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金平區2008—2009學年度中考模擬教學質量評估歷 史 試 卷 答 題 卷二、綜合題(24分)29、(1)(2)(3)(4)(5)30、(1)(2)(3)(4)金平區2008—2009學年度中考模擬教學質量評估歷 史 試 卷說明:本試卷測試內容為中考范圍,分選擇題(56分)和綜合題(24分)兩部分,滿分8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溫馨提示:選擇題部分的答案請用2B鉛筆涂在答題卡上,綜合題答案請寫在答題卷上。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56分)1、西周分封諸侯國,諸侯國實質上是A.鞏固奴隸主國家政權的需要 B.西周的地方政權機構C.由中央直轄的地方行政單位 D.拱衛中央的藩屬國2、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還對一些違法亂紀的官員進行暗訪、調查。那這位高官是A.太尉 B.廷尉 C.丞相 D.御史大夫3、對南北朝時期黃河流域出現的“胡人漢服”“漢人胡食”現象的解釋,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北方少數民族和漢族在生活習俗上的相互影響 ②說明民族融合成為一種歷史趨勢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④那里的人們行為怪異,喜穿異族服裝,吃異族食物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4、在我國歷史上,有這樣一位皇帝: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正式設置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該皇帝是A.秦始皇 B.孝文帝 C.隋文帝 D.隋煬帝5、我國對外貿易由漢唐時期的陸路為主轉變為宋元時期以海路為主的基本原因是①北方戰亂多,殃及中西方陸路交通 ②南方相對穩定,多優良港灣 ③經濟重心由北方轉移到南方 ④造船技術提高和指南針的應用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6、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級地震,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商業十分繁榮,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這種紙幣是A.五銖錢 B.關子 C.交子 D.人民幣7、2008年3月18日溫家寶再次強調: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清朝時為加強對西藏地區的管轄,于1727年設置駐藏大臣,其職能是A.代表中央政府直接管理西藏事務B.代表中央政府指導地方官員管理西藏事務C.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D.代表中央政府協助達賴、班禪管理西藏事務8、2007年9月21日,愛國人士何鴻燊先生以6910萬港元的價格,購入原屬圓明園海晏堂御制12生肖“水力鐘”噴泉的馬首銅像,并決定將其捐贈給國家。你知道馬首銅像是何時流落海外的A.鴉片戰爭戰爭期間 B.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C.甲午中日戰爭期間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9、“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詩中描寫的歷史事件應該是A、曾國藩鎮壓太平軍 B、鄧世昌黃海英勇抗敵C、左寶貴英勇抗敵 D、左宗棠收復新疆10、“吾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役割臺灣,償二百兆始”。下列內容與梁啟超所述事實在同一條約的是A、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B、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和上海為通商口岸C、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區 D、割讓香港島給英國11、1888年,張之洞創辦湖北織布官局,這個局的機器設備全部購于英國。材料反映洋務運動工礦企業的特點是A、抵制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 B、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C、刺激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D、用民用工業輔助軍事工業12、下列刊物中,反映20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國歷史發展潮流的是A.《國聞報》 B.《時務報》 C.《民報》 D.《新青年》 13、陳獨秀說:“若夫別尊卑,重階級,主張人治,反對民權之思想之學說,實為制造專制帝王之根本惡因。”從這句話分析,新文化運動反對儒家思想的主要目的是A、揭露封建禮教吃人本質 B、用科學思想取代封建思想C、提倡法治代替人治 D、實現民主政治14、“它是1898年中國最轟動的出版物,它介紹了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提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這部著作是A.魏源的《海國圖志》 B.嚴復的譯著《天演論》 C.陳獨秀的《敬告青年》 D.魯迅的《狂人日記》15、下列中國教育發展歷程中的幾件大事,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①創辦京師大學堂 ②廢除科舉制 ③恢復高考 ④頒布義務教育法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16、在1958年,人們可能做到的事有:①駕駛國產汽車;②坐上國產飛機;③游覽武漢長江大橋;④坐火車去西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17、關于民族區域自治,下列觀點錯誤的是A、國家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建立相應的自治區B、少數民族在自治區內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務,不受中央政府的管轄C、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D、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重要內容18、“一個對政治毫無興趣的男人,我們不說他是那種只掃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當作廢人”。這是古希臘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是:①他鼓勵公民積極參政 ②雅典民主政治維護全雅典人的利益 ③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大多數人的民主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19、在沙特阿拉伯王國國旗上,用阿拉伯文寫著:“萬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這表明在沙特阿拉伯王國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猶太教20、蒸汽機發明和使用后,在歐洲出現了一大批相對集中的工業城市,所以有人說:“蒸汽機是工業城市之母。”這是因為A、它大大提高了工業生產的動力和效率 B、它擺脫了工廠受自然條件的限制C、它促進了相關機器的發明與改進 D、它推動了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型21、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最集中體現這一點的是A.第一次工業革命 B.第二次工業革命 C.