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09屆九年級第一次六校聯考歷史與社會科試題 (09.04)說明:1.全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為選擇題,第二部分為非選擇題,2.本卷試題,考生必須在答題卡上按規定作答;凡在試卷、草稿紙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無效。答題卡必須保持清潔。不能折疊。3.答題前,請將姓名、考生號、考場、試室號和座位號用規定的筆寫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好。一.選擇題:1.下列新聞報道哪條最能體現社區的管理功能 A.水圍村舉行第一屆居民運動會 B.水貝社區成為國際珠寶采購大會的主會場 C.清水河街道整合執法隊、派出所等方面的資源,把執法觸角延伸到下屬所有社區 D.南山區各街道辦黨工委在轄區開展黨代會代表候選人的選舉工作2.下列有關大眾傳媒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是傳遞信息的大眾傳播媒體 B.包括書籍、報紙、雜志等媒體 C.電視通過聲像使信息傳遞更加真實 D.互聯網的出現使大眾傳媒影響日益縮小3.改革開30年來,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經濟迅速崛起,因為東南沿海地區是 ①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 ②經濟特區的所在地 ③長江流域的經濟重心 ④能源資源豐富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4.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君主立憲制 B.民主集中制 C.中央集權制 D.人民代表大會制5.圖幅相同的情況下,和深圳地圖相比,繪制中國地圖選用的比例尺要 ,這樣反映 的內容比深圳地圖要 ___。 A.小,簡略 B.大、簡略 C.大,詳盡 D.小、詳盡6.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詩句中的“?!敝傅氖?br/>A. 黃海 B.渤海 C.東海 D.南海7.右圖四條路線中能明顯經過我國地勢三級階梯的路線是A.甲路線 B.乙路線 C.丙路線 D.丁路線8.太平洋名稱的來歷與下列哪一位航海家的航程有關A.麥哲倫 B.哥倫布C.達伽馬 D.迪亞士9.右圖所示的河流是 A.長江 B.淮河 C.黃河 D.珠江10. 下列現象主要出現在南方地區的有( )。①農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 ②農作物一年一熟 ③河流常年通航④一月均溫0℃以下 ⑤耕作旱地 ⑥耕作水田⑦以面食為主 ⑧建造通風防潮的房子 ⑨種甜菜A、①③④⑤ B、①③⑥⑧ C、②④⑤⑧ D、①③⑦⑨11.下列文物,按形成的年代劃分,最早的是( )。A.《清明上河圖》 B. 敦煌壁畫 C.秦兵馬俑 D.西周的編鐘12.商鞅變法和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因素在于(?。?br/>A.最高統治者的支持 B.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C.維護了統治階級的所有利益 D.人民的大力擁護13.秦統一后,規定全國統一使用的貨幣是14.西漢以后逐漸成為我國古代社會正統思想的是(?。?。A.道家思想 B.兵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儒家思想15.我國古代的絲綢之路主要經過今天的省級行政區是A.云南省 B.西藏自治區 C.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D.四川省16.公元前5世紀,35歲的男性公民??死飬⒓恿斯翊髸?,投票決定國家的內政外交大事。那么希克里所在的國家可能是A. 雅典 B.斯巴達 C.羅馬帝國 D.巴格達17.下列組合中,都屬于結束分裂局面統一中國的政權是( )。①秦朝 ?、谒宄 、墼 、鼙彼巍 、菽纤?br/>A.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18.與中國唐朝并存的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是A.羅馬帝國 B.阿拉伯帝國 C.查理曼帝國 D.西羅馬帝國19.以下哪一種學說的出現,被看作是“科學革命的開端”A.托密勒的地球中心說 B.布魯諾的宇宙無中心說C.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 D.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20.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雖然是英國國家的象征,但她卻不掌握國家的最高權力,這種政治制度源于A. 《權利法案》 B. 《人權宣言》 C. 《獨立宣言》 D.《人民憲章》21.明朝時期統治者為了維護皇權統治(?。?。A.設立了軍機處 B.設立了西域都護府 C.設立了“廠衛”制度 D.大興文字獄22.被稱為世界三大宗教的是(?。?br/>①佛教 ②道教 ?、刍浇獭 、芤了固m教 ⑤喇嘛教A.③④⑤ B.①②④ C. ②③⑤ D.①③④23.促成國民黨和共產黨第二次合作的事件是( )。A.紅軍長征勝利 B.“九一八”事變 C. 