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0年初三中考社會政治中考適應性試題(三)一、選擇題(本題有16小題,每題2分,共32分)1、2009年10月1日,歷時4年建設的( )正式通車,使寧波告別了鐵路末端的歷史,浙江三個沿海發達城市再次迎來發展新機遇。 A.滬杭甬高速公路的拓寬改造B.連接寧波的舟山環島高速公路C.連接福建的溫福高速鐵路 D.連接杭州的甬臺溫高速鐵路2、地形類型 山地 高原 丘陵 盆地 平原所占比例 33% 26% 10% 19% 12%上表反映了我國( )①地形種類多樣 ②山區面積廣大 ③地勢西高東低 ④地勢呈階梯狀分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海峽是位于兩塊陸地之間,兩端連接海洋的狹窄天然水道。不少海峽在世界海洋運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據圖回答3—4題。3.圖中①所示海峽是( )A.英吉利海峽 B.臺灣海峽C.直布羅陀海峽 D.馬六甲海峽4.該海峽在世界海洋運輸中的重要性突出表現在( )A.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重要海上通道 B.是連接大西洋和北冰洋的天然水道 C.是橫跨太平洋的海上交通捷徑 D.是從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的唯一水道5、我國寶島臺灣自1895年被帝國主義強占后,經過50年的滄桑終于回到祖國懷抱,下列與此事有關的重大事件是 ( )A.抗日戰爭的勝利 B.三大戰役的勝利 C.解放戰爭的勝利 D.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6、在資產階級革命發展進程中,立法鞏固了革命成果,下列有關法律文獻與相關歷史事件搭配正確的是( ) A. 法國大革命——《獨立宣言》 B. 美國獨立戰爭——《人權宣言》C.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權利法案》 D. 美國南北戰爭——《1787年憲法》7、近年來,浙江電信開展了“百萬親子綠色上網行動”,通過網絡技術屏蔽有害信息,為青少年創造健康的上網環境。這主要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社會保護 D.司法保護8、長期以來,藥品價格居高不下,令消費者抱怨不已。從2003年開始,在各級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各大街小巷出現了不少的“平價藥房”,藥品價格大幅降低。“平價藥房的出現令藥品消費者真正享受了( ) A、依法求償權 B、自主選擇權 C、公平交易權 D、人身安全權9、社會需要合作,而良好合作的基礎是( ) A.權勢 B.公平 C.友情 D.金錢10、某校學生王某從一教師宿舍盜走財物,公安人員到王某居住地調查時,不開警車,不著警服,不擴大知情面,這體現了 ( ) A.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 B.對未成年人的家庭保護C.對違法犯罪行為的寬容和理解 D.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11、11月19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的歐盟特別峰會上,比利時首相范龍佩當選為首位歐洲理事會常任主席。這有利于( )①歐洲一體化的進程 ②歐盟在國際舞臺上用一個聲音說話③歐盟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國際組織 ④歐盟對世界格局產生更重要的影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要讓社會對核心價值體系基本內容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下列屬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本內容的有( )①科學發展觀 ②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③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3、人民代表大會是( )A.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B.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C.我國的權力機關 D.處理民族關系的制度14、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中國參與全球央行聯手降息,出臺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更是令全世界“狂喜”。右圖漫畫中的“這里安全,準備著落”說明了( )①中國一心一意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②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的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③因閉關自守,世界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不大 ④中國的經濟增長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5、下列有關發展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發展問題的歷史根源是帝國主義對亞非拉廣大地區的殖民侵略 ②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 ③冷戰結束后,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南北差距已經開始縮小,但仍存在嚴重問題 ④發展問題突出表現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關系問題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6、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堅定改革的決心和信心,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這是因為( )A.改革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B.改革是實現經濟振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大計 C.改革是第一生產力 D.改革是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政治保證17、【區域地理 各有特色】(1)該圖陰影部分是我國哪一省區?(1分)(2)該省區位于寧波的什么方向?屬于哪種氣候類型?該省區地處內陸,與周邊8國接壤,邊境線長5600公里,這種地理位置有何優勢?(4分)(3)保證該省區人民當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1分)(4)為促進該地區的發展,實現共同富裕,我國在該地區實施了什么戰略?該戰略的實施有何現實意義?(2分)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農村、農業、農民問題簡稱“三農”問題。對中國來說,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關鍵。材料一:新的生產工具的推廣和使用往往會帶來社會的重大變革。鐵制農具和牛耕技術的推廣就是如此。材料二:唐朝時的兩種新農具材料三:中國農民對中國革命和建設做出過重大貢獻。從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到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無不體現著中國農民的奉獻與智慧。但今天,過去的革命老區成了貧困的代名詞。建設和諧社會離不開革命老區的發展。材料四:我國目前城鄉收入比是3.1:1;西部地區12省(區、市)面積占全國的7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東部地區平均水平的40%。同時,城市居民間也存在收入差距。