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07年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試卷卷Ι—、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2006年1月25日,胡錦濤在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統一思想,科學規劃,扎實推進,使建設 ▲ 成為惠及廣大農民的民心工程A、菜籃子工程 B、社會主義新農村 C、綠色農業 D、社會主義和諧社會2、2007年2月27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隆重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研究員 ▲ 獲得200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A、楊振寧 B、袁隆平 C、李振聲 D、吳文俊3、2006年11月9日, ▲ 成功當選世界衛生組織新任總干事。這是中國首次提名競選并成功當選聯合國專門機構的最高領導職位。( )A、潘基文 B、安倍晉三 C、陳馮富珍 D、李肇星4、國家統計局2007年2月28日發布“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據初步核算,去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209407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___%。 A、10.7 B、12.3 C、17.6 D、14.55、下列對浙江省的自然環境表達不正確的是 ( )A、我國地勢呈三級階梯分布,浙江省處在第三級階梯上B、浙江省位于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長江三角洲的南翼C、浙江省冬季寒冷,1月平均氣溫小于0℃D、浙江省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浙江人喜歡吃米飯6、2004年末,獲得國家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資格,成為溫州首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A 、永嘉烏牛早 B、 高山云霧茶 C、茶山楊梅 D、 馬站四季柚7、一名同學觀察地球儀后得出了下列信息,你認為正確的是:( )A、經線和緯線的長度相等 B、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C、南北半球是通過經線劃分的 D、0度經線和180度經線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2006年9月28日,為紀念孔子誕辰2557年,兩岸首次攜手聯合祭孔,共同弘揚中華儒學文化。此次祭孔大典的主題是“同根一脈,兩岸祭孔”。據此回答8-9題8、孔子創立了儒家學說,他的思想主張主要是( )①“無為” ②“仁愛” ③“因材施教” ④“兼愛”、“非攻”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9、此次祭孔大典“同根一脈,兩岸祭孔”的主題所蘊含的內容是( )①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②兩岸實行同一種制度③兩岸人民都是炎黃子孫 ④兩岸擁有共同的文化淵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帝國主義列強進入資本輸出、全面瓜分中國的新侵略階段是在:( )A、鴉片戰爭以后 B、甲午中日戰爭以后 C、中法戰爭以后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以后1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歷史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這個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 )A、進行了真理標準的大討論 B、.建立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C、統一大業 D、改革開放為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某班級以“勿忘國恥,以史為鑒”為主題出一期黑板報。12、下列素材可用的是:( )①南昌起義 ②九一八事變 ③臺兒莊戰役 ④虎門銷煙 ⑤ 南京大屠殺A、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②③⑤13、2006年8月,安徽華源制藥生產的“欣弗”引起的不良反應波及十多個省,11人死亡,其他不良反應患者的數量達到430多人。這說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需要A、遵循市場經濟規律 B、國家的宏觀調控C、看不見的手發揮作用 D、規范看得見的手的作用2005年,我國為全球貢獻了4﹪的GDP,卻消耗了全球石油消費量的7.4﹪,煤炭的31﹪,鋼鐵的21﹪。據此回答14—15題14、材料表明我國:( )A、資源儲量占世界前列 B、中國地大物博 C、資源分布不平衡 D、資源利用率不高15、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應對資源危機的重要措施是:( )A、“開源”與“節流” B、跨區域調配 C、提高科技水平 D、加快立法工作16、右邊漫畫“一字值千金”啟示我們:A、必須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B、必須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C、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D、必須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17、美國總統杰斐遜告訴他的孫兒:“當你氣惱時,先數到十;加入怒火燃燒,那就數到一百。”這里運用的情緒調節方法是( )A、合理發泄情緒 B、轉移注意力C、心理放松法 D、理智升華法18、目前,我國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初步形成。