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社會·思品綜合卷 08.04一、選擇題(本題共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2008年1月13日,印度總理 訪華,雙方就新形勢下進一步深化中印戰略伙伴關系達成廣泛認識。體現了當今世界 的主題。A.李明博 和平與發展 B.布朗 和平與戰爭 C.辛格 和平與發展 D.薩科齊 和平與穩定2.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過去五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①經濟建設跨上新臺階 ②取消農業稅,終結了農民種田交稅的歷史③國有企業、金融、財稅、外經貿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等改革邁出重大步伐④創新型國家建設進展良好,涌現出一批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科技創新成果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辦好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2008年中國的大事之一。請回答3-6題。3.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以絲綢之路為主線進行傳遞,選取了11個古代絲綢之路途經城市。中國古代的“絲綢之路”A.是西漢時張騫通西域以后開通的 B.是西漢長安通往中亞、西亞,直達非洲的交通大道 C.促進了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D.比歐洲新航路開辟早半個多世紀4.北京位于①秦嶺-淮河以北 ②我國地勢的第一階梯 ③非季風區 ④東部地區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5. 海內外熱心奧運會的民眾曾為北京奧運火炬提供了大量的火炬創意,最終奧委會選中“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云圖案火炬。①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特有的文化形態和個性 ②體現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 ③體現了當今世界和平的主題 ④體現了我國提出的和諧世界理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6.積極參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相關的公益活動,可以使我們①承擔起對社會的責任 ②使自身的價值在貢獻中提升③提高實踐能力,增加社會經驗 ④展示自己風采,提升文明素質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2008年3月,一年一度的“兩會”在北京召開。兩會期間,千余名外國記者申請參加人大會議的新聞采訪。這反映了我國實行 政治制度。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一國兩制 D.選舉制度看右圖回答8-9題:8.說明了東西部之間在 方面差異顯著。A.地形氣候 B.教育科技C.交通通信 D.經濟發展9.為了改變這一差異,我國實行了西部大開發戰略,如“西電東送”、“西氣東輸”、“青藏鐵路”等一大批工程建設。這些舉措的實施有利于①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 ②東西部區域間的優勢互補③解決我國人均資源不足問題 ④東西部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2007年1月29日,新華社授權全文播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化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即改革開放以來中央第九個一號文件,文件指出,發展現代農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這是自2004年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連續出臺的第四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據此回答10—11題:10.我國發展現代農業的氣候優勢是A.海陸兼備 B.有廣闊的平原C.季風氣候影響顯著,夏季雨熱同期 D.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11.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A.將徹底解決我國的“三農”問題 B.將很快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 C.首要任務是實施科教興農,鼓勵農業科技創新,大力發展生產力 D.是我國現階段一切工作的中心12.浙江省進行的“最感動你的十大民工”評選活動,其社會影響在于①能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②有利于弘揚社會正義,發展先進文化③能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政治保障 ④有利于促進社會公正,構建和諧社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彈指一揮間,香港回歸已是十年。十年來,香港克服種種困難實現經濟的繁榮,GDP 總量由1997年的1.22萬億港元升至2006年的1.73萬億港元;政治上真正實現“港人治港”。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①“一國兩制”方針的正確指引 ②香港毫不動搖地堅持社會主義制度③中央人民政府對香港的支持 ④香港人民的團結奮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4.下列地點與聯線的歷史事件有關的是①嘉興——中共“一大”召開 ②南昌——辛亥革命的開始地③遵義——確立毛澤東的領導地位 ④沈陽——七七事變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15.國家把清明、端午、中秋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①有利于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②有利于保持、珍重、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③有利于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④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綜合國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風云二號D氣象衛星于2006年12月8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其觀測范圍涵蓋了整個亞洲大陸、印度洋及西太平洋,可對覆蓋范圍內的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2007年1月12日,中國氣象局成功獲取了風云二號D氣象衛星的第一套圖像。據此回答16—17題。16.若想了解材料中所指的這些地區,我們應該選擇A.中國地形圖 B.世界政區圖 C.中國政區圖 D.中國交通圖17.西昌位于四川省,下列關于四川省的描述正確的是①四川省屬于我國的西部地區 ②四川省的行政中心是重慶③四川省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省 ④長江和黃河都流經四川省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④18.