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08學年第二學期質量檢測九年級社政學科試題卷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100分鐘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新華網2008兩會專題調查結果顯示,民生熱點繼續受到關注,看病難、住房難、教育公平、生態文明建設備受關注。其中物價問題高居榜首。據此回答1-3題:1.這一調查結果,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A.我國人民的需求水平太高 B.我國即將進入發達國家行列C.我國人民的溫飽問題尚未解決 D.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這一調查結果表明我國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是A.經濟發展同保護環境之間的矛盾 B.廣大人民群眾同國內外敵對勢力之間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D.發展經濟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之間的矛盾3.基于上述反映的問題,我們必須①堅持改革開放 ②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③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 ④著力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同步富裕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資源問題和環境問題是緊密相連的。請回答4—5題4.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問題,重要舉措之一就是從解決環境問題入手。下列屬于此方面舉措的是A.跨區域調水 B.污水凈化處理 C.海水淡化處理 D.適當提高用水價格5.目前,全國日排污水已接近1.3億噸,80%以上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放,使江河湖海普遍受到污染,78%流經城市的河段已不適宜作為飲用水源,城市地下水的50%受到污染。據調查,60%的人體疾病與飲用不清潔的水有關。所以說①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在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 ②人為因素是導致水污染的重要原因③必須科學地保護和科學地利用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④隨著中國人口增多和社會發展,水體污染也是不可避免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6.三鹿問題奶粉事件中經營者的行為:①違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 ②欠缺誠信意識的行為③侵犯消費者的安全權 ④有利經營者長期賺錢A.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7.在循環經濟的理念中,沒有廢棄物這一概念,所有廢棄物都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這一理念告訴我們:①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②必須提高資源利用率③必須增加資源的成本 ④必須把保護環境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8.王選院士主持研究開發了漢字激光照排系統,使得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占領國內報業99%和書刊(黑白)出版業90%的市場,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說明①精神文明的發展有利于物質文明建設 ②科學技術能幫助人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把握先機③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9.我國目前正在大力推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而繁重的歷史任務。擔當起這項歷史重任,必須堅持A.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 B.以普及農民教育為中心C.以整治村莊環境為中心 D.以繁榮農村文化為中心10.下列四條河流中,下游有“地上河”之稱的是2008年8月,第29屆夏季奧運會在北京閉幕。據此回答11—12題。11.國際奧委會新聞委員會主席高斯帕說:“中國人以勤奮和好客,全力兌現了申辦奧運時的承諾。”這種高度評價啟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做到A.勇擔過錯 B.為國分憂 C.熱心公益 D.信守承諾12.開幕式上的擊缶而歌、四大發明、盛唐氣象顯示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而中華文化的精髓是A.語言文字 B.文學藝術 C.民族精神 D.哲學倫理13.世界上有許多國家有著十分形象地別稱,如: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阿根廷是“馱在牛背上的國家”,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這說明①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 ②這些國家的自然資源都非常豐富③這些國家都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經濟 ④國與國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提倡建設一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①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要求 ②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的嚴峻問題③是我國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④有利于在全社會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5.“西氣東輸”工程是東西部人民共同的“福氣”。這里的“福氣” ( )①帶動西部發展,優化東部能源 ② 緩解能源供需矛盾,提高環境質量③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經濟 ④方便人民生活,提高生活質量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2008年9月26日,神舟七號飛船成功飛行,順利實現了我國載人航天空間出艙.空天行走的嶄新突破!翟志剛同志被授予“航天英雄”的光榮稱號。據此回答16-17題:16.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包括:( )①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②民主法制建設 ③思想道德建設 ④ 和諧社會建設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17.翟志剛成功出艙行走說明他具有①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③“享受在前、吃苦在后” 的艱苦奮斗精神 ④不言代價與回報的奉獻精神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人口與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目前面臨的重大難題。據此回答18-20題:18.我國人口問題的基本特點:①人口數量大 ②人口老齡化 ③人均占有量少 ④ 人口素質不高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19.要處理好人口與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①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 ② 遵循公平性.持續性.