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歷史與社會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B D C A C D A C B A B D D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A C D A A D B B D C A B二、綜合運用題(共50分)26.問題一:圖上從北向南的城市是:涿郡、洛陽、余杭;從北向南的大運河分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問題二:涿郡屬于北京;余杭屬于浙江。問題三:促進了南北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和發展。有利于解決我國資源分布不平衡的問題。27.問題一:兩岸人民渴望祖國統一,渴望骨肉團圓。問題二:臺獨分子和國際上某些反華勢力的干涉。問題三:此題為開放性試題,答案不惟一,符合題意要求的其他觀點且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參考答案如下:能和平解決:理由是現在我國經濟發展,綜合國力明顯提高了;和平統一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一國兩制”成功解決了香港、澳門問題,為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范例;一個中國的原則得到了聯合國和絕大數國家的承認。只能用武力才能解決:理由是臺灣當局是頑固的敵人,“臺獨”勢力是不甘心被統一的;美國為了本國利益,不愿意臺灣現狀被改變,一定會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我們現在經濟發展,綜合國力明顯提高了,有能力用武力解決。問題四:此題為開放性試題,答案不惟一,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參考答案如下:宣傳“一國兩制”和《反分裂國家法》;維護祖國統一,同破壞祖國統一言論和行為作斗爭;認真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將來報效祖國;維護國家和民族尊嚴,與祖國榮辱與共。28.問題一:林則徐領導的禁煙運動(或者林則徐領導的虎門硝煙)問題二:禍害民族;危害社會;毀滅家庭;摧殘人生。問題三:此題為開放性試題,答案不惟一,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參考答案如下:呼吁政府加大禁毒的執法力度;宣傳毒品的危害和禁毒的重要性;遠離毒品;潔身自愛;建立起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29. 問題一:答出其中兩點就可得2分。1931年9月18日,“九 一八”事變;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屠殺中國同胞30萬人以上:成立細菌戰部隊(或七三一部隊或石井部隊),用中國活人做實驗;對抗日根據地開展“大掃蕩”,實行三光政策。問題二:此題為開放性試題,答案不惟一,學生的回答只要從和平的角度出發,作好全方位的準備即可得3分;或符合題意要求的其他觀點且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政治: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展對日關系;加強民間交流;強烈抗議日本的右翼分子的言行;和世界各國發展和平友好關系,全面提高本國的國際地位。經濟:發展經濟,繼續實行改革開放,提高本國的綜合實力文化:加強兩國教育和文化的交流;科教興國,提高民族素質。軍事:加強國防軍隊建設,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使祖國強大起來。做好全方位的準備。問題三:要求:緊扣“抗日戰爭勝利六十一周年”主題,情感、態度、價值觀須正確,對待當今的中日關系,不過于偏激和極端,言之有理,符合史實,都可給分,滿分2分30.問題一:我國面臨著嚴峻的人口問題、資源和環境問題。(答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銳減等可酌情給分)問題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問題三:(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得分)呼吁政府加大控制人口、保護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力度:宣傳計劃生育、保護資源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同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31.問題一:云南——滇;江西——贛;湖南——湘;河北——冀;山東——魯;內蒙古——內蒙古;甘肅——甘或隴;陜西——陜或秦。問題二:中國內海——渤海;最大島嶼——臺灣。PAGE12005-2006學年第二學期初三年級《歷史與社會》中考模擬試題 答題卷說明:1. 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2.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的指定位置上,凡答案寫在試卷上的不給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二、綜合運用題(共50分)26.問題一 答: (在圖上填出)問題二 答:問題三 答:27.問題一 答:問題二 答:問題三 答:問題四 答:28.問題一 答:問題二 答:問題三 答:29. 問題一 答:問題二 答:問題三 答:30.問題一 答:問題二答:問題三答:31.問題一 答:(在圖上填出)問題二 答:(在圖上填出)///////////////////////////////////////////密 封 線班級學號(后三位):姓名PAGE12005-2006學年第二學期初三年級《歷史與社會》中考模擬試題說明:1.試卷分第一卷(選擇題)和第二卷(非選擇題),共8頁。2.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的指定位置上,凡答案寫在試卷上的不給分。第一卷(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共25題,每小題2分)。在下列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請選出符合題意的選項的字母代號填入答題卷的相應空格內。1.