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09年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模擬卷一、選擇題1.中國進入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標志是………………………………………………( )A.十二大的召開 B.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C.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D.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2.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的鮮明特點是()A.一國兩制 B.和平與發展 C.改革開放 D.民主法制3.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歷史的又一偉大轉折的,因為這次會議…………………( )①全面恢復和進一步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 ②決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③確立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 ④開辟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新時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形成于………………………………………………( )A.十一屆三中全會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 D.中共十四大5.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 展開。………………………………………( )A.城市 B.農村 C.沿海城市 D.私營企業6.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國經濟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說明………………………… ( )①黨的基本路線是正確的 ②改革開放是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動力③我國已經超越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④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正在逐步實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中國的對外開放首先 推行。………………………………………………( )A.城市 B.農村 C.沿海地區 D.私營企業8.“一國兩制”中的“一國”是指………………………………………………………( )①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 ②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華民國 ④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必須完整,不容分割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一國兩制”下“兩制”是指在統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內部………………………( )①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港澳臺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②臺灣的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長期并存,共同發展 ③兩種制度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國家的主體是社會主義制度 ④大陸和臺灣既可以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又可以實行資本主義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今年是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30年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例證如下………………………………………………………………………………………………() ①粉碎“四人幫”結束了“文化大革命”這場災難 ②中國結束了千百年來農民種田“交皇糧”的歷史 ③“入世”和申奧成功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 ④我國各族人民的生活總體上已經達到了小康水平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11.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紀念日。中國收回香港這篇文章,是鄧小平的“天才創造”。這一“天才創造”是指…………………………………………………………(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C.對外開放基本國策 D.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2.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 )A、經濟建設上來 B、思想建設上來 C、組織建設上來 D、法制建設上來13.臺灣被割占到光復的歷史昭示我們,兩岸同胞休戚與共,臺灣的命運與祖國的興衰緊密相連。當前,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要…………………………………… ( )①堅決反對“臺獨",同一切妄圖分裂祖國的言行作斗爭 ②堅持“一國兩制”方針,爭取早日恢復對臺灣行使主權 ③積極推進兩岸交流,盡最大努力實現和平統一 ④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自覺維護國家統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4.海峽兩岸同胞對國共再次握手充滿了希望,充滿了期待。2008年5月28日,國共兩黨領導人胡錦濤與吳伯雄舉行了會談,就促進兩黨關系改善和發展達成了廣泛共識。這次“胡吳會談”……………………………………………………………………………………( )①符合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②推動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③開創了兩岸關系新局面 ④結束了兩岸敵對狀態,實現了統一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5.