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07年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社會政治模擬卷(18)說明:1、全卷共兩大題,25小題,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80分;2、本次考試采用開卷形式,望認真審題,沉著思考,敢于創新。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其中1—6小題每題1分,7—20小題每題2分,共34分。每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錯選、多選均不給分)1、2006年10月8至9 日,有三件大事引起國人、世人的關注。這就是…………………( )A、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召開,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晉三訪華,朝鮮進行首次核試驗B、朝鮮試射導彈,卡斯特羅因病移交政權,小泉參拜靖國神社C、小泉參拜靖國神社,聯大通過下屆秘書長人選,中國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D、法國總統希拉克訪華,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召開,薩達姆被判絞刑2、2006 年11 月9 日,日內瓦舉行的 大會特別會議通過執委會提名,選舉中方候選人、香港特區前衛生署長 女士為該組織新任總干事……………………………( )A、世界衛生組織 陳馮富珍 B、世界紅十字會 陳方安生C、世界人權委員會 范徐麗泰 D、世界衛生組織 梁愛詩3、2007年3月19日—22日,第 輪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第一階段會議在北京舉行。參加六方會談的國家是 ……………………………………………………………………( )A、六 中國、朝鮮、美國、韓國、俄羅斯、日本B、五 中國、法國、美國、韓國、俄羅斯、伊朗C、五 中國、朝國、美國、德國、俄羅斯、日本D、六 中國、朝鮮、美國、德國、俄羅斯、韓國4、2007年3月4日,陳水扁公然拋出 主張,這是他赤裸裸鼓吹“臺獨”、在“臺獨”分裂道路上又邁出的危險一步…………………………………………………………( )A、“四要一沒有” B、“四不一沒有” C、公投制憲 D、“臺灣新憲法”5、忠貫日月的衢州抗金名將 一生保家衛國,最終舍身取義……………………( )A、徐徽言 B、華崗 C、趙抃 D、呂公良6、2006年9月,衢州再次舉辦祭孔大典,以下對孔子所創的儒家文化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在新文化運動中遭到抨擊批判 ②儒家思想從產生起就成為中國社會的正統思想③對儒家文化要結合時代特征加以繼承和發展 ④儒家文化代表人物有孟子,莊子等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7、“喜”是一種積極的情緒,但《儒林外史》中范進卻在中舉后因狂喜而發瘋,這說明( )①喜其實是一種不良情緒 ②情緒對人的影響具有兩重性③人們應當學會調控情緒 ④宣泄是調控情緒的最佳方法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8、潘女士在超市選購商品時,誤購買了被媒體曝光的“紅心鴨蛋”,事后超市卻不愿退賠相關費用,你認為有可能幫她解決的單位是…………………………………………………( )①消費者協會 ②稅務局 ③工商局 ④人民法院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9、請將下列三幅規格一致的地圖按比例尺由小到大排列…………………………………( )①市區某中學校園示意圖 ②柯城區交通圖 ③衢州市旅游地形圖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10、孟子主張不要過分捕撈魚鱉,要按時令進山伐樹,下列觀點不符合這一思想的是…( )A、資源、環境的保護遠比經濟發展重要 B、經濟發展應與資源環境相適應C、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D、我們應該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2007年3月5日至3月16日,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京召開,各地代表齊聚一堂,探討國計民生,且看新華社記者所發布的每日一刊,并據此回答下列問題:㈠、2007年3月7日,今日主題“三農”。11、從去年的“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到今年的“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中央“一號文件”已連續四年關注“三農”問題。這是因為,解決“三農”問題是………………………………………………………………………………………………( )①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 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 ③實踐“三個代表”的要求 ④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中共中央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涵有二十字:①生產發展 ②生活寬裕 ③村容整潔 ④管理民主 ⑤鄉風文明。其中屬于精神文明建設的是……………………………( )A、③⑤ B、①③ C、①② D、②③④㈡、2007年3月8日,今日主題“聚焦物權法”。13、《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歷經五年,八次審議,最終得以通過,這說明…………( )A、我國立法部門在完善法律制度時注重民主立法、科學立法B、當前我國的法律制度已足夠完善C、八審后的物權法已符合所有中國公民的意愿 D、只要保證在立法時的民主規范,我國的法律制度必然完善㈢、2007年3月10日,今日主題“讓農民工得到社會關愛”。14、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草案于8日提請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根據草案有關規定,我國將首次在不斷壯大的農民工隊伍中產生全國人大代表。這說明A、人大代表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B、民工隊伍產生全國人大代表之后,才成為國家的主人C、全國人大代表是平均分配產生的,所以民工隊伍應產生全國人大代表 D、未能體現人大代表的高素質,不利于人大代表參政議政職能的發揮㈣、2007年3月13日,今日主題“重視傳統文化”。15、近日,中國民俗學會一項將清明節增設為法定節假日的提案已進入征求意見階段,不久之后,清明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將正式成為法定假日。這…………………………( )①有利于更好地繼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②有利于增強我國民族凝聚力和國際競爭力③有利于保護世界文化多樣性④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勞動者有更充裕的休息時間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㈤、2007年3月16日,今日主題“聚焦民生”。