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0年中考模擬試卷 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卷考生須知:1、本科目為開卷考試。答題時可查閱課本及其他資料,但必須獨立答題,不能交流材料、討論問題。2、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3、答題前,必須在答題卷的密封區內填寫校名、姓名和準考證號。4、所有答案都必須做在答題卷標定的位置上,務必注意試題序號和答題序號相對應。5、考試結束后,上交試題卷和答題卷。試 題 卷一、選擇題I(本大題共有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其中1-8題每題1分,9-20題每題2分,共32分。每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 2009年9月15-18日中國共產黨第 ▲ 屆中央委員會第 ▲ 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通過了 ▲A.十六 三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B.十七 四 《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C.十六 三 《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D.十七 四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 2009年9月21-25日,胡錦濤主席接連出席了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安理會核不擴散與核裁軍大會、20國集團領導人第三次金融峰會等四個國際大會,宣示了中國主張并同14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交流看法。 ▲ 、中國作用引起前所未有的熱烈反響,受到世界深度關注。A. 中國精神 B. 中國力量 C. 中國理念 D. 中國文化3. 2009年9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民族政策與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白皮書,關于中國的民族政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民族平等是中國民族政策的基石 B.中國的民族問題是中國的內部事務C.民族團結是中國民族政策的核心 D.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根本的政治制度4.2009年12月20日,胡錦濤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 ▲ 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三 屆政府就職典禮,這是由國家主席胡錦濤監誓,在 ▲ 帶領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三屆政 府主要官員及檢察長宣誓就職。A. 8 何厚鏵 B. 10 崔世安 C. 8 曾蔭權 D. 10 曾蔭權5.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長、運營速度最快的 ▲ 高速鐵路正式投入運營,粵漢實現3小時通達,這標志著我國率先步入高速鐵路新時代。A.京津 B.鄭西 C.京滬 D.武廣6.2010年1月1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向獲得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 、▲ 頒獎。A.王忠誠、徐光憲 B.閔恩澤、吳征鎰 C.谷超豪、孫家棟 D.葉篤正、吳孟超7.2010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在新世紀連續7年鎖定“三農”,該文件的主題是 ▲ 。A.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 B. 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C.加大統籌城鄉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基礎 D.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生產能力8.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2009年12月7日在丹麥首都召開。經過10多天艱難談判,會議達成不具法律約束力的 ▲ 。A.“巴厘島路線圖” B.《哥本哈根協議》C.《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D.《京都議定書》二、選擇題II(本大題有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縱觀中外歷史,凡是有所成就,必定有所作為。據此回答9——11題。9.齊桓公率先完成霸業,成為春秋五霸之首,因為他①有寬廣的胸懷,任人唯賢②積極改革,發展經濟③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取得政治上的優勢④大力推行儒學,加強思想控制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10.唐太宗的施政措施中,能夠體現“以人為本”理念,減輕人民負擔的是A.能虛心接納下屬的意見,任人唯賢 B.完善科舉制度,重視人才選拔C.重視農業,減少力役,減輕稅賦 D.對各少數民族一視同仁11. 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對美國打擊作為沉重。當時采取“爐邊談話”,給人民戰勝危機鼓舞信心的美國總統是A.胡佛 B.羅斯福 C.杜魯門 D.