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07年秀洲區學業考試模擬試卷社會*政治(22)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計40分)11月4日至5日,中非合作論壇舉行北京峰會,中國和48個非洲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或代表以及國際組織代表出席。中非國家領導人本著友誼、和平、合作、發展的宗旨,共商推動中非關系發展、促進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大計,一致同意建立和發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文化上交流互鑒的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據此回答1—2題。1、近幾十年,非洲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根本原因是:A、國際貿易摩擦越來越大 B、不合理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C、國家間經濟合作缺乏 D、國家間經濟發展程度不同2、三年來,中非貿易每年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下列關于中非貿易增長的觀點中不正確的是:A、中非的互補性,促進了雙方貿易的增長 B、中非貿易增長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C、中非貿易發展中,我國是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潤 D、發展中非貿易符合雙方利益北京時間2006年6月9日晚22點30分,德國世界杯的開幕式在慕尼黑的安聯體育場拉開序幕。據此回答3—4-題。3、下列關于德國的描述,正確的是:A.位于西半球,是發達國家 B.位于東半球,是發展中國家C.位于西半球,是發展中國家 D.位于東半球,是發達國家4、德國曾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是:A.凡爾登戰役 B.索姆河戰役 C.臺兒莊戰役 D.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爭史。據此回答5--7題5、中國的近代史始于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6、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是A.《南京條約》的簽訂 B.《馬關條約》的簽訂C. 《辛丑條約》的簽訂 D.《北京條約》的簽訂7、在近代中國人民的抗爭史中,農民階級是一支重要的革命力量。下列革命是農民階級進行的是①太平天國 ②戊戌變法 ③義和團運動 ④辛亥革命A.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③8、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形成的對外開放的新格局是①首先設經濟特區 ②從內地擴及到沿海③不僅引進來,而且走出去 ④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城市生活垃圾正在悄然變為一種資源。目前我省已有8家垃圾焚燒供熱發電企業,幾年來已累計消化垃圾120萬噸,產生電量3.7億千瓦時。采用現代工業技術,將垃圾高溫焚燒,產生熱能與電力,是對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的有效途徑?;卮?--10兩題。9、垃圾可能會產生的環境問題是①大氣污染 ②熱污染 ③土地荒漠化 ④水體污染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0、用垃圾發電的意義有①消除垃圾,改善環境 ②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經濟發展③滿足人們對資源的需求 ④促進科技的發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從2001年上海首次舉行聽證——《中小學校學生傷害事故處理條例》立法聽證開始,聽證會日益成為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集中民智、決斷大事的有效途徑,成為上海市民越來越熟悉的參政“尋常事”。據此回答11--12題。11、材料說明A.發展社會主義民主,要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B.我國國民都可以直接管理國家事務C.我國民主已經很完備D.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具有中國特色12、通過聽證會,公民享受了A.選舉權 B.言論自由權 C.監督權 D.檢舉權13、下列屬于政府運用宏觀調控手段以實現公平的是①征收利息稅 ②征收個人所得稅 ③銀行存款實行差別利率 ④取締非法收入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當前,我國國民經濟正處于新一輪經濟周期的上升期,當然能源、資源對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也越來越大?;卮?4---15題14、下表為中國03年消耗的各類資源占世界消耗量的百分比種類 原油 原煤 鐵礦石 鋼材 氧化鋁 水泥 GDP占世界總量百分比 7.4 31 30 27 25 40 4材料說明:①高增長必然帶來高消耗 ②必須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③我們要開展節約活動 ④中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尤為迫切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5、在當前情況下,我們應對資源危機的重要措施是:A、“開源”與“節流” B、跨區域調配C、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D、加快立法工作16、為了緩解電力供應瓶頸制約,國務院去年底召開會議,把“先生活后生產“作為2004年用電供應原則,重點保證居民生活用電,盡量避免中小學生點著蠟燭做作業的現象出現。這體現了 ①國家權力機關應對人民負責 ②人民群眾利益高于一切③求真務實,執政為民 ?、芪覈駲嗬土x務是統一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中國教育有著輝煌的歷史,自孔子興學以來,教育發展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請回答16---18題。17、漢朝教育的特點是:①大力推行儒學教育 ②長安設立太學,經考核選拔優秀學生做官③頒布“推恩令” ④在地方設立官學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18、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教育獲得巨大發展,其體現在:①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 ②提出了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③形成了初等、中等、高等教育體系,特別是高等教育在校生比例大大增加④完善了教育的法律、法規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改革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實行改革開放后我國取得了巨大成就,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據此回答19—20題19、以下得益于改革而強盛的有:①齊桓公稱霸 ②隋朝的統一 ③文景之治 ④秦滅六國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20、改革開放是中國的強國之路,中國的改革是從 體制改革到各方面的體制進行改革,并且,首先在 展開。