為香港、澳門順利回歸創造條件的有………………………………………………( )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速發展 中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鄧小平“一國兩制”構想 中國國際地位日益提高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6.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獲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三峽工程”順利截流,“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中國在世界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說明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 )A.是經濟強國,可以稱霸世界 B.科學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C.國力逐步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 D.體育水平達到了世界的一流水平17.美國積極向臺灣出售武器,包括“愛國者”三型導彈。而 “臺獨”分子頻繁放話,類似“戰爭邊緣說”、“恐怖平衡說”等,但其在“外交領域”的一連串失利。島內有識之士也呼吁,它帶來的不是安全,而是“飛蛾撲火”。 材料告訴我們實現祖國統一的不利的因素有………………………………………………………………………………………………( )①外國勢力干涉 ②臺灣民眾 ③臺獨”分裂勢力 ④發達國家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2006年11月,海峽兩岸農業合作成果展覽暨項目推介會在廈門舉辦,為臺灣近百家農業企事業和700多種農產品“登陸”提供了契機。據此回答19——20題。18.會議的成功舉辦說明………………………………………………………………………( )兩岸在祖國統一問題上已達成共識 祖國的完全統一指日可待兩岸的和平互動順應了歷史和時代的潮流 合作有利于兩岸經濟的繁榮和發展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19.為了實現祖國統一,黨和政府提出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正在實踐該方針并取得實效的地區是…………………………………………………………………………( )金門 澳門 臺灣 香港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20.現在,農民感慨,“種田不繳稅,上學不交費,看病能報銷,農民得實惠”。這表明()A.我國已經進入發達國家行列 B.改革開放以來,人民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C.我國農民生活已達到“小康”水平 D.我國城鄉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已經消除二、非選擇題21.30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含義的重要會議,他從根本上沖破了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重新樹立了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他在撥亂反正,提出改革任務,推動農村改革方面起了偉大的歷史作用。 ——《中共黨史的80件大事》(1)這次會議后,我國農村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其“偉大的歷史作用”如何?材料二: 1980年深圳 今日深圳(2)比較材料二中的兩幅圖片,說明深圳發生了怎樣的巨大變化?發生這種據大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隨著我國農村和城市的巨大變化,20世紀末,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有了什么新發展?祖國統一大業取得了哪些舉世矚目的成就?22.改革開放使中國發生了歷史性的巨大變化。從1978年到200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億元增長到249530億元,經濟總量從世界第10位躍至第4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提高到1378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140元。(1)小明從報紙上看到以上材料后,查閱了相關資料,他認為1978年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開創意義的一年。請你運用所學知識證明他的觀點。(2)列表比較是我們處理信息的一種好方法。小明同學根據上述材料制成如下表格,請幫助他完成表內空白部分內容。 23.數千年的中華文明史是在同一觀念主導下實現和維護中華民族大融合、大一統的歷史。可以說,國家統一的理念是中華民族與生俱來的胎記,是人們普遍的價值取向與理想追求。據此回答:(1)請依次寫出我國古代史上自秦以來實現南北“大一統”的朝代(2)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紫荊花開10年,香港社會穩定,經濟增長,民生改善,充滿生機和活力。請簡述香港回歸的意義及這一成功實踐對解決臺灣問題的啟示。(3)當前,臺灣當局謀求“法理臺獨”的分裂活動明顯猖狂,臺海局勢轉趨緊張。面對這一嚴峻挑戰,青少年應盡怎樣的社會責任?24. 材料一:第29屆北京奧運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一屆成功的奧運會,離不開成千上萬名志愿者的無私奉獻。北京奧運會志愿者行動計劃總則提出,要大力宣傳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輝煌成就,展示北京現代化建設成果,充分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優越性。要促進中外人士的交流和友誼,讓中國更了解世界、讓世界更了解中國。材料二:2008年,我們迎來了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中央決定隆重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1)假如你去報名參加北京奧運會志愿者行動,報名時需要填寫參加奧運會志愿者行動的理由,你會填寫一些什么內容?(答出兩點以上)(2)假如你成了一名志愿者,你準備用什么方式來宣傳我國改革開放取得的輝煌成就?(答出兩點以上)(3)假如你是一名志愿者,你打算宣傳我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哪些輝煌成就?25.開學初,我市某校學生以“改革開放三十年、風云激蕩臺州灣”為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請你一起參與。【信息收集】◆第一小組通過實地采訪收集到以下信息:據當年“秘密分田到戶”的親歷者李宏響回憶,1977年,臨海黃坦公社皂樹村第三小隊偷偷分了田;1980年以后,他們已經正大光明種“自己的田”了。(1)皂樹村為什么能實現從“偷偷”分田到正大光明種“自己的田”的轉變?