布什為加深對新中國歷程的認識,小明利用暑假的時間進行了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回答12——14題。12. 小明搜集到一幅漫畫,上面寫有“肥豬賽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殺一口,足夠吃半年”的字樣。他和同學就此進行了熱烈地討論。你認為正確的是A. 有同學認為,這是當時人民生活水平比較高的反映B.有同學認為,這是發生文化大革命的前奏C.有同學認為,這是一五計劃成果的反映D.有同學認為,這是違背規律,急于求成的心理反映13. 小明來到安徽鳳陽小崗村參觀、考察,他主要想實地了解A.土地改革的史實 B.對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史實C.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史實 D.一五計劃超額完成的史實14.小明搜集到一首歌曲《春天的故事》,歌中唱到“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他對其中的“畫了一個圈 ”不太理解,你認為是A. 香港回歸祖國 B.澳門回歸祖國 C.中美建立外交關系 D.設立經濟特區當地時間2010年1月12日,海地發生強烈地震,首都太子港受損嚴重。地震發生后,我國政府立即派遣醫療隊、搜救隊馳援海地。據圖回答15——17題15.在比例尺為1:60000000的地圖上,量得A點北京距離B點太子港的圖上距離為25厘米,那么北京距離太子港的實地距離是A.15000公里 B.1500公里 C.30000公里 D.3000公里16.若一架運送救災物質的中國運輸機從蕭山國際機場起飛,向西直線飛行到達B地,所要經過的大洋應該是A.大西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17. “海地各月平均氣溫在22°——28°之間,年降水量約1000毫米”,以上是對海地氣候的初步描述,根據描述,你認為海地的氣候應該是A. 沙漠氣候 B.溫帶氣候 C.高山氣候 D.熱帶氣候2009年底開始,新疆塔城、阿勒泰地區持續降雪,積雪平均厚度超過50厘米,雪災給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赴災區視察、慰問受災群眾。據圖回答18——20題。18.已知圖中字母A、B、C、D代表我國的山脈,那么新疆的地理區域應該在:A.A——B之間 B.B——C之間 C.C——D之間 D.A——C之間19.圖中字母B代表的山脈名稱應該是A.昆侖山脈 B.天山山脈 C.陰山山脈 D.祁連山脈20.溫家寶總理親赴災區慰問受災群眾,能夠體現①我國政府執政為民的理念②只有受災的群眾才會得到政府的關注③群眾的冷暖始終是政府的牽掛④和諧社會的要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救救孩子”,來自許多家庭的這種痛心疾首的呼吁,引起了社會的共鳴。為依法嚴厲打擊互聯網和手機傳播網絡色情等違法犯罪活動,公安部、宣傳部等十部門決定,從2009年下半年起開始清理低俗網站,截至到目前為止已經關閉低俗網站上千家。據此回答21—23題。21.公安部等部門依法清理互聯網和手機低俗網站,說明我國青少年有效地得到了A.家庭保護 B.司法保護 C.學校保護 D.社會保護22.在有關部門治理網站的同時,也需要青少年加強自律。下列行為中屬于對自己不負責任的是A.上網查找學習資料 B.給同學、老師發送E—mailC.在電腦前無節制地游戲 D.寫博客日志23.材料中提到的“網絡色情”,其危害主要有①使有害信息傳播蔓延,給青少年的身心帶來嚴重危害②敗壞社會風氣③不利于網絡自身的健康發展④不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總有一些人,讓我們深深地懷念。2009年10月31日清晨,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的錢學森悄然離開了他牽掛一生的祖國和人民。請回答24——26題。24.他說:“我們不能人云亦云,這不是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創新。”他這么說的原因是①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②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③科技發展的關鍵在于創新④科技創新能力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25.他說:“我姓錢,但我不愛錢。”這句話①說明他有正確的金錢觀念②說明他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③說明他不缺錢,不需要錢④是對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抨擊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6.面對新世紀的機遇與挑戰,中國應①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發展科學技術②堅持以軍事建設為中心,加強國防力量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④加強與世界大國的結盟,提高國際地位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27.杭州市在交通要道打出這樣的標語:“車讓人,讓出文明;人讓車,讓出安全;車讓車,讓出秩序;讓讓人,讓出和諧。”,這一標語的內容①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②有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③可以避免一切交通事故的發生④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于2009年2月28日通過,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據此回答28——29題。28. 該法律的制定和實施體現了依法治國中的哪一基本要求?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執法必嚴 D. 