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 思想品德質量檢測試題卷2008.4溫馨提示:1、全卷分卷Ⅰ和卷Ⅱ兩部分。共8頁,有兩大題,30小題。卷Ⅰ選擇題的答案做在卷Ⅱ的相應位置上,寫在卷Ⅰ上無效。卷Ⅱ中試題的答案寫在答題卷上。2、全卷滿分80分,考試時間80分鐘。全卷實行開卷考試。卷 Ⅰ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其中1—16小題每小題1分,l7—25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并將所選的答案字母寫在卷Ⅱ答題表相應題號位置上。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我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人 ▲ 院士和著名植物學家 ▲ 院士獲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A.吳征鎰、閔恩澤 B.錢學森、袁隆平 C.閔恩澤、吳征鎰 D.吳文俊、王永志2.大雪期間,由團湖州市委、湖州市廣播電視總臺、湖州市青年志愿者協會聯手共同啟動“幸福的 ▲ ——冬日陽光互助行動”,與社會各界共同抵抗雪災。A.黃絲帶 B.紅絲帶 C.粉紅絲帶 D.黃絲帶經過40多年與W國的談判,繼香港、澳門回歸后,我國又一片領土,黑瞎子島(一半)今年年底之前即將回歸。回答3—4題3.W國是我國最大的陸上臨國。據此推斷W國是A.朝鮮 B.蒙古 C.俄羅斯 D.阿富汗4.對于W國氣候特征的描述,說法正確的是A.夏季經常下雨,冬季比較干燥 B.全年降水較多,比較潮濕C.全年都很寒冷,積雪不會融化 D.冬天很冷,夏天較熱,全年降水較少儒家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經過了漫長的發展和演變。回答5-6題。5.“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大一統”的關系是A.用思想的統一來保證政治上的統一 B.用政治上的統一來保證思想上的統一C.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D.用君權神受思想來鞏固統一6.新文化運動把斗爭指向孔教,主要由于儒家思想A.落后于西方資產階級文化 B.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基礎C.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D.被袁世凱復辟所利用7.根據年代尺所給信息,從左往右的歷史事件依次為A.共產黨成立 → 長 征 → 新中國成立 → 十一屆三中全會 → 澳門回歸B.辛亥革命 → 遵義會議 → 新中國成立 → 十一屆三中全會 → 香港回歸C.共產黨成立 → 遵義會議 → 新中國成立 → 十一屆三中全會 → 香港回歸D.辛亥革命 → 長 征 → 新中國成立 → 十一屆三中全會 → 澳門回歸8.從2008年起我國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從之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最大的亮點是將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確定為法定節日。增加這些傳統節日A.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 B.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C.有利于全面繼承中國傳統文化 D.有利于抵制“洋文化”進入中國9.溫家寶總理曾指出:“21世紀頭20年是中國發展的一個重要哉略機遇期。”因此,我們要在本世紀達到前20年A.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 B.力爭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C.基本實現現代化 D.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10.右邊《我國未來人口發展趨勢》圖表所反映的人口問題是A.我國人口數量依然龐大B.我國人口素質不高C.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D.我國出現“未富先老”的現象11.從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袋有償使用制度,表明我國①大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②禁止對非可再生資源的消費③注重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④倡導人們選擇科學、綠色的生活方式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巴基斯坦前總理、人民黨領導人貝 布托2007年12月27日在首都伊斯蘭堡鄰近的拉瓦爾品第市舉行的競選集會上遭遇自殺式襲擊受傷,在送往醫院后不治身亡。這表明A.表明當今世界還很不安寧 B.建設和諧世界是不可能的事C.國際反恐形形勢依然嚴峻 D.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影響經濟的發展13.漫畫《時髦商品》告訴我們A.要加強科技創新,生產高科技產品B.要堅定不移地實施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C.要擴大資源開發的空間D 我國資源短缺14.湖州南潯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改善人居環境,扶貧幫困,發展農家旅游,活躍農民文化生活。這些舉措①有利于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②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③貫徹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④推動了全面小康社會的發展進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教育部、公安部、團中央等七部委聯合決定,將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為:“全國中學生安全教育日。”這一決定主要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 保護。A.學校保護 B.家庭保護 C.自我保護 D.社會保護16.下列對在合作中競爭的認識不正確的是A.對競爭對手的尊重 B.競爭就是“你死我活”、“勝為王敗為寇”C.只要有競爭就有成功和失敗 D.不以成敗論英雄17.在一部反映清末中國知識分子曲折人生經歷的小說中,主人公出生于1840年,60歲時去世。他的經歷中不可能有的是A.在輪船招商局工作 B.在同文館學習C.家鄉臺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D.加入同盟會18.