星期五下午放學后,初三六班“歷史與社會興趣小組”的同學相約周六去野外考察,但是不知道明天的天氣如何,他們獲得有關信息的傳媒是①互聯網②晚報③書籍④廣播⑤雜志⑥電視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2.元宵節晚上,光明小區懸掛起謎語燈籠,搭起舞臺,由社區群眾表演了自編的歌舞,這說明社區具有A.經濟功能 B.政治功能C.管理功能 D.文化功能3.2006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們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要對人民負責”。這說明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是A.國務院 B.全國人民政協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D.各級人民政府4.2004年11月11日,河南省平頂山市新生煤礦南店礦區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有29人死亡。礦難反映的“帶血經濟”發展,直接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權利A.生命健康權 B.受教育權C.選舉權 D.人格尊嚴權5.中央電視臺的一則公益廣告說:我國是一個淡水資源缺乏的國家,如果不節約用水,任意破壞,那么最后一滴水將是自己的眼淚。這句話表明A.水資源是一種非可再生資源,要加倍珍惜和利用B.我國淡水資源分布不平衡C.過度開發和浪費資源將給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帶來嚴峻的挑戰D.我國淡水資源的總量不充足6.2003年,非典型肺炎從廣州開始傳播到全國多個省(區)。廣州位于7.中國明朝時明成祖曾派著名航海家鄭和七次下西洋,鄭和航海途中必經的海峽是A.馬六甲海峽 B.直布羅陀海峽 C.霍爾木茲海峽 D.麥哲倫海峽8.家住云南的小明,說他和我國最早的原始人類是同鄉,小明的同鄉是A.半坡人 B.河姆渡人 C.元謀人 D.山頂洞人9.唐、明兩代的科舉制最大的差別是A.考試的目的不同 B.考試的內容不同C.考試的階層不同 D.考試的方法不同10.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為挽救民族危亡,進行的兩次探索是①洋務運動 ②戊戌變法 ③辛亥革命 ④五四運動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11.把鴉片戰爭作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最主要的依據是A.外國開始大規模侵入中國 B.中國社會性質發生變化C.中國主權遭到破壞 D.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12.國共兩黨第二次分裂給中華民族帶來的災難是( )①造成了祖國分裂至今②日本帝國主義乘機侵略中國③國共雙方進行了長達十年的內戰④導致了三年多的內戰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13.有些名字往往與時代特征有一定的聯系。下列名字與其出生時的時代特征不相符的是A.生于1938年,取名抗戰 B.出生1949年,取名建國C.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D.生于1964年,取名文革14.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的突出標志是A.三大改造完成 B.土地改革完成C.抗美援朝勝利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5.小胖的爺爺、奶奶在20世紀60年代初經常吃不飽,甚至以樹皮充饑,主要原因是A.新中國剛剛成立B.自然災害的影響C.“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造成的后果D.國際反共勢力的破壞16.我國能夠對香港、澳門恢復行使主權的最重要因素是A.新中國已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B.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愿望C.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創造性構想D.改革開放使我國的綜合國力大大提高17.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20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前進的道路上經歷了三次歷史性巨大變化,產生了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三位偉人。這三次巨變的標志是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運動 ③抗日戰爭 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⑤十一屆三中全會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18.中國的科技人員為“兩彈一星”的研制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杰出代表有①鄧稼先 ②錢學森 ③王進喜 ④楊利偉 ⑤焦裕祿 A.①② B.①②⑤ C.②④ D.①③④19.我國最早開放的四個經濟特區在下列哪些省內①廣東 ②廣西 ③福建 ④浙江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20.下列不屬于思想解放潮流的是A.文藝復興 B.洋務運動C.新文化運動 D.啟蒙運動21.下列各項沒有關聯的是A.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 B.北伐戰爭——遵義會議C.明治維新——甲午中日戰爭 D.第二次世界大戰——聯合國22.世界三大宗教,產生的先后順序是①基督教 ②佛教 ③伊斯蘭教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23.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共同之處是A.都是因為封建制度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B.革命武裝都打敗了王黨軍隊C.都建立了資本主義政治制度D.都處死了封建國王24.打破了世界各地間的相對隔絕狀態,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創造了重要條件的是A.新航路的開辟 B.歐洲文藝復興運動C.尼德蘭革命 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25.