A、政治、沿海 B、經濟、農村 C、經濟、城市 D、政治、農村二、非選擇題。(共40分)21、1965年9月1日至9日,西藏自治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拉薩隆重舉行,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 四十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和西藏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下,西藏經濟和社會各項建設事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西藏這顆世界屋脊上的“明珠”,正放射出更加奪目的光彩。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12分)(1)西藏自治區的各級自治機關的性質怎樣?(2分)(2)用史實說明西藏自古就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分)(3)西藏經濟和社會各項建設事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4分)(4)為使西藏這顆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光彩更加奪目,結合你對西藏的了解,請你為西藏人民出出金點子。(2分)22、材料:浙江很小,10萬平方公里的陸域面積;浙江又很大,經濟總量位居全國前列。然而,“地域小省”、“資源小省”這個天然的現實,迫使浙江不少的經濟發達縣、市,為了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選擇了一條“走出去”的道路。到境外辦市場是浙江實施“走出去”的一個力作,也是“浙江經濟”的特色,浙江企業的老板和個體工商戶以“跑單幫”的形式到國外擺攤經商,幾年來出現了俄羅斯的“海寧樓”、南非的“中華門”、巴西的“中華商城”、阿聯酋的“中國日用商品城分市場”等一批境外市場紛紛開張。眾多的浙江民營企業利用所處的區位、勞動力價格等優勢發展產品加工業,在把產品帶出去的同時,也把信息、技術帶了進來。為使浙江的“走出去”更成功、規范、有組織。政府出面帶領企業到國外考察,舉行經貿活動等。 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12分)(1)從浙江的發展中你能看出我國經濟制度?(2分)對私私營企業的老板和個體工商戶的“跑單幫”的形式政府為什么如此重視?(4分)(2)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地域小省”、“資源小省”的浙江成為“經濟大省”的原因?(至少兩個角度)(4分)(3)你能對政府在促進私營經濟發展方面提一個建議嗎?(2分)23、近年來社會各界要求通過征收消費稅限制木制一次性筷子消費的呼聲很高,人大、政協提案也多次提出這個問題。國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1日聯合下發通知,從4月1日起,對我國現行消費稅的稅目、稅率及相關政策進行調整,木制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被納入了消費稅征稅范圍,稅率為5%.(8分)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⑴消費稅的調整體現了稅法的哪些原則?(2分)⑵政府為什么會對木地板、一次性筷子等商品開征消費稅?(4分)⑶如果你家的新居要裝潢,你和父親去買實木地板,商家說,不要發票可以便宜些,你同意嗎?為什么?(2分)24、2005年10月25日,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出席紀念臺灣光復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并發表題為《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重要講話: “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讓我們海峽兩岸的骨肉同胞攜起手來,緊緊抓住歷史機遇,奮發圖強,開拓進取,共同建設我們的美好家園,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8分)(1)臺灣是在什么事件中被割讓給日本的?又在什么事件后回到祖國的懷抱的?(2分)(2)當前推動祖國和平統一的積極因素有哪些?(4分)九年級模擬卷答案(22)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D D A C D B D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28 19 20答案 A C A B A D D A B B二、非選題:(共40分)21、(1)是本級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2分)(2)例如元朝的宣政院、清朝的駐臧大臣。(3)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和政府的關懷;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推行;改革開放政策的推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答出一點給2分)(4)(符合題意,即可酌情給分)如發展旅游業;發展畜牧業;加強與東部地區的合作;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等。(2分)22、(1)經濟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政府重視的理由:個私經濟是我國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經濟增長、繁榮市場,方便人們生活、增加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一是浙江在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礎上,經濟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二是從浙江本省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發展逮捕沿海特色的區域經濟;三是浙江根據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經濟落實科教興省的發展方針政策。四是浙江人民的勤勞、智慧、不怕困難的精神等只要將兩方面即可。(3)優化投資環境,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多為個私企業的開設綠色通道等。23、(1)公正負稅;調節經濟,促進經濟發展;兼顧需要與可能。(2)消費稅調整有利于增強人們的環境意識、調整消費結構和節約資源;消費稅調整對進一步增強消費稅調節功能,促進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更好地引導有關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節約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3)不同意。索取發票有利于商家履行依法納稅的義務;發票作為憑據,可更好地保護自己的消費者權益。24、(1)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訂;1945年抗日戰爭的勝利。(4分)(2)祖國統一是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改革開放,國力增強;“一國兩制”方針充分考慮到各方面的利益;“一國兩制”政策在香港、澳門的成功實踐;“一個中國”原則得到聯合國與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承認;《反分裂國家法》為國家的統一提供法律保障。(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