在半個多世紀的執政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始終把解決民生問題列為重大問題,把貧窮落后的舊中國建設成為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1)材料一中提及的兩種新工具的推廣最早在什么時候?這些工具的推廣使用有什么作用?(2分)(2)說出材料二中圖一、圖二所示的農具的名稱。(2分)(3)材料三中說到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指什么?其開創者是誰?(2分)(4)材料四反映我國存在什么問題?(1分)請你舉一例說說中國共產黨在解決民生問題上的成就?(3分)19、【緬懷英雄、學習英雄】2007年11月30日,駐金華某部軍官孟祥斌為救一名輕生的落水女子,毅然從10米高的金華城南橋上躍入冰冷的婺江……女青年得救了,孟祥斌不幸犧牲,年僅28歲。今年11月30日,英雄孟祥斌兩周年紀念之際,電影《孟祥斌》將率先在浙江和英雄故鄉山東上映,隨后將進入全國各地影院。孟祥斌的奮勇一跳,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了一種精神,一種我們的文化中始終沒有流失的精神,一種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永遠不能缺失的精神。(1)學習孟祥斌精神屬于先進文化的哪一方面建設?這一方面建設的核心是什么?(2分)(2)材料中劃線部分提出的“一種精神”是指什么精神?這種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為什么說這種精神是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永遠不能缺失的精神?(4分)(3)學習孟祥斌精神有利于營造怎樣的社會氛圍?(2分)20、【中美建交三十周年:跨越太平洋的合作共贏】今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美國總統奧巴馬于2009年11月15日開始首次對中國進行為期4天的國事訪問,美麗的“東方明珠”國際大都市再次見證了中美關系發展歷程中的重要時刻。奧巴馬總統訪華期間,他與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進行會談,雙方會談的重點在于朝鮮問題、伊朗核問題、氣候變化問題等。30年前,中美分屬兩個敵對陣營,如今,兩國已成為建設性合作伙伴。展望未來,相信中美關系會有更加美好的前景。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開創中美更加健康穩定發展的未來30年!(1)見證了中美關系發展歷程的“東方明珠”是我國的哪一個省級行政區?該行政區具有怎樣的地理位置優勢?(2分)(2)奧巴馬總統與我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朝鮮問題、伊朗核問題、氣候變化問題等問題進行廣泛商談,說明當今世界的主題是什么?也表明了我國奉行怎樣的外交政策?(2分)(3)請用新中國成立初期發生的一件事實證明:“30年前,中美分屬兩個敵對陣營”。(2分)30年前,中美建立外交關系的政治基礎是什么?(2分)21、【關注建國60周年】材料:200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了建國60周年閱兵式和隆重的慶祝活動,在群眾游行隊伍中先后出現了:“開天辟地”、“走進新時期”、“春天的故事”、“繼往開來”、“科學發展”等標語牌,集中展示60年來中國發生的滄桑巨變。 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游行隊伍中的“開天辟地”和“走進新時期”標語牌,分別表達了共和國成長歷史上發生的什么重大事件?(2分)(2)“春天的故事”在開頭“情節”里,神州大地出現了哪兩件新生事物?(2分)(3)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在發展道路上進行了實踐探索和理論創新。“走進新時期”和“春天的故事”、“繼往開來”、“科學發展”等標語牌,分別說明哪些理論創新成果,以此指導我國的發展?(2分)(4)“走進新時期”后,我國已經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進入新世紀后確定了2020年達到怎樣的奮斗目標?(2分)22、材料一:2009年10月31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在北京閉幕。會議經過表決,通過了《駐外外交人員法》;決定免去周濟的教育部部長職務,任命袁貴仁為教育部部長。材料二:2009年召開的兩會出現了許多新氣象:會期短、議程簡,被譽為“節儉的兩會”。代表委員們用上了紙制鉛筆,紙張也提倡兩面使用、在委員們下榻的房間內,均未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請回答:(1)材料一說明全國人大是什么性質的國家機關?材料中全國人大行使了哪些職權?(3分)(2)《駐外外交人員法》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是什么?這部法律的通過體現了我國怎樣的治國方略?反映了該治國方略的哪一基本要求?(3分)(3)材料二啟示我們青少年應樹立怎樣的消費觀?樹立這一消費觀有什么意義?(2分)2010年初三中考社會政治適應性試題(三)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有16小題,每題2分,共32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D A D A A C C C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D B D C C A A二、非選擇題:(本題有6小題,共48分)17、(1)新疆(1分)(2)西北(1分);溫帶大陸性氣候(1分);深入亞歐大陸內部,使得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直接往來。(2分)(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分)(4)西部大開發戰略(1分)將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逐步縮小東西部發展水平的差距。(1分)18、(1)春秋。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的發展。(2分)(2)曲轅犁、筒車。(2分)(3)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分)毛澤東(1分)(4)反映了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大,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大。(1分)解決了溫飽問題、減免農業稅……(1分)19、(1)思想道德建設、為人民服務。(2分)(2) 民族精神(1分);愛國主義(1分);偉大的民族精神始終是鼓舞我們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2分)(3)我為人人,人人為我。(2分)20、(1)上海; 沿海,有利于發展對外貿易。(2分)(2)和平與發展;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3)抗美援朝;和平共處五項原則。(4分)21、(1)“開天辟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分);“走進新時期”:1978年黨的十一屆全會召開,(標志著中國進入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分)(2)改革首先從農村展開。1979年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分);開放首先從沿海地區推進。1980年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設立經濟特區或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1分)(3)改革開放以來的理論創新成果: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2分)(4)建設全面小康社會(2分)22、(1)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立法權、任免權。(3分)(2)憲法。依法治國。有法可依。(3分)(3)綠色消費觀。既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3分)圖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