三次科技(工業)革命最顯著的相似處 A.使資本主義得到了發展 B.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力C.使人類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D.使人類的生產方式改變了 第二卷(非選擇題,共50分)二、綜合運用題26.閱讀下列材料(11分)材料一:隋朝大運河示意圖材料二:《十五計劃綱要》把南水北調工程作為一個重要項目。為了解決我國北方地區嚴重缺水的困難,研究人員設計了三個南水北調的方案。其中的東線方案是在揚州提取長江之水,沿大運河輸送到蘇北、安徽、山東、河北等缺水地區,年調水量可達200億立方米。問題一:在圖上填出大運河連接的三個重要城市和大運河的四段 。(7分)問題二:大運河的起止點屬于現在什么省級行政區域?(2分)問題三:大運河從古到今發揮了什么作用。(2分)27.閱讀下面三則材料(9分)材料一:在2005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福建、臺灣的代表聯合,給全國人民送上了一幅春聯:“品鐵觀音,兩岸飄香;拜馬祖廟,情系一家”;在2006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一對贈臺大熊貓的乳名,經投票選定為“團團、圓圓”,這是經七千六百多萬張來自各地的電話、電子郵件和短信,從7萬多對征集的乳名中選出。材料二:臺灣領導人在今年2月27號的時候宣布終止“國統會” ( http: / / / z / twxbft / index.shtml" \t "_blank )(國家統一促進會)和“國統綱領”( 國家統一促進會的綱領),同時表示在條件許可時,會推動臺灣公眾制定新“憲法”。進一步暴露了陳水扁預謀進行新的分裂活動,特別是要為 “臺獨”鋪平道路。臺灣分裂主義勢力試圖擴大所謂“國際生存空間”,而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插手臺灣問題,將臺灣視為其牽制中國發展的一張牌。材料三: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應國家主席胡錦濤邀請,臺灣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和平之旅"、"跨越海峽握手",成為最熱門的話題。熱情的網民為此寫了一首小詩:緊緊相握的雙手/推開了冰封六十年的大門和平搭橋之旅/注入互信雙贏的春天氣息背井離鄉的骨肉同胞啊/何時才能踏上回家的路?問題一:材料一反映了海峽兩岸同胞的什么心愿?(2分)問題二:從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踏上回家的路”,還有哪些障礙?(2分)問題三:使“背井離鄉的骨肉同胞”團圓,有不同的辦法,你認為呢?(1分)說出理由?(2分)問題四:作為中學生,你能為實現祖國統一做些什么?(2分)28.閱讀下列材料(6分)材料一:18世紀至19世紀末,帝國主義每年向中國傾銷4000多噸鴉片,價值白銀3000多萬兩。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的災難,主張禁煙的林則徐上書道光皇帝,尖銳地指出:如果不禁煙,“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材料二:近幾年來,由于吸毒等社會丑惡現象增多,我國患愛滋病的患者不斷增加。吸毒“吸進去的是白色粉末,吐出來的是自己的生命”。每年因為吸毒帶來的犯罪案件、死亡人數……觸目驚心。材料三:2005年,我國禁毒執法工作取得突出成效。全國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9萬多起,繳獲海洛因12 噸,是去年全年繳獲海洛因總量的近2倍。打掉毒品犯罪團伙96個,鏟除吸毒、販毒窩點121個;強制戒毒、勞教戒毒14000人。 問題一:在中國歷史上為反對毒品,曾經掀起了什么運動?(2分)問題二:從上述材料中概述毒品的危害?(2分)問題三:從材料三可知,我國政府禁毒的力度,我們青少年應該怎么做?(2分)29.閱讀下列材料(7分)材料一:2001年4月,日本政府審定通過了右翼學者編寫的初中歷史教科書。極力否認侵華事實。日本首相小泉多次參拜供奉二戰時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并占領釣魚島,干涉臺灣問題。材料二:2004年6月14日,日本國會通過了《國民保護法案》等7個法案,意味著日本的戰爭立法徹底完備。2004年12月10日日本推出新的《防衛計劃大綱》,第一次把中國和朝鮮視為威脅。問題一:對于日本右翼分子修改教科書,極力否認侵華事實的做法,請你列舉事實進行反駁。(2分)問題二:根據材料二,假如你是日本鄰國的領導人,你將如何制定自己的政策?(3分)問題三:學校將在今年暑假舉辦一次“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一周年”主題活動。請你為此次紀念活動擬寫一幅標語。(注意:寫 “紀念抗戰勝利六十一周年”不得分)(2分)。30.閱讀下列材料(7分)材料一:1949年,我國5億多人享用全國的自然資源,而現在我國人口已達到13億,全國的資源總量卻顯著下降。材料二:在全國60多座城市中,大氣質量符合國家一級標準的不足1%;全國水土流失面積占全國土地面積的38%;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大面積森林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壞;其他資源由于不合理的開發也遭到嚴重破壞。問題一:上述材料反映我國面臨著哪些嚴峻問題?(3分)問題二;我國政府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應積極實施什么戰略?(2分)問題三:為實施這一戰略我們青少年應如何做?(2分)31.閱讀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暑假云南的李強準備游覽的中國名勝古跡: 湖南的毛澤東故鄉;江西的井岡山;山東的孔府、孔廟、孔林;河北的避暑山莊;內蒙古的昭君墓;甘肅的敦煌莫高窟;陜西的秦始皇陵兵馬俑……。材料二:《中國行政區劃空白圖》問題一:在《中國行政區劃空白圖》的相應位置上標出材料一中所涉及的省的簡稱。(8分)(請注意: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問題二:在圖上相應位置填寫出中國內海和最大島嶼的名稱。(2分)(請注意: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武力解決和平統一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6歷社模擬考參考答案.doc 06歷社模擬考答題卷.doc 06歷社模擬考試題.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