“嫦娥一號”衛星在到達繞月軌道后,在距地球38萬公里以外的太空向地球播放《誰不說俺家鄉好》、《愛我中華》等歌曲。這一做法①能夠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②有利于振奮民族精神③有利于保持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性 ④有助于文化的傳遞和共享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9.下列消費現象,符合合理消費觀的是①吃喝玩樂,快樂生活 ②注重鍛煉,多吃粗糧③抑制消費,節約為本 ④舊物捐贈,化廢為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20.2007年1月20日,我國自行設計施工的世界最長的雙洞單向公路隧道——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正式通車?,F在人們只需驅車15分鐘就可以穿越秦嶺這一天然屏障,我國工程技術人員再次譜寫了一曲輝煌的篇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說明我國科技和自主創新能力快速提高 B.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C.體現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顯著增強 D.表明我國對外開放取得新的成果九年級社會·思品綜合考試答題卷 08.04一、選擇題(本題共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21、(11分)材料一:十七大報告強調,社會建設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要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材料二:福建省東山縣石齋中學的殘疾學生每人都收到300元助學金,這也是該縣殘聯在全省率先設立的首個“扶殘助學金”。這次共有116名殘疾學生獲得助學金,總計17600元。材料三:讓生活和GDP一起上臺階(見右圖)閱讀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二共同說明了什么?(1分)(2)設立“扶殘助學金”有什么作用?(4分)(3)“讓生活和GDP一起上臺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請你為解決此問題提幾條合理化建議。(至少兩條)(4分)(4)國家提出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舉措符合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基本要求的哪些方面?(1分)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全社會應形成怎樣的氛圍?(1分)22、(12分)英國,一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一個令人向往的地方。世界因為有了它而變得更加豐富,中國歷史因為有了它而變得更加曲折。據此回答:(1)為什么說世界因為英國而變得更加豐富?(4分)(2)在當時英國人從水路向東來到中國,他們須依次經過哪些大洋?歷史上首次經過上述三大洋進行環球航行的航海家是誰?(4分)(3)中國歷史因為有了它而變得更加曲折又是指什么?(4分)23、(14分)材料一:1978年,中國共產黨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決策,在此后的30年中,中國共產黨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中國國情的制度,賦予了社會主義新的活力。同時,改革開放為億萬人民創造了大展身手的舞臺,億萬人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奮斗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國家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材料二:自80年代以來,和平與發展成為了世界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世界經濟總體保持增長,人類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材料三: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社會經濟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9.7%。然而,在成就面前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我國的人均GDP仍排在世界100位以后;每創造1.6萬億美元的GDP,我國需要50噸自然資源,而日本只用20噸;東部人均GDP約為1200美元,而西部地區只有600美元,較全國平均水平低近40%。結合材料,請回答:(1)結合材料一、二談談改革開放成功的原因 (4分)(2)三十年來,中國的發展超越了歷史上任何時期的發展速度,這符合了教材中哪些道理 (4分)(3)材料三說明了當今中國還面臨著哪些挑戰?(2分)針對上述挑戰,請為我國政府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的步伐提出自己的建議。(4分)24.( 11分)材料一:面對罕見雪災,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臨一線,團結和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全力開展抗災救災工作;同時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切實做好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交通、供電、民生三方面工作。材料二:1月29日、30日財政部、民政部分別下撥9800萬元、6700萬元自然災害救助應急資金,用于湖南、湖北等6個受災比較嚴重的地區江西交通部門充分發揮機械設備的作用,在重點路段和大橋、陡坡等重點部位,運用多功能養護車、鏟雪車、多功能挖掘機等來除冰,保障公路干線的安全通行。材料三:羅長明、羅海文、周景華是湖南省電力公司的三位普通員工。2008年1月26日,他們冒著嚴寒,在長沙電廠至沙坪變電站五百千伏線路上人工除冰時,因線路覆冰太厚、鐵塔不堪重負從50余米的高空墜地,周景華當場殉職,羅長明、羅海文被緊急送往醫院后搶救無效身亡。閱讀材料請回答問題:(1)中國共產黨在抗災救災中發揮了什么作用?(1分)(2)黨中央要求做好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交通、供電、食品供應三方面工作,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臨一線指揮,親自參與抗災救災,這體現了什么?(4分)(3)請你結合材料談談取得這場抗冰救災工作勝利的原因有哪些?(4分)(4)我們應該向抗災英雄們學習哪些寶貴精神?(2分)25、(12分)材料一:近幾年,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也付出了很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銳,造成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提出科學發展觀、節能減排,以期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材料二:國務院批準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及考核實施方案和辦法,節能不達標,將對領導干部實行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2007年中央財政投入235億元支持節能減排;2007年以來,我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節能減排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打擊違法排污企業,截至9月底,全國環保專項行動檢查企業69萬家次,查處違法案件1萬多件,嚴厲打擊了環境違法行為。