西安事變 D. “四一二”政變24.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戰首先在德國、波蘭兩國間展開B.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一方作戰的有奧匈、意大利C.參加巴黎和會的國家中沒有俄國、德國D.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的國家有中國、美國25. 20世紀初,世界最終形成一個整體。下列事例與這個現象相符合的是①整個世界基本形成了統一的市場 ②歐洲人大量移民海外③越來越多的西方譯著被翻譯成中文 ④1896年在雅典舉辦了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二.材料分析題26.讀材料,回答問題(共14分)材料一:鄭和下西洋:材料二:新華網專稿:日趨猖獗的索馬里海盜活動已成為一大國際公害,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公憤。應聯合國安理會授權,并參照有關國家的做法,中國政府決定向亞丁灣和索馬里海域派遣由3艘軍艦組成的一支艦隊,于26日啟程前往上述海域執行護航任務。材料三:日本在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不久就走上了軍國主義的侵略道路,在以后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中,日本作為后起的列強和亞洲的異類,以其特有的野蠻、兇殘和狡詐、奸滑,戕害了幾千萬亞洲人民的生命,涂炭了許多亞洲國家,也將日本的血腥崛起,釘在人類良知的恥辱柱上。材料四:“中國和平崛起的要義是:中國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時機,努力發展和壯大自己。同時又以自己的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溫家寶問題一:在材料一圖中,字母A和B處各表示現在的什么海?字母C和D處各表示現在的什么大洋?(4分)問題二:材料二中的聯合國成立于哪一年?(1分)其宗旨是什么?(2分)我國在聯合國中的地位怎樣?(2分)問題三:材料三中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歷史事件是什么?(1分)回憶學過的知識,列舉日本“戕害了幾千萬亞洲人民的生命,涂炭了許多亞洲國家”的史實。(2分) 問題四:一個國家崛起的重要條件是國民素質的崛起,為此作為中學生你將從哪些方面做起?(1分)27、閱讀、觀察材料并回答問題(共12分)材料一:有一位法學家說過:在一個專制的國家,國王就是法律,在一個民主的國家里,法律便是國王。材料二:材料三:在整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我們都必須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實行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是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的必然要求,是完成黨是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的必然要求。問題一:材料一反映的是治理國家的哪兩種方式?(2分)問題二:材料二圖片中發生的事件出現在我國 _____ 時期,(1分)這一時期的起始時間是_____ 。(1分)圖片中的事件會造成哪些嚴重后果?(3分)問題三:材料三說明我國治國的基本方略是什么?(1分)為什么要這樣做?(2分)它有哪些基本要求?(2分)28、根據下面材料并回答問題(共12分)材料一: 14--18世紀,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在意大利、法國曾出現過兩次思想解放運動。這兩次思想解放運動為西方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提供了強大的思想基礎,極大地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材料二:材料三:1978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當代思想解放的一個里程碑。在這次會議上決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從此進入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材料四:改革開放30年來,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如今,深圳的發展遭遇到了產業升級、土地、資源、人口、環境等難以為繼的問題。最近,深圳市民為如何克服困境,掀起了新一輪思想解放的大討論,紛紛為再創特區輝煌出謀獻策。問題一:材料一中所說的是哪兩次思想解放運動?(2分)問題二:材料二是中國近代史上思想解放潮流代表人物,請分別說出他們代表的是哪兩次思想解運動?(2分)其思想主張(口號)分別是什么?(4分)問題三: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實行的“改革”和“開放”政策,分別是從哪里開始推行的?(2分)問題四:針對材料四所提到的深圳發展的四個難以為繼,請你從科學發展觀的角度出發,為深圳今后的發展提出三項合理化建議。(3分)問題五:分析上述四則材料,你得出哪些結論?