“以憲法為核心”表明,我國憲法①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制定或修改有特殊的程序 ④是制定其他法律、法規的依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9、下面摘錄的是一些商家的常用語或做法,你認為屬于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有①打折商品售出,概不負責 ②低價處理過期食品③小心錢包,謹防扒手 ④童叟無欺,買賣公平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0、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在他們身上有沒有優秀的民族精神,是關系到社會主義千秋偉業的大事。因此,我們一定要:( )A、把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學校的中心工作 B、把培養青少年作為目前工作的中心C、讓青少年繼承中華五千年的各種文化 D、切實加強對青少年學生民族精神的教育試卷Ⅱ二、非選擇題21、【保護耕地】(10分)材料一:我國耕地面積為18.31億畝,分為水田和旱地,人均1.4畝,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其中無灌溉條件的旱地6.7億畝,約占耕地面積的47%。由于受到荒漠化的影響,有40%的耕地正在不同程度地退化,還有30%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度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 材料二:從1996年到2005年,中國10年間耕地減少1.2億畝,約占耕地總量的6.6%。我國目前人口每年以1000多萬的速度遞增,耕地以每年數百萬畝的速度在遞減,(1)我國的水田、旱地地域分布有什么特點?造成這一特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2)結合上述材料分析導致我國人均耕地面積銳減的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分別有哪些?(4分)(3) 針對這些原因,你認為應該采取哪些相應措施?。(相應兩點即可,2分)22.讀圖一《清朝被迫開放通商口岸示意圖》和圖二《對外開放地區示意圖》,回答問題。(10分)圖一 圖二(1) 清朝被迫開放通商口岸示意圖與我國對外開放的經濟特區,在分布地點上有何相似之處 (2分)(2)請列舉兩副圖片發生的歷史背景(4分)(3)如果你是位商人,你更會愿意身處什么時期?為什么?(4分)23【參政議政】(10分)2007年3月2月16日,CCTV-4與共同推出“我有問題問總理”征集活動 ( http: / / news. / special / C17760 / 01 / index.shtml" \t "_blank ),截至3月15日,“我有問題問總理” 在就吸引56萬網友關注點擊,網友真誠建言萬余條,網上政治正在升溫,網絡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民眾“參政議政”的途徑之一。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計算機互聯網是第幾次科技革命的產物?廣大網民通過互聯網積極參政議政表明我國公民在行使哪一項政治權力?除了通過互聯網參政議政外,公民還可以通過什么途徑和渠道行使這一權力?(5分)(2)、“廣大網民通過互聯網積極參政議政”是哪一文明建設的成果?由此可以看出精神文明與政治文明的關系怎樣?(3分)(3)你最想問總理一個什么問題?(2分)24.改變日常習慣,有益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提高人們的道德水準。據此回答。【他山之石】 張柯小朋友的綠色記事本(12分)片斷一:周一,昨天晚上我迷迷糊糊地睡著了,忘了關燈,結果白白浪費了大量了電,真不應該。白天,媽媽只為洗我的兩件內衣就開動了洗衣機,浪費水電,后來媽媽接受了我的建議,以后要等衣服積多些再洗。片斷二:周六上行,爸爸帶我去郊游,原來計劃開車去,后來聽了我的建議改坐公交車去,這樣可以減少汽車廢氣的排放量。下午,輪到我去倒垃圾,我發現垃圾袋里的垃圾還沒有分類,于是就不顧臭氣,耐心地將垃圾分類后才丟入垃圾箱,保護環境。這位小朋友所做的事看似小事,實際上是利已利人利國的大事。請你結合所學知識,任選一個片斷,談談為什么是利已利人利國的大事。(1)我所選擇的片斷是: (1分)我作出這一選擇的理由: (3)【我思我行】心動不如行動。你能像張柯那樣做一些舉手之勞的事嗎?請你參與。(2)上菜市場買菜,面對塑料袋和菜籃子,我會選擇 (1分),因為:(2分)(3)對于家里產生的生活垃圾,我會 (1分),因為: (2分)【反思感悟】(4)可持續發展正在從觀念走向實踐,請針對我們身邊觀念與行動脫節的問題,定一句勉勵自已(或他人)的話。(2分)25.請你參與某校九年級(1)班社會調查小組的研究性學習過程,完成表格中需要填空的內容。(10分)調查主題:和諧社會身邊事調查對象 50名社區居民 (1)調查方法(1分):調查結果統計 ①.35人曾經食用過偽劣食品②.42人曾經亂扔過垃圾③.6人曾經遭遇過偷竊、敲詐……分析現象 選擇其中一項調查結果,分析原因:(2分)(2)尋求對策 針對上述原因分析你認為解決的對策有:(2分)(3)歸納整理 得出結論:我們身邊還存在著許多不和諧的社會現象(2分)延伸思考 (4)你心目中的和諧社會是:(1分) (5)你認為構建和諧社會,當前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有:(2分)26、(8分)材料一:2006年10月19日,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紀念日。某校為了貫徹中宣部、教育部有關指示,開展了以“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為主題的一系列活動,讓同學們更加了解長征精神、繼承長征精神,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材料二:第十五屆亞洲運動會閉幕式于北京時間12月16日凌晨在卡塔爾首都多哈進行,經過15天角逐了39個大項423個小項的比賽,本屆亞運會圓滿閉幕。中國代表團的金牌和獎牌總數均超過上屆,第七次蟬聯金牌榜第一。 在有45個國家和地區逾萬名選手參加的、歷史上最大的亞運會上,中國代表團在15天的激戰中共奪得165枚金牌,連續第七次在亞運會上雄踞金牌榜第一位。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中國工農紅軍和第十五屆亞運會上的中國體操健兒共同反映怎樣的民族精神?(2分)(2)結合材料,你覺得弘揚長征精神的現實意義?(3分)(4)中國體操健兒的成功,給了你哪些啟示?(3分)2007年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試卷答 題 卷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非選擇題(本題有6小題,共60分。)