材料三:2007年,節能減排活動在全國各地展開。下列是某校九年級學生正在收看的CCTV相關節目:鏡頭一 鏡頭二 鏡頭三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說說鏡頭一、二的做法有何意義?(注:一是秸桿發電,天藍水清;二是建設綠色家庭,深化節能減排。)(4分)(2)發揮你的想象,下一個鏡頭可能會是什么?(要求緊扣“節能減排”,語言簡潔。 )(2分)(3)結合材料二說說國家在采取哪些措施來實現經濟社會科學發展?(4分)(4)節能減排措施的出臺是以什么為依據的 ?(2分)九年級社會·思品綜合考試參考答案 08.04一、選擇題(本題共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A B C B A D B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C A C B D B B D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21、(11分)(1)我們國家關注民生問題,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分)(2)有利于保障殘疾學生的受教育權;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有利于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有利于社會的和諧健康等。(從兩個角度回答,4分)(3)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實行改革,完善住房、醫療等方面制度;落實科學發展觀等。(從兩個角度回答,4分)(4)公平正義、安定有序;(1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氛圍; (1分)22、(12分)(1)因為英國最早進行資產階級革命,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揭開世界近代史的序幕;18世紀中期英國最早進行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4分)(2)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麥哲倫(4分)(3)因為它曾經發動鴉片戰爭侵略過中國,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揭開中國近代史的序幕;又因為中國人民在抗爭中仿效英國,發動戊戌變法,想在中國建立君主立憲制而失敗。(4分)23、(14分)(1)材料一: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②堅持了一切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堅持了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③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④承擔了對社會、對國家義不容辭的責任;⑤弘揚民族精神和艱苦創業的結果等;(能講一個角度就得2分)材料二:和平和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相對安全的國際環境為改革開放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2分)(2)①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動力。②對外開放是改革和建設必不可少的的條件。③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對外開放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④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選擇,是發展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對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具有決定性作用等。(能講兩個角度就得4分)(3)我國生產力比較低,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發展不全面,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增長過程中資源的利用率低,代價過大等。(2分)建議:①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②東西部應該因地制宜,發揮各自的優勢,互通有無,取長補短。③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堅持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正確處理經濟與資源的關系,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采取集約型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使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等。(能講兩個角度就得4分)24、(11分)(1)領導核心作用;(1分)(2)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先進性,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體現了黨堅持以人為本、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等。(4分)(3) (3)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為抗冰救災的勝利提供了政治保障。②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為抗冰救災的勝利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③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為抗冰救災的勝利提供了智力支持。④“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無私奉獻、堅韌不拔、眾志成城、奪取勝利的 “破冰精神”為抗冰救災的勝利提供了精神動力。(能講兩個角度就得4分)(4)團結奮戰、頑強拼搏、勇于奉獻、互助友愛等。(能講兩個角度就得2分)25、(12分)(1)有利于節約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緩解我國資源短缺的矛盾;有利于減少污染源,保護環境,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更好地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4分)(2)出門坐公交,還城市清新空氣;或是打擊高污染高耗能企業,絕不手軟等。(2分)(3)政府加強宏觀調控,落實節能減排工作責任制;國家加大投入力度,為節能減排提供物質基礎;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采取集約型經濟發展方式;實施依法治國方略,嚴厲打擊違法排放企業,加大執法力度等。(能講兩個角度就得4分)(4)我國初級階段的資源、環境國情。(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