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06年歷史與社會考試選擇題(本題有30題,1-22題每題1分,23-30題每題2分,共38分)1.下圖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線圖,MN為空中索道,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A.東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2.根據右圖及左下角比例尺,量算出黃河中游的長度約為…………………( )A 600KM; 11B 1000KM;C 1500KM;D 2000KM;1∶200000003.生活在浙江,你能感受到浙江的氣候特點是( )A.冬季溫暖夏季涼爽,四季如春 B.冬季低溫少雨,夏季高溫多雨C.冬季寒冷夏季炎熱,降水稀少 D.全年高溫炎熱,降水十分稀少4.下列詩句中所包含的地名,與古代陸上絲綢之路沒有關系的是:( )A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B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C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還 D暖風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5.與浙江相鄰的瀕臨海洋的省級行政區是 ( )A滬、蘇、皖 B蘇、贛、閩 C贛、皖、閩 D滬、蘇、閩6.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其中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王朝是( )A.元、清 B.金、元C.遼、清 D.元、遼7.“蘇湖熟,天下足”這一諺語說的是我國何時何地糧食生產的情況( )A.北宋太湖流域 B南宋錢塘江流域 C南宋太湖流域 D北宋錢塘江流域8. 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數字,它的發明人是( )A.古阿拉伯人 B.古埃及人 C.古希臘人 D.古印度人2005年是鄭和下西洋600周年。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開辟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據此回答9-11題。9.根據上面資料推算,鄭和下西洋發生在( )A.十三世紀 B. 十四世紀 C. 十五世紀 D. 十六世紀10.與鄭和下西洋相比,歐洲人開辟新航路主要是為了( )A.獲取商業利益 B.宏揚本國國威C.發展官方貿易 D.開展海外冒險11.這兩次航海“壯舉”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強了各地間的聯系 B.擴大了中國的影響C.促成了新的民族產生 D.加速了美洲的開發12.如果以“勿忘國恥,以史為鑒”為主題出一期板報,下列素材應選擇 ( )A.南昌起義 B.九一八事變 C.西安事變 D.重慶談判13.觀察下圖,說法正確的是( )A.①與②同處于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時期;B.②中國革命先后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C.③發生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變革;D.④發生的歷史性巨變證明偉大的祖國已經完全實現統一1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商鞅變法發生于戰國時期的秦國 B、元朝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為國內各民族的聯系與交往提供了有利條件.C、揭開美國獨立戰爭序幕是波士頓傾茶事件D、日本明治維新逐漸改變了落后面貌,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的國家一些農民在生產中產生這樣的困惑:沒有政府介入單靠自己很難干得成;可一旦政府介入太深,又怕什么都干不成。15.材料中“沒有政府介入單靠自己很難干得成”說明( ):A.市場完全由政府來調控 B.市場需要政府的宏觀調控C.農民缺乏生產經營的自主權 D.農民不相信市場的作用16.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一個重要表現是 ( ).A.歐洲聯盟的成立 B.聯合國的成立C.華沙條約組織的成立 D.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17.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標志是 ( )A.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 B.電的廣泛應用C.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及應用 D.空間科學技術的發明及應用18.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是 ( )A.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B.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C.黨的十五次代表大會 D.黨的十六次代表大會19.香港回歸后,香港民眾“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的事實說明( )A.“一國兩制”能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和發展B.香港原本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將永遠不變C.我國的特別行政區享有完全的自治權D.香港回歸后各方面都和以前沒有什么兩樣20.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農村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A、種田技術的迅速提高 B、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C、對外開放新格局的初步形成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普遍實施21.兩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A、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加劇 B、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C、帝國主義國家為了爭奪世界霸權 D、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進一步加強22.下列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敘述不正確的是:( )A.對廣大發展中國國家來說有不利的一面 B.存在著許多不公正不合理的地方C.只對發達國家有利 D.給世界各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23.美國中部平原能采用大規模機械化耕作的原因有( )①地廣人稀 ②人口眾多 ③地勢平坦 ④生產力水平高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4.下列政權中,亡于元(蒙古)的有( )①西夏 ②南宋 ③遼 ④金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 D.③④25.