21、(1)分布特點(2分)造成原因(2分)(2)自然原因 (2分)人為原因(2分)(3)(2分)22、(1) (2分)(2)(4分)(3)(4分)23、(1)產物: (1分);權力: (1分)渠道:(答出三點即可 ,3分)(2)文明: (1分) ;關系:(2分(3) (2分)24、(1))我所選擇的片斷是: (1分);由:(3分(2) 選擇: (1分) 因為:(2分)(3) 選擇: (1分)因為:(2分)(4) (2分)25、(1) (1分)(2)(2分)(3)(2分)(4) (1分)(5) (2)26、(1)(2分)(2) (3分)(3)(3分)2007年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試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B C C A C A B B C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D D D A B B C A D二.非選擇題21、(1)分布特點:我國的水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地區;旱田主要分布在此線以北地區;(2分)造成原因:秦嶺—淮河一線以南是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比較濕潤,以水田為主。秦嶺—淮河以北是溫帶氣候,比較干燥,以旱地為主。(2分)(2)自然原因:耕地荒漠化嚴重;水土流失嚴重(2分)人為原因:過量砍伐森林,過度放牧,毀林開荒;人口增長過快,農村建房占地多;城市擴大,道路興建、改建、擴建占地多;開發區發展過快;等等(2分)(答出兩點即可)(3)答略(2分)22、(1)都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2分)(2)圖一:鴉片戰爭后,我國逐漸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圖二: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實行改革開放。(4分)(3)改革開放時期(1分)學生可以從國家獨立、經濟發達、社會文明等角度回答,酌情給分(3分)23、(12分)(1)產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產物;(1分)權力:行使建議權;(1分)渠道:還可以通過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地方人大常委會反映,也可以采用書信、電子郵件、電話、走訪等形式,向有關部門反映。(3分)(答出三點即可)(2)文明:政治文明;(1分)關系:精神文明(互聯網這一高科技)為政治文明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2分)(3)言之有理即可(2分) 24、(1)選擇的片斷一。因為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自下而上的物質基礎,人均資源占有量少是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牲。日常生活中資源利用率,資源浪費比較普遍,任其發展必將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樣有利于從小樹立節約,養成優良的品德。選擇片斷二。協調好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是人類發展過程中永恒的主題。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影響社會安定,危害人民健康的一具重要因素,成為威脅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重大問題。日常生活中破壞環境的現象較為普遍,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養成良好的習慣。(理由必須符合前面的選擇,否則不能得分)(4分)(2)選擇菜籃子(1分),因為選擇菜籃子可以減少塑料袋帶來的白色污染,有利于保護環境。(2分)(3)我會選擇分類后投放垃圾箱(1分),因為垃圾分類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2分)(4)只要圍繞節約利用資源、保護環境兩個方面即可。如保護環境少說多做,節約資源不要掛在口上,而要落實在行動中。(2分)25、(1)調查方法:問卷調查或直接詢問(采訪)(1分)(2) 原因(選擇一方面現象分析,分析2點原因,每點1分,共2分):a經營者缺乏誠信,法制觀念淡薄,消費者缺乏自我防護意識。b公民的環保意識不強,可持續發展觀念淡薄,缺乏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c社會風氣不正,法制不健全。(3)對策(要與原因相對應提出2個對策,每點1分,共2分):a政府應加大執法力度;b經營者應增強法律意識,誠信經營;c消費者應正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c國家重視向公眾宣傳保護資源環境的基本國策;d公民提高人口、資源、環境意識,自覺履行保護資源的義務,增強法制觀念。e政府應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弘揚社會正氣,加強法制建設,加大執法力度;公民應搞自我防范意識和防護能力。(4)心目中和諧社會:可從政治、經濟、文化、可持續發展方面任選一作答。言之有理,可給1分。如:精神生活更加充實,人與人更加信任更和睦,物物質生活更充裕等等。(5)著力解決: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加強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堅持依法治國方略等。(2分)觀點正確即可26、(1)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艱苦奮斗、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2分)(2)現實意義:有利于弘揚民族精神,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為社會的全面進步提供精神動力,促進精神文明的建設和發展;可以使人們正確認識歷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有利于發揚艱苦奮斗和艱苦創業精神,鼓舞廣大人民為實現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等等。 (寫出3點給3分)(3)啟示:始終以維護祖國的榮譽、利益為己任;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明確社會責任,認清歷史使命,立志成才;努力提高自(3分)密 封 線學校____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PAGE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