違法必究29.《食品安全法》在制定過程中,向社會征集了1萬余條意見和建議,并歷經全國人大常委會的7次審議。這能夠表明①全國人大擁有立法權②公民享有批評建議權③七次修改說明錯誤太多④對立法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是我國公民有序參與政治生活的唯一途徑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30.下面是30年來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示意圖上述示意圖揭示的經濟信息是改革開放以來(此題為依據2010年麗水市高考模擬題改編)①我國城鄉居民的人均收入呈現上升的趨勢②我國城鄉居民的人均收入每年都在增長③我國城鄉居民的人均收入還存在一定差距④我國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1.2009年12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09年秋季學期開始執行對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逐步免除學費。這一做法①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②對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有促進作用③是消除農村落后的根本方法④有利于減輕貧困家庭的經濟負擔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2. 當前我們看到“許多人無事干”的同時,也看到“許多事無人干”,一些人“高不成,低不就”給再就業增加了難度。下列理解中,你認為正確的是A.無事干是因為所有的工作崗位都人滿為患了 B.無人干是因為我國勞動力缺乏C.高不成是因為因為勞動者素質高 D.低不就是因為勞動觀念存在偏差33.面對全球變暖的事實,發展低碳經濟是有效的應對措施,低碳生活已越來越受到杭州市民的關注。杭州市下列做法中,能體現低碳生活的是①增加公共自行車投放點②賓館住宿逐漸取消一次性用品③公交車斑馬線前停讓④公交車上禁食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五個小題,分值按序為8分、9分、7分、8分、10分,共42分)34.下圖是我國黃河水系圖,讀圖后請回答下列問題。(共8分)(1)黃河沒有流經我國四大高原之一的 高原。黃河下游流域面積非常狹小,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黃河變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懸河”,導致 銳減。(2分)(2)請你描述黃河上水電站的分布與地勢的關系。(2分)(3)黃河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孕育了中華民族,圍繞她的說法有許許多多,一直有種說法是“跳進黃河洗不清”, 可隨著歷史的推移又有種說法是“跳進黃河沒事情”。請你推測“沒事情”反映了什么現狀?如何解決這一狀況?(4分)35. 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共9分)考察古今中外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對外開放交流始終是歷史發展的主題……材料一: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也是中外交流頻繁的時期。(1)請你寫出唐代中外交流的兩個典型事件。(2分)材料二:20世紀初的土耳其遠遠落后于西方列強,和東方許多國家一樣,淪為半殖民地,被稱為“西亞病夫”,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土耳其的統治者一向認為,自己的文明最優越。(2)為土耳其摘掉“西亞病夫”帽子的人是誰?當時他除了采取破除落后的習俗、推動工業的發展等做法外,還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材料三:2010年,我國上海將承辦世界博覽會。上海世博會既充分展示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取得的輝煌成果,又是各國經濟文化科技交流的盛會。(3)舉辦世博會符合我國哪一項基本國策?實施該國策的理由是什么?(3分)(4)如果要在世博會中國館中放置以下的圖片,以展示新中國成立60年的輝煌成就,下列哪幅圖片不能放置?(2分)圖一 圖二圖三 圖四3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共7分)材料一:2009年7月5日晚上,烏魯木齊發生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7.5”事件以來,無論是國內各族同胞,還是海外華人華僑,都在表達著同樣的心聲:“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1)材料中暴力犯罪分子實施打砸搶燒的目的是什么?(1分)(2)請你至少說出一個各界人士“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的理由。(2分)材料二:30年來,新疆的國民經濟以年均10.3%的速度增漲。2008年新疆工業增加值達1790.7億元,比1952年增長274倍,比1978年增長16.6倍;糧食產量突破1000萬噸,比1978年增長1.8倍……(3)運用“我國的民族政策”的相關知識,分析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進步的原因。(4分)3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共8分)(說明:此題材料二材料來自《教學月刊》2010.6中,但問題基本上屬于原創)材料一:1972年中美領導人的握手(1)上述材料中,與中共領導人握手的美國總統是誰?其意義是什么?