新航路的開辟 D.大企業的出現22、之所以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戰爭”,主要依據是A、不管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都付出了慘重代價,承受了巨大損失 B、雙方不分勝負C、協約國和同盟國以停戰和談的方式宣告結束戰爭D、戰爭的結局沒有戰勝國和戰敗國之分23、《九國公約》又是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這主要是由于:A、再次確認“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原則 B、沒有取消列強在華侵略特權C、沒有廢除列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 D、否認了中國是一戰戰勝國的地位24、如果你在二戰后去考察美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狀況,最理想的考察地區是美國的A.東部、南部 B.東部、北部 C.西部、北部 D.西部、南部25、20世紀以來,人類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一系列共同問題,以下兩幅圖反映的問題是: A.地球生態環境惡化 B.核戰爭的威脅 C.國際恐怖主義的泛濫 D.貧富差距拉大26、小明學習了家鄉汕頭近代以來兩次對外開放的歷史以后,打算在班會課上給同學開一次小講座,對兩次開放進行比較,以下是他的講座提綱的幾個小標題,請你給他修改一下,看看哪個標題與這段歷史無關A、被迫通商與主動開放 B、殖民烙印與改革產物C、帝國的衰落與民族的復興 D、蘇聯模式的復制與中國特色的探索27、恩格斯曾說,《南京條約》簽訂以后,汕頭是遠東唯一有一點商業意義的口岸。汕頭歷史上商貿最繁華的地方是A、樟林古巷 B、新興街 C、怡和洋行 D、小公園28、潮汕的民主革命運動,是從海外華僑開始的。 年,孫中山派林國英到汕頭,協助許雪秋發動了A、1904 黃岡起義 B、1907 萍鄉起義 C、1907 黃岡起義 D、1904萍鄉起義二、綜合題(24分)29、有人說,20世紀的世界史上有三次重大改革,在三個大國的歷史進程中成效顯著。以下是領導這三次重大改革的三位杰出領導人。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左圖所示的杰出領導人是誰?他曾用“改良主義的方法”解決蘇維埃俄國的經濟發展問題。這里“改良主義的方法”指的是什么? (2分)(2)中圖所示的杰出領導人是誰?“他是一位身殘志堅的智者……他以‘新政’為競選口號,贏得了人民的廣泛支持。他以必勝的心態推出了全方位的改革措施,把美國從危機的深淵中解救出來。”“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新政”的突出特點是什么?(3分)(3)右圖所示的杰出領導人是誰?他帶領中國人民改革開放走上富裕道路。為了徹底糾正“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20世紀七十年代末,他作出的偉大決策是什么?這一決策是在哪次會議上通過的 (4分)(4) 從這三位偉人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共同的品質?(1分)(5)這三次改革為人們提供哪些啟示?(2分)3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 ——《同盟會革命綱領》材料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政府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改革先從農村開始,以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材料三:據統計,截至2000年底中國義務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蓋率達到85%,在“普九”未能覆蓋人口中,農村人口占大多數。……近5年來,農民收入雖然增長很快,但增長速度仍然落后于城鎮居民,致使城鄉居民收入比逐年擴大。2008年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3.33:1擴大為3.36:1絕對差距首次超過1萬元。……目前還有些農村地方政府部門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飯的人不少”。…… 中國農業目前基本上屬于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沒有形成規模經濟。……(1)請解釋材料一革命綱領的具體內容。材料一中的“平均地權”被孫中山闡發為“三民主義”中的哪一主義?(4分)(2)根據材料二,請舉出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在農村改革中最早獲得成功的是什么地方?農村改革中實行的是什么政策?它的實行產生了哪些積極作用?(5分)(3)綜合上述材料,根據所學知識,請說說同盟會的革命綱領和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改革,為什么都涉及到了土地、農民和農村問題?(1分)(4)黨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三農”問題仍是持續關注的熱點。結合材料三,說說要解決“三農”問題應該重視哪些方面的工作?(至少答兩個方面,2分)參考答案說明:答案僅供參考!一、BDCDA CCBDA BCDBA ABACB BAADA DDC(每題2分,共56分)二、29、(1)列寧(1分)實施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1分)(2)羅斯福(1分),調整工業,頒布《國家工業復興法》,(1分)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1分);(3)鄧小平(1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2分)十一屆三中全會。(1分)(4)大膽改革,勇于創新。(任答對一點給1分)(5) 任何國家和制度要根據國情改革,改革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不同的經濟體制可以相互借鑒,取長補短;改革要從具體國情出發;改革要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改革要勇于創新。(任答對一點給1分,共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給分)30、(1)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進行土地改革(3分)民生主義(1分)(2)安徽鳳陽小崗村;(1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分)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村逐漸富裕起來;促進農業生產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方向發展;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生產力(任答對一點給1分,共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給分)(3)提示: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發生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任何一次革命和改革,只有真正解決了土地、農民和農村問題,才能獲得成功。中國革命的發展和中國共產黨的實踐史實,充分證明了這一點。(1分)(注:此問答案,只要言之有理,符合史實,即可得分)(4)落實好“普九”工作,提高農民素質;增加農民收入;減輕農民負擔;調整地方機構,減員增效(加強農村基層組織的建設);健全農村經濟體制。(每點1分,共2分)(注:此問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裝訂線學 校班 級姓 名座 號第6頁 共6頁 第2頁 共 頁第4頁 共6頁PAGE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