我國歷史上雖然曾出現國春秋戰果、三國等分裂時期,但是大部分時間都是統一的,下列哪些事件曾為中國的統一,在一定程度起過促進作用: ( )①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②焚書坑儒 ③推恩令 ④安史之亂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6.下列重大歷史事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新航路開辟 ②五四運動 ③鴉片運動 ④第二次世界大戰 ⑤辛亥革命 ⑥工業革命A.①③⑤⑥④② B.⑥③⑤④②① C.①⑥③⑤②④ D.⑥④③②①⑤27.20世紀90年代,某些地區的沖突和局部戰爭說明:( )①美國試圖建立單極世界,插手別國事務 ②冷戰結束后,各種力量的對比暫時出現失衡③地區霸權主義引發危機和戰爭 ④被冷戰掩蓋的地區和民族矛盾爆發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8.60年的風雨歷程,聯合國在處理國際事務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些作用包括①維護世界和平 ②緩和國際緊張局勢 ③促進各國社會經濟發展 ④解決各國內部武裝沖突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9.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誕生了,它( )① 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基本勝利 ②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偉大勝利③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真正站起來了 ④說明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建立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0、下列想法和做法有助于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的是( )①保留方寸地,留與子孫耕 ②變湖泊為糧倉 ③創建藍天、碧水、綠色、清靜的環境 ④反對使用一次性筷子 ⑤垃圾分類處理 ⑥禁止開發不可再生資源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二、非選擇題(本題有6題,共62分)31.填表題(每空格1分,共8分)名 稱 主要思想 作用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32.材料一:我國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比較比較項目 東部地區 西部地區國土面積(%) 28.6 71.4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美元) 1600 610高等學校(%) 75.3 24.7材料二:我國西部的礦產儲量占全國儲量的比例礦種 天然氣 煤炭 鉛礦 鉻礦 鉀礦 鋅礦西部儲量(%) 57、6 61、2 56、3 89、4 99、6 64、5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國東西部地區分別具有哪些優勢 (4分)(2)你認為我國東西部地區應如何加強合作與交流、實現共同發展?(6分)33. 17、18世紀,英、法等國先后爆發了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王權,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與此同時,清軍入關,中國大清王朝建立,設立軍機處,大興文字獄,進一步加強了專制皇權。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1)英、法等國的王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一時期中國的皇權專制情況如何?(4分)(2)這一變化對英、法等國與中國社會各產生了什么影響?(6分)34.材料一:外交部長李肇星所言:“愛好和平、講信修睦、協和萬邦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在對外交往中,崇尚親仁善鄰,主張和而不同,追求普遍和諧。”材料二:目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已進入實質性階段,中國-東盟經貿合作已步入一個持續、穩定、全面發展的新階段;上海合作組織自2002年由“上海會晤機制”發展成立以來,在打下了政治互信基礎的同時,中國與中亞五國之間的經濟合作,也規模日顯;1991年中國加入APEC以來中國實際上已慢慢成為APEC峰會的主導經濟力量和政治力量,因此各國各地區都把眼光朝中國看。在這樣的背景下,2005年11月,中國成為南亞聯盟的觀察員。(1)材料一說明了我國現在正積極推行一個怎樣的外交策略,該策略的目標是什么?(2分)(2)根據材料二中出現的國際組織名稱,請你填入右圖A、B、C、D四個空格中。(4分)(3)你認為我國在促進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發展方面,還應做哪些工作?(4分)35.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團到大陸訪問。胡錦濤主席與他進行會談,這是兩黨最高領導人60年以后的歷史性握手。有位網友在網上發表了一首名為《娘,我兄弟他回來了》的詩歌。當你跨出機艙的那一刻,我就認出了你……走上前去,說一聲——兄弟,你回來了……我們兄弟倆可要看清呀咱娘在生前可一再叮囑咱們家歷代姓"中"名"國"不管到什么時候誰也不準更名改姓,誰也不許吵鬧著分家分田這是娘的囑咐,也是晚輩的希望兄弟呀,"中國"兩個字比你我的生命——更重要!!!……⑴ 請問這是兩黨最高領導人的第幾次“握手” (1分)60年前進行了哪幾次合作,各有何主要歷史作用 (4分)⑵ 咱們家歷代姓“中”名“國”,這表明解決臺灣問題必需堅持什么原則?(2分)⑶結合所給知識說明我國為什么一定能順利解決臺灣問題 (3分)(提示:從國際國內角度)36.材料一:我國目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發展中存在很多不協調因素,制約著我們建設和諧社會。例如,由于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低效益問題嚴重。目前我國GDP約占世界的1/30,但能源消耗約占世界11%,1萬億美元GDP消耗的能源是日本的6倍。我國資源環境面臨危機,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協調發展任務急迫而艱巨。材料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從資源開采、生產消耗、廢棄物利用和社會消費等環節,加快推進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積極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完善資源開發利用補償機制和生態環境恢復補償機制;要大力倡導節約能源資源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在全社會形成節約意識和風氣,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仔細閱讀材料回答提出的問題: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2分)(2)結合兩則材料談談我們為什么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6分)(3)你認為怎樣才能更好地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 6分)(至少3條) 2006年歷史與社會考試答案一.