(4分)材料二:2009年11月中旬,奧巴馬訪華,開啟總統上任第一年訪華的先河,引來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新京報》認為,奧巴馬在上海復旦大學的演講思路,反映了中美關系發展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政治關系舒緩期,雙方尋求政治上的突破。第二階段,經貿關系深化期,重要的轉折發生在2001年。如今,美中貿易額已超過4000億美元,是1979年的80倍。現在,雙方關系已經進入第三個時期:“文化認同期”。《時代周刊》認為,奧巴馬中國之行可以讀出北京的立場:“統領世界是美國的一廂情愿的想法,我們的關注點只在于如何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并保證周邊環境安全。我們希望與美國保持和諧的關系,但是可別指望我們會做出任何有可能損害我國利益的事情來。”(2)材料中說道,現在中美關系已經進入了第三個時期,即“文化認同期”。請你概括中華文化的特點是什么?(2分)(3)依據材料二,“北京立場”能反映出我國現階段執行什么樣的外交政策?(2分)3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共10分)自工業革命以來,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成為我們消費的主要能源,直到今天仍占全世界消費能源的 87%左右。但這些能源在使用中釋放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氣候災害性變化,而且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儲量將分別在今后 40、60 和 100 年左右耗盡。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尋求在發展中排放最少的溫室氣體,同時獲得整個社會最大產出的“低碳經濟”成為全球熱點。在世界性的低碳經濟發展熱中,中國政府認準大勢,主動擔當,致力于節能降耗減排,發展低碳經濟。“十一五”規劃要求單位 GDP 能耗十年內降低 20%,2010年實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10 億噸的目標,并先后推出綠色稅收、綠色資本市場、生態補償政策,鼓勵和提倡綠色生活方式。(1) 致力于發展低碳經濟,體現了我國什么發展戰略 這一戰略推動我國走怎樣的文明發展道路 (2分))(2) 聯系材料,結合我國資源和環境的國情說明我國主動擔當,致力于發展“低碳經濟”的理由。(4分)(3)低碳生活越來越走入尋常百姓的家庭。能否說明打造低碳生活將成為我國的中心工作?為什么?(4分)(命題人:瓜瀝二中 徐建章、黎曉玲)2010年中考模擬試卷 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1——8題,每小題1分,共8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D C D B D C C B選擇題(9——33題,每小題2分,共5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 C C B D C D A A D D B D D題號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答案 C D D B B C A A C C D 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5個小題,按序為8分、9分、7分、8分、10分,共42分)34.(1)云貴高原;支流(2分)(2)水電站多分布在我國地勢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交界的地方;(1分)因為這里地勢落差大。(1分)(3)黃河某些河段發生斷流。(2分)避免過度抽取河水;做到節約用水、科學用水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35.(1)玄奘西行天竺取經;鑒真東渡日本等。(每點1分,共2分,凡符合題意的都可以得分)(2)凱末爾(1分);創造了簡便易學的新文字(或者提高民族文化水平)(1分)。(3)對外開放;(1分)符合當今時代特征和世界經濟技術發展規律,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2分)(4)圖三。(2分)36.(1)破壞民族團結,制造國家的分裂。(1分)(2)我國自古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民族、國家的分裂不利于經濟社會的穩定,新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以上任一角度都可以得2分)(其他符合題意的也可酌情得分)(3)我國在少數民族集中居住的地區實行民主區域自治制度制度,便于少數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內部事務;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國家的主人。(4分)37.(1) 尼克松(2分)結束了兩國長達20多年的敵對、隔絕狀態(或實現了政治上的突破)。(2分)(2)博大精深、源遠流長(2分)(3)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38.(1)可持續發展戰略(1分) 生態文明(或推動整個社會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1分)(2)我國資源總量大,人均資源占有量少,資源面臨短缺,發展低碳經濟有利于緩解這一矛盾;我國環境污染嚴重,尤其是廢水、廢氣和廢渣污染嚴重,發展“低碳經濟”發展可以有效降低能耗,減少有害氣體排放,提高資源利用率,保護和改善環境。(以上答案中答對兩個角度,可得4分)(3)不能。(1分)因為我國的中心工作是經濟建設。(1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0中考模擬卷:思品、歷史與社會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doc 2010中考模擬卷:思品、歷史與社會試題卷.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