對外開放等等,如答改革開放給1分。(2分) 22.(10分)(1)①小明沒有很好的履行受教育的義務,違反了義務教育法的有關規定;(2分)②小明的父母沒有盡到撫養小明的職責,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家庭保護的規定;(2分)③小明的班主任隨意勒令其退學,違反了義務教育法的有關規定;(2分)④外地警察沒有作到依法行政,侵犯了小明的人身權利,違反了憲法。(2分)(2)青少年應增強法制和紀律觀念,嚴格依法自律,履行受教育的義務,抵制不良誘惑;(1分)同時也要學會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增強自我保護意識。(1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23.(10分)(1)只要從人民生活水平的角度出發,與材料不重復即可(2分),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2分)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分)。(3)更加重視科技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工作。(2分)因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進步是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1分)經濟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高度重視科技發展和人才培養。(1分)24、(1)印度洋;指南針;線段(3分)(2)中華民族具有愛好和平的民族精神;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3)清政府愚昧無知、腐敗無能(內因),列強入侵(外因)。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我們要牢記歷史,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把我國建設成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不能閉關鎖國,應積極實行對外開放,這是強國之路等(5分)25.人口增長過快給環境與人民的生活帶來消極的影響。(2分)因為在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關系中,人口是關鍵。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過快,是造成貧困和環境問題突出的重要原因。(2分)(2)①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2分)②利用與保護結合,“開源”與“節流”并舉。(2分)③避免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加強立法工作,提高全民環境意識,加強國際合作。(2分,答出其中2點即可得滿分,如果學生回答與本答案不一致,但言之有理,亦可同樣得分。但不能超過題分) 26.(10分)(1)可持續性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各2分)(2)①如積極發揮政府宏觀調控這只“看得見的手”,加強對市場經濟進行調控,克服市場調節存在的缺點和弱點;(2分)②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發展“長三角”經濟;(2分)③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使經濟的發展與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相協調;(2分)④正確處理環境與發展、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經濟的發展;(2分)生活貧困人口增長環境退化PAGE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