選擇題(本題有30題,1-22題每題1分,23-30題每題2分,共38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B D D A C D C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B C C B D B A A D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B C B B A C A A A D二、非選擇題(本題有6題,共62分)評分說明:在非選擇題的閱卷評分過程中,不必拘泥于參考答案的表述,只要方向正確,意思相同或相近,言之有理,就應給分。31.填表題(每空格1分,共8分)名 稱 主要思想 作用洋務運動 自強,求富 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戊戌變法 維新變法 具有思想解放的啟蒙作用,為資本主義民主思想的傳播打下了基礎辛亥革命 三民主義 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新文化運動 民主,科學 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創造了條件32.(1)東部地區經濟發達,高等教育發達;西部地區面積廣闊,資源豐富(4 分)(2)東部地區應對西部地區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給予強有力的支援;西部地區應充分發揮其在資源與能源上的優勢,積極與東部地區互通有無,共同發展;通過西部大開發,實施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工程,將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逐步縮小東西部差距,以實現共同發展。(6分)33.(1)歐洲的專制王權被推翻;中國的專制皇權得到加強。(4分)(2)使歐洲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國家變得強大起來,并加快了對外侵略的步伐;而中國則逐漸衰落,飽受列強侵辱,最終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6分)。(只要答出歐美變得“強大”,中國逐漸“落后”的意思即給滿分)34.(1)和諧外交;建立一個和諧的世界(2分)(2)A:上海合作組織 B:南盟 C:東盟 D:APEC(4分)(3)①必須推動國際關系的民主化,加強聯合國的作用充分發揮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②堅持多邊主義,確立新的安全觀。打擊恐怖主義、毒品走私、跨國犯罪、重大傳染性疾病等問題③必須加強國際合作,充分發揮我國在上海合作組織、APEC等國際組織中的作用,推動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發展④中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奉行“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政策⑤推動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為創造一個和諧的世界作出自己的貢獻。(答出任何兩點給4分) 35.⑴第三次握手。(1分)第一次國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作用: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運動,北伐戰爭勝利進軍;(2分)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作用:領導了全民族抗戰,并取得勝利。(2分)⑵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2分)⑶國際:絕大多數國家都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中國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等。國內: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兩岸交流日益頻繁;港澳問題的順利解決為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范例;兩岸人民人心所向,渴望統一等。(3分)36.(1)根據材料一中的國情制定材料二中的相應國策。(2分)(2)①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面臨著嚴峻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形勢,我們堅持計劃生育和保護資源環境的基本國策,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或我們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②我國企業、公民普遍地存在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意識差,資源浪費、環境破壞嚴重。③我國科技水平低,資源的可循環利用率低,浪費嚴重。(每點2分,共6分)(3)①嚴格控制人口數量,堅持計劃生育和保護資源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堅持科學發展觀)②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提高人們的節約和環保意識,依法保護資源和環境。③堅持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依靠科技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環境的保護力度。④依法嚴懲浪費資源和破壞環境的違法行為,實現政府問責制。⑤實現對外開放政策,大力引進和利用國外資源和節能技術。(只要答出上述任何3點,就可得滿分6分) 學校_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2006年歷史與社會考試答卷一.選擇題(本題有30題,1-22題每題1分,23-30題每題2分,共38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二、非選擇題(本題有6題,共62分)31.填表題(每空格1分,共8分)名 稱 主要思想 作用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32.(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國東西部地區分別具有哪些優勢 (4分)你認為我國東西部地區應如何加強合作與交流、實現共同發展?(6分)33.(1)英、法等國的王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一時期中國的皇權專制情況如何?(4分)(2)這一變化對英、法等國與中國社會各產生了什么影響?(6分)34.(1)材料一說明了我國現在正積極推行一個怎樣的外交策略,該策略的目標是什么?(2分)(2)根據材料二中出現的國際組織名稱,請你填入右圖A、B、C、D四個空格中。(4分)A.( ) B.( ) C.( ) D.( )(3)你認為我國在促進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發展方面,還應做哪些工作?(4分)35.⑴ 請問這是兩黨最高領導人的第幾次“握手” (1分)60年前進行了哪幾次合作,各有何主要歷史作用 (4分)⑵ 咱們家歷代姓“中”名“國”,這表明解決臺灣問題必需堅持什么原則?(2分)⑶結合所給知識說明我國為什么一定能順利解決臺灣問題 (3分) (提示:從國際國內角度)36.(1)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2分)(2)結合兩則材料談談我們為什么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6分)(3)你認為怎樣才能更好地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 6分)(至少3條)③④②①1840191919491956199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