《能源法》起草組在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網站上公布了《能源法》(征求意見稿),并從2007年12月起至2008年2月1日,向社會公眾公開征集意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觀點 ②在我國,公民是國家的主人③必須把可持續發展戰略同依法治國結合起來④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需要公民積極參與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19.小明在仔細觀察了右圖后,得出了以下幾個結論,你認為正確的是①D點在H點的東南方向 ②B點位于大西洋③H點位于北回歸線④F地的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0.唐太宗在談到中央某機構的職權時說:“詔赦如有不穩健,皆須執論。”這個機構應是A.中書省和門下省 B.尚書省和門下省C.尚書省和中書省 D.禮部和吏部21.面對經濟生活中出現的過熱現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將“穩健的貨幣政策”調整為“從緊的貨幣政策”。這種調控手段屬于A.經濟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市場手段22.中共“十七”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公民通過購買股票獲得的收入屬于財產所有權中的A.占有權 B.使用權 C.收益權 D.處分權23.根據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到2020年我國科研開發投入經費將達到9000億元,占GDP的2.5%。屆時,經濟發展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就能大大減少。這表明A.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將大幅提高 B.自然資源不再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C.我國科研開發主要為農業發展服務 D.科研開發投入與GDP增長無直接關系24.黃河之害,在于下游決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積。所以,治理黃河的關鍵是A.加強中游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保持 B.修建蓄洪、分洪工程C.在上中游修建水庫 D.在下游加固堤壩25.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于2008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會議的主要議程是:聽取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查和批準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材料依次表明全國人大具有最高A.監督權、立法權、任免權 B.監督權、決定權、任免權C.立法權、任免權、決定權 D.立法權、任免權、決定權九年級歷史與社會 思想品德質量檢測答題卷學校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題 次 選擇題(1—25題) 非選擇題 總分26題 27題 28題 29題 30題得 分閱卷人卷 Ⅱ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其中1—16小題每題1分,l7—25小題每題2分,共34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題號 14 15 16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其中26題8分,27題10分,28題10分,29題10分,30題8分,共46分)26.(8分)【放寬視野 對比中西】材料一:1368年,明朝建立。1644年,清軍入關。從康熙到乾隆年間,出現了康乾盛世的繁榮局面。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的命運開始轉變。材料二: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進入了一個艱難求索.曲折發展的時期。中國往何處去?從提出“自強.求富”口號到主張自上而下的改革,再到舉行武裝革命推翻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在中國近代史上,一批又一批有識之士進行了大膽的嘗試。(1)在此期間英國、法國都發生了重大的社會變革,其政權變化的共同特征是什么?(1分)(2)發動鴉片戰爭的國家在生產領域中發生的飛躍性變化是什么?(1分)這個變化與政權變化之間存在著怎樣的聯系?(2分)(3)材料二中提及的有識之士為改變中國落后挨打的局面依次進行了哪些大膽嘗試?(3分)共同結果怎樣?(1分)27.(10分)【抗擊冰雪 情暖中國】材料一:2008年1月,我國發生了極為嚴重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持續時間之長,降溫幅度和降水強度之大,覆蓋地域之廣,歷史罕見,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嚴重的影響。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等親赴南方桂、湘、粵等災區指揮抗災救災。材料二:在雪災期間,有不法商販趁機抬高物價,國家發改委表示,將對串通漲價、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給予嚴肅查處、嚴肅制裁,并對典型案例給予曝光。材料三:河北農民宋志永從電視上看到雨雪災區斷水斷電的情景,自掏腰包3萬元,與同村12名農民商量,大年三十毅然租車南下,自發赴湖南郴州參加救災。他們的義舉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們。(1)請將桂、湘、粵在右邊地圖上標出。(要求將簡稱填在相應的地方)(3分)(2)國家嚴懲借雪災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說明了什么?(4分)(3)農民宋志永的事跡反映了我國哪一方面的文明成果?(1分)它對抗擊雪災奪取最后勝利有何作用?(2分)28.(10分)【走近歷史 崛起中國】材料一:歷史上,中國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認是地區最強大的國家。第一次是從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3世紀,此后的400多年里,中國分裂為幾個動蕩不安的小國。公元7世紀,中國又一次實現了統一。14世紀末,中國第三次崛起,這一次又持續了約400年。材料二:中國當今的崛起,是中國第四次崛起,至今已有30年了。(1)中國的第一次崛起指的是什么?(1分)為這次崛起奠定基礎的是哪一事件?(1分)(2)材料二所說的中國的第四次崛起最鮮明的特色是什么?(1分)為實現這次崛起我們目前的首要任務是什么?