發展性原則③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④正確處理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之間的關系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0.從2008年春開始將在農村中小學建立部分科目免費教科書循環使用制度,教科書只對學校配備,由學生在本學期使用,學期結束歸還學校,供下一級學生使用,這樣做①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可持續發展意識 ②堅持了科學發展觀③不利于教育事業的發展 ④有利于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008學年第二學期質量檢測九年級社政學科答題卷一、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綜合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60分)21.(12分)至2008年12月,我國的改革開放事業整整經歷了30個年頭。作為一個特殊的“歷史單元”, 改革開放30年正為世界關注。 在全球經濟的低潮之中,人們爭相評論“中國模式”,探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活力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影響,并用新的眼光打量這不同尋常的30年。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揭開特殊的“歷史單元”序幕的歷史事件是什么?其意義是什么?(6分)(2)人們評論的“中國模式”在形成初期,農村和城市具體表現各是什么?(3分)(3)在不同尋常的30年里我國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分)22.(10分)某班學生在學習了《屈辱的歲月》后,老師布置了以“近代中國為什么會落伍”為題的學生自主探究活動,要求分3組搜集英國與中國在鴉片戰爭前社會狀況的史料,并加以分析比較。探究的原則是“論從史出”。(1)A組同學通過對有關史料的分析研究得出結論:當時清朝政治制度比英國落后。請你幫助說一說理由。(4分)(2)B組同學主要研究當時兩國的對外政策。有關史料顯示:①英國建立了廣闊的海外殖民地。②嘉慶皇帝宣稱:“天朝富有四海,豈需爾小國些微貨物哉?”請你幫助概括當時英國和清朝政府分別奉行的對外政策。(6分)(3)C組同學搜集到下列兩類史料:①19世紀上半期,英國已成為“世界工廠”;②當時的中國還處于“男耕女織”的生產生活方式。上述兩類史料反映了當時英國和中國社會分別處于文明發展史的什么階段?(4分)23.(12分)材料一: 2008年10月在美國華爾街爆發了金融危機,此危機馬上蔓延到世界各國。我國馬上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即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發展的十項措施(注:到2010年政府投資4萬億元用于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后重建等工作)。材料二:2008年10月24-25日在中國北京召開了亞歐會議,11月15日在美國華盛頓召開了二十國集團金融峰會,胡錦濤發表《通力合作 共渡時艱》的重要講話,共同商討如何共同面對金融危機等問題。根據材料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材料一中 “我國采取了擴大內需的十項措施”是哪只手在發揮作用?體現了什么樣的執政理念?(6分)(2)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當今時代什么樣的主題和什么樣的基本特征?(2分)(3)面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談談我國現代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秘密在哪里?(4分)24.(10分)目前《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稿)》正在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改革方案取消公路養路費等六項繳費,實行多用油多繳稅,少用油少繳稅,倡導消費者購買排量少(即耗油量少)的汽車。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要求消費者樹立哪些正確的消費觀?(4分)(2)結合材料反映的問題說說我們正在努力建設什么樣的社會?為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怎么做?(至少舉兩個具體的例子)(6分)25.(12分)材料一: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七號”啟程飛向遙遠的太空。(圖略)材料二:我國生產的鼠標在國際市場上能賣40美元,其中37美元被外國公司拿走,中國僅僅留下3美元。美國未來學家奈斯比特說:“我認為中國正處在世界工廠的第二階段,開始全面關注價格、質量和設計。從中國制造到中國設計,這個變化已經發生了。”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在我國,由哪種公有制形式控制航空航天工業?該經濟形式在國民經濟中居于什么地位?(4分)(2)材料二說明當前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我國要有更多的“中國設計”應怎么做?(6分)(3)結合材料說說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條是什么?(2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D C A B C C C A A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B C C D A C B C C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21.(1)(6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意義: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歷史的一個偉大轉折,中國從此進入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新時期中國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2)(3分)農村: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城市: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3)(3分)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22.(1)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或資本主義政治制度)(2分);而清朝則加強了君主專制制度(或封建君主專制制度)(2分)。(2)英國:侵略(殖民)擴張政策(3分);清朝:盲目自大的閉關鎖國政策。(3分)(3)當時英國進入了工業文明階段,而當時清朝仍然處于農耕文明階段。(4分)23.(1)(6分)政府(看得見的手) 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改善民生)(2)(2分)發展 經濟全球化(3)(4分)現代經濟的發展,不僅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而且需要政府進行必要的干預和宏觀調控。24.(1)(4分)合理消費,理性消費、不盲目攀比,適度消費、提倡節儉;綠色消費(2)(6分)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隨手關燈、用布袋購物等(寫生活相關的具體例子即可)25.(1)(4分)國有經濟,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2)(6分)科技創新能力 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加快發展科技、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科技創新、教育創新等(3)(2分)把經濟建設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學校 班級 姓名 學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