(1分)29.2008年11月,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贏得美國總統選舉勝利后,發表了題為“美國的變革”的勝選感言,稱美國變革的時代已經到來。以下材料節選自該演說,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她(一個已經106歲高齡的黑人選民安 尼克松 庫波爾)出生的那個時代奴隸制度剛剛結束,那時路上沒有汽車,天上也沒有飛機;材料二:當三十年代的沙塵暴和大蕭條引發人們的絕望之情時,她看到一個國家用羅斯福新政、新就業機會以及對新目標的共同追求戰勝恐慌。是的,我們能做到。材料三:當炸彈襲擊了我們的海港、獨裁專制威脅到全世界,她見證了美國一代人的偉大崛起,見證了一個民主國家被拯救。是的,我們能做到。材料四:人類登上月球、柏林墻倒下,世界因我們的科學和想象被連接在一起。……是的,我們能做到。問題一:材料二中“三十年代的大蕭條”指什么?(1分)面對大蕭條羅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這些措施起了什么作用?(1分)問題二:材料三中“炸彈襲擊了我們的海港、獨裁專制威脅到全世界”分別指什么?(2分)問題三:材料四中提到的柏林墻是在什么情況下建的?(2分)問題四:安 尼克松 庫波爾經歷了人類歷史上的兩次工業革命。請指出材料一中提到的飛機、汽車是哪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明?(2分)在她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可能體驗到這次工業革命的哪些重要成果?(2分)答案:1-5 CDBDA 6-10 BBACB 11-15 DBADC16-20 ACBDA 21-25 CDCBC26問題一:(4分)A東海 B南海 C太平洋、D印度洋 (4分)問題二:(5分)1945年,(1分)維護世界和平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2分)我國是聯合國創始國之一,并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支持聯合國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2分)問題三:(5分)明治維新,(2分)1937年侵略中國,制造南京大屠殺30多萬人造到屠殺;在侵華期間,成立石井部隊,用活人做實驗,研制殺人武器等等。(2分)問題四: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技能,勇于創新,全面發展等等(1分)27.問題一:(共2分)人治和法治。問題二:(共5分)材料二圖片中發生的時間出現在我國 文化大革命時期 (1分)時期,這一時期的起始時間是1966-1976年。(1分)人權遭到嚴重侵犯,(1分)傳統文化遭到嚴重摧殘,(1分)民主遭踐踏,法制遭破壞。(1分)問題三:(共5分)依法治國。(1分)實行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是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的必然要求,是完成黨是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的必然要求。(2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2分,答對一點0.5分)28.問題一:文藝復興,思想啟蒙(2分)問題二:康有為是維新變法運動(或戊戌變法)代表,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代表,(2分)維新變法運動的主張是:實行君主立憲制,新文化運動提倡科學和民主。(4分)問題三:改革是從農村開始的,開放是從沿海地區的深圳開始的。(2分)問題四:發展節能、環保、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如大力發展高科技企業,動漫產業、文化產業等等;在全體市民中倡導環保的生活方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等。(只要言之有理,酌情給分)(2分)問題五:思想的力量巨大,人類歷史每一次的思想解放都給社會帶來了重大進步29.問題一:1929-1933年的嚴重的經濟危機,(1分)① 全面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②政府規定了企業必須遵守的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標準;③政府以提供工作機會代替賑濟的方法,如田納西工程;④建立社會保障制度;(2分)新政取得明顯效果,美國經濟回升,逐步走出了危機。(1分)問題二: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德意法西斯國家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2分)問題三:在冷戰時期第二次柏林危機后,蘇聯在東西柏林之間筑起的一道墻,稱為“柏林墻”。(1分)問題四:飛機和汽車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2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還有:電燈、電話等等(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