(2分)(3)從這兩次崛起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2分)再舉出一個符合該結論的例子。(1分)(4)作為祖國未來的主力軍,青少年在中國的第四次崛起中應該有怎樣的表現?(2分)29.(10分)【關注民生 以人為本】(1)近年來,我國政府一直為解決民生問題而努力,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舉措,結合材料一談談政府這樣做的重要意義。(4分)(2)材料二反映了當前生活中的哪一個民生問題?(1分)請提出你的解決建議。(3分)(3)請列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為解決民生問題做了哪些實事?(2分)30.(8分)【打開心結 互幫互助】某市在全省首家推出青少年維權中心以來,來電、來信、來訪不斷。中心感到青少年中各種各樣的“心結”問題突出。下面是中心部分電話記錄單,請用你所學知識幫助中心工作人員出主意。青少年維權中心電話記錄單電話記錄 回電一 中學生小華,父母離異后 和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缺少父母關愛,他變得孤僻、自卑、甚至產生自殺念頭。二 初中生小剛投訴:老師懷疑他有早戀傾向,就私拆其信件,并在班會上公開批評他。三 某校初一學生李名反映:寒假時用零用錢買了一部MP4,可是用了幾天就出現了質量問題,向商家退貨,對方以“商品售出,概不負責” 為由拒絕退貨。四 毛軍同學反映:經常有社會上的“混混”到校內向他和其他同學勒索錢物。九年級歷史與社會 思想品德質量檢測試卷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其中1—16小題每題1分,l7—25小題每題2分,共34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C A C D A B C B D A D C B題號 14 15 16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B D B / D A D B C C A A 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其中26題8分,27題10分,28題10分,29題10分,30題8分,共46分)26.(1)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1分)(2)工業革命。(1分) 英國較早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掃除了束縛生產發展的障礙,是英國工業革命興起的前提條件。(2分)(3)洋務運動 戊戌變法 辛亥革命(各1分,需按順序寫) 失敗(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1分)27.(1)略(3分)(2)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努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等等。(4分)(3)精神文明 (1分)能為抗擊雪災奪取最后勝利提供精神動力、思想保證。(2分)28.(1)秦始皇統一中國 (1分)商鞅變法(1分)(2)改革開放(1分)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1分)(3)中華民族是一個勇于創新的民族或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2分)如:用“一國兩制”的方法解決了香港、澳門問題。(1分)(4)青少年要努力學習,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29.(1)①從一定意義上說,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戰略主動的地位。②有利于維護社會的教育公平,使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權利。③有利于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4分,寫出兩點給滿分)(2)食品安全。(1分)國家有關部門應完善立法,加大檢查監督管理;生產者應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生產合格產品;銷售者應誠信經營,杜絕假貨;消費者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配合執法部門與制假售假行為作斗爭。(3分,寫出兩點給滿分)(3)①免除農業稅 ②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③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④對貧困大學生入學實行救助(2分,寫出兩點給滿分)30.(1)小華同學應該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在陷入不良情緒時應主動調動理智這道“閘門”的力量,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盡力使自己愉悅起來。另一方面也可以多和老師、同學溝通,將不良情緒通過別的途徑與方式宣泄出來。(2分)(2)可向學校領導反映,但也要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用適當的方式與老師溝通。對老師私拆信件的行為可向校領導反映,必要時可向人民法院起訴。(2分)(3)商家侵犯了小名的公平交易權和求償權。小名可以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投訴。(能寫出合理的維權方式都可以,2分)(4)可向校領導、老師反映;回家如實跟父母講清情況,向派出所報案;可撥打110報警電話。(2分)附件二:九年級命題細目表表(一):試卷結構表內容分布 題 型 分 布 要 求 分 布 難 度 分 布 總計學科 主題 選擇 非選擇 a b C 容易 稍難 較難 歷社 生活的世界 6 3 5 3 3 7 2 9分傳承的文明 6 10 10 4 2 4 10 2 16分機遇與挑戰 9 8 6 5 6 7 5 5 17分思品 心理道德 1 2 1 2 1 2 3分法律 3 6 5 4 3 6 9分國情 7 17 3 6 15 6 14 4 24分時政 2 2 2 2分總計 34 46 31 18 31 30 39 11 80分 表(二):試卷題量分配表內容分布 選擇題 非選擇題 總計歷社 生活的世界 6分/4題 3分/0.33題 9分/4.33題傳承的文明 6分/5題 10分/1.25題 16分/6.25題機遇與挑戰 9分/6題 8分/0.75題 17分/6.75題思品 心理道德 1分/1題 2分/0.25題 3分/1.25題法律 3分/2題 6分/0.75題 9分/2.75題國情 7分/5題 17分/1.67題 24分/6.67題時政 2分/2題 2分/2題總計 34分/25題 46分/5題 80分/30題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 思想品德質量檢測試題卷(葉蔚) 第 4 頁 共 10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