16、本屆人大關鍵詞主要包括“農民、飯碗、上學、看病、救助”等,這反映了……( )①人民代表為人民②民生問題始終是人民代表最關注的焦點③政府執政為民 ④解決民生問題能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006.11.3-11.5,中非合作論壇在北京舉行峰會,主題為“友誼、和平、合作、發展”,在會上,中國承諾將部分減免39個非洲國家共計100億美圓的債務,請據此回答7—8題17、中非論壇峰會的順利舉行,及中國所作出的承諾,有利于…………………………( )①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②進一步促進中非在南南框架內的長期穩定、平等互利的伙伴關系③提升中國國際威望,加快中國和平崛起步伐 ④中國進一步與非洲國家進行經濟合作,掠取非洲國家豐富的原材料,占領廣袤的市場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8、以下哪一事件不符合材料所體現的主題………………………………………………( )A、美伊核矛盾持續升溫B、重啟朝核六方會談C、新疆警方擊斃18名“東突”恐怖分子 ( http: / / news.21cn.com / video / 2007 / 01 / 09 / 3088472.shtml" \t "_blank ) D、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越南河內舉行19、下圖反映了哪些內容……………………………………………………………………( )①當前生態破壞嚴重②部分地區仍存在著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③部分地區未能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20、下圖反映了………………………………………………………………………………( )A、新農村建設必須堅持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B、新農村建設中,物質文明是實現富裕的基礎,所以只要抓物質文明就行C、新農村建設中,精神文明是指向標,所以只要堅持抓精神文明即可 D、新農村建設,只要順其自然即可,不必堅持抓物質或精神文明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46分)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食品安全電話拜年 網上拜年 鄰里拜年材料二:2006年10月20日,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重新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第一次把“和諧”與“富強民主文明”一起作為現代化建設目標。問:⑴材料一主要介紹了哪一方面的和諧?(2分)A、人與自然間; B、人與人間⑵讀材料二,從經濟、政治、文化三個方面解釋“和諧”為什么能夠成為現代化建設目標?(6分)答:經濟上,要實現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完成從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向集約型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政治上,要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堅持依法治國方略,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民權益;文化上,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形成良好道德風尚、和諧人際關系,建設創新型國家。上述內容的實現依靠的是人與自然及人與人間的和諧關系,只有達到和諧一致,這些內容才能真正得以實現,所以,和諧也應成為現代化建設目標。⑶我們青少年能為構建和諧社會做些什么?(3分)答:努力學習,掌握先進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本領。自覺承擔責任,勇于肩負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爭取實現人與人、人與自然間的和諧。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全國人大常委會2007年度立法工作計劃于2月27日頒布,其中食品衛生法修訂草案列入12月份常委會立法計劃。材料三:2006年,國家工商管理部門多次發布食品消費警示,查處多起食品安全事故,如: “蘇丹紅”鴨蛋 、“嗑藥”多寶魚等。問:(1)讀材料一、二,分析國家采用了哪類宏觀調控手段?(2分)答:法律手段(2)材料三中,國家發布的食品消費警示主要在于保護消費者的哪些權利 (3分)答:安全權,知情權,公平交易權(3)從經營者和消費者兩個角度,談談如何實現消費和諧。(4分)答:經營者應誠信經營,守法守約,接受監督,保證質量安全,尊重消費者權益及人格尊嚴;消費者應遵守社會公德,尊重生產者、銷售者、服務者的勞動和合法權益,在商品或服務出現問題時及時投訴,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證據。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06年,世界各地紛爭不斷,伊拉克問題尚未解決,黎以又起沖突;伊朗核問題尚在周旋,朝鮮又悍然進行核實驗,世界籠罩在沖突陰影之下。材料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于2006年連續通過兩個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庫曼斯坦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問:(1)材料一說明什么問題?這些問題不符合當今世界哪一主題?(2分)答:當今世界仍然存在諸多的不穩定因素,嚴重影響了國際的和平與穩定;不符合和平主題。(2)材料二說明我國通過哪兩個手段打擊恐怖主義?(2分)答:國際合作,聯合反恐;立法手段。(3)材料一、二說明當近世界主要還有哪些影響和平的因素?(3分)答: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局部沖突、戰爭;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恐怖主義等4、觀察漫畫,回答問題問:(1)漫畫反映了現實生活中的什么問題 (2分)答:學校周邊環境存在不利于青少年成長的因素,需要整治;表現了生活中存在不利于青少年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在未成年人的保護方面還存在問題;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不良影響,需要特殊的保護等。(2)就如何解決漫畫所反映的問題從兩個方面提出你的建議。(如:家庭、學校、社會保護,未成年人自身等)(6分)答:①從社會保護的角度;有關部門應采取有力措施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社會環境,特別是要加強治理學校周邊環境,如:關閉非法網吧、學校附近不得開設營業性錄像廳、清理不健康的書攤等。②從家庭保護的角度:家庭要盡到對未成年人教育和監護的職責。③從學校保護的角度:學校要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導,使其遠離不良誘惑。④從未成年人自身的角度:未成年人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依法自律,自覺抵制不良誘惑。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06年“12·4”全國法制宣傳日宣傳活動的主題為:“落實‘五五’普法規劃,促進和諧社會建設”。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材料二: 全國人大常委會于2006年10月31日通過關于修改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明確從2007年1月1日起,所有死刑案件核準權都收歸最高人民法院統一行使。材料三:來自2006年12月26日召開的全國司法廳(局)長會議的消息是:目前中國已建立人民調解委員會85萬個,在2006年的前10個月調解了民間糾紛400多萬件,有96%的糾紛得到妥善解決。問:(1)請依據材料一內容描述我國法制建設前景。(3分)答:民主更加健全,法制更加完善,人權得到保障;(2)最高法收回死刑核準權以及構建大調解體系,體現了我國哪些主張?(3分)答:尊重和保障人權,構建和諧社會;(3)和諧社會中,我們如何更好的去維護自身合法權益?(5分)答:樹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規范;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做到與人為善,鄰里和睦;選擇適當的方式解決矛盾、糾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