◆第二小組通過上網查閱收集到以下信息:信息一:1998年8月8日,臺州民營企業生產的吉利牌家用汽車投產下線。這是中國民營企業生產的第一輛汽車。 信息二:2008年,經國務院批準,玉環大麥嶼港區升級為國家一類口岸。在此之前,該港已先后開辟了至印尼、日本、韓國、越南、挪威的航線。(2)從以上兩則信息中分析,這些成果分別得益于國家的哪些政策?【成果展示】◆第三小組負責把收集到的信息資料通過分析整理,用展板形式展示成果。(3)請為第3篇章設計篇名,并根據你設計的篇名談談還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26.一九七八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三十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新的壯麗史詩,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閱讀上述材料,完成下列探究實踐任務:(溫馨提示:完成下列任務時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否則將扣分。)(1)請以“生活新變化”或 “科技新發展”、或“國家新變化”、或“國際新形象”為主題,并以事實為依據,說說改革開放帶來的新變化。(2)請結合所學知識,探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生歷史巨變的奧秘。(3)請結合所學知識和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以“小康新藍圖”為題,寫一份全面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奮斗目標(至少三個方面)的宣傳提綱。并談談我們青少年學生在小康社會建設中怎樣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 C 2. C 3. A 4.A 5.B 6. B 7.C 8.B 9.B 10.B 11.B 12.A 13.D 14.A16.A 16.C 17.A 18.B 19.D 20.B二、非選擇題21.(1)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業生產得到大發展,農村開始富裕起來。(2)由落后的小城鎮發展為繁華的現代化城市。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在深圳建立了經濟特區,實行對外開放。(3)鄧小平理論(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成為黨的指導思想。澳門回歸祖國。22.⑴1978年召開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偉大轉折。中國從此進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⑵國民經濟:國內生產總值、3645億元、249530億元。人民生活水平:農民人均純收入、134元、4140元。我的分析與認識: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或:綜合國力大幅度躍升),人民生活水平獲得前所未有的提高。23.(1)漢(西漢,東漢)、隋、唐、元、明、清。(2)①意義:香港的回歸,是中國人民洗雪百年國恥的盛事,也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進程中的重要一步。②啟示:“一國兩制”方針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兩岸同意的最佳方式。(3) 青少年引自覺履行維護祖國統一的義務,積極宣傳“一國兩制”方針,與任何旨在制造國家分裂的言行做堅決的斗爭。24.(1)參加自愿者行動可以奉獻愛心,承擔責任;開闊視野,完善自我;參與實踐,擴大交往等。(2)策劃宣傳報道的專題電視節目;舉辦三十年成就展的宣傳欄;與外國友人接觸時,隨機宣講我國取得的典型成就;高標準當好志愿者,樹立我國高素質公民的形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成就等。(3)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小康水平;我國精神文明建設成就輝煌,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人們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知識水平日益提高,科技的總體實力已提高,某些科技領域已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我國加入了世貿組織,并獲得了29屆奧運會的舉辦權等。25.(1)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改革開放政策、經濟體制改革或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信息一:國家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經濟的發展。(或實行多種所有制經濟的共同發展)。信息二:對外開放基本國策。(3)篇名應朝成就篇、展望篇等方向作答。信息收集建議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作答(至少兩個方面)。26.(1)“生活新變化”:從吃、穿、用、住、行等方面,結合實例作答即可。“科技新發展”:從工業、農業、航空航天、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結合實例作答即可。“國家新變化”:從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法制建設、等方面,結合實例作答即可。“國際新形象”:從綜合國力、大國地位、國際責任、政府形象等方面,結合實例作答即可。(2)正確認識了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確立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制定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為核心內容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實施了中國特色的基本經濟制度。等等。(3)“小康新藍圖”提綱——建設生態文明;基層民主制度更加完善;社會管理體系更加健全;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對自己負責,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對他人和社會負責,做事符合道德的要求和法律的規定;牢記自己在不同場合的責任,承擔自己的責任,從小處著手,從身邊做起,做好分內的每一件事,熱心公益,服務社會★改革篇---------------------·1·改革開放三十年 風云激蕩臺州灣前言改革開放三十年,勇立潮頭的臺州人敢闖、敢拼、敢冒,創造了無數的第一……開放篇---------------------·2·★ ▲ 篇·3·結語三十年來,臺州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站在歷史新起點,我們激情滿懷,壯志不已!PAGE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