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蓮花初中《歷史與社會》七年級、八年級綜合測試卷姓名 班級 學號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4分)地的地理坐標是64°N、 50°W,關于該地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確的……………………………… ( )A、東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中緯度2、在1;4000000的浙江省地圖上,量的杭州到衢州的圖上距離是2厘米,那么兩地實地距離是 ( )A、80米 B、8000米 C、80千米 D、8000千米3、在我國的五個自治區中,有我國著名的兩大盆地的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B、西藏自治區 C、廣西壯族自治區 D、寧夏回族自治區4、中國的大河大河大多由西向東流的,這主要是因為我國……………………………………………( )A、降水東多西少 B、地形復雜多樣 C、季風氣候顯著 D、地勢西高東低5、認識到水能栽舟、亦能覆舟的我國古代皇帝是………………………………………………………(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唐太宗 D、隋煬帝6、在中國古代的重要發明中,對歐洲新航路的開辟直接起致關重要作用的是………………………( )A、火藥 B、筒車 C、地動儀 D、指南針7、在開辟新航路的歷程中,完成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的是……………………………………( )A、麥哲倫 B、鄭和 C、哥倫布 D、鄭成功8、前事不忘,后世之師。我們年輕一代紀念抗戰的勝利,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最重要的使命是 ( )A、保護有關抗日戰爭的歷史文物 B、隆重舉行抗日戰爭勝利紀念大會C、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D、反對日本右翼勢力篡改歷史9、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強各地之間的聯系 B、擴大了中國的影響C、促進了新的民族的誕生 D、加強了美洲的開發帝10、下列中國封建社會的四個著名的盛世,起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 )貞觀之治 ②光武中興 ③開元盛世 ④ 文景之治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④①③②11、奠定了今天祖國疆域基礎的是……………………………………………………………………… ( )A、宋朝 B、清朝 C、元朝 D、唐朝12、電影《英雄》中刺客無名對秦王說“劍字有18種寫法,互不相同”,秦王說“統一以后這些雜七雜八的文字一律廢掉,只留下一種寫法”。除此以外秦朝鞏固統治措施還有………………… ( )①廢除分封制,把全國劃分為郡縣 ②加強監察制度,對全國官員進行監察③統一貨幣 ④統一車軌,修建馳道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④13、形成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歷史原因主要是當時…………………………………………… ( )A、社會的動蕩和變革 B、秦王發起統一中國的戰爭C、誕生了孔子等精英人物 D、出現了稷下學宮等學術交流中心近幾年,考古隊員在我國的東南沿海,陸續發現古代沉船和大量的瓷器。據此完成第22—23題。14、這“東南沿?!敝傅氖俏覈摹? ( )①東海 ②黃海 ③渤海 ④南海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5、這些沉船和瓷器,可能與誰有關?!? ( )A、張騫通西域 B、鄭和下西洋 C、哥倫布航海 D、新航路的開辟16、如果老師請你查閱有關新文化運動的餓資料,下列刊物中你因該首選…………………………… ( )A、《中外紀聞 》B、《時務報》C、《民報》D、《新青年》17、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最大的歷史功績在于……………………………………………………… ( )A、結束了20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B、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C、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D、改變了中國近代社會的性質18、第一次世界大站的起因是……………………………………………………………………………… ( )A、世界人民反對恐怖主義 B、帝國主義重心瓜分殖民地C、為了擺脫經濟危機帶來的影響 D、法西斯國家的餓橫行辛亥革命是在一片勝利的“歡呼”聲中走向失敗的。請回答第1—2題。19、這里所指的歡呼主要是指……………………………………………………………………………… ( )A、清朝統治結束 B、武昌起義勝利 C、列強宣布中立 D、中華民國成立20、這里的失敗的實質是指………………………………………………………………………………… ( )A、袁世凱當上了大總統 B、西方國家拒絕承認南京臨時政府C、發帝反封建任務沒有完成 D、中國出現軍閥割據和混戰的局面21、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給人類留下的歷史啟迪有…………………………………… ( )加強國際合作,有利于戰勝共同的敵人 ②不同的社會制度的國家不能相互合作③ 世界各國因該互不侵犯、和平共處 ④和平來之不易,戰爭悲劇不能重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1896年4月17日,臺灣詩人丘逢甲寫了這樣一首詩:“春秋難譴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干,四萬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彼从车氖悄且皇录? ( )A、鴉片戰爭后英國強迫中國簽定《南京條約》 B、鴉片戰爭后美國強迫中國簽定《天津條約》C、甲午戰爭后日本強迫中國簽定《馬關條約》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強迫中國簽定《辛丑條約》二、非選題(共36分)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7分材料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br/>材料二:秦末,統治者征發繁重的賦稅和徭役,人民負擔沉重,社會矛盾尖銳。后來,便在風起云涌的農民起義中,短命而亡了。材料三:唐太宗把君主和人民比作舟和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而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減輕農民負擔,國家出現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1)材料一中的這句話是誰提出來的?2分(2)根據材料二,下列選項中,你認為哪個封建王朝和秦朝情況最為相似?( )2分A、隋朝 B、西漢 C、南宋 D、元朝(4)以史可以為鑒,你覺得以上材料對我們現代化建設有何啟示?3分24、閱讀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伊拉克問題是指1990年因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1991年多國部隊發動“沙漠風暴”行動對伊進行強制性經濟制裁。伊拉克的經濟和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材料二:2000年3月20日,美英等國未經聯合國授權,不顧世界人民的反對,發動對伊戰爭,給伊拉克人民帶來災難,給世界帶來不安。因伊拉克局勢,國際油價動蕩不斷。有專家稱“美國對伊動武,將延遲全球經濟復蘇”。材料三:在美英對伊動武行動一開始,包括美國紐約和華盛頓在內的世界主要城市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戰示威活動,高呼“我們要和平,不要戰爭”的口號。材料四:伊拉克戰爭爆發當天,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強烈呼吁有關國家停止軍事行動,重新回到聯合國的框架內,通過和平的方式政治解決伊拉克問題。回答下列問題:(1)伊拉克國家位于哪個大洲,該國大部分人屬于什么人種,信仰什么宗教?3分(2)材料一中反映出伊拉克屬于什么氣候類型?該氣候類型有什么特點?3分(3)材料四中中國政府的主張體現了我國怎樣的外交政策?(2分)(4)閱讀了四則材料,你有什么感想?(2分)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9分材料一:張騫出使西域后,延綿數千里的漫長古道——絲綢之路貫穿亞、歐大陸,成為中外交往的見證。到了唐朝時期,中外文化的交流與傳播進入了繁盛時期。1405年-1433年鄭和起次下西洋,加強了我國同亞非國家的聯系。材料二:清朝前期,清朝統治者限制對外貿易,這一政策使中國遠離了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潮流,一直到鴉片戰爭,中國國門被打開,從而飽受凌辱。請列舉唐朝時期為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貢獻的歷史人物。2分漢朝和唐朝時期的對外交往有什么積極作用?4分清朝前期實行怎樣的對外政策?這種政策有什么消極影響?3分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從哪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材料二:“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最后關頭已臨到,犧牲到底不屈撓……”上述材料分別與日本制造的哪次侵華事變有關?2分在國家存亡之際,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請寫出初步形成和最終形成的標志。2分抗日戰爭的勝利有何重大意義?3分準備如何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2周年?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